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 > 第84章 秘辛初显父王解惑 按察使献册疑阵

书房内,气氛比上次来时更为凝重,却少了几分剑拔弩张的火药味。

平南王司徒星河坐在宽大的书案后,目光沉沉地落在并肩而立的儿女身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枚玉扳指。

清漓与清羽对视一眼,由清漓上前一步,将那份誊抄清晰并附有计算结果的账册摘要,轻轻放到了平南王面前的桌案上。她的动作沉稳,心却提了起来,仔细观察着父王的每一丝表情变化。

司徒星河的目光扫过那熟悉的账目和那触目惊心的计算结果,眼中果然掠过一丝明显的意外,但出乎清漓意料的是,那意外之后,并未出现她预想中的震惊与骇然。

他的眉头紧锁,更多的是一种“此事竟被你们知晓”的审视与凝重。

果然,平南王开口,第一句话并非质疑真伪,而是直指核心:“你们……是如何得知此事的?”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错辩的探究。

此言一出,清漓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消失了——父王不仅知道,而且恐怕知道得比他们更早、更详细!

清羽深吸一口气,上前半步,声音带着谨慎的试探:“父王,听您此言……难道此事,竟是真的?”他需要确认,也需要引导父王说出更多信息。

平南王沉默了片刻,目光在儿子女儿脸上逡巡,似乎在权衡利弊。

最终,他似是下定了决心,缓缓点了点头,沉声道:“嗯。此事……我与皇兄,也是刚知悉没多久。”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却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说起来,这个事情,还是承恩侯年初的时候发现的。”

承恩侯?! 清漓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郑铎?竟然是他发现了这等惊天大案?

平南王将女儿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不由冷笑一声。

若不是郑铎阴差阳错立下这桩大功,就凭他之前胆敢妄图影响世子之位、在他子嗣传承上动手脚,别说是什么表弟,就算是亲儿子,他也早将其剁了手扔出去了!能留他到如今还未发作,已是看在此事和太后的面子上。

“承恩侯?”清漓难掩诧异,脱口问道,“他是怎么发现的?”

平南王看了她一眼,语气平淡无波,听不出什么情绪:“承恩侯他,本就是户部侍郎。”

一句话,点醒了清漓。是了,承恩侯郑铎任职户部,凭着太后和皇帝的宠信,只要户部尚书稍微识点时务,江南这片富得流油的税收重地,必然是由他这位副职主管的。这是肥差,更是显位。

但清漓心思电转,立刻抓住了关键,她忍不住多嘴问了一句,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怀疑:“皇伯父登基这二十年,江南盐税……都是承恩侯在管吗?”

她的潜台词再明显不过:如果这二十年都是你郑铎在管,那这持续了十几二十年的贪腐巨案,你怎么可能毫无察觉?偏偏等到现在才“发现”?这分明是事情快要兜不住了,赶紧贼喊捉贼,把自己撇清再说!

平南王对清漓会生出这般怀疑毫不意外。事实上,当初承恩侯战战兢兢将此事密报给皇帝时,皇帝与他第一时间产生的,也是同样的怀疑!甚至更为强烈!

“非也。”平南王摇了摇头,难得耐心地解释道,“承恩侯担任户部侍郎、主管江南税收一事,只是近四五年的事情。而这盐税贪腐,据初步核查,至少已持续了十五年以上,甚可能已达二十年之久,与皇兄登基时间几乎同步。且承恩侯一直久居京师,甚少踏足江南实地,贪腐手法又极其隐蔽高明。因此,皇兄与我派人多方排查、暗访之后,已基本排除了他的嫌疑。”

他顿了顿,语气略显复杂:“正因此事是他率先发现并呈报,且他对户部流程及江南近年账目相对熟悉,目前……皇兄亦将他列入了暗中调查的人员之中。此事千头万绪,牵扯极广,需步步为营。”

解释至此,平南王的目光再次锐利起来,回到最初的问题:“现在,你们可以告诉为父,你们兄妹二人,究竟是如何得知此等朝廷特级机密的?”

压力再次回到了清漓和清羽身上。

清漓沉默了一瞬,脑中飞速过了一遍早已与陈长风通气、并反复推敲完善的说辞。

她抬起头,目光坦然迎向平南王的审视,语气镇定地回答:

“回父王,是前都御史,现任浙江按察使林石林大人,通过私人渠道,设法送到女儿手上的。”

“浙江按察使林石?”平南王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似乎在回忆。

“对。”清漓肯定道,并开始铺垫细节以增加可信度,“父王或许还记得,女儿与哥哥幼时,曾有一位琴艺老师,便是这位林大人。他乃状元出身,初入翰林院,后因性情刚直、学识渊博,被调入御史台任职。女儿离京前不久,听闻他外放浙江,出任按察使一职,主管一省刑名按劾。”

她一边说,一边观察着父王的反应。见平南王眼神微动,似是记起了确有林石此人,且对其“刚直”有所耳闻,心下稍安,继续道:

“林按察使在信中说,他赴任浙江后,在核查一桩与盐商有关的旧案时,偶然发现了盐税账目上的异常。他心生警惕,暗中深入查探,不料很快便察觉自己的一举一动似乎都被人监视,一连多日遭到不明人士的跟踪与窥探。”

清漓的语气变得沉重起来:“林大人深感危机,他判断,若按照正常流程将此事写成奏折上报朝廷,他的奏折极有可能根本出不了浙江,甚至还会为他招来杀身之祸。万般无奈之下,他想到了女儿。于是,他冒险将目前已收集到的部分账册证据,辗转多人,秘密送到了女儿手中,恳请女儿务必设法禀报父王,由父王决断或呈报陛下。”

她指了指桌上的账册摘要:“父王也看到了,这只是其中一部分账册的摘要,并非完整账目。林按察使在信中也言明,因其权限有限,且已打草惊蛇,无法收集到更多、更核心的证据,心中甚为惶恐与焦急。”

这一番说辞,真假掺半。林石此人确系存在,状元出身、任职翰林、御史台、外放浙江按察使,这些履历皆是真的,甚至他幼时确实担任清漓清羽的琴艺老师。清漓选择他作为“幌子”,正是看中其真实履历与刚直名声足以取信于人,且其现任官职恰好身在浙江,与盐务产生关联合情合理。而“遭遇跟踪”、“奏折无法出省”等细节,更是官场黑幕常见套路,由不得平南王不信。

果然,平南王听完,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他沉吟道:“林石……本王有些印象。皇兄确曾夸赞过此人正直不阿,不畏强权,是个能臣。没想到他竟外放浙江了,还恰好撞破了此事……倒是他的性子能做出来的事。”

他抬头看向清漓,目光中的审视稍稍淡化,转而变得严肃:“既然账册来源是林石,那便说得通了。你们兄妹二人能得他信任,将此惊天大事托付,亦是你们的机缘与责任。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不容置疑:“此事既已呈报于本王,你们便不要再插手了。江南盐税之弊,水深不可测,背后牵扯的势力盘根错节,绝非你们所能想象,更非你们能应对的。安心待在王府,尤其是你,清漓,莫要再节外生枝。”

清漓心中虽早有预料,但听到父王明确禁止他们参与,还是微微有些失落,但她立刻点头应下:“女儿明白,此事关乎国本,绝非儿戏,女儿与哥哥绝不敢妄自插手。”

她随即又面露忧色,“只是……父王,林按察使身处险境,他将如此重要的证据送出,恐怕自身已极度危险。朝廷若派人调查,能否……先行确保林大人的安全?”

这一点,清漓是真心担忧。虽是用林石之名做借口,但她也不愿因此害了一位可能真是好官的臣子。

平南王看了她一眼,对她这份心思倒是略感欣慰,颔首道:“此事你无需担心。本王会即刻密奏皇兄,禀明林石献册之功及其处境。皇兄自有决断,必会派人暗中前往浙江接应保护,同时也会以此为契机,深入调查。”

他挥了挥手,示意此事到此为止:“好了,此事已毕。你们且回去吧。记住,今日书房所言之事,出我口,入你耳,绝不可再对外泄露半分!”

“是,儿子\/女儿遵命。”清羽和清漓齐声应道,行礼告退。

退出书房,走在回廊下,兄妹二人都沉默着,心中却是波涛未平。

虽然暂时糊弄过去了父王,并成功将烫手山芋交了出去,但“承恩侯发现”这个信息,以及父王和皇帝早已知情并在暗中调查的状况,都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局势,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为复杂。

清漓抬头望了望南疆湛蓝的天空,心中暗道:陈长风……你将这账册给我,是真的想通过我让平南王和皇帝更早重视此事,还是……另有什么深意?你知道皇帝和父王,已经开始行动了吗?

而她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离开后,书房内的平南王司徒星河,再次拿起那份账册摘要,目光落在“林石”这个名字上,嘴角却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意味深长的弧度。

“林石……浙江按察使……”他低声自语,“倒是个绝妙的‘忠臣’。皇兄,看来这潭水里的鱼,比我们想的,还要心急啊……”

他并未完全相信清漓的说辞,或者说,他相信账册可能是林石发现的,但绝不相信林石有能力和渠道,能如此精准地将东西送到远在南疆、深居王府的女儿手中。

这背后,定然还有一只他们尚未察觉的手,在悄然推动着局面。

而这只手,是敌是友,目的为何,尚需仔细观察。

但无论如何,盐税一案,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献册”,似乎又朝着更加扑朔迷离的方向,迈进了一步。暗流之下,各方势力,已开始悄然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