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像个喝大了的醉汉,把破败山神庙的影子拖得老长,歪歪扭扭地铺在杂草丛生的院子里。李拾蹲在庙门口布满青苔、硌屁股的石阶上,手里捏着一根烧焦的细木炭(从灶膛里抢救出来的),在一块相对平整的、从倒塌神像身上掰下来的青石板上,专注地勾勒着未来商业帝国的蓝图。那架势,比高考生画受力分析图还认真。
【资金:650文】——这是他的底气,是“天使轮”之后的“A轮融资”!辣条风波带来的两百文意外之财(感谢张小虎的偷吃和王婶的“真香”),加上肥皂的收益,让他终于有了启动下一步“破庙CBD改造计划”的资本!这破庙,就是他事业的起点,必须鸟枪换炮!
炭笔划过粗糙的石板表面,发出沙沙的轻响,如同金币落袋的美妙前奏。
一个充满“极简工业风”(其实就是穷)的平面图逐渐成型:
**核心区:神像座基平台。** 这是C位!风水宝地(主要是不用额外搭地基)!
* **收银台(战略高地):**
位置:正对庙门,原神像底座前方。计划:利用底座本身的高度(白嫖的承重结构),找块相对平整的大石板(目标:村口废弃碾盘!)或者用捡来的破门板拼接(Plan B),架在上面,形成天然柜台。柜台下方掏空,做储物格(藏钱专用)。旁边预留位置,放那个被王扒皮踹缺了腿、满是香灰的破香炉——废物利用,当钱箱!主打一个“战损风”收纳。
* **货架区(左翼·耐储品专区):**
位置:收银台左侧靠墙。计划:利用倒塌神像的残骸(断臂、基座碎块,纯天然建材)垒砌成高低错落的平台,上面铺上能找到的最平整的木板(村里废弃的门板、破桌子板都行,不挑),形成阶梯式展示架。主要陈列肥皂、未来可能有的压缩饼干等“硬通货”。广告语都想好了:“神像托举,品质保障!”
* **货架区(右翼·风味&特殊品专区):**
位置:收银台右侧靠墙。计划:同上,用神像残骸和木板搭建,但高度稍低,预留空间给未来可能出现的、需要保温或特殊存放的商品(比如...辣条?保温箱是没有的,靠意念吧)。这里是“味觉炸弹”的孵化基地。
* **简易灶台/加工区(后方·核心技术壁垒):**
位置:庙内最深处,靠近后墙通风处(虽然破洞很多,胜在免费)。计划:用捡来的碎砖头和不要钱的泥巴垒砌一个简易土灶,上面!必须!架一口铁锅!(这是最大支出,咬碎牙也得买!)。旁边预留空地,堆放柴火和原材料(草木灰、油脂渣等)。这里是肥皂生产和未来压缩饼干制作的核心,堪称“破庙硅谷”。
* **顾客等待区(中央·流量转化池):**
位置:庙中央。计划:清理干净碎石杂物,尽量平整地面(扫把搞定)。摆放几块从外面河边搬进来的、相对平整的大石头当凳子(纯天然,零甲醛)。旁边放个破水缸,盛满清水,旁边挂个新削的木瓢,供顾客洗手(体验肥皂后)。美其名曰:“沉浸式消费体验区”。
* **仓储区(角落·临时堆料场):**
位置:左右货架后方或神像底座侧后方阴影处。计划:暂时用破草席盖着,堆放原材料和成品。未来有钱了,再用木板搭建简易隔间,挂个牌子:“闲人免进,商业机密”。
李拾端详着石板上的草图,虽然简陋到极点,充满了“捡垃圾式装修”的悲壮,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集销售、简易加工、仓储、客户体验功能于一体的“便民0号店”雏形,跃然石上!这格局,秒杀村里所有小摊!
“呼...纸上谈兵容易,动手才是真章。”李拾放下炭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感觉像画完了一张价值几个亿的施工图。接下来,是更艰巨的体力活——化身包工头兼小工。
改造第一步:废墟清理,垃圾变宝。
他挽起破旧的袖口,露出瘦削但此刻被“创业激情”buff加持的手臂。先从倒塌的神像残骸入手。那些巨大的泥块、断裂的木柱头沉重无比,堪比健身房最狠的器械。李拾咬着牙,连拖带拽,将大块的、相对完整的挪到预定位置(未来的货架基座),嘴里喊着号子给自己打气:“一!二!三!走你!为了新店!为了自由!”实在搬不动的碎块,就化身人形碎石机,一点点用破瓦片敲碎,清理到庙外角落,堆成“建筑垃圾山”,美其名曰“未来景观墙材料”。
尘土飞扬,汗水很快浸透了他单薄的衣衫,在背上晕开深色的、充满劳动气息的“地图”。手臂被粗糙的泥块边缘划出几道血痕,火辣辣地疼。但他浑然不觉,眼中只有那张简陋的平面图和光明的“钱”景。
“嘿...咻!”他低吼着,将一块半人高的神像断臂(目测至少百八十斤)扛到左墙边,累得气喘吁吁,感觉肺都要炸了。抬头抹汗时,目光扫过神像仅存的、歪倒在一边的头部。那泥塑的面容早已模糊,一只眼睛空洞地看着他,仿佛在说:“小伙子,拆家挺猛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