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94章 旌节北指

汉末三国路 第94章 旌节北指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四月十八冀州巨鹿郡奋武军大营

暮春的寒风卷过巨鹿原野,深青色的奋武军旗在营垒上空猎猎作响。虽已入夏,北地寒意犹存,营中兵卒已换下厚重冬衣,深褐色的皮札甲与暗灰色的铁札甲在操练的号子声中折射着冷硬的光。

蹄声如雷,由远及近,踏碎了午后营盘的肃整。辕门处当值守卒精神一振,只见数骑风驰电掣般奔来,当先一人,正是离营三月有余的参军陈宫!他一身文士袍沾染尘土,面容疲惫却难掩眼中锐利精光,身后几名护卫亦是人马俱疲。

“速报中郎将!陈参军归营!”守门队率不敢怠慢,一边令人飞报,一边大开辕门。

中军帅帐内,王康正与程昱、赵云、典韦等议事,闻报霍然起身:“快请!”

帐帘掀起,陈宫挟着一身仆仆风尘踏入,不及寒暄,径直从怀中取出一卷明黄绢帛与一方沉甸甸的紫檀木匣,双手奉上:“主公!幸不辱命!”

王康接过,先展开那明黄绢帛,正是盖有天子玺印的制书!其文辞华丽,先褒扬王康“扫荡妖氛,廓清冀土”之功,继而敕封:

“敕封奋武中郎将王康为:护匈奴中郎将,领度辽将军,都督朔方、五原、云中、定襄、西河、上郡、北地、安定八郡诸军事!假节钺,得专征伐!”

目光扫过这一个个沉甸甸的头衔和那广袤却早已沦丧胡尘的八郡之名,王康心中波澜翻涌。护匈奴中郎将,主理南匈奴事务;度辽将军,本驻五原曼柏,屏卫北疆;都督八郡诸军事,更是将整个河套地区的军事大权集于一身!假节钺,更是赋予了临机专断、先斩后奏之权!陈宫此行,所谋之大,远超预期!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激荡心绪,又打开那紫檀木匣。匣内红绸衬底,静静卧着:

一枚青铜鎏金虎符,一分为二,虎身錾刻精细云纹,虎目镶嵌黑曜石,凶威凛凛,此乃调兵信物。

一杆九旒玄色旌节,以赤黑二色牦牛尾为饰,长杆笔直,象征统帅权威。

一套鎏金錾银的将军仪仗令牌,包括“使持节”、“度辽将军”、“护匈奴中郎将”、“都督八郡诸军事”等字样的信牌。

“好!好!公台辛苦!”王康将虎符紧握手中,冰冷的金属触感传来,却点燃了胸中豪情。他看向陈宫,“洛阳情势如何?”

陈宫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声音压低:“卫兹先生鼎力相助,重金开道。十常侍之首张让,贪鄙尤甚,金饼五十、明珠一斛、精金五十斤,便喜笑颜开。大将军何进,看似刚直,其左右心腹亦非铁板,玉璧五对、金饼三十,足以让其默许。朝中衮衮诸公,闻‘河套’二字,或嗤之以鼻,或避之唯恐不及,无人阻挠。只道是驱虎吞狼,乐见其成。”他顿了顿,“制书已下,天使不日将至营中宣旨,走个过场。”

“驱虎吞狼?呵,正合我意!”王康冷笑一声,随即目光转向辎重营营正王祢,“子慎!”

“末将在!”王祢肃然出列。

“即刻选派得力心腹,持我亲笔书信,快马加鞭,疾驰陈留!”王康语速极快,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告知王家村、赵家堡、高家庄父老,王康已受命镇守北疆河套!凡我三村子弟家属,及愿追随北迁之乡邻父老,尽数收拾行装细软!命彭脱——”

他目光转向辅兵军司马彭脱:“着你即刻点齐两千辅兵!要最精壮可靠、熟悉乡情者!由你亲自统率,南下陈留!接应、护卫我三村父老及愿随行之乡邻,举村北迁!一路之上,务必确保安全!遇关隘,可出示朝廷制书副本及本将印信!务必周全!”

“末将领命!”彭脱抱拳,声如金石,“人在,乡亲在!”

“告诉乡亲们,”王康语气放缓,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河套虽远,然沃野千里,水草丰美。到了那里,自有良田屋舍,不必再担惊受怕!愿随我王康者,必不负之!”

“诺!”王祢、彭脱齐声应命,匆匆出帐安排。

---

几日后,朝廷天使果然至营,宣旨赐印,全套仪仗旌节交割完毕。天使趾高气扬,宣旨后便匆匆回洛复命,对营中肃杀军容与即将开始的万里迁徙,漠不关心。

帅帐之内,巨大的北疆舆图铺展。王康、程昱、陈宫、高顺、于禁、王固、典韦、赵云、张合等核心将领围聚图前。炭盆映照着众人凝重而锐利的目光。

“父老北迁,大军赴任。此去朔方,路途遥远,凶险未卜。”王康手指舆图,“两条路可选:其一,出冀州,经并州太原、雁门,直趋云中、朔方。其二,借道司隶,过河东,入并州西河郡,再北上雁门,入朔方。诸位,议!”

高顺目光冷峻,手指第一条路线:“太原、雁门一线,乃并州腹心。然并州刺史张懿,性情不明。我数万大军借道,恐其猜忌,横生枝节。且此路山峦叠嶂,不利我庞大车队辎重通行。”

于禁沉稳接口:“末将附议。第二条路,过司隶河东郡,乃朝廷直辖,有制书旌节在手,地方郡县不敢过分刁难。入西河郡后,虽近南匈奴王庭所在美稷,然我大军在侧,旌节威仪,彼等未必敢轻举妄动。且西河至雁门,有秦直道遗迹可循,道路相对平阔,利于车马大队行进。”

张合出列,身为冀州本地俊才,对北地路径颇为熟悉:“禀中郎将,于校尉所言甚是。西河郡虽近胡庭,然自前汉以来,直道维系,沿途尚有烽燧旧堡可作依托。且我大军行止,正可震慑沿途胡部,扬我新任护匈奴中郎将之威!”

赵云星目微凝,补充道:“河东富庶,或可补充部分粮秣。且大军过境,亦可震慑河东可能存在的宵小。”

陈宫抚须,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更重要者,走河东、西河一线,正可让沿途郡县、胡部,亲眼目睹我奋武军之军容!让那‘护匈奴中郎将、都督八郡’之名,与这玄赤旌旗一道,深深烙印于彼等心中!此乃立威之始也!”

王康目光扫过舆图,最终重重一点河东郡的位置:“善!就依此策!大军主力,携大部辎重、匠作营、辎重营,走河东,经西河,过雁门,直趋朔方郡临戎城(注:东汉朔方郡治)!”

他随即下令:

高顺、于禁、王固!整肃本部战兵,十日后开拔!行军序列,陷阵为前锋,中垒护中军,虎贲殿后!严明军纪,秋毫无犯!”

“典韦、赵云!虎卫营为全军锋刃,护卫中军帅旗!”

“王续、王宪、张合!骁骑三千,分作三股,轮番游弋大军前后左右十里,哨探警戒,驱散闲杂,确保通路!”

“王栓!斥候队前出百里,探明路径、水源、宿营地及沿途势力动向!”

“程昱先生统筹全局,协调各部!陈宫随军参赞,兼理与地方交涉!”

“王祢!辎重营统筹粮秣分发、牲畜管理、车仗序列!匠作营随军,沿途择机修补器械!”

“彭脱所率护卫乡亲之两千辅兵,完成接应后,不必回巨鹿,直接护乡亲北上,乘船走水路进朔方!”

一道道军令清晰明确,诸将轰然领命。

---

光和八年,五月初一,吉。

巨鹿大营辕门洞开。深青色的军旗、玄赤色的奋武旌旗、新授的九旒节钺、威严的仪仗,在初夏的阳光下猎猎生辉,耀目生寒。

王康一身崭新的铁札甲,外罩深青色织锦战袍,腰悬横刀,手持节钺,端坐于神骏的黑风之上。典韦、赵云分持双戟、亮银枪,侍立左右,铁札重甲在日光下折射出冰冷的暗灰色。身后,是列阵完毕的钢铁洪流:

深青如林的陷阵营(五千)、深褐如山的于禁中垒营(五千)、炽烈如火的王固虎贲营(五千)!暗灰色铁塔般的虎卫重骑(两百)!奔腾如雷的三千骁骑(王续左、王宪右、张合中)!轻捷如风的斥候百骑!以及庞大的匠作营(二千四百)、辎重营(二千六百五十)队伍!辅兵营一万二千众,亦将随后分批启程,押运后续辎重。

战鼓擂响,号角长鸣!

“启程——!”王康手中节钺前指,声震四野。

“万胜!万胜!万胜!”数万将士的怒吼直冲云霄,大地为之震颤。

钢铁洪流缓缓启动,碾过巨鹿的原野,向着西北方向,踏上了通往河东、通往西河、通往雁门、通往那遥远而未知的河套朔方的万里征程。深青与玄赤的旗帜,在风中交织,如同燃烧的火焰,灼烧着北方的天际。家国万里,前路烽烟,这支在血火中淬炼出的铁军,将在这崩坏的乱世,向着塞北的苍茫,去开辟属于他们的崭新天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