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51章 辅营立制

汉末三国路 第51章 辅营立制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光和六年(公元183年)三月初三,兖州东郡与徐州彭城国交界,西别部大营。

初春的暖意终于驱散了料峭的寒风,营中校场上尘土飞扬,操练的呐喊声与匠作营的叮当锤锻声交织,充满了蓬勃的生气。营盘深处,中军大帐内,气氛却沉静而带着一丝谋算。

吕岱已随王康大军返回营中数日。这位年轻的东海郡承督漕吏被安置在客帐,虽饮食无缺,行动亦无限制,但王康并未立即召见或委派事务。吕岱亦沉得住气,每日或读书,或在营中划定区域安静走动,观察着这座庞大军营的运作,眼神中带着审视与思索。王康的刻意“晾一晾”,既是对其心性的观察,亦是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

此刻,帐内仅有王康与程昱二人。炉火映照着王康深锁的眉头,他放下手中关于匠作营新一批皮甲完成情况的简报,看向对面抚须沉吟的程昱。

“军师,”王康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吕岱此子,临危结阵,处变不惊,调度民夫护兵如臂使指,实乃治军理政之良才!区区一郡漕吏,屈才甚矣!我心欲留其在军中效力,然其乃东海郡吏员,强留恐伤与徐州诸郡和气,更落人口实。军师可有良策?”

程昱眼中睿智的光芒闪动,嘴角噙着一丝成竹在胸的笑意:“主公爱才之心,昱深以为然。吕定公确非池中之物。强留固不可取,然巧借东风,使其‘自愿’留下,却非难事。”

他缓缓道来,条理清晰:“其一,名正言顺,暂借其才。主公可亲笔修书一封,致东海郡太守。言明我军驻防东境,肩负清剿泰山残寇、护翼两州商路之责。然营中新立,百务繁杂,尤缺通晓庶务、善于转运调度之干吏。吕岱押运粮草途中,助我军破贼有功,更显其能。故恳请郡守暂借吕岱于我军中效力一载,专司粮秣转运、民夫调度、营区庶务诸事,助我理顺后勤,稳固边防。言辞务必恳切,并言明此乃为两州边境安宁计,绝非挖角。信中更可附上些许此次剿灭吴敦部缴获之财物(择其不甚贵重者),以表谢意,堵其口舌。”

“其二,”程昱眼中精光更盛,“委以重任,动其心志。主公既欲用其才,便不可仅委以闲职虚衔,当授以实权,使其有施展抱负之平台!昱观我军编制,战兵精锐,辎重繁巨,然于战损补充、新卒整训之间,尚缺一高效运转之枢纽。不若趁此良机,新设‘辅兵营’!

“辅兵营?”王康目光一凝。

“正是!”程昱抚掌,“此营不直接参与一线野战攻坚,其核心职责有二:一为蓄养精锐兵源,二为快速补充战损!兵员来源:其一,从王祢辎重营现有之青壮中,择其体格健壮、训练刻苦、无不良习气者,先拨出两百人!其二,日后我军剿匪所得俘虏中,经严格甄别,年龄在十六至二十岁之间、身无恶行之青壮,不再直接补充辎重营,而是一律编入辅兵营!其三,若日后在驻地及周边募兵,合格新卒亦优先补入此营!”

他顿了顿,继续阐述:“辅兵营编制,可暂设三百至五百人。日常由其统领严加操练,队列、号令、体能、基础格挡突刺、乃至辨识金鼓旗帜,皆需达到准战兵水准!装备方面,可配发军中替换下的旧式环首刀、削尖木杆(用于训练)、少量淘汰皮甲,暂不配发三棱矛、强弩、新式皮札甲等核心战械。其营房驻地,亦需靠近匠作营及辎重营,便于劳作。”

“关键在此!”程昱声音加重,“一旦前线各战兵曲、屯出现伤亡缺额,需补充兵员时,辅兵营统领须立即从其营中,挑选训练最优、表现最佳者,直接补入战兵!此过程务求迅速,无缝衔接!如此,战兵各部可始终保持建制完整,战力不坠!如同活水之源,源源不断为战兵输血!”

“妙!”王康眼中爆发出明亮的光彩!程昱此策,不仅解决了吕岱的任用问题,更直指他心中一直忧虑的兵员补充效率!有了专门的“造血库”和“输血通道”,西别部的持续战斗力将得到质的提升!

“其三,”程昱微笑道,“授以实权,引其归心。主公可任命吕岱为此辅兵营统领,秩比军侯(六百石),享军侯待遇!此职虽非一线冲杀之将,然统带数百青壮,负责全军兵源储备与精炼输送,职责重大,实为全军根基之一!更兼其仍需管理部分民夫、协助转运等庶务,正可发挥其长才。吕岱年轻,骤得此位,必感主公知遇之恩。待其在营中熟悉我军气象,见识主公雄才大略,加之身处此蓬勃向上之军旅,与东海郡那琐碎漕吏之职相比,高下立判!一年之期未满,恐其已不愿离去矣!”

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王康抚掌大笑:“军师真乃吾之子房!此计大善!就依军师之言!”

光和六年三月初五,西别部大营校场。

玄赤大旗下,王康身披铁札甲,按剑肃立。台下,各曲、屯主官,匠作营、辎重营主管,以及被特意召来的吕岱,肃然列队。全军虽未集结,但一股庄重的气氛已然弥漫。

“诸将听令!”王康的声音洪亮,穿透春风,“为固我西别部根基,畅通兵源,保障战力,即日起,新设——辅兵营!”

命令清晰下达:

“一、兵员来源:由辎重营王祢部,即刻拨出严格筛选之青壮两百人,充为基干!日后凡经甄别合格之俘虏青壮、新募兵员,一律补入辅兵营,暂不直补辎重或战兵!”

“二、核心职责:蓄养精锐兵源!严加操练,务使营中士卒,队列、号令、体能、基础战技,皆达准战兵水准!一旦各战兵曲、屯出现缺额,须立即从辅兵营中择优选拔精锐,快速补充!确保战兵建制完整,战力不坠!另,辅兵营需协助辎重营,承担部分营建、转运等劳役。”

“三、统领任命:特擢东海郡吏吕岱,为西别部辅兵营统领,秩比军侯(六百石),享军侯待遇!总揽辅兵营一切事务!”

命令宣读完毕,吕岱身躯微微一震,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惊愕,随即化为深深的震动与感激。他原以为王康最多给他一个管粮小吏的职位,万没想到竟授以统领数百人之实权要职!虽名为“辅兵”,但“全军兵源储备与输送枢纽”的定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何等的信任与器重!

“末将吕岱,领命!必竭尽驽钝,不负主公重托!”吕岱大步出列,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异常坚定。

“王祢!”

“属下在!”

“着你即刻从辎重营青壮中,筛选两百名最优者,移交吕岱统领!另,辅兵营初期所需营帐、基本口粮器械,由你辎重营优先拨付!”

“属下遵命!”王祢肃然领命。

“张砺!”

“属下在!”

“着匠作营,调拨淘汰旧式环首刀两百柄,削尖硬木长杆(训练用)三百根,皮甲(需修复之旧甲或次品)五十副,交付辅兵营!另,优先为其打造基础训练器械!”

“属下明白!”张砺抱拳。

“高顺军侯,于禁军侯!”

“末将在!”

“着你二人,为吕岱统领提供必要之操练章程指导!辅兵营之操练标准,虽不必如战兵般严苛酷烈,然队列、号令、体能、基础格挡突刺,必须扎实!”

“末将领命!”高顺、于禁齐声应道。

仪式结束,王康特意留下吕岱。他解下腰间一柄做工精良的旧横刀,亲手递与吕岱:“定公,此刀随我多时,今赠予你。辅兵营乃我军未来之基石,责任重大!望你以此为始,为我西别部,练出一支源源不断的精锐之泉!”

吕岱双手接过佩刀,感受着刀鞘上传来的分量与主公手心的温度,心潮澎湃,再次深深一躬:“主公知遇之恩,岱铭感五内!必以此身为报,练好辅兵,不负此刀,不负主公!”

辅兵营的营区很快在辎重营旁划定。两百名被王祢精挑细选出来的青壮,带着几分茫然与期待,集结在新的旗帜下。他们的装备确实简陋,旧刀木杆,号衣陈旧,与不远处那些深青皮甲、寒光闪烁的战兵形成鲜明对比。但吕岱站在点将台上,年轻的面庞上已无半分漕吏的谨小慎微,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初掌权柄的沉凝与锐气。

“立正——!”吕岱的声音清越而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台下两百青壮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自今日起,尔等不再是辎重民夫!乃我西别部辅兵营锐士!”吕岱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面孔,“辅兵之责,乃养精蓄锐,蓄势待发!他日战兵袍泽若有折损,顶替其位,持戈陷阵者,便是尔等之中最精锐者!此乃荣耀,亦是重担!”

“队列、号令、体能、战技,便是尔等安身立命、博取前程之根本!操练之苦,胜过战场之死!今日多流汗,他日少流血!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稀稀拉拉的回应。

“大声点!没吃饱饭吗?!”吕岱厉喝。

“明白!!”吼声震天,带着新生的血气。

基础的队列操练开始了。吕岱亲自示范,一丝不苟。动作不达标者,立刻被伍长、什长用棍棒纠正。汗水很快浸透了号衣,但无人敢懈怠。他们能感受到这位年轻统领身上那股认真到近乎严苛的劲头,以及那份沉甸甸的期望。

王康与程昱立于远处哨塔,望着辅兵营校场上初生的气象。

“军师此计,一石三鸟。”王康感叹,“既得吕岱之才,又立辅兵之制,更固全军之本。”

程昱抚须微笑:“根基已筑,活水已成。主公,待此营精炼,辅以匠作之利,战兵之锋,我西别部纵遇恶战连绵,亦能…血战不竭,越战越强!此,方是乱世立身逐鹿之本!”

春风拂过营垒,卷动玄赤大旗。辅兵营的口号声与战兵的操练呐喊、匠作营的锻打轰鸣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名为“根基”的雄浑乐章。源源不断的兵源,精良的装备,严整的纪律,以及不断汇聚的英才,正将这座东疆大营,锻造成一柄无惧岁月与战火砥砺的…绝世利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