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乾清宫偏殿。
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皇帝司徒星竹面沉如水,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御案,发出沉闷的声响。他显然比平南王一家更早收到消息,此刻眼中除了震怒,更有一种深沉的、被冒犯了的冰冷。
见到平南王夫妇带着清漓匆匆赶来,皇帝深吸一口气,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安抚:“星河,王妃,漓儿,你们来了。事情……朕已经知道了。简直是无法无天!猖狂至极!”
他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盏乱响:“光天化日,天子脚下,竟敢当街行刺国公世子,刺杀朕亲口赐婚的郡马!这不仅是打戚国公府的脸,更是打朕的脸,打我司徒皇室的脸!”
“朕已严令大理寺、五城兵马司,全力缉凶!便是将京城翻个底朝天,也定要将那胆大包天的狂徒揪出来,碎尸万段!”皇帝的声音带着凛冽的杀意。
平南王司徒星河脸色同样难看,抱拳沉声道:“皇兄英明!此獠不除,京师永无宁日!臣弟已命王府护卫配合兵马司搜查,定要协助朝廷早日擒获真凶!”
清漓站在父母身后,低着头,努力调整着面部表情。说实话,她对戚昀的死并无多少伤感,本就是一场政治联姻,毫无感情基础,甚至对方还对她满怀厌恶。但此刻,她必须装出惊骇、悲伤,以及一丝未婚妻该有的惶恐无措。
她甚至按照“流程”,适时地抬起微红的眼眶(偷偷揉了揉),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向皇帝请求:“皇伯父……戚世子他……遭遇如此不幸……侄女心中实在……侄女想……想去戚国公府探望一下姑母,尽、尽一份心意……”
这话一出,不等皇帝反应,旁边的林王妃脸色微变,立刻抢先一步,紧紧握住清漓的手,语气急切却坚定地阻止道:“不可!漓儿,你如今心神俱伤,还是先回府好生歇着。探望之事,日后再说。眼下国公府必定乱成一团,长公主殿下悲痛欲绝,你去了反而添乱。其他的事情,自有陛下与你父王为你做主。”
皇帝也立刻点头赞同:“王妃所言极是。漓儿,你且安心回府休养,切勿多想。一切有朕和你父王。”
平南王虽未说话,但看向清漓的眼神也带着明确的阻止。
清漓被母亲这突如其来的严厉阻止弄得一愣,心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她毕竟不笨,看着父母和皇帝那异常凝重和警惕的神色,再结合这个时代的背景,一个冰冷的念头瞬间窜入她的脑海——
克夫!
在这个男尊女卑、对女性极其苛刻的时代,未婚夫在下聘途中横死,无论原因如何,女方都很容易被扣上“克夫”、“不祥”的恶名!尤其是她这种身份敏感、又刚刚经历过“天山神迹”被渲染得有些神秘的郡主,更容易成为流言蜚语的靶子!
此刻若她主动送上门去,悲痛欲绝的定国长公主会如何对她?那些本就看不惯平南王府的势力会如何借题发挥?会不会趁机将她强留在戚国公府,逼她为那戚世子守望门寡?!用她的终身自由,去全了他们戚国公府“门风严谨”、“忠贞不渝”的虚伪名声?!
想到这里,清漓瞬间惊出一身冷汗!
她终于明白父母为何如此紧张了!
她之前确实反应慢了。一来,她知道大齐律法并不支持强制女子守望门寡,不少开明之家甚至鼓励寡妇再嫁。二来,她灵魂深处的现代观念让她下意识忽略了这种极端封建陋习对贵族女子的潜在威胁。三来,她作为备受宠爱的郡主,一直生活在相对宽松的皇家环境中(皇家公主郡主守寡再嫁或养面首的比比皆是,只要不闹得太过分,皇帝通常睁只眼闭只眼,毕竟她们是展示皇恩浩荡的“工具”),从未真切体会过世俗礼教对女子的残酷压迫。
最重要的是,她远不如母妃那般了解定国长公主的为人。那是一个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且极其看重颜面和控制的强势女人!(不过,她很快就会见识到了。)
果然,怕什么来什么。
清漓与平南王夫妇人还没走出宫门呢,关于“镇国郡主命硬克夫,未婚夫下聘当日横死街头”的恶毒流言,便如同瘟疫般,以惊人的速度在京师各个角落蔓延开来。传得有鼻子有眼,甚至将她在天山“镇地龙”的事也歪曲成“煞气过重”、“非凡人所能承受”。
皇帝与平南王闻讯,脸色更加难看。皇帝当即下令弹压谣言,但流言如水,岂是轻易能堵住的?
“王妃,你先带漓儿回府,紧闭门户,好生安抚。没有朕的旨意,轻易不要出府。”皇帝沉声对林王妃吩咐道,语气凝重,“接下来的事情,朕与星河自会处理。”
林王妃心领神会,立刻带着清漓,在重重护卫下,迅速返回了平南王府。
一回府,林王妃便展现出她执掌中馈多年的铁腕风格,第一时间下令全府戒严,加派三倍护卫,日夜巡逻,所有人员进出严格盘查,以防那神秘刺客再度上门,或是有人趁机作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