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 第470章 抄前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470章 抄前

作者:一凡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0:51:54

他的手指又依次划过大清河南的泺口、堰头两个渡口:“至于此更北的二渡口,距我军则更远,皆在五十里开外。即便我军不顾一切强行军,最早也要入夜方能抵达。届时,虏骑主力恐已大部过河,我军劳师袭远,反是徒劳。”

赞画房的分析如同一盆冷水。

所有人都沉默下来,脸色难看。谁都没想到,建奴的撤退行动如此果决、高效,当他们还在疑惑、试探、验证情报时,对方已经悄无声息地从昨夜开始就在背后进行渡河行动。

而那上万虎视眈眈的清军骑兵,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牢牢地扼杀了凯旋军任何快速突进的可能。

结阵缓行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却也意味着,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清军主力,带着掳掠的成果,在他们的注视下北返。

一种无力感和愤懑,笼罩在每位将领心头。杨凡凝视着地图上那三条代表渡河的箭头,目光幽深,仿佛在权衡着某种极其艰难的决断。

后世济南以北的黄河在此时是大清河(古济水)河道,而非黄河。大清河在此刻,反成为了清军最有效的护身符。

赞画周博文指着地图,语气沉重地补充道:“大人、诸位将军,还有一虑。清军此次撤退效率极高,一旦其主力尽数北渡大清河,势必以这几个渡口为桥头堡,构筑防线,阻碍我军北上追击。

其最终意图,便是与已抵达沧州的多尔衮左路军汇合,届时两路清军合兵八万以上,汇合后再反过来围攻我军,若让对方战略意图达到,届时局势将对我军极为险恶!”

就在众将皆感愁眉不展,仿佛陷入死局之际,一直沉默审视地图的杨凡缓缓抬起了头。

他的脸上并无多少失败者的挫败感,反而有一种基于目前现实的冷静。

“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制定计划并非就是为了一成不变的实施,灵活应变才是我等所应。”

杨凡的声音平稳,带着穿透迷雾的力量,诸将闻言点头,皆是恭敬聆听。

杨凡继续说:“既然依托济南拉扯消耗建奴右路的战略目标已无法达成,那便不再纠结于此。建奴急于北归,但前面还有孙督师在德州、宁津一线布下的防线,我们还有机会。”

秦起明闻言,忍不住提出疑虑:“大人,孙督师那边……除了他自家的几千抚标营秦兵尚可一战,延绥、宁夏那些边军,战力实在堪忧,山东兵和大同兵孙督更是无法协调。若建奴右路这数万精锐不顾一切北突,恐怕孙督最多能保德州……宁津的延绥、宁夏怕是难以抵挡。”

他的话引起了许平等人的点头附和,这确实是现实难题。

杨凡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略一沉吟,眼中锐光一闪,已然有了决断:“一味尾随追击,即便能逼退眼前这支清军骑兵,待我军赶到渡口,也为时已晚。既然如此,我们不如……抄前!”

“抄前?”

众将精神一振,目光齐刷刷聚焦过来。

杨凡的手指重重落在大清河北岸,“建奴分三路渡河,其部众、辎重、俘虏绵延数十里,队伍臃肿,行军速度必然快不了。我军可派一主力营,立刻另择一渡口抢先北渡大清河,快速赶赴德州防线!

协助孙督师巩固防御,或择险要处建立固守,扼守住清军北归的必经之路!只要卡住咽喉,便能破坏其与多尔衮汇合的战略,为我主力大军北上合围争取时间!”

周博文马上提出异议:“可如此我军兵力将再度摊薄,若是右路察觉后进攻我军,恐怕……”

杨凡摆手道;“若清军右路独自来攻,两个主力营加中军标营足够应对。”

话落,杨凡目光扫过帐下三位主力营指挥官:“现在,我需要一个营,执行此抄前阻敌之重任!”

几乎是杨凡话音刚落,归义营游击刘国能几乎想都没想,便猛地踏前一步抱拳洪声道:“大人!末将愿往!北直隶的地界,末将还没去过,正好去见识见识!还请总兵,还有许兄、秦兄,给末将这个机会!”

许平和秦起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默许。此任务风险巨大,但若成功,功劳亦是不小,刘国能新附不久,急于立功站稳脚跟,由他前去倒也合适。

杨凡看了刘国能一眼,见其目光灼灼,战意昂扬,当即不再犹豫,大笑一声:“好!刘游击有此锐气,此任务非你莫属!”

他随即转向赞画房:“盖赞画!”

“属下在!”

“立刻测算,何处渡口可让归义营以最快速度北渡大清河?”

盖世才与身旁几位赞画迅速低头商议,手指在地图上快速比划和计算,他片刻后抬头回禀:“大人!我军大阵据此往西北十里,有一‘西魏渡’,乃民间常用渡口,水势相对平缓,常有辎重船队经此往返。从此处北渡,最为便捷!”

“好!”杨凡点头,随即取过一枚令箭。

他将令箭郑重递向刘国能,声音沉肃:“刘国能听令!命你率归义营全体,携带五日干粮及必备军械,即刻出发!赶往西魏渡口,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北渡大清河!渡河后,全营轻装疾进,直奔德州方向,与孙传庭督师汇合!或根据实际情况,择要地构筑防线,务必阻延、骚扰清军右路军北归步伐,等待我军主力北上!届时,你我南北夹击,必可重创敌军!”

“末将得令!必不辱使命!”

刘国能胸膛剧烈起伏,激动单膝跪地接过令箭,声音洪亮异常。他向着杨凡及帐内诸将重重一抱拳,转身便大步流星冲出军帐,立刻前去集结麾下兵马。

目送刘国能离去,杨凡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变得锐利如刀,扫过帐中剩余将领:“后手已下,我们回到眼前!清军想跑没那么容易!传我将令!破虏营、靖寇营、中军标营即刻结束对峙状态,转为进攻阵型!

结阵向前,稳步推进,目标——齐河官渡!就算不能全歼,咱们也要从建奴身上狠狠咬下一块肉来,让他知道,这济南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

注释1:

现代济南以北的黄河是在清咸丰五年才 取代大清河。

这一年河南兰考铜瓦厢发生黄河决口,洪水向东北横穿运河后夺占大清河河道,顺着大清河从山东利津注入渤海。自此济南以北原本清澈的大清河被黄河泥沙裹挟,河道名称也彻底改为黄河,

而现在济南北面的黄河河道在明朝崇祯十二年是大清河(古济水),而非黄河。当时这里的大清河宽度约为400-500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