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 第454章 密奏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454章 密奏

作者:一凡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0:51:54

紫禁城,平台。

暮色更深,宫灯初上,杨嗣昌在内侍的引导下匆匆步入,目光快速一扫,心头顿时便是一紧。

户部尚书程国祥、礼部尚书范复粹、刑部尚书方逢年、工部尚书蔡国用,几位内阁同僚已然垂首肃立在此。

他们见到杨嗣昌进来,却皆是眼神躲闪,神色各异,无一人敢与他正眼相对。

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浸透杨嗣昌的四肢百骸。

他强自镇定趋步上前,依礼跪拜在地:“臣杨嗣昌,奉诏见驾,吾皇万岁。”

以往他行礼后,陛下很快就会让他起身奏对。

可今日,御座之上一片沉寂,只有无形的威压如同实质般笼罩下来,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膝盖接触青砖的冰冷感逐渐清晰,杨嗣昌伏在地上的额头,微微渗出了冷汗,他心中的不安疯狂滋长。

终于,崇祯皇帝冰冷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听不出对方喜怒:“平身。”

“谢陛下。”杨嗣昌暗暗松了口气,却不敢完全放松,依言站起身,垂手侍立,等待皇帝先开口。

“杨卿……”

崇祯的声音依旧平稳,“朕再问你一次,卢象升……究竟是如何死的?到底是力战殉国于巨鹿贾庄,还是你所说的那般畏罪逃生?”

杨嗣昌心中咯噔一下,陛下为何旧事重提?

卢象升战死已有些时日,他此前确实多次在陛下面前暗示,卢象升轻敌冒进,致使大军覆没,其本人下落不明,或有“畏罪潜逃、假死”之嫌。

此刻事发突然,他只得硬着头皮,沿用旧说:“回陛下,巨鹿之败,卢象升身为督师责无旁贷。战场混乱,尸骸遍野,其本人究竟是战死还是……还是趁乱脱走,目前尚难定论。臣以为,还需详加查证,以免……”

“混账!”

一声暴喝如同惊雷,骤然在平台上炸响!

崇祯皇帝猛地从御座上弹起,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指着杨嗣昌的手指都在颤抖:“详加查证?杨嗣昌!你要欺瞒朕到几时?!非要陷朕于不仁不义,苛待忠臣的地步吗?!”

杨嗣昌被这突如其来的雷霆之怒骇得浑身一颤,慌忙再次跪伏于地:“臣……臣万死!臣不知陛下何出此言?”

“何出此言?”

崇祯怒极反笑,将一叠文书狠狠摔在杨嗣昌面前青砖上,“你自己看!这是巨鹿当地数十名乡绅耆老联名血书,以全家性命担保!他们亲眼所见,卢象升身被数十创,麻衣尽赤,犹自挥刀杀贼,最终力竭战死!

其仆杨陆凯伏于其尸身之上,背中二十四箭而亡!忠烈至此,天地可鉴!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朕面前推测他畏罪或是假死以求活?!”

杨嗣昌看着散落在地上的血书副本,那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名字和手印,此时他脑中一片空白,万万没想到,远在巨鹿的乡绅,怎么可能能够绕过层层官府,直接将这状子递到了御前!?

是谁在背后推动?

他张了张嘴,事发突然,他想要辩解,可一时却不知从何突破。

崇祯冷冷看着他,忽然从桌案将几个弹劾奏折扔下来:“还有这些,你自己看吧!”

杨嗣昌恭敬捡过一一翻看,但这些都是朝堂上对他的弹劾,也是他知道的那些。

其中御史高捷指控杨嗣昌因与卢象升主战和主和战略分歧,弹劾杨嗣昌故意“掣肘军前”,暗中克扣卢象升部军饷与粮草,导致其部“兵饥马疲”,无法正面抗清。

二是弹劾杨嗣昌“私主议和”,为避战竟暗中与清军接触,放任清军在畿辅、山东劫掠,属于“误国通敌”。

给事中何楷更是称杨嗣昌独断军事调度,排挤卢象升等主战派,最终酿成“卢帅战死、疆土残破”的惨局。

主事鹿善继弹劾卢象升战死前曾多次向杨嗣昌求援,却被杨嗣昌以“兵分防奴”为由拒绝,故意让卢象升部“孤军当敌”;同时揭发杨嗣昌“掩败为功”,向崇祯帝隐瞒清军劫掠的真实损失,属于“欺君罔上”。

新旧叠加,崇祯怒火更炽:“朕已派遣锦衣卫星夜兼程前往巨鹿!若验明卢象升确系战死,无论他此前是否有失地丧师之过,人死为大,该给他的恤典,朕一样不会少!不能寒了天下忠臣良将的心……”

皇帝的这番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杨嗣昌的心头。

他知道,自己之前对卢象升的所有打压,都已彻底失败,甚至会引火烧身。

“至于你与高起潜刻意分薄卢象升兵马,乃至暗示保定巡抚张其平,断绝卢部粮饷一事……”崇祯的声音放缓,却带着更刺骨的寒意,“朕,也已着锦衣卫并东厂暗中调查。此事,今日暂且不提。”

轰隆!

杨嗣昌只觉得脑子里像是炸开了一道惊雷,震得他魂飞魄散,虽然他自信此事做得隐秘,从未留下任何白纸黑字的指令,所有暗示皆在密谈与心照不宣之间,按道理绝无实据落入他人之手。

但这调查本身就代表了极度危险的信号,陛下既然能说出联手分兵、断绝粮饷这样的具体指向,必然是掌握了某些他所不知道的线索或人证。

无边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他以头触地,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嘶喊道:“陛下!臣……臣对陛下、对大明一片赤诚,天日可表!可让日月鉴人心呐!

此等之事,绝乃构陷!臣敢以阖族性命对天起誓,还请陛下明察,圣心明断阿!”

--------------

注释1:

《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杨嗣昌》卢象升主战,杨嗣昌与高起潜主和,两人“交恶”。杨嗣昌“戒诸将毋轻战”,导致卢象升孤立无援。

注释2:

崇祯帝对卢象升的态度经历了从猜忌到追赠的转变。卢象升战死后,杨嗣昌尚在之时,崇祯帝起初听信杨嗣昌谗言,认为其“侦探不明,调度无方”,甚至斥责其“沽名欺众”。

直至崇祯十四年,杨嗣昌因剿张献忠失败自杀后,朝堂上没有了杨嗣昌打压控制,崇祯才追赠卢象升为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衔,并赐祭葬。南明弘光政权进一步追谥其为忠烈,彰显其忠义气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