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72章 汝水砺剑

汉末三国路 第72章 汝水砺剑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四月廿三,豫州汝南郡,吴房东南,汝水之畔。

暮春的汝水,挟裹着两岸沃野的丰饶气息,奔流不息。水畔一处高亢开阔之地,废弃经年的军寨旧址上,此刻正以惊人的速度焕发着铁血的生机。玄赤色的“奋武”大纛,已然矗立在清理出的中军核心位置,迎风猎猎。数日之内,一座规模宏大、戒备森严的崭新营盘,如同钢铁巨兽般盘踞于此,扼守着汝水要津。

营盘的轮廓清晰而坚固:

外围:依托废弃军寨的残存土垣基础,新掘的壕沟深阔,引汝水支流注入,形成天然护障。壕沟内侧,新夯的土墙高达一丈五尺(约3.5米),顶部铺设木栅,留有射击垛口。四角及辕门处,耸立着新建的木质望楼,强弓劲弩森然指向四方。

营区:内部规划井然,道路纵横如棋盘。

中军核心区:位于营盘中央最高处,帅帐、军师祭酒程昱及参军陈宫帐、军议大帐、令旗鼓号台、小型武库戒备森严,典韦亲卫铁骑巡弋不息。

战兵驻防区:分列营盘东、西两翼。高顺左部千人营寨居东,于禁右部千人营寨居西,王固虎贲曲营寨紧邻中军西侧,赵平强弩曲营寨则位于中军东侧,弩阵预设阵地直指辕门及北面开阔地。各营寨内帐篷排列齐整,武器架、马桩、训练空地一应俱全。

匠作营区:位于营盘西南,毗邻水源。数十座炉窑已重新燃起熊熊烈火,叮叮当当的锤打声日夜不息。铁砧、风箱、木工台、硝皮池等设施迅速搭建,张砺正嘶哑着喉咙指挥匠人修复甲胄、赶制箭簇(尤其是弩矢),空气中弥漫着焦煤与皮革的气息。

辎重营区:占据营盘北部最大区域。如同迷宫般的栅栏围出一个个区域:堆积如山的粮包(粟米、麦豆为主)、草料垛、武备库(备用甲械、弓弩部件、箭矢)、牲畜围栏(战马、驮马、驽马、牛、羊)、车辆停放场以及医帐、工匠生活区。王祢如同精密的枢纽,指挥着辅兵和民夫高效运转,登记造册,分发物资。

辅兵营区:位于营盘东南。五千辅兵新卒的营帐铺展开来,规模宏大。新擢升的军司马吕岱,正带着孙岩、周牧、赵铁、吴山、郑川、钱木六位军侯,以近乎严苛的标准操练着这支庞大的后备力量。环首刀劈砍、长矛突刺、基础阵型、负重行军的号子声震天动地。

马厩区:分散于各战兵营及辎重营旁,由精通马政的辎重营吏员及辅兵负责照料。骁骑曲一人双马的千匹战马(含备用马)更是重点照顾对象,刷洗、喂料、检查蹄铁,确保这些机动力量随时可用。

水路码头:汝水支流岸边,简易的木质码头正在扩建,部分缴获及征用的船只停泊于此,由辎重营水夫管理,负责未来可能的物资水路转运。

整个新营,如同一座高效运转的战争堡垒,深沟高垒,戒备森严,功能区划清晰,后勤保障有力。王康(王承业)按剑立于中军哨塔之上,俯瞰着这片由他意志铸就的钢铁之地,心中稍定。立足之地已成,下一步,便是亮剑之时!

“报——!”斥候队队率王栓风尘仆仆,快步登上哨塔,单膝跪地,“禀校尉!豫州敌情及周边态势,已探明!”

“讲!”王康目光如炬。

“刘辟部:确如先前所探,拥众五万余,主力约三万正猛攻汝南郡治平舆城!平舆城墙多处破损,守军伤亡惨重,情势万分危急!刘辟本人大纛即在平舆西门外!其分兵约两万,由渠帅‘过天星’杜远统领,盘踞朗陵、阳安,劫掠粮道,威胁我军侧后。”

“何仪、何曼部:此二贼合兵约四万,主力三万余正围攻上蔡县城!上蔡豪强率民壮据城死守,然贼军攻势甚猛!另分兵万余,由何曼亲自率领,流窜于吴房西南之灈阳、西平一带,焚掠坞堡,其一部前锋哨探,已出现在我军营盘西南五十里处!”

“龚都部:拥众三万余,主力在新蔡周边劫掠,似在积聚粮草,暂无大举攻城迹象。小股贼寇袭扰褒信等地。”

“彭脱部:约两万众,仍活跃于安阳、富波,靠近南阳,行踪飘忽,似在观望南阳张曼成与朱儁将军之战局。”

“皇甫嵩、朱儁部动向:据颍川方向探报及零星信使,皇甫将军于长社大破波才后,正分兵扫荡颍川余孽,主力被牵制于许县、颍阴一线,短期内难以南下。朱儁将军仍在南阳宛城外围与张曼成激战,亦无力东顾。二位将军处,我军信使已持校尉文书抵达,回文尚需时日。”

“吴房本地:县令弃城而走,现由本地豪强陈氏、许氏为首,聚乡勇千余及城中丁壮,据守吴房小城。彼等已知我军抵达,派使者送来粮五百石、肉干百斤劳军,并愿提供向导及贼军情报。其言,但求救平舆,解汝南倒悬!”

王栓一口气禀报完毕,帐内一片肃然。程昱与陈宫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敌情明朗:刘辟主力围攻平舆,郡治危在旦夕;何仪何曼围攻上蔡,分兵已近在咫尺;龚都、彭脱暂为疥癣,然亦不可不防。朝廷援军(皇甫、朱儁)短期内指望不上,吴房豪强的期待却沉甸甸地压在肩上。

“军师,公台,计将安出?”王康目光扫过程昱与陈宫。

程昱捻须沉吟,缓缓道:“贼势虽众,然分兵四股,号令不一。我军兵精,然兵力仅五千余。分兵进剿,乃取败之道!当效兖州故智,攥指成拳,直捣腹心!”他手指重重戳在舆图的平舆位置,“平舆乃汝南郡治,一旦陷落,则汝南全境震动,民心士气尽丧!刘辟声势更将滔天!反之,若能解平舆之围,重创刘辟主力,则何仪、何曼、龚都、彭脱,必闻风丧胆,或可不战而溃!此乃‘攻其必救,斩其首脑’之策!”

陈宫眼中精光一闪,接口道:“军师高见!宫亦以为,当以雷霆之势,直扑平舆!然有三点需虑:

其一,刘辟围攻平舆日久,必设阻援之兵。我军南下平舆,必经朗陵、阳安杜远贼部防区。此贼拥兵两万,虽多为乌合,然据守要隘,若拼死阻截,恐延误战机。

其二,何曼贼部游弋于灈阳、西平,距我营仅五十里。若我军主力尽出,其趁虚来袭我新立营盘,或袭扰粮道,亦是心腹之患。

其三,平舆城危在旦夕,能否支撑到我军抵达?”

王康目光如铁,扫过舆图,心中已有决断。他霍然起身,声音斩钉截铁:

“军师与公台所言,深合吾意!此战,不分兵!全军主力,直取平舆!”

“何曼贼部游弋在侧,确为隐患!然其兵力不过万余,分兵流窜,战力有限!本尉留赵平强弩曲五百劲弩、吕岱辅兵营两千新卒(由孙岩、吴山二军侯统领)、并配属部分辎重营守备力量,依托我新立营盘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营内粮秣充足,弩矢如山,足以御敌!何曼若敢来攻,必让其撞个头破血流!”

“至于朗陵杜远…”王康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王续!王宪!”

“末将在!”骁骑曲两位屯长踏前一步。

“着你二人,率骁骑曲五百铁骑,一人双马!脱离主力,先行出发!不必与杜远贼军纠缠,发挥尔等机动之长,绕行险僻小道,务必以最快速度穿插至平舆外围!探查刘辟围城部署、平舆城防现状,并设法与城内守军取得联络,告之我军主力将至,令其务必坚守!若遇小股贼军,可伺机歼灭!若遇大队阻截,则避实击虚,游弋袭扰,乱其后方!尔等,便是我大军之耳目与先锋!可能办到?”

王续、王宪对视一眼,眼中燃烧着年轻将领的锐气与兴奋,齐声抱拳:“末将领命!纵是刀山火海,必为主公开路!平舆城防,定探个明白!若不成,提头来见!”

“好!”王康按剑而立,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哨塔,“高顺!于禁!王固!典韦!”

“末将(在)!”四人齐声应诺。

“着你等所部战兵、虎贲、亲卫,即刻进行最后战备!检修甲胄兵刃,备足五日干粮!明日寅时造饭,卯时初刻,全军开拔!目标——平舆!碾碎刘辟,解围郡城!”

“诺!”吼声震天!

“程公,公台!”王康看向两位谋士。

“下官(宫)在!”

“留守营寨,协调粮秣,联络四方,稳定后方之责,便托付二位了!尤其与皇甫、朱二将军之联络,务必加紧!”

“校尉放心!营盘在,我等在!”程昱、陈宫郑重承诺。

王康最后望向南方,平舆的方向,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山水,落在了那座被黄潮围困的孤城之上。他握紧了腰间的剑柄,感受着新营中蒸腾的力量与杀伐之气。

“砺剑汝南,首战平舆!此战,当使奋武之名,响彻中原!诸君,随我——破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