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271章 荆江制衡

汉末三国路 第271章 荆江制衡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建安十一年二月(公元206年3月),料峭春寒依旧笼罩着长安城,未央宫白虎堂内却因一份来自东南的八百里加急军报而气氛凝肃。王康(字承业)负手立于巨大的三州舆图前,目光却久久钉在荆州那片被特意染成深红色的区域。军师祭酒程昱(字仲德)手持军报,声音沙哑地念出最后几句:

“…吴侯孙策亲攻江陵数月,士卒疲敝,疫病横行。关羽据坚城深沟高垒,以逸待劳。诸葛亮自襄阳源源调发荆南之兵粮,更遣魏延率精兵出孱陵,断吴军粮道。周瑜虽竭力维持,终难回天。去岁腊月,孙策不得已焚营弃舟,退守夏口,水陆精锐折损近三万众,战船损毁百余…今荆襄八郡,北抵汉水,南至五岭,西控巴陵,东临江夏,已尽归刘备…”

程昱合上军报,堂内一片沉寂。王康缓缓转身,冕旒垂珠轻晃,掩不住他眼中深沉的凝重。他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上荆州的位置,声音带着一丝罕见的慨叹:

“江陵坚城未克,荆南兵粮复至,更兼魏延断粮…孙伯符败得不冤。然此一败,刘备尽吞荆襄膏腴之地,坐拥八郡!”他目光扫过程昱、贾诩、法正等谋臣,语气转厉,“文有诸葛亮运筹帷幄,庞统参赞机要,更有马良、马谡、蒋琬、向朗、潘濬等干才济济!武有关羽、张飞万人之敌,黄忠老而弥辣,魏延悍勇善战,霍峻守御大师,更有冯习、张南、刘封、习珍等爪牙锐利!带甲之士,不下十二万!水陆兼备,民心渐附…此獠,已成孤东出之心腹大患!”

王康的评断精准而冷酷,道出了荆州易主后,西北霸业骤然面临的东南强敌。刘备再非昔日寄人篱下之客,而是坐拥荆楚、人才鼎盛、兵精粮足的一方雄主!

“主公明鉴。”贾诩(字文和)拢着袖袍,羽扇轻摇,声音波澜不惊,“刘备骤得大州,根基未稳,诸葛亮虽智,亦需时日梳理内政,整合刘表旧部与荆南势力。孙策新败,损兵折将,锐气受挫,更兼丧地之恨,其对刘备之怨毒,恐甚于往昔。此,正是我西北制衡荆襄,以江制江之良机。”

“文和之言,深合孤意。”王康眼中精光一闪,瞬间有了决断,“礼曹掾孙乾(字公佑)!”

“臣在!”孙乾持笏出列,神色恭谨。

“着你持孤手书及世子婚书,携玄纁玉璧、三牲六礼,即日启程,出使江东!”王康的指令清晰而有力,“此行三要:其一,重申盟好,履行建安六年(201年)所定世子王湛与吴侯之妹孙仁(时年十岁,今已及笄)之婚约!择定吉期,迎娶孙夫人过江!其二,”王康语气微顿,带着一丝务实,“开启互市,以我西北军器监改制之余**皮札甲五万副**,换取江东所产之**稻米十万石、细葛布五万匹、上品丹砂千斤、精漆千桶**!价格由尔与江东详议,务求互利。其三,”王康目光锐利,“重声‘孙王盟好,共御大耳’之约!明告孙伯符,孤愿与之共扼刘备北窥中原、西图巴蜀之势!荆襄乃天下之腹,非一人可独吞!”

“臣孙乾,领旨!”孙乾肃然应诺,深知此行干系重大。世子联姻乃固盟之举,五万副皮甲(虽为西北军淘汰的镶铁皮甲改制,然对缺甲的江东军而言仍是及时雨)换取急需的稻米(补江东因战乱可能的粮缺)、葛布(民用军需皆宜)、丹砂(药材、炼丹)、漆器(奢侈品及军工涂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捆绑。而“共御大耳”的呼声,更是直戳孙策痛处,将江东的怒火引向荆襄。

“着镇南将军甘宁,调楼船十艘,精锐水军两千,护送孙卿使团过江,直至建业!务必彰显我西北威仪!”王康补充道,对江东之行给予了最高规格的保障。

“诺!”阶下将领中,甘宁沉声应命。

安排妥当东南制衡之策,王康的目光重新投回那幅象征根基的三州舆图,躁动的心绪渐复沉凝。荆襄之变,虽增劲敌,然西北霸业之本,首在深耕内政,强己而后制人!

---

十日后,建业,吴侯府。

孙策(字伯符)高踞主位,脸色因新败而略显阴郁,眉宇间却依旧带着猛虎般的桀骜。堂下,礼曹掾孙乾不卑不亢,将王康手书、婚书及礼单一一呈上。

“…吴侯雄略,虽江陵小挫,然江东根基未损。我主大将军,心念旧盟,特遣乾来,一为践世子与孙夫人婚约之诺,二为互通有无,永固盟好,三则…”孙乾微微一顿,声音清晰有力,“重声‘孙王盟好,共御大耳’之约!荆襄刘备,假仁假义,趁丧夺地,实乃你我共敌!其坐拥八郡,虎视眈眈,非江东或西北一家可独制。望吴侯明察!”

孙策展开王康手书,目光扫过那熟悉的刚劲笔迹,尤其在“共御大耳”四字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刻骨的恨意与认同。他再翻开礼单,看到“皮札甲五万副”时,瞳孔微微一缩!江东缺甲,人所共知,此批军械,正是雪中送炭!而换取之物,稻米、葛布、丹砂、漆器,虽也珍贵,却非江东命脉所系。

“好!王承业信人!”孙策猛地一拍案几,郁气似消散不少,“婚约之事,本侯无异议!舍妹孙仁,已至摽梅之年(16岁),可择吉日,送嫁长安!至于互市…”他看向一旁静坐、神色依旧从容的周瑜(字公瑾),“公瑾,此事由你全权与孙公佑商议,务求公允!”

周瑜颔首,温润的目光看向孙乾:“孙掾远来辛苦。五万副皮甲,解我军燃眉之急,吴侯与瑜皆感大将军盛情。稻米、葛布、丹砂、漆器之数,可依贵使所请。另,江东新得会稽海盐万石,亦可添入交易,聊表心意。”他轻描淡写,便为江东多争取了一项重要物资的输出。

孙乾心中暗赞周瑜手腕,面上笑容不变:“都督美意,乾代大将军谢过!海盐亦为西北所需,此议甚善!具体交割事宜,容乾与都督细商。”双方各取所需,气氛顿时融洽。

“至于刘备…”孙策冷哼一声,眼中杀机再现,“大耳贼窃据荆襄,此仇不共戴天!请孙掾转告大将军,‘共御大耳’之约,我孙伯符记下了!待我江东儿郎休整完毕,必与大将军东西呼应,让那大耳贼寝食难安!”联姻互市已成,共同的敌人更让孙王同盟在荆州败局的阴影下,反而显出一种奇异的稳固。孙乾此行,可谓功成。

---

当东南的合纵连横紧锣密鼓进行之时,王康的车驾已悄然驶出长安,深入右扶风广袤的新垦区。建安十年清田所释放的百万隐户与荆北移民,大量安置于此。时值春耕,广袤的原野上,无数农人驱赶着耕牛,在刚刚解冻的土地上辛勤劳作。

王康未着冕服,仅一身玄色常服,在户曹掾崔琰、工曹掾马钧、并州牧王凌(巡视三辅农政)等重臣陪同下,徒步走上田埂。泥土的芬芳混合着新翻土地的湿润气息扑面而来。他蹲下身,抓起一把尚带寒意的黑土,仔细捻动,感受着其中的墒情与肥力。

“主公请看,”马钧(字德衡)指着不远处一片试验田,几名壮汉正驾驭着一种前所未见的巨型犁具。那犁铧并非传统的直辕单铧,而是呈奇特的“山”字形,三根粗壮的铁齿寒光闪烁,深深楔入土地!更令人瞩目的是,牵引此犁的,竟是三头健硕的黄牛,以特制的“三牛抬杠”并行牵引!

“此乃工曹格物院新制‘深耕铁齿犁’!”马钧声音带着匠人特有的兴奋,“以精铁锻打,铁齿破土深可达三尺!远胜旧犁尺余之深!配合三牛之力,日翻生地可达五亩!尤为适宜河套、河西、三辅新垦之生地及板结之田!据陇西、朔方、河套数处屯田点试种回报,用此犁深耕之田,亩产粟麦可增三斗以上!”

“增三斗?!”并州牧王凌(字彦云)闻言动容,“若推广三州新垦之地百万顷,岁增之粮,岂非逾三百万石?”这是一个足以让人心跳加速的数字!

王康眼中精光一闪,大步走向那架铁齿犁。他屏退驭手,亲自扶住犁柄,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与冰冷的触感。在三头健牛的拉动下,沉重的铁齿犁如同巨兽的利爪,轰然破开坚硬的土地,深深嵌入,翻起大块饱含生机的、油亮的黑土!深达三尺的犁沟,如同在大地上刻下的深刻印记。

“好犁!好器!”王康直起身,望着身后那一道深邃笔直的犁沟,脸上露出难得的畅快笑意,“此乃富民强兵之神器!马德衡,工曹格物院立此大功!着即拨付钱粮,全力督造此犁!优先配发河套、河西、上郡、北地、安定等新垦郡县及屯田军!务使今岁秋播,三州新垦之地,皆用此犁深耕!”

“臣遵旨!”马钧肃然领命。

王康的目光从深耕的田野收回,转向肃立一旁的户曹掾崔琰(字季珪):“季珪,新编之民,授田已毕,今有此利器深耕,活命之望大增。然《新税赋令》与《育婴恩赏令》推行至乡野闾里,可有阻滞?”

崔琰拱手:“回禀主公,新令惠民至深,万民称颂。摊丁入亩之制,虽有胥吏需重新丈量核算,然有清田理户之根基,推行尚算顺畅。育婴木牒,工曹首批十万枚已分发各郡慈幼曹,登记造册,按令赐物免役。唯…”他略作迟疑,“边远新附之地,尤以凉州河西、西域新设郡县,吏员不足,新令推行稍缓。且慈幼钱粮布肉发放,路途遥远,转运靡费不赀。”

“吏员不足,着吏曹从三辅、河东、河内等文教兴盛之郡,遴选干练吏员及崇文馆学子,充实边郡!慈幼转运之费,计入新政支出,由内帑补贴两成!”王康决断迅速,随即看向一直沉默跟随在后的年轻书记官,“司马懿。”

“臣在。”司马懿(字仲达)出列,躬身应道,神色一如既往的沉静。

“河内温县司马氏,虽已奉《限田》《括户》二令,然清查之中,其旁支三房司马进、五房司马通等,阴匿田产、飞洒诡寄、勾结胥吏、阻挠丈量之迹,军情司已查有实据!”王康的声音转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凛冽,“更有甚者,前番冀州袁绍遣使暗中联络,此二房竟有子弟与之暗通款曲,妄图收集我清田册簿为攻讦之资!此等冥顽不化、心怀怨望、暗通外敌之徒,断不可留!”

他目光如刀,钉在司马懿身上:“河内乃司隶门户,毗邻曹操,其地豪强清查,关乎北疆安稳。着尔以‘清田理户副使’衔,持孤节钺,即赴河内!司马进、司马通及其核心党羽,以《附逆通敌律》论处,立斩不赦!其家产田亩,尽数籍没!余者,依律禁锢!河内其余未清之族,有敢效尤者,无论门第,皆以此例,犁庭扫穴,绝其根基!可能胜任?”

白虎堂内无形的压力仿佛瞬间凝聚于司马懿肩头。这是要他亲手挥刀,斩向自己家族的旁支!更是将他置于河内这个豪强盘踞、毗邻敌境的险地!堂中诸臣,目光皆聚焦于他。

司马懿缓缓抬起头,深潭般的眼眸中无波无澜,唯有一片近乎冷酷的清明与决绝。他对着王康深深一揖,腰弯得极低,声音平稳而清晰,不带一丝犹豫:

“臣,司马懿,领大将军令!必持节钺,秉公执法,犁庭河内!凡阴抗国策、暗通外敌者,无论亲疏,皆为大将军刃下之鬼!若完不成此命,臣提头来见!”

“好!”王康眼中闪过一丝激赏,“孤予尔临机专断之权,可调河内屯田军弹压!赐尔‘犁庭’剑,见此剑如孤亲临!”一柄造型古朴、剑鞘上铭刻着“犁庭”篆文的宝剑,由侍卫捧至司马懿面前。

司马懿双手接过,入手沉重冰寒。他不再多言,捧剑肃立。阳光透过高窗,照亮了他半边沉静的脸庞,也照亮了剑鞘上那象征着铁血与清算的“犁庭”二字。荆江制衡的棋局已布下,而西北大地的深耕与肃清,仍在王康的意志下,向着更深处,更暗处,坚定不移地推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