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 > 第216章 沙砾中的珍珠(二)

与格物院门前的“技术考核”不同,分配到皇家银号实习的宗室子弟,面对的则是另一种无形的战场——人心与利益的博弈。

司徒文康 便是其中之一。他是远支宗室,父母早亡,家产被族中叔伯侵占大半,留给他的只有一个空头宗室名号和几亩薄田。

他自幼看尽人情冷暖,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揣摩人心的本事,以及一颗急于出人头地的野心。

在银号,他被分配去协助处理一些陈年旧账,其中最大的一笔,是京师一家老字号绸缎庄拖欠了三年的一笔巨额贷款,本息累计已相当惊人。之前几任经理软硬兼施,对方要么哭穷,要么躲债,成了有名的“钉子户”。

其他一同实习的宗室子弟要么嫌麻烦避而远之,要么学着之前经理的手段去逼债,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司徒文康却没有急着上门。他先是调阅了这家绸缎庄所有的往来账目和背景资料,又花了几天时间,看似随意地在绸缎庄附近的茶楼酒肆闲逛,与伙计、常客,甚至是对手店铺的人聊天。

很快,他摸清了底细。这家绸缎庄老板并非真的山穷水尽,而是将大部分资金和精力,投入到了江南新开的一家更大规模的织坊上,意图打通产业链,奈何前期投入太大,导致京师老店资金链断裂。老板是个极好面子、又颇为固执的人,强硬逼债,只会激起他的逆反心理。

摸准了脉,司徒文康出手了。他没有以银号特使的身份上门,而是换了一身普通文士衫,以“慕名参观”为由,去了那家新织坊。他对着织机、染工艺“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惊叹和“内行”的见解,很快引起了老板的注意。

交谈中,他绝口不提债务,反而对老板的“雄心壮志”表示钦佩,并“无意间”透露皇家银号近期正在筹划一项针对优质实业家的“产业升级低息贷款”,以及皇业司正寻求与民间优质工坊合作,共同开拓海外丝绸市场的“内部消息”。

他描绘的前景是如此诱人:不仅能解决眼前的债务,还能获得更低息的资金扩大生产,更有可能搭上皇业司的快车,将生意做到南洋、甚至更远的地方去!

老板的心动了。司徒文康这才“为难”地表示,自己与银号某位管事相熟,或可代为牵线,但前提是……京师老店的旧账,需要有一个“诚意”的解决方案。

结果不言而喻。老板不仅痛快地还清了大部分旧债,剩余部分也与银号达成了新的分期协议,并主动提出以新织坊的部分股权作为抵押,申请那笔“产业升级贷款”。

更妙的是,他还介绍了几个同样有资金需求,但信用良好的生意伙伴给银号。

司徒文康将整个过程写成了一份详尽的报告,不仅罗列了结果,更分析了自己如何利用信息差、心理博弈和利益捆绑解决问题,并对银号如何拓展类似中小企业客户提出了建议。

这份报告送到了银号实际负责人岑子瑜的案头。岑子瑜是何等眼光,一眼就看出这份报告背后所展现的商业嗅觉、谈判技巧和对人性的把握,远超寻常银号管事。他立刻将报告连同司徒文康此人,一并推荐给了清漓。

清漓正在为海外拓殖总司物色商业和外交人才,闻讯大感兴趣。

她没有直接召见,而是让岑子瑜给司徒文康下达了一个“虚拟任务”:假设朝廷授权你组建一个“远东贸易公司”,负责开拓与东洋(日本已平,指更远的太平洋区域)及美洲的贸易,请在一日内提交一份公司筹建与初期运营方案。

司徒文康接到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不惊反喜。他知道,这是陛下和岑大人的考验!

他彻夜未眠,调动了所有能收集到的信息——关于海军新舰、关于格物院可能提供的技术支持(如改进的航海仪器)、关于已知的海外物产需求、甚至分析了可能遇到的西方竞争对手的优劣势。

第二日,一份厚厚的方案摆在了清漓和岑子瑜面前。

从公司的股权结构、资金募集(包括吸引宗室和民间资本入股)、船队组建、货物采购清单(丝绸、瓷器、茶叶为主,搭配玻璃镜、钟表等新奇之物)、风险控制(海盗、风浪、外交冲突)、到与土着及西方殖民者的贸易策略、初期据点建设规划……条理清晰,数据详实,考虑周详,甚至连如何利用大齐银元作为结算货币的优势都想到了。

清漓看完,与岑子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喜。

“是个能办事、会办事的。”清漓满意地点头,“海外拓殖总司,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京郊大营,校场之上,烟尘滚滚。

一群刚被“发配”来体验行伍生活的宗室子弟,正歪歪扭扭地站着队列,叫苦不迭。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旁边那些皮肤黝黑、眼神锐利的正规士兵。

赵铁柱(他坚持用这个名字,觉得比什么文绉绉的宗室名字都响亮)也在其中。

他是宗室旁支的旁支,血脉稀薄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自幼父母双亡,在市井摸爬滚打长大,养成了一身匪气和好勇斗狠的性子。

因为揍了一个欺行霸市的远房宗室纨绔,被对方家里使了绊子,塞进了这“宗室新兵营”吃苦头。

他看不惯身边这些弱鸡似的宗室子弟,更看不惯那个负责操练他们的、眼高于顶的教头(也是个不得志的宗室子弟,靠着关系混了个闲职)。

在一次对抗演练中,那教头故意刁难赵铁柱所在的小队,分配了最差的地形和最破烂的装备。

赵铁柱火了。他不管什么演练规则,直接带着他那队同样被歧视的“底层宗室”,利用对附近地形的熟悉(他以前常来这附近摸鱼打鸟),绕到“敌军”侧后,利用灌木丛和土坡做掩护,发动了突袭。

他没有硬碰硬,而是声东击西,分割包抄,愣是用一群“老弱病残”,把装备精良、人数占优的“敌军”主力搅得天翻地覆,差点端掉了指挥帐。

虽然最后因为“不守规矩”被判负,还被那教头以“聚众斗殴、违抗军令”为由关进了禁闭室,但他在演练中展现出的那种野路子般的战术直觉、对地形的敏锐利用和基层号召力,却被恰好前来视察的兵部尚书看在了眼里。

兵部尚书是沙场老将,一眼就看出这小子是块当兵的好料,那股子混不吝的劲头和灵活的头脑,稍加打磨,就是一把尖刀。他立刻将情况上报给了清漓。

清漓正在为计划中的海军陆战队物色基层军官苗子,闻言便下令将赵铁柱提到御前。

禁闭室关了几天,赵铁柱依旧梗着脖子,一脸不服。被带到御书房,他也不跪,直挺挺地站着,看着上方那个年轻得过分、却威势逼人的女帝。

“见了陛下,还不跪下!”侍卫厉声喝道。

赵铁柱瓮声瓮气地道:“俺赵铁柱跪天跪地跪父母,跪有真本事的人!陛下要是跟那些废物宗室一样,俺就不跪!”

侍卫脸色大变,就要上前拿人。

清漓却笑了,抬手阻止:“哦?那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算有真本事?”

“能带兵打胜仗!能让弟兄们服气!能让敌人害怕!”赵铁柱回答得毫不犹豫。

“朕登基以来,发展民生,让百姓们能吃饱饭,定倭国,败北狄西戎,算不算打胜仗?”清漓慢悠悠地问。

赵铁柱愣了一下,他混迹市井,听多了说书先生讲女帝的故事,心里其实是佩服的,只是嘴上不肯认输:“那……那是陛下麾下的将军们厉害!”

“朕若给你机会,让你也成为那样的将军,你可愿意?”清漓看着他,“不过,前提是,你得先学会规矩,学会如何将你的野路子,变成真正能打胜仗的本事。”

赵铁柱眼睛亮了,他盯着清漓:“陛下说话算话?”

“君无戏言。”

赵铁柱不再犹豫,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磕了个响头:“赵铁柱愿为陛下效死!只要能让俺带兵打仗,俺什么都肯学!”

“好!”清漓站起身,“即日起,你恢复宗室身份,朕赐你名‘铮’,寓意铁骨铮铮。调入海军衙门新设的‘两栖作战营’(海军陆战队雏形),从小兵做起。朕会给你找最好的教习,你若真是那块料,就凭军功,一步步给朕爬上来!”

“司徒铮,谢陛下!”赵铁柱——不,现在是司徒铮了,声音洪亮,眼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

三个出身各异、境遇坎坷的宗室子弟,因为各自不同的才华,被女帝从尘埃中发掘出来,赋予了全新的身份和使命。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京师。

格物天才、商业奇才、军营将星……女帝陛下,是真的要在宗室这片看似板结的土地上,掘出真金来!

许多原本对“推恩令”和“自食其力”还抱有抵触或观望情绪的宗室,心态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或许,这条路,并非绝路,而真的是一条……充满可能的生路?

清漓站在宫阙之上,听着黎川汇报着这三人的安置情况,嘴角微扬。

“烂泥里,也能掏出珍珠。接下来,就看这些珍珠,能绽放出怎样的光彩了。”

她的棋盘上,又落下了几颗充满活力的新棋子。而这盘大棋,正朝着她设定的方向,稳步推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