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 > 第155章 家宴风波 观念之争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平南王府内灯火通明,一场为两位远道而来的皇子侄儿接风洗尘的家宴,正在王府正殿暖阁中举行。

相较于昨日码头正式的官方迎接,今日的宴席更多了几分家族内部的亲近氛围,当然,这亲近之下,涌动的依旧是关乎权力与利益的暗流。

平南王司徒星河端坐主位,林王妃相伴在侧。下首左边是两位皇子及其带来的几位核心随员,右边则是清羽、清漓兄妹,以及作陪的几位王府近支宗亲。殿内觥筹交错,丝竹悦耳,表面上倒也是一派和乐融融。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平南王放下银箸,目光温和地看向两位侄子,如同寻常长辈关心子侄学业般问道:

“清扬,清岚,今日逛了新城,看了那些工坊商场,可有什么收获?觉得王叔我这南疆,比之繁华的京师,如何啊?”

三皇子司徒清扬率先放下酒杯,姿态恭谨地回道:“王叔治下有方,南疆气象日新月异,着实令侄儿大开眼界,受益良多。”

他言辞恳切,目光却带着深思,“侄儿观那商场运作,工坊管理,其高效有序,远超想象。尤其是其中涉及的管理模式、人员调度以及最终的利润分配机制,侄儿以为,若朝廷欲借鉴南疆经验,于各地推行类似新政,此几点方为重中之重,不知王叔与清漓妹妹可否不吝赐教?”

他的关注点始终落在宏观的制度与利益分配上,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四皇子司徒清岚则立刻接话,依旧是那副兴致勃勃的模样:“是啊王叔!那些玻璃、钟表、还有那瞬间成冰的法子,真是太神奇了!侄儿好奇得紧,那玻璃究竟是如何从沙子变成那般剔透的?钟表里那些精细的齿轮是如何打造安装的?还有那制冰,到底用了什么秘方?成本高不高?若能普及,夏日里该多惬意!”

他的问题依旧围绕着技术细节与成本打转,看似天真好奇,实则步步紧逼。

面对两位皇子或宏观或微观的敏感问题,清漓早已成竹在胸。她唇角含着一抹得体的浅笑,应对自如。

对三皇子,她巧妙引导:“三皇兄目光如炬。管理模式与利润分配,确是核心。南疆亦是摸索前行,其中涉及诸多本地民情与具体实务,非一朝一夕之功。若朝廷有意,清漓愿将一些已成章程的条例细则整理出来,供皇兄参考。至于更深层的合作,还需从长计议,寻找到利国利民双赢之道。”

她既表示了合作的开放性,又牢牢守住了底线,将具体操作模糊化,推向未来的“商议”。

对四皇子,她则祭出预演过无数次的标准答案:“四皇兄好奇心重,是好事。不过这些工艺说来复杂,涉及诸多独门技艺与特殊设备,非三言两语能道尽。且各家工坊视其为立身之本,清漓虽为领主,亦需尊重商业规则,不好强令其公开。至于成本,因规模与效率提升,尚在可控范围。”

她以“商业规则”、“独门技艺”为盾,轻松化解了四皇子的刨根问底,滴水不漏。

不仅如此,清漓还主动将话题引向另一个层面,她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说起来,南疆这些工坊商号能顺利运转,也离不开工人们的辛勤付出。因此,新城内外,无论是工坊工人,还是商场伙计,其工钱待遇、医疗保障、乃至其子女蒙学,皆有相应章程保障。清漓以为,民为邦本,让效力者得其应得,方能长久。他日若这些产业模式真能推广至全国他处,清漓亦希望,这份对底层百姓的‘仁政’能得以延续,方不负朝廷推广新政的初衷。”

她这是在不动声色地向两位皇子,乃至他们背后的皇帝,灌输一种超越单纯技术掠夺的、更具人文关怀的治理理念。

两位皇子闻言,眼神皆是一动。三皇子微微颔首,表示会将此理念带回斟酌,言语间同样滴水不漏,既不明确赞同,也不直接反对。

四皇子则打了个哈哈,将话题绕回新奇物件本身。高手过招,便是如此,言语间机锋暗藏,却绝不轻易留下话柄。

与此同时,在王府另一处的花厅内,世子妃李静仪正负责招待两位皇子自京师带来的女眷。

她身着繁复华丽的世子妃礼服,举止端庄,谈吐优雅,一举一动皆符合顶级贵女的规范,很快便赢得了京中女眷们的一致赞誉。

她们围绕着京中最新的首饰花样、诗词歌赋、各家姻亲往来等话题,言笑晏晏,气氛看似融洽。

然而,言谈间,话题不经意便滑向了白日的见闻。

一位四皇子侧妃用团扇掩着唇,语气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优越与诧异:“说起来,今日在那商场里,竟看到不少女子在做那‘导购’之事,抛头露面,与陌生男子言语往来……这南疆风气,果真与京中大不相同呢。”

另一位三皇子侧妃也轻声附和:“是呢,还有那工坊里,听说也有女子做管事?这……终究是于礼不合吧?女儿家还是应贞静为主,在内相夫教子才是正理。”

这些话语中隐含的鄙夷,虽未明说,却清晰可辨。

李静仪听着,心中那份因自身教养带来的认同感油然而生。她虽维持着世子妃的仪态,未曾出言附和,但眉宇间不自觉流露出的深以为然,以及一句“各家风教不同,南疆地处边陲,或有许多不得已之处”的含糊回应,已然表明了她的立场——她内心深处,是站在京中贵女们这一边的,认为清漓所倡导的那一套,是有违妇道、不合规矩的。

而后来,当她又从侍女口中听说了白日参观时,琅琊王氏的嫡孙王宴之不仅报名了郡马甄选,竟还当众对清漓表达爱慕之情后,李静仪心中对清漓的不满,瞬间达到了顶点!

在她所受的教育里,女子当以贞静贤淑为要,岂能如此招摇,引得外男当众示爱?

这简直是将平南王府的声誉置于何地?!将王爷和王妃的颜面置于何地!?

她身为世子妃,未来的王府主母,岂能坐视这种“伤风败俗”之事,败坏门楣?

这股怒火,在有心人看似无意的几句“郡主如此,恐惹人非议,连累世子妃您也脸上无光”的挑拨之下,终于彻底冲垮了李静仪的理智。

家宴结束后,三皇子等人都已散去,平南王等人也正欲离去,李静仪竟鼓足勇气,上前几步,“噗通”一声跪倒在平南王与林王妃面前!

这一举动,让暖阁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父王!母妃!”李静仪抬起头,脸上带着一种自以为是的正义与悲愤,声音清晰甚至有些尖锐地痛陈道:

“儿媳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清漓妹妹身为王府郡主,金枝玉叶,却终日抛头露面,混迹于工坊商场之间,与匠人商贾为伍,此等行径,实在有违礼教,伤风败俗!如今更引得外男当众……当众表述不当之言!长此以往,非但我平南王府清誉受损,便是父王与母妃的颜面,也要被连累,沦为他人笑柄啊!”

她越说越激动,仿佛自己是在力挽狂澜:“儿媳恳请父王、母妃,为了王府声誉,务必严格管束清漓妹妹!在她出嫁之前,万不可再让她如此肆意妄为!当将她拘在府中,好好学习女诫闺训,修身养性,以免再在外面抛头露面,丢人现眼!”

她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自觉理直气壮,目光甚至带着一丝得意地扫过清漓,等待着父王母妃的“明断”。

清漓站在一旁,简直要被这位嫂嫂的“清奇”脑回路给逗笑了。

她参政、经办新城和工坊,哪一桩哪一件不是父王默许甚至一手推动的?

李静仪这一通输出,看似在指责她,实则每一句都在打平南王的脸,质疑他的决策和权威。这已经不是蠢,而是自寻死路了。

果然,平南王司徒星河此时的脸色,已经黑得如同锅底一般,周身散发出的低气压让整个暖阁的温度都仿佛骤降了几度。

偏偏李静仪还沉浸在自己的“正义”中,将平南王的黑脸误解为是对清漓行为的不满,心中甚至升起一股“奸计得逞”的快意,腰杆挺得更直了。

然而,下一秒,平南王冰冷的目光却如利箭般射向了她,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却是对一旁的清羽说道:

“清羽!管好你的世子妃!若是不懂得如何说话,便不要让她出来丢人现眼!王府的声誉,还轮不到她来操心!”

这话如同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李静仪脸上。

她瞬间懵了,脸上的得意和悲愤僵住,转为难以置信的愕然与羞辱的红潮。她……她才是那个小丑?

清羽脸色也十分难看,他上前一步,对着平南王躬身一礼,沉声道:“是,父王。儿臣知道了。”

说完,他看也没看瘫软在地、脸色煞白的李静仪,直接对身后的嬷嬷吩咐道:“送世子妃回院休息,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外出。”

李静仪被两个嬷嬷半扶半架地拖走时,整个人都是懵的,巨大的难堪让她恨不能当场找个地缝钻进去。

回到他们居住的院落,清羽看着哭得梨花带雨、犹自不解的李静仪,心中最后一丝耐心也耗尽了。

他语气冰冷地说道:“从今日起,你在院中静思己过,没有我的允许,不得踏出院子半步。”

看着李静仪震惊的眼神,他顿了顿,又抛出一个更沉重的打击:“另外,本王已在相看吉日,迎娶西南土司之女为侧妃。若到了那时,你这个世子妃还是如此不识大体,不合时宜,分不清里外轻重……本世子不介意,将王府一应对外交际往来之事,全权交给侧妃打理。”

这话如同晴天霹雳,彻底击垮了李静仪。

她瘫坐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她不明白,自己明明处处为王府着想,维护规矩礼法,为何到头来,夫君厌弃,公婆不喜,连下人都可能在看她的笑话?她究竟错在哪里了?

这一夜,李静仪在房中哭了整整一夜,泪水浸透了绣枕,却依旧没能想通这个困扰她的问题。

暖阁风波散去,林王妃自始至终未曾发一言。她看着被带走的李静仪,又看了看面色不虞的平南王和眼神冷淡的儿子,只在心底深深叹息了一声。

当初清羽娶妻,因局势与利益考量,仓促定下了李家,只看了门第相当,却未曾细细考察这未来儿媳的心性与智慧。

如今看来,竟是娶了个空有贵女皮囊,却无相应眼界与智慧的“搅家精”进门。

观念已然固化,想要将她掰正,按照自己期望的模式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王府主母,怕是难于登天。

林王妃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儿媳妇太蠢,也是心累。

如今看来,唯一的办法,或许只剩下……让清羽早日生下嫡子,她亲自好生教养。

待孙儿长大,再为他精心挑选一个聪慧明理、能与清漓和睦相处、懂得新时代规则的孙媳妇。

届时,或许才能绕过这个不成器的儿媳,直接将王府的管家权,平稳过渡到下一代的贤内助手中。

家宴不欢而散。表面的和谐被撕开一道口子,露出了内里新旧观念碰撞的尖锐矛盾。

李静仪的禁足,并未平息这场风波,反而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预示着王府内宅,乃至整个南疆在面对外部压力与内部变革时,将面临更多的震荡与调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