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273章 乳哺长安

汉末三国路 第273章 乳哺长安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建安十一年腊月(公元207年1月),长安城落下了今冬第一场厚雪。未央宫白虎堂内,铜兽炉炭火炽红,却驱不散王康眉宇间的沉凝。他指尖划过军情司密报最后一行朱批:“…许都细作探得,曹操密令荀彧督造霹雳车三百具,虎豹骑扩编至万骑;邺城袁绍重贿乌桓蹋顿,得战马两万匹,颜良于渤海日夜操演大戟士…”乱世短暂的承平,已在北地凛冽的朔风中嗅到铁锈的气息。

“主公,”医监令张机(字仲景)苍老的声音打破沉寂,他手持一卷新誊写的《育婴百忌》,青衫上犹带药草清苦,“夭折婴孩,近半亡于产后七日。寒邪侵体,脐风锁口,乳母病羸…皆夺命之由。医者纵有回春手,难赴闾阎穷巷间。”他呈上书卷,目光沉痛,“非药石不济,乃生民不知避忌,产婆不谙护持!”

王康接过书卷,素绢上墨迹犹新。他目光扫过“忌冷水拭身”、“忌秽气冲犯”、“忌乳母惊怒”等条目,最终停在“脐风”二字上。去岁秋收大典那一万一千三百二十一个夭折的名字,如同冰冷的雪籽砸在心头。

“医者仁心,非囿于堂皇之署。”王康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着医监即日起,于三州郡县广设‘慈幼坊’!每坊配通晓妇人、小儿症之疾医一人,精于接生之稳婆两人,学徒三人!坊设于乡邑闾巷,专司孕产护持、婴孩诊治——分文不取!”他霍然抬头,目光灼灼盯住张机,“所需钱粮药石,由内帑与仓曹共担!《育婴百忌》即刻刊印万册,由慈幼坊疾医宣讲于田埂村头!孤要这新生之啼,压过夭亡之泣!”

“臣张机,领旨!”老人深深一揖,眼中泛起久违的光彩。分文不取!深入闾阎!此乃医者千古未遇之宏愿!

王康转向肃立的牧监监正张牧(字子育):“去岁徙民奏报,新附之民,尤以荆北徙户,妇人羸弱、奶水不足者甚众!婴孩嗷嗷,米汤难继!”他手指重重叩在案上,“牧监现存奶牛几何?奶羊几何?”

张牧早有准备,应声答曰:“禀大将军!官营养殖场存栏奶牛五万八千头,奶羊二十四万三千只!其中,河套黑白花牛泌乳最丰,日可得鲜奶三斗;河西奶山羊耐寒,乳脂浓厚,日可得一斗!”

“好!”王康断然下令,“着尔即选健硕温驯之泌乳奶牛五百头,奶羊三千头!分作五十队,配熟手牧工、兽医,由屯田军精兵护送,分赴三州各郡慈幼曹!凡慈幼曹验明,确系妇人无乳或乳水稀薄难哺婴孩者,每日凭‘育婴木牒’,领鲜奶半升!此奶,亦为官赐,分文不取!”

“臣遵旨!”张牧声音洪亮。牛羊行走,奶汁哺婴,此乃牧政从未有之重任!

最后,王康的目光投向仓曹掾周平(字公衡):“今秋稔熟,谷贱或伤农。前朝常平仓旧制,可堪取法?”周平持笏出列,神色凝重:“常平之要,在丰年市价籴粮储之,俭年平价粜粮济之。然吏治不清,则良法成蠹穴!今三州吏治经清田铁犁深耕,正可试行!臣请:今岁起,仓曹于各郡设‘常平署’,丰年依当地市价,向编户齐民籴粮,储于加固之郡县义仓!遇灾年或青黄不接粮价腾贵,则开仓平价粜售,抑粮价,安民心!所籴之粮,价需公允,斗斛需足,立契为凭,即时兑钱!绝吏员盘剥之隙!”

“准!”王康拍案,“此乃固本安民之堤坝!着仓曹严定籴粜章程,法曹遣员巡察!敢有克扣盘剥、以次充好者,依《贪蠹律》斩立决!”

三道诏令,如同三根巨柱,轰然嵌入西北霸业的根基深处。慈幼坊深入闾巷,牛羊奶哺育新生,常平仓平抑粮价——王康的犁铧,正从土地转向人心。

---

腊月十八,长安城内外积雪盈尺,却挡不住朱雀大街上汹涌的人潮与震天的喧哗。吴侯嫁妹的船队,终于溯渭水而上,抵泊长安码头!

楼船如巨兽泊岸,当先一艘艨艟舰楼高耸,船头昂然立着一人。身量不高,却渊渟岳峙,青衫纶巾,面容温润儒雅,双目澄澈如湖,正是江东名士、赞军校尉鲁肃(字子敬)!他身后,十艘满载嫁妆的巨舰缓缓落帆,朱漆箱笼在雪光中耀眼生辉。更引人瞩目的是舰船两侧肃立的江东精锐:皆着簇新皮札甲,腰悬环首刀,虽经长途跋涉,仍目光锐利,军容整肃——此乃孙策予妹的仪仗,亦是无声的威慑。

大将军府长史陈宫(字公台)率礼曹诸官,盛服迎于码头。仪仗森严,鼓乐喧天。鲁肃稳步登岸,与陈宫见礼,温言道:“吴侯嫁妹,结秦晋之好。此甲士千员,皆江东健儿,愿充孙夫人护卫,亦显我江东武备之盛,望大将军勿疑。”陈宫目光扫过那千人阵列,皮甲映雪,刀鞘生寒,心中了然,面上却含笑:“江东虎贲,名不虚传。大将军已在宫中设宴,为子敬先生洗尘。请!”

未央宫前殿,盛筵已开。王康高踞主位,玄端常服,难得敛去几分威肃。世子王湛(字子渊)侍立其侧,年方十八,身姿挺拔如新松,眉目间已隐隐有其父轮廓,只是眼神清澈,尚存少年意气。他目光不时飘向殿门,带着一丝掩不住的紧张与期冀。

鼓乐声陡转高昂。殿门大开,风雪卷着环佩叮咚之声涌入。八名江东健妇抬着一顶朱红步辇踏入殿中。辇上端坐一人——

满殿灯火似为之一黯。

孙仁(字尚香)未着繁复翟衣,仅一身赤红织金箭袖胡服,腰束蹀躞玉带,脚踏乌皮小靴。如云乌发高束成马尾,以一柄赤金小剑为簪,斜插鬓边。她不过十六七岁年纪,肌肤胜雪,眉如墨画,一双眸子却亮得惊人,如同淬了寒星的黑曜石,顾盼间锋芒流转,毫无新嫁娘的羞怯,倒似巡营归来的女将。步辇落地,她按辇而起,动作利落如鹞鹰翻身,大红斗篷在身后划出一道烈焰般的弧线。目光扫过殿上诸臣,最终落在王湛脸上,唇角微扬,竟带出一抹审视与好奇交织的锐利笑意。

殿中一片寂静。中原贵女,何曾见过如此烈艳如刀的新妇?连王康眼中都掠过一丝激赏。

“江东孙氏仁,奉兄命入长安,与大将军世子完婚。”孙仁声音清越,如玉磬击冰,在寂静的大殿中铮然作响。她按江东之礼,向王康抱拳一揖,又转向王湛,目光坦荡直射,“世子安好?”

王湛微怔,随即展颜,亦是抱拳还礼:“一路风雪,夫人辛苦。”少年清朗的声音里,有欣赏,亦有初见的郑重。

侍立王康身侧的赵雨(王康正妻),一身深青翟衣,气度雍容沉静。她看着阶下如火焰般耀眼的孙仁,眼中掠过复杂神色——那是同为武者的共鸣,亦是主母对侧室的天然审视。她缓步下阶,从腕上褪下一只通体莹润的羊脂白玉镯,执起孙仁的手。那手骨节分明,指腹带着薄茧,是常年握缰挽弓的印记。

“此乃妾身随大将军起兵时,于陈留所得。”赵雨声音温和,却自有千钧之力,“玉性温润,可养心神;其质坚韧,百摧不折。望夫人持此如玉之心,与世子同心同德,为我王氏开枝散叶,固守家业。”玉镯套上孙仁手腕,温润与冷硬相触。孙仁抬眼,迎上赵雨深邃的目光,那目光里有关切,有审视,更有不容置疑的主母威仪。她收敛了几分外放的锐气,微微屈膝:“谢夫人厚赐,仁谨记。”

王康大笑起身,声震殿宇:“佳儿佳妇,天作之合!此乃天赐良缘,固我孙王盟好!今日长安,当尽一城之欢!传旨:开未央宫九库,取酒肉钱帛,大飨三军!长安城内,赐七十以上老者肉三斤、酒一斗、钱五百!与民同乐!”

旨意如风传遍宫城。刹那间,钟鼓齐鸣,编钟奏响《鹿鸣》之章。内侍如流水般捧出炙鹿、蒸豚、鱼脍、羹汤,殿中香气蒸腾。鲁肃被奉为上宾,与陈宫、贾诩等重臣同席。他谈吐从容,引经据典,于邦交辞令间,暗藏对荆襄刘备动向的试探,更屡屡提及江东水师之利、稻米之丰,尽显纵横捭阖之才。

王湛与孙仁同席而坐。少年世子起初略显局促,然酒过三巡,孙仁谈及江东水战之险、驯鹰之趣,眸中光彩逼人。王湛亦将河西大漠孤烟、阴山胡骑如风娓娓道来。一个如江海奔涌,一个似山岳沉凝,迥异气质竟在刀光剑影、风物传奇的交谈中奇异地交融。孙仁腕间那枚羊脂玉镯,在宫灯映照下流转着温润的光,与她眉宇间的锋锐相映成趣。

戌时三刻,典礼成。王康携赵雨离席,将喧嚣留给新人。步出前殿,风雪扑面。宫阙连绵的飞檐在雪幕中静默,而远处长安城的欢腾声浪,正隐隐传来。

“奶羊之队,已抵北地郡。”赵雨的声音在风雪中格外清晰,她为王康披上玄狐大氅,“医监张机飞鸽传书,言新设之慈幼坊,首日即有三十七名孕妇登门求诊,十二户凭牒领奶。”

王康驻足,望向东南许都、邺城的方向,目光穿透漫天风雪:“刘备得荆襄,如虎生翼;曹操喘过气,必思反噬;袁绍舔舐旧伤,乌桓之骑终是隐患。此太平酒宴之下,”他握紧赵雨的手,掌心温热,“是更深的水,更急的暗流。吾辈能做的,便是趁这难得的喘息,将根扎得更深些——医者悬壶闾巷,牛羊哺育新生,仓廪广纳余粮…让这新生的根须,盘绕得铁桶一般!”

未央宫的喧嚣渐远,风雪中的长安城,万家灯火次第点亮。宫墙内,新生联姻的余温尚在;宫墙外,深入闾巷的慈幼坊正亮起第一盏通宵守护的灯火;牧监的牛羊在风雪中跋涉向北疆;常平署的仓廪正悄然敞开,准备吸纳今岁最后的新粮。在这承平与危机交织的建安十一年岁末,西北霸业的根基,正以医者之仁、牛羊之乳、仓廪之粟,向着冻土深处,无声而坚韧地蔓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