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251章 砥定根基

汉末三国路 第251章 砥定根基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建安七年七月初一(公元202年8月),长安城沐浴在盛夏灼热的骄阳下,朱雀大街净水泼街,黄土垫道,旌旗猎猎。未央宫前殿的庄严肃穆被一种沉甸甸的、劫后余生却又蓬勃向上的气息所笼罩。大将军王康高踞丹墀御座,冕旒垂珠纹丝不动,玄色十二章纹冕服在殿宇深处投下的光影中流转着深沉的光泽。阶下,自北疆凯旋的征北将军马超、自邺城前线班师的征东将军高顺、镇守雁门大破袁熙的安东将军张辽、水陆并进击溃夏侯渊的镇南将军甘宁、扼守武关震慑荆襄的安西将军徐晃、扫荡漠南的安北将军张合、拱卫帝都的宿卫将军王祢、以及典韦、赵云等一干重将披甲按剑,肃立左侧;右侧,程昱、贾诩、法正、陈宫、崔琰、周平、徐岳、马钧、赵俨、杜袭、孙乾等中枢文臣持笏垂首,济济一堂。阔别数月,历经血火淬炼的西北霸业核心,尽汇于此,只为一场关乎未来的总清算。

“诸卿!”王康的声音沉稳有力,回荡于肃穆殿宇,“建安七年,袁曹合纵,四路烽烟,汹汹然欲覆我根基!赖三军将士用命,文武同心,北逐鲜卑,东破壶关,南定河内,西复弘洛!今强虏败退,疆土砥定,当核验得失,明察损益,以固我西北万世之基!户曹,起头!”

户曹掾崔琰手持一册厚逾半尺、以金线装订的崭新黄册,持笏出班,深揖至地,声音清晰洪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臣崔琰启奏!户曹奉大将军令,核验建安七年六月底,三州二十四郡丁口田亩细目!赖大将军神威并徙民绝壑之策,今岁人口滋繁,根基愈固!兹按州郡详陈——”

他展开黄册,声音穿透殿宇:

“雍州九郡:

京兆尹(十县):汉九十二万口(含改籍胡户一万八千口),归化胡三万口(未改籍),合计九十五万口。(新增徙民六万口,多安置于上林苑屯垦区)

左冯翊(十三县):汉四十八万口(含改籍一万口),归化胡二万五千口,合计五十万五千口。(徙民安置二万口)

右扶风(十县):汉七十六万口(含改籍一万八千口),归化胡四万口,合计八十万口。(徙民安置三万口)

朔方郡(十县):汉三十万口(含改籍五万口,徙民五万口),归化胡四万口,合计三十四万口。(徙民与改籍胡大增)

上郡(十县):汉二十二万口(含改籍一万五千口,徙民二万口),归化胡四万口,合计二十六万口。

安定郡(七县):汉十四万口(含改籍八千口,徙民一万五千口),归化胡四万口,合计十八万口。

北地郡(六县):汉十万口(含改籍七千口,徙民一万口),归化胡四万口,合计十四万口。

天水郡(十三县):汉十三万口(含改籍六千口,徙民二万五千口),归化胡三万五千口,合计十六万五千口。

武都郡(七县):汉十五万口(含改籍七千口,徙民一万五千口),归化氐三万五千口,合计十八万五千口。

雍州总计:汉三百二十万口,归化胡三十三万五千口,合计三百五十三万五千口!(徙民及改籍胡大增)

“并州九郡:

太原郡(十六县):汉四十二万口(含改籍一万口,徙民三万口),归化胡二万口,合计四十四万口。

上党郡(十三县):汉二十七万口(含改籍九千口,徙民一万五千口),归化胡二万五千口,合计二十九万五千口。

雁门郡(十四县):汉十八万口(含改籍一万二千口,徙民二万口),归化胡四万口,合计二十二万口。(徙民实边)

五原郡(十县):汉二十二万口(含改籍三万口,徙民三万口),归化胡四万口,合计二十六万口。

云中郡(十一县):汉十八万口(含改籍三万五千口,徙民三万五千口),归化胡五万五千口,合计二十三万五千口。(徙民、改籍并重)

定襄郡(十二县):汉十五万口(含改籍二万五千口,徙民二万五千口),归化胡五万口,合计二十万口。

西河郡(十三县):汉二十五万口(含改籍二万五千口,徙民二万口),归化胡五万五千口,合计三十万五千口。

河东郡(二十四县):汉四十五万口(含改籍三千口),归化胡一万五千口,合计四十六万五千口。(盐监吸纳徙民工匠)

河内郡(十六县):汉六十五万口(含改籍六千口),归化胡四万口,合计六十九万口。(中原门户,徙民较少)

并州总计:汉二百七十七万口,归化胡三十三万五千口,合计三百一十万五千口!(徙民充实北疆)

“凉州六郡:

陇西郡(十一县):汉十五万口(含改籍一万五千口,徙民三万口),归化羌氐三万口,合计十八万口。(徙民实边,羌氐归化)

金城郡(十三县):汉十五万口(含改籍一万五千口,徙民四万口),归化羌氐四万口,合计十九万口。

武威郡(十县):汉十八万口(含改籍一万五千口,徙民五万口),归化胡四万口,合计二十二万口。(徙民重点,河西腹心)

张掖郡(十县):汉十五万口(含改籍一万五千口,徙民五万口),归化胡三万口,合计十八万口。(徙民重点,丝路要冲)

酒泉郡(九县):汉十四万口(含改籍一万五千口,徙民四万口),归化胡四万口,合计十八万口。(徙民重点,弱水粮道)

敦煌郡(六县):汉十四万口(含改籍一万五千口,徙民五万口),归化胡六万口,合计二十万口。(徙民最多,丝路咽喉,归化胡众)

凉州总计:汉九十七万口,归化胡二十四万口,合计一百二十一万口!(徙民倾注,人口激增)

崔琰合上册页,声音带着沉甸甸的分量:“三州总计:汉六百九十四万口!归化胡九十一万口!合计七百八十五万口!较去岁新增近九十万口(含徙民近五十万口及自然增长、改籍胡户)!理番院王祭酒报,今岁胡汉通婚新增一万三千余对,累计近三万对!军中胡兵锐士改汉姓、着汉服者逾六成!归化胡改籍入汉户者,累计逾三十万户!故归化胡总数虽减,然根基愈固,融合日深!”

殿内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叹。一年之内,人口暴增近百万!此乃霸业根基最雄厚的证明!

仓曹掾周平紧随其后出列,面色却无户曹的振奋,反而带着丰收下的沉重:“臣周平启奏!去岁秋收大典,奏报官仓储粮二千万石。然一年来,战端骤起,四路用兵!大军逾七十四万五千口,牲畜逾百万头,战马驮马逾四十万匹,耗粮如海!更兼北疆、并州、司隶诸战场转运靡费,十五万苦役、五万辅兵、迁徙司隶五十万口之浩繁支用(沿途口粮、安家粮)…至建安七年六月底,官仓储粮实耗一千三百五十万石!”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幸赖天佑,农学馆王禾所育‘河套长穗’、‘关中硬粒’良种于四郡推广,今岁三州再获丰稔:雍州收粟麦七百八十万石!并州收五百九十万石!凉州收二百三十万石!三州官仓、屯田军纳新粮总计:一千六百万石!加之前存六百五十万石(2000万-1350万),现官仓储粮总计:二千二百五十万石!”数字报出,他并无喜色:“然此存粮,乃以徙民绝壑、耗空司隶为代价!未来一至两年,新徙之民尚未自足,仍需官府赈济口粮;北疆、河西新垦之地,水利未全,产出不稳;加之大军整补,武备更新…仓储压力,尤胜去岁!转运之耗,更如无底深渊!”

金曹掾徐岳持牍出列,面色凝重中透着疲惫:“臣徐岳启奏金曹并宝泉监事!建安七年,战事绵延,迁徙浩大,金曹总岁入虽增至八亿八千万钱!其中:丝路护商军巡弋,西域、汉中、江东、荆州(民间)互市,获利一亿八千万钱;盐铁专营,岁入二亿四千万钱;市税、关税(因徙民商路略滞),入五千五百万钱;抄没、罚金等(含司隶所得),入一千二百万钱;宝泉监新铸‘晋元通宝’六亿枚,得铸息钱(铸币税)四亿钱!”

殿内又是一阵低低的惊叹。铸币之利,竟高达四亿钱!然徐岳接下来的话,却将这惊叹打入冰窟:“然岁出…实乃骇人听闻!大军粮饷、抚恤、功赏(北疆、壶关、河内、弘农诸役),支三亿八千万钱!官吏俸禄,支五千万钱;工程营造(河西坎儿井三期、徙民安置点营造、长安外郭收尾),支一亿六千万钱;军械采买制造(尤以虎卫营重甲、陌刀、马铠为甚),支一亿五千万钱;农桑扶持(含农学馆及新徙民籽种农具),支四千万钱;新政支出(胡汉通婚赐钱、徙民安家费、免税折损),支五千万钱;铸钱成本(铜料暴涨、工费激增),支二亿二千万钱!其他支出(含军情司活动、邦交馈赠),支四千万钱。岁出总计:九亿七千八百万钱!”

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故建安七年,金曹实亏空:九千八百万钱!府库因宝泉监铸息及上年结存,现存钱帛七亿钱!亏空主因有三:其一,战端耗费如山,抚恤赏功支出倍增;其二,徙民安置、工程营造,靡费巨万;其三,铸钱成本激增!陇西新钨矿开采需分薄人力,精铜月供难增,铜价飞涨,工费亦因营造、军械挤占工匠而抬升!虽铸息丰厚,然成本吞噬泰半!加之互市因战略有萎缩…今岁财计,实堪忧虑!”九千八百万钱的巨大亏空,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众人心头。

宝泉监监正郭衡出列补充,面色亦不轻松:“臣启奏!宝泉监自建安五年六月开炉,至今年六月底,共铸‘晋元通宝’十亿枚!钱文暗记已增至三道,私铸几近绝迹。然铜源之困,已成瓶颈!矿监孙墨竭尽全力,月供精铜仍不足三万斤!若再强求铸量,非但成本陡增,恐引发钱贱物贵之患!请大将军明察!”

工曹掾马钧与农学馆令王禾联袂出班。马钧奏:“禀大将军!建安七年,工曹督三州工程:河西坎儿井三期,敦煌、酒泉、张掖支渠网络成,又增溉田十二万亩!徙民安置点营造,于凉州河西四郡、河套三郡起庐舍三万间!然…然铁料、木料、石料耗费惊人,金曹支应艰难,部分工程恐需放缓。”王禾则沉稳中带着压力:“臣王禾启奏农学馆事!良种推广初见成效,四郡平均亩产增半成至一成。《除蝗要略》及捕蝗网具分发各郡,今岁三州境内未遭蝗害。然…新徙之民五十万口,多安置于凉州及河套新垦之地,彼处水利未全,农技生疏,今明两年恐难自足,需仓曹持续赈济…增产活民之效,非朝夕可至,恳请大将军…宽限时日!”

牧监张牧、马监令韩暨奏报畜政。张牧:“官牧牛存四十二万头(补河西耕缺七万头),羊存二百二十五万只,骆驼七千峰。粪肥收集堆沤逾一千二百万担。”韩暨则忧喜参半:“天驷苑存栏战马五万二千匹,驮马役马十三万匹。去岁得良驹九千匹!然…虎卫营扩编,急调上驷五千匹;北疆、并州诸役,损战马驮马逾三万匹!马政虽稳,然补损亦艰。”

矿监监正孙墨、盐监监正郑淳、军器监监正郑浑依次奏报。孙墨:“岁采铁矿二百五十万斤,铜矿十七万斤(供宝泉监),石炭三百五十万斤。陇西钨矿脉已探明,然开采需增工匠万数,耗费巨大!”郑淳:“盐岁产四十五万石,‘垦畦浇晒’**莫大焉。存盐三十万石,行销三州及互市。”郑浑声若洪钟却难掩焦虑:“军器监岁制:铁札重甲二万五千副!神臂弩一万八千张!破甲重箭四百万支!丈六三棱矛十八万柄!横刀六万柄!‘破甲陌刀’…五千柄!然…然虎卫营五千重骑全身马铠、铁札甲、陌刀马槊之巨耗,几掏空库存精铁!演武、戍边、战损,年损铁甲甲片可缀新甲万五千副,弩弦三万条,箭镞二百六十万枚!现库存:铁札重甲仅余八千副(新甲),神臂弩七千张,破甲箭三百五十万支,陌刀三千柄!铁料供应…已近枯竭!尤以精铁为甚!”

兵曹掾赵俨持兵册,踏前一步,气势雄浑中带着沉痛:“臣赵俨启奏兵曹事!建安七年终,核验三州军力:

禁军:战兵二十八营一十四万人(战损补新募),骑兵十六营八万人(补战损),宿卫军四营二万人,虎卫营五千人马俱装甲骑(新成)。合计二十四万五千人!铁札重甲覆及全军七成战兵,虎卫营陌刀阵已成,摧锋之威,震慑天下!

镇军:战兵二十六营一十三万人(战损补缺),骑兵八营四万人。合计十七万人!扼守三十六处要隘,战力剽悍。

辅兵营:五万人(战损及转役,吕岱统领)。

内河水营:一万人(甘宁统领)。

屯田军:三十万人(增新徙民精壮二万六千人,分隶三州),戍垦一体。

三州总兵力:七十七万五千人!去岁血战,锋镝更利!然神臂弩、破甲箭耗损巨大,亟待补充。新募及归化精壮六万人,已补入各军缺额。然…诸役合计战损:将士阵亡四万八千余人,重伤致残者一万九千余人…”赵俨的声音低沉下去,殿内一片肃穆。这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数万个破碎的家庭与无尽的鲜血。

吏曹、法曹、礼曹、崇文馆、招贤馆、讲武堂、理番院依次奏报官吏铨选、律令推行、邦交教化、蒙学典籍、人才引进(岁引人才七百,含大量司隶工匠文士)、将校培养(训良家子二千人)、胡汉融合(理番院奏归化胡部编户保甲深入,然敦煌新徙之民与旧胡部小摩擦仍存)等务。虽各有进展,然无不因大战方歇、徙民初定而面临钱粮紧张、人心待抚的难题。

最后,军师祭酒程昱出列总结,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殿宇:“大将军,诸曹监院奏报已毕。综而观之:我三州七百八十五万口,粮储二千二百五十万石,钱帛七亿,带甲七十七万五千,北逐鲜卑,东破袁曹,根基之厚,威势之盛,天下无二!然隐忧亦巨,乃三座大山压顶:

其一,财政之山!岁亏九千八百万钱,铸钱成本居高不下,铜源枯竭!府库虽存七亿钱,然大军抚恤、官吏俸禄、工程营造、新徙民赈济…处处需钱!若无开源节流良策,恐难支撑两年!

其二,徙民之山!五十万新徙之民,尤以安置河西、河套者,水土未服,耕作未熟,两年之内尚需千万石粮秣赈济!此乃活民之本,亦耗粮之渊!

其三,军械之山!虎卫重骑、北疆戍防、军器监郑浑!孤许尔开武库旧甲回炉!许尔征召三州铁匠,工酬加倍!许尔协研陇西钨矿之用!陌刀、重甲、弩箭,产量只许增,不许减!矿监孙墨,精铁供应,乃尔死命!完不成,提头来见!”

最后,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席卷天下的意志:“三山虽巨,岂能阻我西北旌旗东指?诸卿当同心戮力,深耕细作!待府库充盈,锋刃淬火,人心归附之日,便是孤提百万雄师,饮马大河,再定八荒之时!散朝——!”

“谨遵大将军令!同心戮力,再定八荒!”山呼之声,撼天动地,久久回荡在未央宫巍峨的殿宇之间。胜利的荣光与艰巨的挑战交织,西北霸业的巨轮,在血火洗礼后,又驶向了一段更为波澜壮阔却也暗礁密布的航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