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都回去。”
“只要守住了宜昌城,朝廷的嘉奖少不了。”
“是要被抄家灭族,还是获得众多的功劳,就看你们现在的选择。”
眼瞅着士兵们动摇,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员,再一次加了一把火。
被锦衣卫和东厂这么逼着,眼瞅着实在退不了的士兵,只能咬着牙豁出去了。
有人动摇 ,转头反击反贼。
“他奶奶个腿的,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也只有跟那些反贼拼了。”
“弟兄们,别管那么多。”
“直接全力反击,抵挡住反贼的进攻。”
“反正有朝廷的援兵,我们都不用怕。”
“朝廷不会亏待我们的!”
“为了子孙后代,为了家族!”
“俺们是朝廷的兵,忠诚于朝廷和大明帝国!”
犹豫和纠结一番以后,众多的士兵豁出去了,眼神逐渐的变得坚定,开始拿着武器反击进攻的反贼。
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员,看着这样的场面相当欣慰,冰冷的态度也有所缓和,继续不断的安抚。
“这才是我大明帝国的士兵 ,一个个都是好样的。”
“我们可以郑重的承诺,哪怕是有人牺牲在了战场上,相应的抚恤金也会送到。”
“为了自己,为了家族,为了大明帝国,需要你们奉献的时候到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杀!”
经过锦衣卫和东厂的整顿,一群士兵恢复了不少的士气,加大了反击的力度。
一个个的热血沸腾,或许是因为有援兵,又或许暂时之后有抚恤金, 让他们拼命了。
整个城墙上都是喊杀声,张献忠一群人派来的部队,尸体逐渐的堆满城门、城墙前方。
接连不断的战斗,出现了大量的伤亡。
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员,都加入到了作战之中,拼死守住宜昌城。
……
宜昌城~
听着极其激烈的交战声,众多躲在家里面的百姓,一时之间都有些忐忑不安。
一个个时不时的看着,战火激烈的城墙城门,露出了众多的担忧,小心翼翼的躲在家里面讨论。
“那些反贼真的来了,那可是足足有10万反贼。”
“凭借着锦衣卫,东厂和士兵,能守得住宜昌城吗?”
“ 希望能顶得住,希望朝廷的援兵尽快到来,否则宜昌城要是被反贼拿下,我们这些人可就惨了。”
“早知道是这样的话,就应该提前逃跑的,也不用像现在这样,一直担惊受怕了。”
“别说了,别说了,现在后悔也没用。”
“还是祈祷朝廷的人,能够挡得住张献忠的反贼吧,让整个宜昌城免受战火波及,保住我们的性命才行。”
百姓们纷纷祈祷起来,心情格外的复杂。
有庆幸,有痛骂,有担心。
他们现在的命运,已经跟宜昌城绑在一起了,只要守不住城墙城门,让众多的反贼冲进来。
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一场浩劫。
……
宜昌城外~
宜昌城的反抗程度,超出了张献忠、李定国和孙可望等人的预料。
看着手底下进攻的人,损失的越来越多,张献忠紧皱着眉头,这感觉情况有些不对劲。
“这宜昌城之中的人员,怎么能拼命到这种程度。”
“没道理,没道理啊。”
“那些士兵们疏于训练,还被拖欠各种军饷,一个月就那么一点银子,用得着这么玩命吗。”
“就是啊,对方的反击也太激烈了,哪怕遭遇了我们如此凶猛的进攻,也都死战不退。”
“这真的是那些,贪生怕死的士兵吗?”
宜昌城的士兵表现的非常英勇,主要是不英勇不行,锦衣卫和东厂的人一直盯着 ,他们就只有拼命。
也正是因为士兵的英勇,让张献忠、李定国和孙可望等人,脑瓜子都直接嗡嗡的。
“大王,这不应该。”
“对方的反击确实超出我们的预料,之前那些现成的士兵,遇到我们的进攻都是逃跑。”
“按理来说,宜昌城肯定也不例外。”
“对方没有必要这么拼,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李定国等人的嘴巴里嘟囔着,一直观察着宜昌城的情况。
他们很快就看到了,城墙上站着的锦衣卫,东厂人员。
“!”
“有情况,有情况!”
“城墙上不仅有士兵,好像还有锦衣卫和东厂的人!”
“这不对劲呀,锦衣卫的人比那些士兵还要软弱,他们怎么可能待在城墙上作战。”
“还有东厂,不是早就被废除了吗,这些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该死该死,就是因为他们在背后督战,那些守在城墙上的士兵,一个个才会这么的拼命。”
“整个战场的情况不对劲, 立刻让部队暂缓进攻,迅速的先撤回来再说。”
李定国、孙可望和张献忠等人,已经发现了锦衣卫和东厂人员的身影。
确认了锦衣卫和东厂督战,这让他们有更多的疑惑,同时也情不自禁的变得紧张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