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 第406章 返归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406章 返归

作者:一凡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0:51:54

此刻对方翻身下马,脸上带着豪爽笑容,话语虽是调侃,眼中却是真诚祝贺。

杨凡知他性情,也不生气地笑着迎了上去,拱手道:“虎兄说笑了!你我康宁坪并肩杀敌,是过命的交情,这尚方剑再利,也斩不到自家人头上。另外虎兄荣升总兵,镇守一方,我还未曾当面道贺呢!”

两人执手相视大笑,笑谈几句后,虎大威的目光便被旁边正在套车的火炮吸引了过去,他搓着手,跑过去围着其中一门六磅炮转了两圈,又是摸又是敲。

正在装炮套马的炮组队瞧见一个大官忽然冲过来,又是摸又是敲,顿时也不敢动了,只能立在旁边等着对方摸完。

虎大威眼中满是羡慕,抬起头后又开始唠叨:“我说杨兄,你这好东西可真不少!什么时候能分我几门这玩意儿?不多,就两三门也成,让我也能挺直腰杆轰他娘的建奴几炮!”

似乎怕杨凡拒绝,他赶忙站起身又朝杨凡凑近些,压低声音,“你开个价,多少银子一门?我砸锅卖铁也得想法子凑凑…~”

杨凡看着虎大威那眼巴巴的样子,心中苦笑。

这火炮其实已经突破技术难题,量产不难,他也并非是不舍得,只是一旦开了军械这个口子,给了这虎大威,卢象升若要他也不能不给。

如此一来以后大家都有,纸包不住火,谁若是战败了,那流寇建奴也能抢到,他凯旋军也就没了优势。

他拍了拍冰冷的炮管,无奈地摇头:“虎兄,不是在下吝啬。实在是这等精密炮具铸造极难,工料、匠人缺一不可,产出有限。

再者陛下只给了我等五年之期,现在也是掰着指头算日子,就指望这些家伙事能帮上大忙,实在是……匀不出来。若是太平年月,定当为虎兄筹措几门。”

虎大威也知道杨凡说的是实情,这等能野战破敌的重火器,谁不是当做命根子?

他虽有些失望,但也豁达地他摆了摆手:“罢了罢了,我也就这么一说,现在谁都知道你担子重。”

闲聊过后,他忽然收敛了笑容,从怀中取出一封火漆封口的信,郑重地递给杨凡。

“这是?”杨凡接过信。

“卢总理今早已离京,赶往宣大上任了,正式就任宣大总督。”虎大威正色道,“这是他临行前,让我转交给你的。”

杨凡拆开信,展开细读。

信中是卢象升刚劲有力的亲笔,对方首先简要提及了他抵达宣大后的方略:既大兴屯田以实边储,整饬武备以固边防,同时尝试联络漠南蒙古诸部,以期形成对建奴的牵制。

随后,卢象升笔锋一转,语气变得格外凝重,他告诫杨凡,既然杨凡先剿办流寇,务必吸取前任五省总督陈奇瑜车箱峡抚剿失败、致使流寇坐大的惨痛教训,强调“首恶务尽”,切不可心存侥幸,再蹈覆辙。

信的末尾,卢象升又写道待杨凡荡平流寇,安定内地之时。

想来那时候他应当也在宣大略有根基,和成效了,应该也整训出上万可战之兵。

届时他让杨凡可率凯旋营雄师北上,他们两军互为犄角,并肩而战,共击建奴,以竟全功。最后盼杨凡珍重,早传剿寇捷音。

看完信,杨凡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卢象升虽一直不赞同他夸下这等海口,但当他真正要踏上征途时,给予的却是最切实的提醒和坚定的支持承诺。

他将信小心收好,对虎大威道:“请虎兄回头若有便,代我回禀督师,他的告诫,小子字字铭记于心!剿寇之事,必不敢有丝毫懈怠轻忽!期待他日,能与督师会猎于北地,纵马呼啸,痛击建奴!”

虎大威重重点头:“好!这话我一定带到!杨兄一路保重!我在山西,等着你的好消息!”

两人再次用力抱拳,虎大威便翻身上马,带着亲兵策马而去。

杨凡站在原地,望着虎大威远去的烟尘,又回头注视正在搬运的凯旋军将士。

五年之期,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而脚下的路,从通州到重庆,再到整个中原,乃至遥远的辽东,注定布满变数。

他眼神重新变得坚定锐利。

“传令下去,明日卯时启程,目标重庆!”

……

凯旋军将从通州出发,优先沿驿道南下,经涿州、保定走京保真驿道至真定,过黄河抵河南开封。

再转豫鄂驿道西南行,经许昌、南阳到襄阳,最后从襄阳沿汉水西至夷陵,转入长江逆流而上,过夔门入川,终达重庆。

这条路线水陆结合,沿途可依托官道保障补给,又借长江水路减少陆路行军损耗,全程计划两个月。

返归重庆时,应该是也接近年关了。

本次杨凡被朝廷升从二品镇国将军,职权是平贼将军,加援剿总兵,再加太子少保和尚方宝剑,可压制其他总兵及以下。

而杨凡麾下部将,也跟着他水涨船高。兵部要他叙功,也都被他将功劳报了上去。

寇汉霄、秦起明两个千总都升任了从二品的都指挥同知,再初授昭信校尉。许平来的晚了些,但也升任了从三品指挥同知,再加忠武校尉。

石望作为中军部主官,也升任了都指挥同知,还升授承信校尉。张攀作为镇抚司镇抚官,升任了从三品指挥同知,再加忠武校尉。

其余阎宗盛、虎洪烈、高源三人,也官至正四品指挥佥事,初授了忠显校尉。

就连周博文和盖世才这种属于营兵制下的临时幕职,杨凡也都一并列了上去,兵部上报后,崇祯一概不看,全部点头。

两个书生摇身一变,成了实职从五品卫镇抚,实现了幕职转实职的晋升。

虞承文作为重庆军器局大使,也被杨凡以提供精良器械有功为由举荐,转了品级官千户,但仍留原职位。

最麻烦的还是炮兵队李大伟,他之前作为杨凡的雇佣兵,连个大明籍贯都没有。

兵部来核对的官员本来意思是这等红毛,干脆就以实用激励为主,赐些白银、绸缎了事,无需先定籍贯。

但李大伟不干,他想长期留用,于是兵部又叫来户部,以“归附”身份为他定虚拟籍贯,附籍于广东香山。成了大明人后,给了他正四品指挥佥事,初授了忠显校尉,李大伟才心满意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