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家族崛起,我与灵木共长生 > 第266章 尝试炼制筑基丹

“很好。”李牧歌放下玉简,目光扫过众人,“道院首届招收,宁缺毋滥,这六十人便是火种。牧逸,道院的院规、师资、课程、资源配给,需尽快细化落实。

尤其是对石坚、苏婉这类心性坚韧、有特殊潜力但出身贫寒的弟子,要设立专门的贡献机制,确保他们不会因资源短缺而落后。”

“二哥放心,我已初步拟定章程。”李牧逸点头应下,“将设立‘勤务积分’制度,弟子可通过完成道院发布的各项任务获取积分,兑换功法、丹药、法器甚至聆听高阶修士**的机会。同时,也会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在各项考核中进步显着者。”

罗子堰抚须道:“阵法、炼器、符篆等辅艺课程,我罗家及各盟友会派出得力人手担任教习。只是,系统的道法传授、修真百艺的理论根基,还需聘请几位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修士坐镇。”

王源风接口道:“此事我已经在物色,云岚域内几位老家伙,正在接触中,他们经验丰富,适合教学。”

“如此甚好。”李牧歌颔首,“道院不仅是培养斗法之士,更要为我虹东培养出懂经营、善管理、通晓百艺的全面人才,联盟的长期繁荣,离不开这些力量。”

就在众人商讨道院细节之时,一名执事快步走入殿内,躬身禀报:“族长,各位理事,坊市巡逻队抓获了三名在居住区试图强行破开他人租赁洞府禁制的散修。如何处理,还请示下。”

众人闻言,神色一肃。坊市开放初期,龙蛇混杂,这类试探规矩底线的事情迟早会发生,如何处理,将直接树立坊市管理者的权威。

李牧歌没有丝毫犹豫,沉声道:“依据坊市管理条令,未得允许,强行冲击他人洞府禁制,视同挑衅,轻则罚没灵石,驱逐出坊;重则废去修为!

将此三人所犯之事公之于众,没收其身上所有财物,废去修为,悬挂于北门外示众三日,以儆效尤!同时,加强巡逻力度,尤其是夜间。”

命令冰冷而决绝,带着金丹家族不容置疑的威严。那执事心中一凛,连忙领命而去。

王源风微微皱眉:“需要查一下其背后是否有人指使……”

李牧歌目光锐利:“坊市初立,正好立威,不比仁慈,查!查出来同罪处理!。今日若轻轻放过,明日就有人敢当街杀人越货!我们必须让所有人明白,在虹东坊市,就要守虹东坊市的规矩!这规矩,保障的是所有守法经营、安心修行之人的利益!”

事实证明,李牧歌的强硬手段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当三名被废去修为、如同死狗般被悬挂在北门外的修士形象传开后,坊市内原本一些蠢蠢欲动的心思立刻被压了下去。巡逻队的身影也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各个角落,秩序为之一清。

接下来的数月,虹东坊市如同一架上了润滑油的精密机器,在各个功能区块的协同下,高速且平稳地运转着。

商业区愈发繁荣,除了云海商会、春芽阁、妙音坊等大型店铺,更多中小型商铺如雨后春笋般开设起来,售卖着从虹东山脉各处收集来的特产材料、低阶法器、符篆,甚至一些来自域外的稀奇玩意儿。青月酒楼的生意更是火爆,成了信息交汇的中心。

居住区的洞府和院落租赁率稳步提升,不少散修和小家族眼见坊市秩序井然、机会众多,选择在此长住。清安道院招收弟子时对常驻修士的倾斜政策,更是吸引了大量有适龄子弟的家庭落户。

而位于坊市东侧的清安道院,也正式挂牌成立。依山而建的院落群古朴大气,讲经堂、演武场、丹房、器室、符堂、阵阁一应俱全。六十名首届弟子怀着激动与憧憬踏入其中,开始了他们系统性的修行生活。

道院的教学并未因弟子出身而降低要求,反而更为严格。

石坚在最初的适应期颇为艰难,他野路子出身的战斗习惯与道院系统的剑法、身法训练格格不入,没少挨教习的训斥和同门善意的嘲笑。

但他那股不服输的狠劲再次发挥作用,别人练一个时辰,他就练三个时辰,深夜还在演武场对着木人桩反复磨练,进步速度虽非最快,却极为扎实。

苏婉则在丹道上展现了惊人的耐心和细腻,她似乎对火候和药性融合有些敏感,虽然因资源所限,练习次数不多,但成丹率和丹药品质都在稳步提升,得到了丹道教习的多次表扬。

赵守拙依旧沉默寡言,大部分时间都泡在阵阁里,对着那些基础的阵图反复推演,有时甚至废寝忘食。

他提出的问题刁钻古怪,让阵道教习都时常需要思考良久才能解答,但也承认此子在阵法一道上,确有异于常人的专注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李牧歌偶尔会悄然来到道院,远远看着这些少年在晨曦中吐纳,在烈日下挥剑,在灯下苦读,在丹炉前凝神。他们的汗水、挫折、欢笑与成长,都让他仿佛看到了李家乃至虹东山脉充满希望的未来。

坊市的税收、租金、各项管理费收入,开始稳定流入理事会的库房。虽然前期投入巨大,但庞大的现金流已经显现出坊市自身的“造血”能力。

送走最后一批躬身告退、汇报清安坊市季度事务与道院筹建细节的家族执事,浓重的夜色已如泼墨般彻底浸染了青安道院。

殿阁的琉璃瓦在清冷月华下泛着微光,四周唯有巡夜弟子轻微的脚步声与远处山林间隐约的兽鸣交织,更显崖壁深处的寂静。

李牧歌并未返回居所调息,反是屏退左右,独自一人,踏着碎石小径上斑驳的月影,走向位于崖壁核心区域、被重重阵法禁制守护的“青炎工坊”。

越是接近,空气中弥漫的炽热灵气便越是浓郁,带着地火特有的硫磺气息与灵木燃烧后的淡淡馨香。

平日里有数位炼丹师、炼器师在此忙碌,炉火昼夜不熄。但今夜,那间最为宽敞、防护也最为严密的核心甲字丹室,已被李牧歌提前预约。

厚重的玄铁石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将外界一切声响隔绝。丹室内部空间开阔,四壁镶嵌着能够稳定温度、隔绝干扰的“暖阳青玉”,地面则以“黑曜石”铺就,刻画着繁复的聚灵与控火阵纹。

室中央,一尊高达九尺、通体由整块“暖阳青玉”心雕琢而成的三足丹炉静静矗立,炉身天然形成的流云纹路在周遭活跃火灵气的映照下,仿佛活了过来,缓缓流淌。

炉下,与地火脉直接相连的“青炎地火”口,正吞吐着淡青色、形如莲苞的温顺火焰,将整个丹室烘得暖意融融,却因青玉的特性而不显丝毫燥热。

李牧歌肃立于丹炉前三丈之处,神情是前所未有的专注与凝重。他并未急于动手,而是先静立调息了整整一个时辰,将自身状态调整至巅峰。

在体内真气缓缓运转,筑基后期巅峰的神识如无形的水银般蔓延开来,细致入微地感知着丹炉每一寸壁体的预热温度,地火口每一次细微的能量波动,乃至空气中灵气粒子的活跃程度。

炼制筑基丹,不容有丝毫差池,任何一点环境变量的失控,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待心神彻底沉静,与这丹室环境融为一体后,他方才袖袍一挥。霎时间,身旁那张用以辅助降温、由百年寒玉制成的宽大案几上,整齐地出现了数十个形态各异、材质不同的玉盒、玉瓶。

这些容器本身便灵气盎然,显然并非凡品。它们甫一出现,整个丹室的灵气便隐隐躁动起来,各种或清新怡人、或馥郁浓烈、或辛辣刺鼻的灵药气息交织弥漫,形成一股奇异而磅礴的药力场。

这些,正是李敦豪从天剑宗兑换而来的、用于炼制筑基丹的灵药!

其中几味主药,如形如婴孩、通体剔透的“玉髓芝”,色泽金黄、隐有雷纹流转的“天灵果”,以及七色光华氤氲、如梦似幻的“七彩莲”,更是价值连城,即便以他如今的身份和功勋,兑换时也感到一阵肉痛。

“呼……”

长长吐出一口带着药香的浊气,李牧歌的眼神变得如同古井深潭,锐利而平静,将所有杂念尽数摒弃。

他脑海中,那枚由宁德真人暗中赐下、记载着筑基丹完整丹方与诸多炼制心得的青色玉简内容,再次如同清泉流淌般清晰浮现。

从数十种辅药的精确配比与预处理要求,到三大主药的投递时机与特殊手法;从火候控制的七十二处关键节点与细微变化,到药性融合时所需的一百零八种繁复手诀与神魂牵引;

再到最后蕴丹阶段的温养火候与凝丹时的收丹秘术……所有细节、关隘、禁忌,早已在他强大的神识支撑下,于心中推演、模拟了不下千百遍。

虽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亲手炼制这关乎道途命运的灵丹,但他本身炼丹造诣已趋大师之境,加之神识强度远超同阶筑基修士,又有如此详尽近乎“灌顶”般的丹方指引,心中虽怀有对灵丹本身的敬畏与谨慎,却并无太多对失败的畏惧。

“起火,暖炉!”

心中低喝,李牧歌双手如穿花蝴蝶,瞬间掐动数个古朴法诀,一道精纯凝练的青色法力应声打入地火控制枢纽。

下一刻,原本只是温和吞吐的淡青色“青莲地心火”猛然窜高,火舌如一条苏醒的青色蛟龙,欢快地缠绕上丹炉宽阔的底部,开始均匀而有力地加热炉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