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 > 第25章 桂花压缩饼干试吃会?皇帝拍案:运费省三成!

“社畜之家”那混杂着汗味、草香与新生暖意的独特气息,还顽固地盘桓在破庙后殿的房梁之间,如同一个刚刚凝聚成型的、笨拙却坚韧的魂儿。前院的喧嚣却已无缝衔接,将这份静谧彻底冲散,如同沸水浇进了滚油锅。

人流依旧汹涌,李小二的“八颗牙”职业假笑焊在脸上,土味神曲的余韵还在空气中顽强地飘荡。就在这片熟悉的、带着铜钱味儿的烟火气中,两道身影,如同投入湍急河流的两块磐石,沉稳地逆流而来。

依旧是那身洗得发白、浆得硬挺的粗布衣裳,朱元璋背着手,踱步而入。帝王龙行虎步的气度,即便套在粗布之下,也如同利刃藏于陋鞘,锋芒难掩。所过之处,拥挤的人群竟不由自主地分开一条通道,并非认出了身份,而是本能地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这一次,他身边跟着马皇后。

马皇后手里提着一个精巧的紫竹食盒,步履从容,目光却如同精准的探针,第一时间就锁定了货架最显眼的位置——那里,几摞用淡黄色油纸精心包裹、封口处印着小小金色桂花标记的“蜜渍行军饼”,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散发着低调而诱人的光芒。她的视线在那桂花标记上停留片刻,随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询问和期许,投向迎上来的李拾。

李拾心头微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快步上前,躬身行礼:“老丈,夫人,您二位来了!小店蓬荜生辉。” 目光与马皇后交汇,他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那蜜,没糟蹋。

“李掌柜,”朱元璋的声音不高,带着惯常的听不出喜怒的平淡,鹰隼般的目光扫过店内拥挤的人流、堆满货物的货架,以及正在口若悬河推销肥皂的李小二,“生意,越发红火了。” 这话听在耳中,怎么都像是陈述句里裹着审视的倒刺。

“托老丈和夫人的洪福,乡亲们捧场罢了。”李拾滴水不漏,侧身引路,“新制的蜜渍饼已备好,请老丈和夫人移步品鉴?”

角落处,一张擦得锃亮的旧方桌,两张条凳,早已预留。桌上摆着两杯刚沏好的粗茶,热气袅袅。李拾亲自捧来几块油纸包裹的桂花饼,置于桌上。

朱元璋毫不讲究,大手一伸,直接拿起一块。入手掂量,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比最初那能砸死狗的“原版”似乎略轻了些,但触感却更加坚硬、瓷实,如同握着一块温热的石头。他依旧保持着简单粗暴的作风,拇指和食指发力,“咔吧”一声,掰下一大块,毫不犹豫地塞进嘴里。

“嘎吱…嘎吱…”

坚硬的饼体在强大的咬合力下发出粗粝的摩擦声。然而这一次,朱元璋那习惯性紧锁的眉头,竟缓缓舒展开来,甚至……极其轻微地向上扬了一下!

奇迹在口腔中悄然发生。

随着唾液的浸润,那看似顽固不化的坚硬饼体,竟以一种远超预期的速度开始软化、分解。扎实纯粹的麦香如同沉稳的鼓点,瞬间占领了味觉高地。紧接着,那清雅悠长、带着初秋寒露气息的桂花蜜香,如同最灵巧的舞者,丝丝缕缕、无孔不入地渗透进来,缠绕在麦香的基底之上。恰到好处的清甜,如同最优秀的和事佬,温柔地抚平了粗粞带来的最后一点摩擦感,将两者完美调和。当饼块最终被咽下,舌尖并未留下涩滞,反而萦绕着一股淡淡的、令人身心愉悦的回甘。

“嗯…” 一声意味不明的轻哼从朱元璋鼻腔里溢出。他没多说什么,咀嚼的速度却不自觉地慢了下来,仿佛在细细品味这微妙的平衡。他又伸出手,掰下了第二块。

旁边的马皇后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她从小巧的食盒里取出一柄薄如柳叶的银刀,动作优雅得如同在雕琢一件艺术品。锋利的刀刃精准地切入坚硬的饼干,将其切成均匀的、适合入口的小块。她拈起一小块,送入口中,眼帘微垂,细细品味。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滞。她闭着眼,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所有感官似乎都集中在了舌尖那方寸之地,感受着麦香、蜜甜、硬度、软化……种种元素在味蕾上的碰撞与融合。片刻后,她缓缓睁开眼,那双温润的眸子里,盛满了毫不掩饰的欣慰笑意,如同看到精心培育的幼苗终于结出了饱满的果实。她对着李拾,极其肯定地点了点头,声音柔和却带着分量:“甚好。甜而不腻,香而不夺其本味,这蜜的方子,在你手里,没有糟蹋半分。” 这是对她所赠方子的最高认可,也是对李拾手艺的莫大褒奖。

朱元璋那边,第二块饼已然下肚。他拿起第三块,这次却没有急着塞进嘴里,而是用布满老茧的拇指指腹,反复摩挲着饼干光滑坚硬的表面。他的目光,却越过了破庙低矮的门框,投向了门外那条尘土飞扬的官道。

官道上,景象一如既往地沉重。一队队运粮的牛车,如同疲惫的老牛,在车夫的呵斥和鞭影下,吱吱呀呀地缓慢前行。鼓鼓囊囊的粗麻粮袋堆满了车板,压得车辕深深弯下,车轮碾过路面,留下深深的车辙。每一辆车都走得那么吃力,那么缓慢,仿佛承载着整个北地的饥渴。

“李拾。”朱元璋的声音忽然响起,低沉,沙哑,带着一种穿透岁月风尘、浸透了铁锈与血色的沉重感。

破庙里,那些原本被帝后吸引、又不敢直视、只敢偷偷张望的顾客和伙计,此刻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李小二脸上的“八颗牙”瞬间僵化,变成了一副凝固的滑稽面具。

“咱年轻时,”朱元璋的目光依旧钉在那些缓慢移动的牛车上,眼神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跟着郭大帅…后来自己拉杆子,带兵…死人堆里滚出来的。”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血腥气,“最恨的,不是打仗死人!刀砍过来,枪扎过来,死就死了,命该如此!”

他捏着那块桂花饼干的手指,因为骤然用力而指节发白,坚硬的饼体发出不堪重负的细微呻吟。

“咱最恨的——是运粮!” 这两个字,被他咬得极重,带着滔天的恨意。

“十车粮食!从鱼米之乡的江南,运到风沙漫天的九边!”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控诉般的悲怆,“路上!人吃马嚼!损耗多少?偷盗多少?遇上雨水霉烂多少?耗子啃掉多少?运到地头,能剩下三车!那都是老天爷开眼,祖宗保佑了!”

他猛地转过头,那鹰隼般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目光,死死地、如同铁钳般锁住了李拾!一字一句,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所有人心上:

“押粮的兵!押粮的民夫!累死的!病死的!倒在路上再也没爬起来的…他娘的,不比在战场上被敌人砍死的少!”

他捏着那块小小的、却承载着巨大希望的桂花饼干,手臂上虬结的青筋如同盘踞的怒龙:

“你这饼…够硬!够瓷实!不占地方,不易霉坏!”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计算:

“**一车粮食!磨成粉!做成这饼!能抵过去三车!能省下两车的运力!**”

他的目光如同实质的火焰,灼烧着李拾的灵魂:

“**若我大明边军的辎重里,能多配些此物…你说!能省下多少车马?能少死多少押粮的民夫和兵卒?!**”

死寂!

绝对的死寂!

空气仿佛凝固成了铅块,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胸口,让人喘不过气。朱元璋话语中那扑面而来的血腥气、民夫倒毙路旁的惨状、粮车在泥泞中挣扎的画面…交织成一片沉重的阴云,笼罩了整个破庙。连前院鼎沸的人声,似乎都在这一刻被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

马皇后无声地伸出手,温柔却坚定地覆在了丈夫放在膝上、因激动而青筋暴起、微微颤抖的手背上。那温热的触感,像是一道无声的安抚。

李拾站在帝后面前,只觉得肩膀上那“解九边粮草转运之困一成”的军令状,从未如此真实,如此沉重,沉重得仿佛要将他的脊梁压弯!那不再是写在纸上的冰冷文字,而是无数民夫的血泪,是边关将士的饥肠辘辘,是帝国命脉上的一道深深裂痕!

他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涌入肺腑,却点燃了胸腔里那股不服输的火焰。他猛地挺直了脊梁,如同风暴中不肯折断的青竹。迎向朱元璋那洞穿一切的目光,他的声音清晰、坚定、掷地有声,如同战鼓擂响在寂静的战场,更像是在回应一个月前那个在帝威之下立下豪言的自己:

“回陛下!” 称呼变了,意味着此刻是君臣奏对,而非市井闲谈。

“此物,名为‘便携式高能压缩军粮’!省运力,减损耗,防霉变,耐储存——此仅为其效之一!”

他目光灼灼,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强大的信念:

“若配给得法,调度得宜,草民一月前所立之诺——”

他顿了一下,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利剑出鞘:

“**解九边粮草转运之困一成!**”

“今日,草民斗胆,可再为陛下添上一句——”

他的目光扫过门外那些沉重的粮车,斩钉截铁,如同宣判:

“**省沿途粮秣转运之耗费…至少三成!**”

“三成?!”

朱元璋的瞳孔骤然收缩!如同针尖!他猛地从条凳上站起,带得桌上的粗茶碗都晃了几晃!他死死地盯着李拾,那目光不再是审视,而是如同最锋利的解剖刀,要将李拾从皮到骨、从血肉到灵魂都彻底剖析一遍!看看这“三成”的豪言壮语,究竟是惊世之才的洞见,还是无知狂徒的呓语!

破庙内落针可闻。连李小二都忘了呼吸,只觉得东家这话比刚才皇帝的质问还吓人!三成?那是多少银子?多少条人命?多少车马?这饼…真能顶这么大天?

时间在死寂中缓慢流淌,每一秒都如同煎熬。

许久,许久。

朱元璋紧绷的身体才缓缓松弛下来。他没有说话,只是猛地一弯腰,将桌案上那几包印着桂花标记的油纸包“便携式高能压缩军粮”,如同抢掠战利品一般,一股脑地扫进自己宽大的粗布衣襟里!动作干脆利落,带着不容置疑的霸道。

“走!”他对着马皇后,只吐出一个冰冷的字眼。

帝后转身,大步流星走向门口。就在即将跨出门槛的刹那,朱元璋的脚步猛地顿住。他没有回头,高大的背影在暮色中投下长长的、沉重的阴影。一个冰冷、坚硬、却如同金口玉律般不容置疑的声音,如同淬了冰的箭矢,破空而来,狠狠钉在李拾的心上:

“记住你的话!”

“省下的三成运费,折算成你的饼!”

“一个月后!大同镇!”

“咱要看到——”

“**实实在在的饼!**”

“更要看到——”

“**那省下来的车马!和活下来的人!**”

话音落,帝后的身影已决然融入北平方向渐浓的暮色之中,只留下门口卷起的几缕尘土。

李拾依旧站在原地,如同泥塑木雕。直到帝后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尽头,他才感觉到自己紧握的拳心里,早已一片湿冷黏腻,全是冰凉的冷汗。

他缓缓低头,目光落在磨盘石收银台上。

朱元璋刚才放饼和碎银的地方,几点细碎的、金黄色的饼干渣散落着,如同被碾碎的星辰。而在饼干渣旁边,一个清晰无比、深深嵌入石面的指印赫然在目!那是帝王滔天怒火、沉重期望与磅礴压力的具象化烙印!指印旁边,是几块随意丢下的碎银子,其价值远超那二十包饼的价格——帝王“买”饼,从不论价。

李小二凑过来,看着那触目惊心的指印,又看看李拾紧绷得如同弓弦的侧脸,下意识地咧开嘴,想挤出那招牌的“八颗牙”笑容,却只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弧度,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东…东家…咱们…咱们是不是该…该收拾收拾…去…去北平了?”

李拾没有立刻回答。他缓缓地、深深地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要将胸腔里积压的所有沉重都倾泻出去。目光缓缓扫过破庙的每一寸角落——拥挤的货架、喧嚣的顾客、写着“便民”二字的靛蓝围裙、还有后殿门口那块歪歪扭扭写着“社畜之家”的破木牌。

最后,他的目光定格在“社畜之家”那四个稚拙却温暖的字上,停留了足足三息。

然后,他猛地收回视线,转向李小二,也转向所有屏息凝神、等待着他决定的伙计们。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斩断所有退路、破釜沉舟的决绝,清晰地回荡在刚刚经历了一场无声风暴的破庙前院:

“收拾东西。”

“三日之后——”

“拔营…”

“北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