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130章 根基深铸

汉末三国路 第130章 根基深铸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八月初三,金城(今兰州)东五十里,朔方军大营。

王康驻马高坡,遥望西方莽莽群山。金城残破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黄河浑浊的波涛在城下呜咽奔流。马腾、韩遂的残部早已遁入更西的湟水河谷与羌地深处,如同受伤的孤狼舔舐伤口,短期内再无威胁三辅之力。

“将军,”陈宫策马近前,低声道,“金城已是一座空巢。马、韩裹挟其核心部曲与多年搜刮之财货远遁,所余者不过些被抛弃的老弱病残及依附的小部落。我军若再深入,一则粮道漫长,易生变故;二则穷寇死斗,徒增伤亡;三则…塞北根基,恐有迟滞之虞。”他语带深意。

王康微微颔首,目光沉静如水。他本意就不在凉州寸土,更非为朝廷彻底剿灭二贼。此行的核心目标——断韩遂粮道、重创马腾主力、夺取陈仓物资、迁徙汉民充实朔方、掳掠羌胡充作苦役——已超额完成。再耗下去,不过是替皇甫嵩乃至朝廷火中取栗。

“传令!”王康声音斩钉截铁,回荡在暮色笼罩的山谷,“各部停止西进!于禁中垒营、王固虎贲营,分兵扫荡金城外围百里内所有依附马、韩之羌氐部落!凡持械反抗者,尽屠!余者妇孺及十岁以上孩童,尽数俘获!汉民流散者,一律收拢迁徙!高顺陷阵营、徐晃靖武营,押解现有俘获与物资,即刻拔营东返!赵云骁骑营、张合游骑营,断后警戒!全军,班师兴庆!”

“诺!”诸将轰然应命,战意未消的眸中闪烁着对归程的期待。

接下来的一个月,金城以东至陇山之间的广袤地域,成了朔方军铁血迁徙的舞台。深青色的军旗所至,依附叛乱的羌氐部落或被雷霆扫灭,或在绝望中放弃抵抗,老弱妇孺被绳索串成长队。藏匿于残破坞堡、深山沟壑的汉民流民,在户曹吏员“授田五十亩、贷牛种、免赋三年”的承诺与辅兵营粟米粥的香气中,扶老携幼,汇入滚滚东去的人流。朔方军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高效地执行着“去胡存汉、实边固本”的国策。铁蹄踏处,羌胡的根基被连根拔起,汉民的血脉则被引向塞北沃土。

---

九月初一,朔方度辽将军府,兴庆城正堂。

阔别数月,重返中枢。正堂内炭火驱散了塞外初秋的寒意,更映照着堂下文武济济一堂的蓬勃气象。程昱手捧厚厚卷宗,立于舆图前,声音沉稳洪亮,向王康及诸文武汇报西征战果及朔方现状:

“西征凉州,自中平四年四月初八兴兵,至八月初三班师,凡一百一十七日。战果清算如下:”

一、破敌与俘获

“阵斩:陈仓攻坚、渭源滩野战、沿途扫荡作战,累计阵斩叛军(含王国、马腾本部、依附羌氐)及顽抗部落丁壮,计三万八千六百七十四级。其中,陈仓斩王国以下六千八百级,渭源滩及追击战斩马腾部近万级,金城周边扫荡斩羌氐丁壮二万一千八百七十四级。”

“俘获:”

“-羌胡俘虏:陈仓俘七千三百口,渭源滩俘五千七百口(多为羌胡),金城周边扫荡俘羌氐妇孺及十岁以上孩童一万九千七百四十三口。合计三万二千七百四十三口。此三万余口,已悉数打入苦役营,分发朔方、五原各矿场、筑城工地、重垦区。”

“-汉民降俘与流民:陈仓降俘中甄别健壮汉民五千六百人编入辅兵营;沿途招抚安定、陇西、金城诸郡流散汉民,登记造册,共计八万一千六百五十五口!此八万余口,已随军分批迁徙,正由户曹主持,于朔方、五原两郡十四县,依《授田令》安置!”

程昱稍顿,加重语气:“此次西征,总计迁徙汉民达八万一千六百五十五口,俘获羌胡三万二千七百四十三口,合计新增人口十一万四千三百九十八口!”

堂下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叹声。一次性增添十余万口,这是何等庞大的根基!

二、缴获物资

“牲畜:”

“战马:渭源滩、沿途作战缴获,及扫荡部落所得,共一万三千二百匹(含驮马)。”

“牛:扫荡羌氐部落及缴获叛军辎重,得三万八千头。”

“羊:四十六万五千只。”

“骆驼:八百峰(金城周边所得)。”

“粮秣:”

“粟米:陈仓缴获八千石,扫荡部落及坞堡积存,共一万二千石。”

“肉干\/乳酪:无算,已分拨各军及迁徙流民途中食用。”

“财货:”

“金银铜钱:抄没叛军府库、部落头人积财,折五铢钱约七千三百万钱。”

“毛皮、药材、玉石等地方特产:大宗,已入库,待金曹估价发卖。”

“军械:”

“完好皮甲:八千副(多为羌氐部族甲胄)。”

“刀矛弓矢:巨量,堪用者补充辅兵、屯田军,残次者回炉。”

三、朔方根基现状(中平四年九月初一)

程昱展开另一份卷宗,数据精确至个位:

“甲、户籍人口(朔方、五原两郡)”

“1.汉民:”

“原籍(西征前):十六万七千口”

“新增迁徙(西征招抚):八万一千六百五十五口”

“总计:二十四万八千六百五十五口”

“2.归化屯胡民(鲜卑、匈奴归化者,含妇孺):”

“-原籍:七万七千口”

“新增(西征俘羌氐妇孺孩童):一万九千七百四十三口”

“总计:九万六千七百四十三口”

“3.苦役营(非户籍):”

“-原规模(西征前):二十万口(鲜卑\/休屠\/羌胡战俘)”

“新增(西征俘获羌胡丁壮):三万二千七百四十三口”

“总计:二十三万二千七百四十三口”

人口总计(含苦役):五十七万八千一百四十一口!汉胡比例(自由民):汉民占72.1%,归化胡占27.9%。根基已成!

“乙、军政体系”

“1.常备军(战辅屯戍):”

“战兵四营(陷阵\/中垒\/虎贲\/靖武): 两万人”

“骑兵体系(骁骑\/游骑\/狼骑\/虎卫): 一万五千五百人”

“-朔方屯田军: 一万人”

“-五原屯田军: 一万人”

“-辅兵营(吕岱):两万三千人(含西征新编降兵五千六百及沿途补充)”

“-斥候营(王栓): 三百骑”

“-合计: 七万八千九百人”

“2.甲胄库存(军器监郑浑辖):”

“-铁札甲嵌护心镜:四千二百副(战兵营长矛手\/刀牌手优先换装完毕,靖武营开始列装)”

“-皮札甲嵌护心镜:三万八千副(辅兵、屯田军、新编骑兵列装充足)”

“3.讲武堂\/崇文馆:”

“-讲武堂二期生:五百八十人(军烈子弟为主),课业精进。”

“-崇文馆蒙童:九千二百人;高阶班:一千一百人。教化大兴。”

“丙、生产仓储(核心)”

“1.粮秣(仓曹杜畿辖):”

“-粟米:三十二万石(原存) 一万二千石(缴获) 屯田新入仓十五万石(首批秋收)=四十八万二千石!”

“-麦豆:十万石(存)”

“-肉干:八万斤(存) 新制三万斤(缴获牲畜)=十一万斤”

“-盐:五万石(盐监贾逵辖,月产稳定)”

“2.牲畜(牧曹温恢\/马监韩暨辖):”

“-战马(良驹):18,000匹(原1.5万 新增缴获1.32万,汰弱留强后)”

“-驮马\/驽马:79,000匹(原7.9万)”

“-牛:142,000头(原14.2万) 38,000头(缴获)=180,000头!可充分保障新民授田所需。”

“-羊:1,020,000只(原102万) 465,000只(缴获)=1,485,000只!”

“-骆驼:2,600峰(原) 800峰(缴获)=3,400峰”

“3.府库财货(金曹卫觊辖):”

“-五铢钱:一亿一千万钱(原存) 七千三百万钱(缴获)=一亿八千三百万钱!”

“-盐铁专卖、边贸月入:稳定逾两百万钱”

“4.军器产能(监正郑浑报):”

“-流水线分工已成,月产铁甲350副、皮甲1,500副。新缴获之八千皮甲,经修整亦可备用。”

“丁、工程与安置(户曹梁习、工曹马钧、典农校尉王祢\/枣祗辖)”

“1.流民安置:八万一千六百五十五口新民,依《授田令》,正于两郡十四县展开授田(人均50亩)、贷牛(三户一牛)、分发口粮(三月之粟)。冬衣、简易屋舍同步筹措。”

“2.屯田成效:朔方、五原屯田军垦田三十万顷,今岁风调雨顺,首批秋收粟米六十万石已尽入官仓!岁入目标超额达成!”

“3.水利工程:工曹马钧督造之新渠三条、翻车(龙骨水车)百架已竣工,增溉田五万顷,惠及新民。”

“4.苦役营工程:二十三万二千苦役,分遣兴庆外郭扩建(郑浑督)、五原铁矿(裴潜督)、阴山隘口新堡(十座,于禁规划)等二十万军民级大工,昼夜不息。”

四、疫病防治(医监张仲景报)

“新增人口汇聚,谨防大疫。医署三十所已增派医士,于各安置点、苦役营推行‘净水煮沸’、‘秽物深埋’、‘病患隔离’之法。储备防疫药材充足,暂无异状。”

程昱合上卷宗,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昂:“将军!此西征一役,破贼夺地尚在其次!所获之巨量人口、牲畜、财货,尽数化为我朔方根基之血肉!二十四万汉民、九万归化胡、二十三万苦役,五十八万之众托庇于将军麾下!仓廪充盈,甲兵犀利,山河表里,根基深铸!假以时日,必成吞吐天下之伟力!”

堂下文武,自高顺、赵云等宿将,至杜畿、马钧等新锐文臣,无不心潮澎湃,目光灼灼地望向主位上的年轻统帅。朔方之基,已非割据边陲的豪强,而是一个拥有完善军政体系、雄厚人力物力、清晰上升通道的庞然政体雏形!

王康缓缓起身,玄甲在炭火映照下流转着幽光。他目光扫过堂中济济英才,扫过壁上囊括朔方、五原乃至并州北疆的巨幅舆图,沉声道:

“诸君辛苦!西征之功,非康一人,乃上下戮力之果!然根基虽固,强邻环伺!鲜卑虽败,十年生聚,其心不死!云中休屠、河西羌胡,跳梁未平!韩遂、马腾,丧家之犬,然遁入羌地,遗患犹存!”

他声音陡然转厉,如同金铁交鸣:

“今人口骤增,百业待举!当此之时,更需上下一心,夙夜匪懈!户曹梁习,安置新民,务求稳妥,冬衣屋舍,不得冻馁一人!工曹马钧、典农枣祢,水利垦殖,不可懈怠!军器监郑浑,铁甲强弩,日夜赶工!兵曹赵俨,讲武堂二期卒业在即,优才尽补各营队率、屯长!诸军主官,严加操练,汰弱留强!吾朔方之军,当为虎狼之师,静待天下之变!”

“谨遵将令!”山呼海啸般的应诺声震动屋瓦,蓬勃的斗志与对未来的野望在每个人胸中燃烧。

塞外的秋风已带寒意,但兴庆城将军府正堂内,却是一片孕育着惊雷的炽热。五十八万军民的血汗,二十万苦役的骸骨,正将这座雄城与它所代表的势力,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王康的目光再次投向舆图,越过阴山,越过黄河,仿佛已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根基深铸,鳞爪已丰,静待风云际会,金鳞化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