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 > 第111章 借力打力 选婿风波

皇帝司徒星竹那封关乎“终身大事”的信件,如同在清漓本就波澜起伏的湖面上又投下了一颗石子。

然而,未等她将这石子激起的涟漪细细品味,紧随其后抵达的两封密信,则彻底揭示了这涟漪之下汹涌的暗流。

一封来自远在京师的哥哥清羽,另一封,则来自总能及时提供关键信息的陈长风。

清羽的信写得详尽而沉稳。他在信中详细分析了京师朝局因南疆盐改而引起的微妙变化。

朝臣们心知肚明,皇帝司徒星竹如今最头疼的便是国库空虚,而清漓在南疆的盐改,无疑是投石问路,其最终目标,很可能是推行全国性的盐政改革,以解朝廷财政燃眉之急。因此,朝堂之上,态度已然分明:

一派是以文官清流为主,他们自身与盐业利益瓜葛不深,且心怀社稷,迫切希望清漓的盐改能够成功,为全国性的改革提供一个可行的范本,从而充盈国库,缓解朝廷的财政危机。

他们是清漓潜在的盟友,至少在盐改的目标上是一致的。

另一派,则是与盐商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或是直接从中分润巨大利益的宗室、勋贵和世家大族。

然而这一派内部,却又出现了分化:

一部分是保守派。他们深知皇帝对清漓的宠信,也忌惮平南王府的实力,不愿直接与清漓乃至平南王正面冲突。

他们选择密切观望,想看看这位同为宗室出身的郡主,是否能在不动摇他们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完成改革。若能找到一种“共赢”的模式,他们或许不会强烈反对。

而另一部分,则是激进派。他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盐改,理由有二:其一,现有盐政制度是他们敛财的绝佳温床,任何改变都意味着割他们的肉,放他们的血,绝无妥协可能。其二,则是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义思想在作祟。他们视清漓以一女子之身干涉朝政(盐课乃国家大事)为“牝鸡司晨”,是严重的僭越。他们甚至搬出了先帝那位曾权倾朝野,最终却导致朝纲混乱的先刘皇后为例,以此警示皇帝,应“以前车为鉴”,严防女子干政之事重演。

清羽在信中写道,这些激进派苦于找不到直接攻击盐改本身的完美理由(毕竟皇帝缺钱是事实,改革有其正当性),便想出了一个“釜底抽薪”的“妙计”———上奏折,请皇帝为清漓郡主择婿!

他们的算盘打得极响:一旦清漓嫁为人妇,便应遵循“夫为妻纲”的礼法,届时自有其夫家出面“约束”她,让她安分守己地呆在后院相夫教子,再也无法“抛头露面”、“祸乱朝政”。如此一来,盐改之事自然不了了之。

而陈长风的来信则更为直接和尖锐,带着他重生者特有的洞察力。

他直接明确警示清漓:“郡主,‘二婚’之事,绝非空穴来风,背后有江南盐课利益集团暗中推动、插手。其意不在成全郡主姻缘,而在断送盐改前程。望郡主慎之再慎,择婿之时,务必擦亮眼睛,仔细甄别,莫要让有心人趁机潜入身边,致使满盘皆输,深陷泥潭而不可自拔。”

两封信,一明一暗,一分析一警示,如同两盏明灯,瞬间照亮了清漓眼前的迷雾。

至此,她彻底明白了。为何朝中那些与她非亲非故的大臣,会比她爹娘还着急她的“二婚”!!!

原来根子还是出在盐改上!他们不敢,或者说暂时找不到理由正面反对皇帝支持的改革,便迂回侧击,想用婚姻的枷锁把她这只即将振翅高飞的“牝鸡”重新关回笼子里去!

想明白了这一点,清漓心中那股被冒犯的烦躁反而平息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带着算计的冷静。

想用婚姻来束缚她?那她就让他们看看,这桩他们强塞过来的“婚事”,如何反过来成为她的工具!

她略一沉吟,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一个“借力打力”、甚至“反客为主”的计划瞬间在脑海中成型。

她铺开信纸,提起那支皇帝御赐的狼毫笔,沾饱了墨,开始给她的皇伯父回信。

信中,她先是语气恭谨地感谢皇伯父对她终身大事的关怀。

随即笔锋一转,援引民间俗语,巧妙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常言道,初嫁由父母,再嫁由自身。侄女虽头婚未及拜堂便遭变故,然既已为戚昀守孝期满,名分上也算历经婚嫁。故此‘二婚’之郡马人选,侄女斗胆,恳请皇伯父恩准,由侄女自行挑选,以全‘自由身’之意……”

她将“再嫁自由身”这略带叛逆的说法,再用她曾在大国寺为戚昀守孝,已成“已婚”之身的逻辑包装起来,既符合礼法表象,又巧妙地争取了主动权。

接着,她开始陈述“客观困难”:“……然,侄女如今奉王命,承皇伯父期许,于南疆主持盐课改制,事务繁杂,千头万绪,实乃分身乏术,短期内恐难抽身前往京师,为自身婚事细细操持。且南疆盐改,关系重大,非一朝一夕可竟全功……”

铺垫完成,图穷匕见:

“……故,侄女有一不情之请。若京师之中,果有适龄贤才,真心愿与侄女缔结连理,共度余生者,不妨请其亲赴南疆,一展才华诚意。侄女将与父王商议,于南疆举办一场‘招亲大会’,公开遴选郡马。”

这还不够,她深知独木难支,索性将水彻底搅浑,把两个庶妹也拉下了水:

“……此外,侄女之二妹清妍、三妹清黛,年岁渐长,亦近适婚之龄。平南王府愿借此机会,广招贤婿。无论出身世家勋贵,或是寒门清流,只要身家清白,年龄相若,品貌端正,才华出众,若有功名在身者更佳,皆可前来南疆,参与此次盛会。平南王府,虚左以待,但求良缘。”

写罢,清漓吹干墨迹,封好火漆,命人以加急送往京师。

当这封回信的内容(不知通过何种渠道,实际是清漓暗中授意清羽所为)在京师流传开来时,整个京城为之哗然!

这……这镇国郡主选婿的门槛,也太过……“别致”了吧?不看家世门第,只看人品才华?甚至有功名的寒门子弟也可参加?这颇有那么些“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味在了!

消息如同野火般蔓延。那些久居京师,却因门第所限,难以攀附顶级权贵的寒门清流官员,以及那些地位不上不下,渴望更进一步的底层勋贵家族,顿时心思活络起来!

如果家中儿郎一朝雀屏中选,无论是尚了郡主,还是娶了平南王的庶出小姐,那都意味着与雄踞一方的平南王府成了姻亲!

这可不是少奋斗二十年的事情,这是足以改变整个家族命运的阶层跃迁!

在太平年月,若无泼天军功,一个家族想要实现这样的跨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时间,各家各户都开始行动起来,四处打听平南王府三位千金的详细情况——年龄、相貌(虽有画像,但总不及亲眼所见)、性格、喜好……特别是,这位特立独行的郡主和两位小姐,究竟喜欢什么类型的男子?

是文采风流的才子,还是英武俊朗的侠士?有些子嗣繁茂、心思活泛的家族,甚至打起了“广撒网”的主意,打算把几个年龄合适的儿子都打包送去南疆,赌的就是总有一款的相貌才华能恰好对上某位小姐的眼缘!

一些更为功利的家族,则开始私下打探更深层的信息:“两位庶出的司徒小姐,日后大概能获封什么爵位?虽不可能像清漓郡主那样是镇国郡主,但一个郡君或者县主的封号,总该有吧?最不济,也得是个乡君?”

他们私下议论着,“哈哈哈,都不要紧,只要有封号就行!有了封号,就有品级,身份便大不相同了!”

仿佛一夜之间,平南王府的三位千金,人虽远在南疆,却一举成为了京师最炙手可热、最受瞩目的待嫁闺秀。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几乎人人都在议论这场即将在南疆举行的、前所未有的王府招亲大会。

更有甚者,一些嗅觉灵敏的商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组织大型商队,广邀文人墨客、游侠剑客同行,打着“共襄盛举”的旗号,浩浩荡荡地准备南下。

谁都知道,这场选婿盛会,必将吸引无数目光,汇聚各方人物,本身就是一场巨大的流量和商机!

清漓这一手“借力打力”,不仅巧妙地将择婿的主动权抓回自己手中,更是将一场针对她的政治阴谋,硬生生扭转成了为平南王府招揽人才,甚至带动南疆人气与经济的盛会。

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再次让京中那些老谋深算的权贵们,见识到了这位年轻郡主的厉害与难缠。

而这场由她亲手掀起的选婿风波,也注定将为南疆本就复杂的局面,再添上几分扑朔迷离的色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