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13章 利爪初砺

汉末三国路 第13章 利爪初砺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公元181年,光和四年夏五月十三。

>寅时末刻(清晨五点),山谷营地的篝火余烬尚存温热,清冽的晨风已将浓重的血腥与硝烟气息吹散大半,只留下草木的清新与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味。营地中央,那张巨大的斑斓虎皮已被彻底撑开,用削尖的木桩牢牢固定,在熹微晨光下无声地展示着山林王者的余威。粗壮的虎骨剔得雪白,与几块最精壮的虎腿肉一同,用油布仔细包裹,小心存放在新赶制的厚实松木箱内。几口大陶罐里,硝石与粗盐反复揉搓着坚韧的虎筋,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咸腥气——这是制作强弓的上品材料,价值远超寻常牛筋。

王康站在营地边缘的高石上,深深吸了一口带着露水凉意的空气,缓缓活动着左臂。虎口处的裂伤已结上暗红的硬痂,酸胀感也消退不少。他目光沉静如古井深潭,缓缓扫过下方已然忙碌起来的营地。经历虎狼血战与典韦那石破天惊的震撼,这支百人乡勇的气质已悄然蜕变。虽仍是半大少年,但眼神中的懵懂稚气被一种混合着疲惫、坚毅和隐隐煞气的沉凝所取代。他们动作利落,带着一种经历过生死淬炼后的专注与效率。

王祢正指挥着几个队员,小心翼翼地将阴干的虎皮卷起,用坚韧的藤条捆扎结实。高顺则带着第十什的几名队员,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一支投矛的矛杆与矛头结合处,用烧融的松脂仔细填补着细微的裂缝,动作沉稳精确。王固和李敢带着一群壮硕少年,正将昨日猎获的十几头野猪中最肥硕的几头拖到溪边开膛放血,沉重的躯体在泥地上拖出深痕。

“康哥,”王祢快步走来,脸上带着一丝完成任务后的轻松,“虎皮、虎骨、虎筋都收拾妥了!熏制好的虎肉也单独包好。剩下的野猪肉…怎么处置?”

王康收回目光,望向溪边那片忙碌景象,又看了看少年们眼中尚未完全平息的、对力量的渴望和因典韦而点燃的熊熊火焰。山中险恶,但也提供了最直接的历练与资源。他沉声道:

“肥厚的后臀尖、里脊,挑最好的,今日全煮了!给兄弟们敞开肚皮吃!筋骨打熬,没油水不行!”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传遍营地:“剩下的野猪肉,除了今日吃的,全部剔骨!切成寸宽长条!用盐和硝石狠狠揉搓,再用松柏枝熏烤七日,做成肉干!这是咱们行军打仗的口粮,马虎不得!狼肉、岩羊肉、野雉,能带的也都带上!进了城,都是换钱的好东西!”

“好嘞!”营地瞬间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连日苦练血战,肚子里早就缺油少荤,听到能敞开吃肉,少年们眼睛都亮了,手上动作更快了几分。王固更是咧开大嘴,吼着让手下赶紧把最肥的肉块扔进大锅。

“王续、王宪!”王康点名,“带你们的人,负责熏制肉干!找背风处搭架子,松柏枝备足!火候要匀,别烤焦了!”

“是!”王续、王宪立刻应声,招呼本什队员忙碌起来。

“王栓!”王康看向那个机灵小子,“带上几个眼尖手快的,去周围林子里转转,多采些能驱虫防蛀的草药叶子,像艾草、菖蒲,捣碎了备用,熏肉干时掺进去!”

“明白,康哥!”王栓精神一振,带着几个少年钻进了旁边的林子。

命令清晰下达,整个营地如同精密的器械般高速运转起来。溪水边,刀光霍霍,肥美的野猪肉被迅速分割,大块的后臀尖和里脊投入架在篝火上的几口大陶釜中,加入粗盐、野葱、几味去腥的山姜,清澈的溪水很快被翻滚的油脂染成诱人的乳白色,浓郁的肉香如同实质般弥漫开来,勾动着所有人的肠胃。另一边,熏肉架迅速搭起,条状的瘦肉被厚厚地抹上盐硝混合物,整齐排开,下方松柏枝燃起的青烟袅袅升起,带着特有的清香。

日头渐高,营地中炊烟与熏烟交织。当第一釜炖得酥烂、油脂颤巍巍的野猪肉被抬下来时,少年们早已围坐一圈,捧着粗糙的木碗,眼巴巴地等着。王康一声令下,负责分肉的王祢、王固等人立刻操起木勺,将大块大块油光发亮、热气腾腾的肉块连同浓稠的肉汤,狠狠地舀进每个人的碗里。

“吃!都给我使劲吃!把昨儿个流的汗、耗的力气,都给我补回来!”王康自己端着一碗肉,盘腿坐在一块石头上,声音洪亮。

“谢康哥!”少年们齐声应道,再也顾不上烫嘴,埋头大嚼起来。粗犷的咀嚼声、满足的叹息声、碗勺碰撞声响成一片。滚烫的油脂滑过喉咙,丰沛的肉香填满口腔,扎实的肉块落进胃袋,一股暖流伴随着力量感迅速流向四肢百骸。连日来的疲惫、惊惧,仿佛都在这原始而丰盛的肉食中得到了抚慰和补充。王固一手抓着大块带骨肉,啃得满嘴流油,一边含糊不清地对旁边的高顺嘟囔:“痛快!这才叫日子!跟着康哥,有肉吃,有力气练!”高顺只是默默点头,专注而迅速地消灭着自己碗里的食物,动作依旧沉稳,但眼神中那份满足感却清晰可见。

饱餐之后,营地的气氛明显松弛了几分,但无人懈怠。剔骨、切条、揉盐、上架、添柴、翻动……熏制肉干的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王康则带着王祢、高顺等人,开始清点其他要带进城的猎物:那张硝制好的巨大野猪皮(虽不如虎皮,也能卖些钱)、十几张狼皮(虽然破损较多,但狼皮保暖,总有人要)、剥下的岩羊皮和完整的羊角、成捆的野雉漂亮翎羽、以及几对肥硕的熊掌(典韦击杀的那头巨熊留下的,王康特意让王祢小心割下保存)和那个硕大的熊胆(用青蒿小心包裹,防止变质)。

“康哥,”高顺指着那对熊掌和熊胆,“此二物在郡城药铺和贵人宴席上,价比黄金。尤其这熊胆,品相极好,需寻可靠的大药铺出手。”

王康点头:“记下了。还有这些狼皮、羊皮,虽零碎,也能换些铜钱布帛。咱们这次进城,首要的是给兄弟们置办行头!”他目光扫过少年们身上那补丁摞补丁、被汗水血渍浸染得看不出原色的粗麻短褐,以及脚下磨损露趾、甚至赤足的草鞋。

“一人两身结实耐磨的深色号衣,一双合脚耐穿的布鞋或皮靴!”王康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咱们现在不是散兵游勇了,是乡勇!是护佑乡里的兵!就得有个兵的样子!衣甲不整,何以立威?何以成阵?”

他的话引起了少年们的共鸣。谁不想穿得整齐些、体面些?尤其是在城里人面前。想象着穿上统一号衣、新鞋的样子,少年们眼中都闪烁着兴奋和期待的光芒,手上的活儿干得更起劲了。

**五月初十,巳时初刻(上午九点)。**

陈留郡城那低矮厚重的夯土城墙再次映入眼帘。这一次,王康率领的队伍规模更大,气势也截然不同。虽仍是少年为主,但百人列队行进(虽队列尚显稚嫩),人人背负或肩扛着沉甸甸的猎物包裹,眼神锐利,步伐沉稳,身上带着山林搏杀后的隐隐煞气,引得城门口行人纷纷侧目。

守门的依旧是那几个面黄肌瘦的郡兵。为首的队率看着这支满载而归、气势汹汹的队伍,尤其是队伍中间那张用粗布遮盖却依旧能看出巨大轮廓的斑斓之物(虎皮),眼皮狠狠跳了跳。贪婪依旧,但上次那带血的环首刀和少年们眼中的凶悍让他记忆犹新。

“站…站住!查检!”队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虚张声势,长戟横得也没那么稳当了。

王康上前,脸上依旧是那副憨厚中带着一丝疲惫(连日奔波处理猎物是真累)的笑容,熟练地将一串足有五百钱的沉甸甸铜钱塞进队率手中:“军爷辛苦,一点心意,给兄弟们买碗热汤面。都是山里猎的野物,进城换点布匹针线,给兄弟们缝补缝补衣裳。”

队率掂量着手中远超常规的分量,又瞥见王康身后王固、李敢等人按在刀柄上的手,以及少年们沉默中透出的压迫感,喉结滚动了一下。他最终只是不耐烦地挥挥手:“行了行了,赶紧进去!别堵着道!”连包裹都懒得细查。

“谢军爷!”王康抱拳,带着队伍迅速穿过阴冷的门洞,将郡兵们复杂的目光彻底抛在身后。

城内喧嚣依旧。王康目标明确,直奔城东那片弥漫着浓郁药材清苦气息的街区。他首先走进了“仁和堂”。

长须清癯的老掌柜正在柜台后拨弄算盘,见王康带人进来,尤其看到王祢和高顺小心抬着的那个粗布包裹(虎皮)和几个油布包(虎骨、虎筋、熊胆、熊掌),琉璃眼镜后的眼睛瞬间亮了。

“王小哥!又得大货了?”老掌柜的声音带着热切。

王康示意王祢解开包裹。斑斓的虎皮再次展露,那股百兽之王的威压让药铺的空气都为之一凝。接着是玉白致密、髓腔饱满的虎骨,坚韧异常、处理得当的虎筋,硕大饱满、品相极佳的熊胆,以及那对肥厚硕大、堪称极品的熊掌!

老掌柜的呼吸都急促了,他颤抖着手,捧起虎骨细看纹理,深嗅熊胆药气,抚摸着熊掌的厚实,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狂喜:“好!好!好!皆是百年难遇的宝药珍材!虎皮更是完整无瑕!小哥,开价!老夫照单全收!”

有了上次交易的经验,王康心中更有底。他神色沉稳,与老掌柜一番唇枪舌剑。虎皮因品相绝佳,最终以两枚金饼成交;完整虎骨及虎筋作价一金饼;极品熊胆与那对罕见巨熊掌,又卖得一金饼!总计四枚沉甸甸的“光和”金饼入手。

接着,他们将狼皮、岩羊皮、羊角、野雉翎羽等零碎猎物,分散卖给几家皮货店和杂货铺,又换回了几千铜钱和几匹结实的粗麻布(部分抵价)。满载的钱袋和布匹让少年们精神振奋。

最后,王康带着队伍转向城南的布市与鞋帽市。这里比粮市更加喧嚣,各色布匹堆积如山,空气中混杂着染料、新布和汗水的味道。

王康走进一家门面较大、布料种类齐全的“恒昌布庄”。掌柜是个精瘦的中年人,小眼睛透着精明。他见王康带着一群半大少年进来,身上还带着土腥和隐隐的血气(处理猎物沾染),初时并未太在意。

“掌柜的,厚实耐磨的葛布或粗麻布,深青、赭石或玄色的,什么价?”王康开门见山。

掌柜拨拉着算盘,眼皮都没抬:“上好的陈留厚葛布,三百二十钱一匹(一匹约合汉制13.5米,宽幅约55厘米)。粗麻布便宜些,二百八十钱一匹。”

王康心中盘算:百人队伍,每人两身号衣(上衣下裤),用料颇费。一匹布约莫能做四到五套成人短褐。他沉声道:“要深青色葛布五十匹!赭石色粗麻布三十匹!可能便宜些?”

“五十匹?!三十匹?!”掌柜猛地抬起头,小眼睛瞪圆了,算盘珠子都拨乱了!这可是大主顾!他立刻换上无比热情的笑脸:“小哥真是爽快人!价钱好说!葛布算您三百钱一匹!麻布二百六十钱!如何?小店还有上好的针线、顶针,一并奉送些!”

“好。”王康点头。很快,一匹匹深青、赭石色的厚实布匹被伙计搬出,堆积在店门口,如同两座小山。王康付清钱款(用金饼兑换部分铜钱及卖零碎所得支付),共计花费两万七千余钱。

随后,他们又转向相邻的鞋帽市。这里的摊位更加杂乱,草鞋、麻鞋、布鞋、甚至简陋的皮靴琳琅满目。王康选了一家货品相对规整、有固定铺面的鞋店。

“掌柜,结实耐穿的布鞋,千层底,要深帮的。还有厚实的麻履。什么价?”王康拿起一只布鞋查看。

“好眼力!”鞋店掌柜是个笑呵呵的胖子,“咱家的千层底布鞋,最是耐磨,四百钱一双!厚麻履便宜,两百钱一双!小哥要多少?”

王康盘算:布鞋更好,但成本太高。麻履便宜,但舒适耐磨性差些。折中道:“布鞋四十双(优先什长及表现突出者),麻履六十双!布鞋算三百八十钱,麻履一百八十钱,可行?”

又是一笔大生意!胖掌柜笑得见牙不见眼:“成!成!小哥大气!就按您说的价!”很快,新鞋用草绳捆扎好,堆放在布匹旁边。

当夕阳将天边染成金红,王康一行人终于踏上了归途。队伍比进城时更加庞大,气势也更加昂扬。

队伍中间,是王固、李敢、王猛等壮硕少年推着的三辆临时雇来的独轮车!车上满载着如同小山般的深青色、赭石色布匹,捆扎得整整齐齐。其他少年则肩扛手提:成捆的新鞋、大包的针线顶针、还有用剩余铜钱购买的几大包盐巴和几罐猪油(改善伙食)。车轮碾过官道,发出吱呀呀不堪重负的呻吟。夕阳熔金,将少年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肩上的负担在暮色中泛着崭新布匹特有的温润光泽与希望。

城门口,依旧是那几个索贿的郡兵。看到这支满载布匹鞋帽归来的队伍,尤其是那三车堆积如山的崭新布料,队率的眼神再次变得贪婪炽热,但眼底深处也藏着一丝忌惮。

“站住!出城税!按货物…”他挺直腰杆,准备惯例敲一笔。

王康却已先一步上前,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手里捏着三十枚铜钱递过去:“军爷辛苦,一点心意,兄弟们买碗茶水。”

队率看着那少得可怜的三十钱,再看看那三车沉甸甸的新布和新鞋,以及少年们身上未散尽的煞气和手中紧握的兵器(进城时未带长矛,但环首刀都在腰间),脸色顿时阴沉。他刚想发作,目光却撞上王康身后王固那如同猛兽般凶狠的眼神,以及高顺那平静却深不见底的目光。那股无形的压力,比上次更加凝实。

王康适时地又加了十枚铜钱,塞到队率僵硬的手中,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都是山里人讨生活的辛苦钱买的,给娃娃们做身遮体的衣裳。军爷通融。”

队率感受着手心那四十枚铜钱冰冷的触感,又看看王康那双平静得近乎可怕的眼睛,再扫过他身后那群沉默如山、眼神锐利的少年,一股寒意再次从脚底升起。他最终只是烦躁地挥挥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妥协:“滚滚滚!赶紧滚!下次…下次注意点!”

队伍沉默地穿过城门洞,将郡城甩在身后。王康走在最前,身影融入沉沉的暮霭。他摸了摸怀里剩下的金饼和铜钱,又回头看了看车上那成堆的深青与赭石色布匹,心中一片火热。爪牙已利,筋骨渐成。如今,是时候给这支初生的力量披上统一的战袍了。有了这身“皮”,他们才算真正有了乡兵的雏形。乱世之中,这整齐划一的号衣,本身就是一种宣告,一种力量。归途的脚步声,踏在暮色中的官道上,沉稳而有力,仿佛在叩响通往未来的大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