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109章 九城定鼎

汉末三国路 第109章 九城定鼎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中平三年(公元一百八十六年)四月初十,河套平原春意正浓。解冻的黄河裹挟着浑浊的浪涛奔涌向北,滋润着两岸新翻的黑土。兴庆城度辽将军府内,巨大的朔方舆图上,象征朔方、修都、呼道、广牧、渠搜、三封、窳浑、沃野、临河九座新城的标记,已尽数由炭笔勾勒的虚影,染成了醒目的赤红。苦役营七万三千余丁壮的血汗,匠作营与工曹的殚精竭虑,终在开春冻土消融前,将九座扼守要冲的城池牢牢钉在了朔方千里疆土之上。

王康负手立于图前,指尖划过九座新城的名字,沉声道:“城垣既立,当有守土牧民之官!程昱!”

“属下在!”程昱肃然出列。

“即日起,由你主持,会同户曹掾梁习、法曹掾苏则、兵曹掾赵俨,自崇文馆结业之优异学子、理番院通晓边务之干吏、屯田军及军中转任之忠勇校尉中,遴选贤能,任命九县县令、县丞、县尉!限期五日,名单呈报本将!”

他目光如炬,环视堂中文武:

“县令之责,重于千钧!其一,须于旬日内,完善县衙胥吏,招募本地良善充任!其二,即刻张榜安民,招募流亡,授田安家!其三,督导春耕夏耘,劝课农桑,沟通屯田军,保仓廪丰实!其四,修缮武备,整饬城防,点验戍卒器械!其五,依本县户口多寡、地缘紧要,招募县兵!小县不得少于二百,中县三百,大县(如沃野、临河、朔方)不得少于五百!县兵之责,唯在守城、缉盗、护民,非奉本将军令,不得出境!”

程昱深揖:“属下领命!必秉公遴选,务使九县父母官,皆能安境抚民,不负将军重托!”

“王栓!”王康目光转向侍立一旁的斥候队率。

“末将在!”

“九城落定,朔方砥平。然卧榻之侧,五原未复!着你率斥候营全部精锐,配双马,携干粮、绘图之具、少量盐茶为资,分三路潜入五原郡境!”

王康手指舆图向北延伸:

“一路,沿黄河北岸西进,探查五原郡治九原(今包头西)、西安阳(今乌拉特前旗东南)虚实!”

“二路,直插阴山南麓,详查稒阳(今包头东)、成宜(今乌拉特前旗东北)及南匈奴单于庭美稷(今准格尔旗西北)动向!尤其留意羌渠单于对休屠残部之态度,及其本部控弦几何!”

“三路,深入五原腹地,探明临沃(今五原西北)、河阴(今达拉特旗西)、宜梁(今包头西南)、武都(今固阳西)、曼柏(今达拉特旗东南)诸城现状!何处尚有汉民遗存?何处为休屠、屠各、鲜卑杂胡盘踞?其兵力部署、部族关系、粮草囤积、水源道路、险关要隘,务必绘影图形,纤毫毕现!二十日内,本将要五原郡之虚实,尽在掌握!可能办到?”

王栓单膝跪地,甲叶铿锵:“末将立军令状!二十日内,若不能使五原山川地理、胡汉情势,如掌上观纹,甘当军法!斥候营上下,愿为将军耳目!”

“好!”王康猛地转身,猩红披风卷起一阵劲风,“诸将听令!”

高顺、于禁、徐晃、王固、赵云、张合、张辽等将校肃然挺立。

“朔方九城新立,官吏未备,百废待兴,然五原胡氛未靖,岂容坐视?各部兵马,即刻起秣马厉兵,整修军械!陷阵、中垒、虎贲、靖武四营战兵,辅兵营,加紧操演攻坚、野战之阵!骁骑诸营,一人双马,勤练长途奔袭、骑射冲阵!匠作营所产铁札甲、强弩箭矢,优先补充一线战兵!粮秣转运,由王祢之朔方屯田军全力保障!待王栓探明五原虚实,军令一下,即刻挥师北上,光复五原!”

“谨遵将令!万胜!万胜!万胜——!!!”震天的吼声自将军府炸响,凛冽的战意瞬间冲散了春日的和煦。

---

程昱雷厉风行。崇文馆首批结业的三十余名学子,经数月历练,已显干吏之才;理番院中通晓胡汉情弊的能吏亦为数不少;屯田军与战兵营中,更有许多忠勇勤勉、熟悉地方的低级军官。五日间,程昱会同梁习、苏则、赵俨,依据各人考绩、专长、籍贯(避本籍)、及九县地理民情之异同,反复斟酌,拟定名单。

第六日清晨,九位新任县令、九位县丞、九位县尉,身着崭新官袍,肃立于度辽将军府正堂。王康亲自授印,训诫之声回荡堂中:

“印信在手,非为权柄,实乃万钧重担!朔方新复之土,民心思安,亦多困顿。尔等到任,当以安民为要,以垦殖为本,以法度为绳!九县城池乃将士血汗所筑,务必用心守护,武备常新!县兵招募,贵精不贵多,务求忠勇可靠!本将不吝钱粮甲仗!然若有贪墨虐民、玩忽职守、武备废弛者…”王康目光如冰刀扫过,“定斩不饶!勿谓言之不预!”

“下官等必鞠躬尽瘁,不负将军,不负黎庶!”九位县令手捧印信,躬身齐应,神色凝重而坚毅。

当日,新任官吏在少量县兵护卫下,分赴九县。沉寂多年的县衙前,重新树起了象征汉家威仪的鼓楼与旗杆。安民告示贴满城垣,招募流民、胥吏、县兵的榜文随之张挂。荒废的官田被重新丈量,招募流民的粥棚在城门口架起。沉寂的街市,渐渐有了人声与炊烟。屯田军的耕牛与种粮,开始有计划地分发到新编户的农人手中。九座新城,如同九颗注入生机的种子,在朔方的土地上开始抽枝发芽。

与此同时,王栓的斥候营如同幽灵般消失在兴庆城外的旷野。三支精悍的小队,一人双马,驮着生存与测绘的工具,怀揣着盐茶与警惕,分头扑向北方那片更为广袤也更为凶险的土地——五原郡。他们将在南匈奴游骑、休屠残匪、鲜卑斥候的眼皮底下,将山川河流、胡部营地、汉民聚落、要塞废墟一一描绘,将羌渠单于的犹豫、休屠贵族的怨毒、屠各卢水的摇摆尽收眼底。每一份情报,都将化为王康案头舆图上精确的标记,化为大军北指的方向与力量。

兴庆城北校场,战鼓声日夜不息。陷阵营的钢铁丛林在号令下变换着攻坚阵型,重盾长矛寒光刺目;中垒营的弩手轮番上弦,破甲箭矢的尖啸撕裂空气;虎贲营的悍卒赤膊角力,喊杀声震耳欲聋;靖武营的新锐在徐晃巨斧的指引下,演练着步骑协同;骁骑营的铁流卷起漫天烟尘,马刀闪亮,长槊如林。匠作营的工坊炉火通红,新打制的铁札甲片与三棱箭簇堆积如山。王祢的屯田军一面加紧春耕,一面将成车的粮秣箭矢运往兴庆大仓。

王康立于兴庆北门城楼,目光越过新绿的田野与蜿蜒的黄河,投向北方阴山起伏的轮廓。九城官印已授,县政齿轮开始转动。斥候的蹄声正叩问着五原的大门。校场的杀气已凝聚成锋锐的箭镞。万事俱备,只待王栓带回那决定性的讯息。朔方的基石已坚不可摧,而奋武军染血的锋刃,即将指向更广阔的河套苍穹。春风中,玄赤色的“王”字大纛猎猎作响,仿佛在无声地宣告:五原,将是下一个归藏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