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皇上,你发配边疆的废物成仙了 > 第79章 草原的汉子宁可战死,也绝不跪着求生

素琴坐在梳妆台前,望着铜镜中那张姣好的面容,心中仍有些恍惚。

昨夜发生的一切,仿佛一场不真切的梦。

她怎么也没想到,那位在怡红楼中雷霆出手的神秘公子,竟是当今圣上李奕毅。

更让她难以置信的是,陛下竟会下旨封她为秀女,还特许她参加即将举行的科举考试。

“琴儿啊,这几日你就在这院里安心读书,需要什么尽管吩咐丫鬟,妈妈我亲自给你送来。”

怡红楼的老鸨满脸堆笑,语气是从未有过的殷勤。

她将素琴安置在一处清静雅致的小院里,远离前楼的喧嚣。

“多谢妈妈。”素琴轻声道谢,心中确有几分感激。

虽说自己终究是这风月场中的赚钱工具,但老鸨至少从未强迫她做不愿做的事,如今更是给了她一个难得的机遇。

老鸨笑得见牙不见眼,凑近低声道:“好孩子,日后若真成了陛下身边的红人,可别忘了拉妈妈一把。”

她精明得很,知道一旦素琴考取功名,自己脸上也有光,这笔投资只赚不赔。

“素琴明白,定不会忘记妈妈的恩情。”

“那你好生准备,妈妈不打扰你了。”老鸨满意地转身离去,留下素琴独自在院中。

她环顾这方小天地,心中百感交集。

曾几何时,女子连读书识字都要偷偷摸摸,更别说参加科举了。

魏国与大乾历来不许女子考取功名,认为女子就该相夫教子。

然而李奕毅登基后,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减税免租,传授新式农具制作和有机肥使用之法,让水深火热中的百姓看到了希望。

如今更是打破千年陈规,允许女子参考,这等胸襟气度,着实令人敬佩。

与此同时,大齐帝国的朝堂上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什么?割让九郡?那可是六十八座城池!”齐王看着跪在殿前、个个鼻青脸肿的使臣,气得浑身发抖,“一群饭桶!”

“大王息怒啊!”

使臣们哭丧着脸,“那神杀皇帝原本要十五郡,臣等拼死力争,这才保住六郡。若不是臣等机智,怕是连性命都要丢在大乾了!”

另一位大臣连忙劝谏:“大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眼下大乾势大,连魏国都被他们灭了,魏王更是被诛九族。若是不从,只怕我大齐……”

“是啊大王,”

又一位老臣颤巍巍地道,“割让九郡总比灭国强啊。只要国号尚在,他日未必没有翻身的机会。”

齐王颓然坐回龙椅,半晌无言。

他何尝不知大臣们说得在理?魏国实力远胜齐国,尚且落得如此下场。

若真与大乾开战,齐国王室的下场只怕会更惨。

“他们……真的退兵了?”齐王的声音透着疲惫。

“回大王,大乾军队已在陆续撤退。还请大王下旨,命九郡守军撤离,以免节外生枝。”

齐王长叹一声,仿佛瞬间老了十岁:“准奏。谁让大乾出了这么个妖孽……”

他挥了挥手,示意众臣退下。往日的帝王霸气荡然无存,只剩下深深的无力感。

就在齐国上下笼罩在屈辱与不安中时,大乾的科举考试如期举行。

贡院门前,考生们排成长队等候入场。素琴站在队伍中,心情复杂。

她没想到皇后南宫灵儿竟会亲自担任主监考。

“素琴姑娘,要加油啊。”南宫灵儿看到她,微笑着鼓励道。

“谢皇后娘娘,奴婢定当尽力。”素琴连忙行礼,心中既感动又紧张。

这时,贡院门口传来一阵骚动。南宫灵儿蹙眉问道:“外面为何喧哗?”

高大人忙回禀:“是几个迟到的考生。”

“考试尚未开始,让他们进来吧。”

南宫灵儿淡淡道,“陛下说过,三年一次的科举不易,说不定他们路上遇到了什么难处。”

“这……”高大人面露难色,“礼法上……”

“高大人,”南宫灵儿语气转冷,“莫要死守那些陈规旧矩。陛下有旨,开考后一个时辰内到的,都可安排在偏院参考。”

“臣遵旨。”高大人只得应下,心里暗叹皇后娘娘真是越来越有陛下的作风了。

南宫灵儿环视全场,清越的声音传遍贡院:“诸位考生务必写清姓名,若有涂改痕迹,一律视为冒名顶替,永不录用。”

这次参加科举的有一千多人,其中女子不足百人。待王嫣然将考题送到后,考试正式开始。

与往届不同,这次考试只需一天时间,考生只需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作答即可。

考题涵盖农业、经商、管理、治国、兵法、法律、民生、金融、数术、天文、地理、历史、育才等十余个方向。

最特别的是,每个方向都会评选“单科状元”,一经录用便是从七品官职。

“大家都看清楚考题了,”南宫灵儿宣布,“请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作答。”

有考生好奇地问:“皇后娘娘,请问‘育才’是何意?”

“育才,即教育育人。负责管理全国书院夫子,编修书籍,推广教化。”南宫灵儿解释道,“教育乃立国之本,此职责任重大。”

素琴仔细研读考题后,最终选择了音律书画和律法两个方向。

她在音律上造诣颇深,同时对民间法治也有自己的见解。

就在科举紧张进行之时,李奕毅在宫中接到了前线的消息。

“陛下,八皇子已率军接管齐国九郡,各地秩序井然。”兵部尚书禀报道,“敢问陛下,我们何时发兵攻打齐国剩余领土?”

李奕毅凝视着地图,沉吟道:“传令南昭,百万大军解甲归田,只留三十万精兵即可。”

珑可儿呈上一封书信:“陛下,南昭女帝已回信,愿改国号为‘大乾’,归顺我朝统辖。”

“很好,”李奕毅点头,“回复南昭女帝,若有需要,大定将在钱粮各方面全力相助。”

如今大乾已统辖原魏国全境、南昭及大齐九郡,李奕毅推行的新政更是让民心所向,系统声望已突破二十亿点。

“传令镇国公和大元帅,”李奕毅对通灵鸟吩咐,“选派精兵伪装成商队,秘密潜入齐国各城囤积粮草,在边境集结待命。”

这一次,李奕毅不打算动用百万大军,五十万精兵足矣。他特意嘱咐:

“让那些多年未归的将士们回家探亲,军饷足额发放,免除赋税,各地官府要给他们多分良田。”

“好的,两个时辰内传到。”通灵鸟振翅飞去。

“陛下,臣等是否需要随军出征?”有大臣请示。

“不必着急,”李奕毅摆手,“待科举结束,新科进士还需诸位教导安置。届时再随朕出征不迟。”

“臣等遵旨!”

下一次大战已迫在眉睫。

李奕毅深知,和平从来不是求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即便背负骂名,他也要为天下百姓打出一个太平盛世。

与此同时,北莽和匈奴两国也感受到了危机。

得知大齐割让九郡的消息后,两国君主紧急商议对策。

“可汗,我们该如何是好?”草原各部首领齐聚王帐,个个面色凝重。

有人提议:“可汗,不如与大乾和亲,将公主嫁过去如何?”

“不可!”匈奴可汗断然拒绝,“我们草原的汉子,宁可战死,也绝不跪着求生!”

帐内顿时陷入沉默,所有人都明白,面对如日中天的大乾,他们必须尽快做出抉择。

而大乾的下一场征伐,似乎已经不远了。

让这个可汗,怎么想,都想不明白,大乾的九皇子怎么天生好战,比他们草上的汉子还要好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