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武侠 > 医道:中医传人在火影 > 第217章 人教合作项目:中医理论与玄门丹道的融合

天医门与截教的联盟稳固,与阐教的关系也维持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上,而与超然物外的人教,虽然老子表明了中立态度,但实际的交流与合作,却也在一种更高层面的默契下,悄然展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由玄都**师亲自推动的 “中医理论与玄门丹道融合”研究项目。

这一日,八景宫使者再次驾临不周山,并非寻常传讯,而是玄都**师亲自到访,且带来了老子座下那头板角青牛所驮负的、整整一葫芦的九转金丹(虽非最高品阶,但亦是洪荒难得的宝丹)作为“研究样品”与“见面礼”。此举无疑表明了人教对此合作项目的重视。

云清亲自出迎,将玄都引入新建的“论道轩”。此处位于万药天圃与藏经天阁之间,环境清幽,道韵自然,最适合探讨大道精微。

“云清道友,”玄都**师依旧是那副平和从容的模样,开门见山道,“老师言,医道之‘调和阴阳、辨证施治’,与吾人教丹道之‘龙虎交媾、水火既济’,乃至‘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之总纲,实有诸多暗合之处。然二者路径不同,侧重有异。若能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或可于丹道一途,开辟新境,亦可使医道丹药,更上层楼。”

云清深以为然:“玄都道友所言极是。贫道之医道,源于神农,重药性之君臣佐使,重人体之经络气血,旨在平衡内在,激发自身生机。而玄门丹道,尤以人教为尊,夺天地之造化,炼金石之精华,旨在逆反先天,成就金丹大道。二者若能结合,以医道之理优化丹方配伍,降低丹毒反噬;以丹道之术提升医药效能,炼制出能活死人、肉白骨的真正神丹,实乃苍生之福,大道之幸。”

合作意向明确,接下来便是实质性的研究。玄都**师并非空谈,他带来了人教丹道中一些基础乃至核心的理论典籍拓本,以及大量关于药材属性、火候掌控、丹炉运用的心得体会。而云清则开放了部分天医门关于经络理论、阴阳五行辨证、以及来自诸天万界的特殊药性研究成果。

研究核心,首先围绕药性理论的融合展开。

人教丹道,对药材的认知更侧重于其蕴含的“先天灵气”属性(如甲乙木、丙丁火等),以及其在丹炉中与其他药材产生的“化合”反应,追求的是极致的力量凝聚与升华。

而中医理论,则更注重药材的“四气五味”(寒热温凉、酸苦甘辛咸),以及其归于何经、主治何症,追求的是对人体系统的平衡与调节。

双方的研究者(主要是陆压领导的焚炼殿精英与人教派来的丹师)坐在一起,常常为了某一味药材的“根本属性”争论不休。

例如,对于“朱果”此物,人教丹师认为其蕴含纯阳丙火之精,是炼制提升火系功法、纯化阳神类丹药的上佳材料。而天医门医师则根据临床实践指出,朱果性虽大热,但其味甘酸,核心功效在于“大补元气、生津安神”,对于元气大伤、神魂不稳者效果显着,其“热性”反需用寒凉药材佐制,避免虚不受补。

起初,这种争论各执一词。但随着深入交流,双方开始意识到,彼此的视角并非对立,而是互补!人教关注的是药材的“能量本质”与“升华潜力”,而天医门关注的是其“作用机理”与“平衡之道”。

于是,全新的**“药性二元论”** 开始萌芽:即同时从“能量属性”和“药理效用”两个维度来定义和运用药材。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和优化许多传统丹方。

例如,对于经典的“筑基丹”,人教原版药力霸道,虽能快速奠定道基,但失败风险高,且容易留下丹毒隐患。融合研究后,新的丹方在保留核心灵药的基础上,加入了天医门推荐的几种具有“疏导药力”、“护持经脉”、“调和阴阳”作用的辅药,虽然成丹的“纯粹能量”峰值略有下降,但成功率大幅提升,丹药性质变得温和易吸收,几乎无副作用,更适合普及。这对于底层修士而言,无疑是福音。

其次,是炼丹理念的碰撞与革新。

人教炼丹,讲究“顺天应道”,火候、时机皆暗合天象节律,追求的是天人合一下的自然成丹。

天医门(尤其是陆压)则更倾向于“主动干预”,根据丹药在炉内的实时状态(云清甚至尝试将“观脉境”的能力用于观测丹炉内能量流动),动态调整火候、甚至以自身药灵查克拉进行微调,引导药性融合,追求的是精准控制下的最优结果。

玄都**师观摩了陆压以“观脉”辅佐、动态调控炼制一炉“清心涤尘丹”的过程后,沉思良久,叹道:“此法虽失却几分‘自然’韵味,却胜在精准高效,尤其对于炼制一些药性冲突激烈、平衡难以把握的复杂丹药,或有奇效。然,对炼丹师的神魂负荷及掌控力要求极高,非寻常丹师可为。”

最终,双方达成共识:对于基础、成熟的丹药,依旧以传统“顺天应道”之法为主,保证稳定与产量;而对于高阶、复杂或创新的丹药,则可引入“主动干预”理念,作为辅助和突破手段。

最后,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是关于**丹毒与抗药性**的研究。

服食丹药,尤其是长期或大量服用,易积存丹毒,产生抗药性,这是困扰所有修士的难题。人教丹道主要通过提升丹药纯度、加入化解丹毒的辅药来缓解。而天医门则从人体自身出发,研究如何通过针灸、药浴、引导术等方式,主动排出丹毒,修复因丹毒受损的经络,乃至研究如何通过调整丹药配伍,从源头上减少甚至消除丹毒的生成。

云清亲自与玄都探讨,提出了“丹药与人体互为系统”的理念,将服用丹药视为一个短暂的“外部干预系统”接入人体“内部平衡系统”的过程,理想的状态是丹药在完成其治疗或提升功效后,其“系统”能自然瓦解,或被人体系统安全代谢,不留残余(丹毒)。

这一理念让玄都**师深受启发,直言此论直指丹道本质。双方开始联手研究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无瑕金丹”。

合作并非一帆风顺,理念差异、技术壁垒时有发生。但在云清和玄都的坐镇下,以及双方研究者求同存异的务实态度下,项目稳步推进。八景宫的八卦炉虚影与天医门的神农鼎气机,时常在论道轩上空交相辉映,衍化出种种丹道异象。

人教与天医门的这次深度合作,虽未公开宣扬,但其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一批批融合了两家之长的改良丹药开始在天医门内部及关系密切的势力中试用,效果显着。更多的,是那种打破门户之见、融汇贯通的学术氛围,正在悄然改变着洪荒修行界对于“道”的认知。这为未来应对更大劫难,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知识与技术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