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178章 兵锋南指

汉末三国路 第178章 兵锋南指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初平三年九月初五(公元192年),晋阳州牧府军议堂。巨大的沙盘上,河东、河内两郡的山川城池历历在目。王康手持节钺,点向黄河几字弯内的膏腴之地:“张济、张绣据河东,拥西凉残兵而首鼠两端;王匡守河内,空有忠义名却兵甲不修。此二郡,当为我并州铁骑踏足司隶之阶!”

他目光扫过肃立诸将,最终定在高顺身上:“高顺!”

“末将在!”高顺踏前一步,铁甲铿然。

“命汝为主将,总揽南征军务!赵云为先锋,王固、于禁、徐晃为副将!统战兵十营:陷阵(李敢)、中垒(赵平)、虎贲(王勇)、靖武(王猛)、奋武(王祢)、振武(郝昭)、宣武(何曼)、建武(徐和)、威武(张横)、信武(王昶),计五万锐卒!骑兵六营:骁骑(高横)、狼骑(孙礼)、虎骑(周仓)、胡骑(王续)、突骑(王宪)、飞骑(王栓),合三万精骑!辅兵两万,由吕岱统辖,专司粮械转运、营垒修筑!全军十万,即日兵出箕关、轵关,分取河内、河东!”

“末将遵命!”高顺抱拳领命,素来沉静的脸上也掠过一丝锐芒。十万大军叩关南向,这是并州前所未有的兵锋!

“程昱!”

“属下在!”

“河东张济叔侄处,军情司策反之计可曾见效?”

“回主公,三日前密使已返。张济见我军势大,李郭内斗无暇东顾,已有归顺之意,然尚存疑虑,欲观我军初战之威。其侄张绣则言‘并州兵甲之利,闻名久矣,愿阵前一试’。”

“阵前一试?”王康嘴角微扬,“好!让子龙给他这个机会!河内王匡处呢?”

“王匡仍欲死守,然其部将韩浩、方悦、杨丑三人,皆不满其优柔寡断,军情司已密通款曲。待我兵临城下,必有内应!”

“善!”王康环视众将,“此战首重速决,破其胆气,迫其归降,免伤元气!河内十六县、河东二十四县,我要的是完整仓廪与生民,而非焦土!高将军,慎之!”

“末将明白!必以雷霆之势慑其心,以破竹之锋迫其降!”高顺肃然应诺。

---

九月十二,河东郡安邑城下。

赵云银甲白袍,横枪立马于三万铁骑之前。身后深青色的“赵”字大旗与并州玄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安邑城头,西凉兵卒望着城外铺天盖地的铁骑洪流,面如土色。

“张绣!”赵云声如龙吟,穿透数里,“素闻北地枪王之名,可敢出城与某一战?!”

城门轰然洞开,一骑如烈焰般冲出!张绣手挺虎头金枪,年轻的面庞上满是桀骜:“常山赵子龙?且看今日谁家枪利!”话音未落,人已如离弦之箭,金枪直刺赵云咽喉!

“来得好!”赵云亮银枪如白蟒出洞,精准地格开金枪!两马交错,双枪并举,瞬间斗作一团!城上城下,数万目光聚焦于这方寸之地。但见枪影漫天,寒星点点,金铁交鸣之声响彻原野。张绣枪法刚猛迅疾,招招夺命;赵云枪势圆转绵密,守得滴水不漏,间或一记反击,必逼得张绣全力招架。

转眼五十回合已过,张绣额头见汗,枪势微滞。赵云目光一凝,亮银枪骤然加速,如银河倒泻!一枪崩开金枪中门,枪尖已点至张绣胸前铁甲!

张绣闭目待死,却觉胸口一凉,枪尖仅刺透甲叶便倏然收回。他愕然睁眼,只见赵云收枪勒马,朗声道:“承让!张将军枪法精湛,若再苦练三载,必成大器!”

张绣怔立当场,脸上桀骜尽去,只剩羞惭与震撼。城楼观战的张济长叹一声,颓然挥手:“开城…请降。”

当日下午,安邑城四门大开。张济、张绣叔侄素服出降,献上河东郡守印信及安邑武库册簿。高顺受降,即令赵云率骁骑营(高横)、狼骑营(孙礼)及信武营(王昶)步卒一万五千,接管安邑防务,清点府库。

“禀高将军!”赵云三日后呈报,“安邑官仓得粟麦八万石,武库有皮甲三千副、环首刀五千柄、箭矢二十万支,皆已封存。郡兵四千三百人,已缴械甄别,愿留者补入辅兵营,余者遣散归田。另,张济麾下西凉旧部六千七百人,暂由张绣统带,驻于城西大营,听候整编。”

高顺颔首:“传令赵云部:以安邑为基,即刻西进!五日内,取闻喜、猗氏、解县、临汾、襄陵五城!凡开城归顺者,官吏留任;负隅顽抗者,城破之日,主官尽诛!”

赵云得令,铁骑如风卷出。闻喜县令见安邑已降,飞骑又至城下,当即献印。猗氏豪强欲据城自守,被狼骑营一日破门,为首者悬首城楼。解县守军闻风溃散。临汾、襄陵二城见并州军旗,皆开城以降。至九月二十,安邑以西五县尽入囊中。赵云留信武营(王昶)镇守新得五县,自引骑兵回师,兵锋直指汾水北岸重镇——平阳。

---

九月十五,河内郡怀县。

于禁、徐晃统领的五万步骑如黑云压城。怀县城头,“王”字大旗下,河内太守王匡须发戟张,嘶声力喝:“王康逆贼!挟并州之众侵我汉土,其心可诛!怀县上下,当与城共存亡!”然而他身侧,部将韩浩、方悦、杨丑三人交换着眼色,默然不语。

徐晃巨斧遥指城头:“王匡!李郭祸乱长安,天子蒙尘!尔等坐拥河内膏腴,不思西向勤王,反诬我并州义师为逆?识时务者为俊杰,速开城门,免遭屠戮!”

回应他的是一阵稀落的箭雨。于禁面沉如水,令旗挥下:“攻城!”

战鼓震天!靖武营(王猛)、奋武营(王祢)重步推动数十架云梯、冲车,如潮水般涌向城墙!城上滚木礌石砸下,箭矢如蝗。靖武营都尉张横(威武营校尉)亲冒矢石,率先登城,连斩七名守军,在城头撕开缺口!后续甲士蜂拥而上。

城楼内,韩浩猛地按住王匡欲拔剑的手:“府君!事不可为!并州军甲坚刃利,怀县半日必破!届时玉石俱焚,何益?”方悦、杨丑亦拔刀在手,围住王匡亲卫:“请府君为满城生灵计!”王匡面如死灰,颓然瘫坐。

午时未过,怀县北门轰然洞开。韩浩、方悦、杨丑率部出降,缚王匡于马前。于禁、徐晃入城,即刻分兵:

“徐晃率靖武营(王猛)、威武营(张横),东取州县、平皋、温县!于禁自领奋武营(王祢)、振武营(郝昭),南下取野王、沁水!韩浩、方悦所部河内降兵为向导,杨丑暂领怀县防务!”

徐晃铁骑东出,州县、平皋望风归附。唯温县豪族卫氏聚族兵数千,据坞堡顽抗。徐晃令郝昭(振武营)围而不攻,以缴获的河内军旗帜诱开堡门,一鼓而破,尽收卫氏存粮三万石。于禁则势如破竹,野王、沁水守军闻怀县陷落,主将皆降。

至九月廿五,河内十六县中,怀县、州县、平皋、温县、野王、沁水六城已插上并州玄旗。徐晃屯兵温县,虎视黄河北岸的河阳津;于禁陈兵沁水,兵锋遥指东南的轵县、山阳。

---

九月廿八,河东平阳城。

平阳城高池深,乃河东北部锁钥。守将胡才乃李傕心腹,拥兵五千,据城死守。赵云围城三日,屡攻不克。

“禀赵将军!”飞骑营哨探驰归,“平阳西南四十里,发现大队西凉步骑旌旗,约万人,正向平阳急进!打‘李’字旗号,疑是李傕从弟李桓!”

“来得正好!”赵云眼中寒光一闪,“高横!”

“末将在!”骁骑营校尉高横应声出列。

“率你部五千骁骑,多带旗帜鼓号,即刻西出二十里,于汾水北岸开阔处列阵,大张声势!让李桓以为我主力在此阻他!”

“诺!”

“孙礼!周仓!”

“末将在!”狼骑、虎骑二校尉齐声应道。

“狼骑营散开两翼,虎骑营居后压阵!待李桓军与高横部接战,听我号令,全力侧击其腰肋!我要这支援军,片甲不得入平阳!”

午时刚过,李桓万余人马果然汹汹杀至。见汾水北岸“赵”字大旗下甲骑如林,李桓不疑有他,挥军猛攻高横部。两股铁流轰然对撞!正当厮杀惨烈之际,北方丘陵后陡然响起震天号角!孙礼的狼骑如两股褐色狂飙,自左右翼狠狠楔入西凉军阵!周仓的虎骑营重甲铁骑则如巨锤,从中路直贯而入!

西凉军猝不及防,阵势大乱。李桓被周仓一槊挑落马下,生死不知。万余西凉军顷刻崩溃,降者逾六千。当夜,平阳城头火起,胡才见援军覆灭,开城出降。赵云趁势北上,连克襄陵、杨县,兵锋直抵汾水与浍水交汇处的绛邑城下。至此,河东二十四县,安邑、闻喜、猗氏、解县、临汾、襄陵、平阳、杨县、襄陵九城已定。

---

十月初三,晋阳州牧府。

高顺的军报与程昱的密信同时呈于王康案头。

“南征旬月,下河内六城(怀、州、平皋、温、野王、沁水),河东九城(安邑、闻喜、猗氏、解、临汾、襄陵、平阳、杨县、襄陵)。俘斩敌万七千级,收降兵民逾八万。张济、张绣部六千七百西凉兵,韩浩、方悦河内降兵四千,皆已打散补入辅兵营严训。我军阵亡战兵九百八十人,伤两千三百;折损战马七百余匹。消耗箭矢二十五万支,火油八百瓮。河内王匡囚于怀县,待主公发落。”

王康的目光掠过冰冷的数字,停在程昱密信最后一行:“细作急报,李傕、郭汜似有和解之意,恐将联手东顾河东!曹操前锋曹洪已得虎牢关,正督民夫抢修洛阳残垣…”

他起身行至巨图前,手指重重按在绛邑(河东)、轵县(河内)的位置上:“传令高顺:赵云部全力攻取绛邑,锁住汾水河谷!徐晃部即刻拿下河阳津,控扼孟津渡口!告诉文则和公明,我要在黄河岸边,筑起一道李郭与曹孟德都越不过的铁壁!”窗外秋风萧瑟,并州的战旗,已牢牢插进了司隶的腹心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