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 第366章 骑虎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366章 骑虎

作者:一凡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0:51:54

翌日清晨,休整了一夜的川东营大寨恢复了生气,炊烟袅袅,但中军帅帐内的气氛却比昨夜更凝重。

各级将领再次围聚在地图前,一夜之后,更多的消息如同雪花般传回,却无法决定出他们这支军队的一个去留。

赞画周博文首先汇总军情:“经夜不收确认,镶红、正红旗溃兵已抵达固安附近,与阿济格四万建奴主力顺利汇合。汇合之后,建奴主力并无立即北上报复或寻求决战的迹象,只是在固安周边扎营持续收缩兵力,其后续动向不明。”

“固安距此约八十里,按建奴行军速度至少需两日路程。目前看我军尚有周旋余地,暂时安全。”

这算是个不好不坏的消息,至少给了喘息之机。

“但我军粮草告急,京畿之地满目苍夷,建奴、他部官军遍地走……”

周博文还在说,杨凡却挥手打断,他先插话说:“东安县方向的张凤翼张本兵给我们送了一批粮草,可解燃眉之急。”

众将闻言一松,之前骑兵司突袭建奴营盘,但被建奴正红旗步兵回防逼退。而他们之前沿途行进,在黄河以南杨凡还可以依托唐家发动用金钱攻势,用银子买高价粮,但到了京畿他是真的没了法子,买不到粮不说,就算买到粮食,也容易被建奴劫了,或者被其他官军半途劫走。

杨凡语气十分无奈,又说:“粮草送到后,京师方面……”

“天使清晨又至,带来陛下催战旨意。陛下已将捷报通传天下以振士气,并严令我等‘再创佳绩’,不可使建奴喘息。旨意中明确说,已下令宣大总督梁廷柱和兵部尚书张凤翼部、以及通州高起潜部与我军协同作战,共击建奴。”

然而,与这纸激昂催战的圣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派去东安县和通州两路友军的夜不收,其带回来的冰冷现实。

“派往东安的弟兄回报,”杨凡拿着刚收到的塘报,“张本兵称其所部京营、宣大兵马疲粮匮,需固守东安保障漕运要道,京营更需留备调用,以防京师不测,声称其责任重大,无法分兵前来合营,只让我军相机而动,他必为后援。好在见我军风头正劲,为我军送来的那批粮草勉强可共五日所需。”

张凤翼作为兵部尚书,是全**事行政的最高负责人,奉命督军宣大边军与京营的勇卫营,其驻扎东安县,与阿济格的清军主力观望相持,互相牵制。

其声称守护东安,将此处作为宣大边军支援京城的粮道枢纽,保障后勤运输。但却忽略需要他居中协调,策应各方勤王军。

此前京师就多次指责他逗留不进,虽督军驻扎东安,却始终按兵不动,即便勤王军陆续抵达,他也以“需待宣大边军全员集结”、“粮道需再加固”为由,不主动向清军发起进攻。

杨凡放下来袭东安县的塘报,拿起另一封,神色更重。

“通州那边更甚,高公公直接说关宁军奉命驻防通州,护卫京师东大门,寸步难离。还说……还说我军既然能独力大破建奴西路军,想必对付清军主力阿济格亦不在话下,他就不来分功了!粮草更是推说周转不便,一粒也无。”

帐内顿时一片哗然!

“岂有此理!这分明是坐视我等孤军奋战!”

“陛下明明下了旨意,他们竟敢阳奉阴违!”

“什么粮匮力疲!分明是畏敌如虎,怕折了自己兵马!”

“我看他们是嫉妒我军功劳,想等我军与建奴拼个两败俱伤!”

将领们情绪激动,争吵不休。

高起潜核心身份为宦官监军,受崇祯帝委派驻守通州,直接对皇帝负责。名义是督守通州及京畿东部防线,监督部分京营和本地军队,保障北京东大门安全。

但至今年清军再次入关开始,高起潜驻守通州期间,始终以“固防”为由,拒绝主动驰援周边战场。

上次大同王朴在京畿南郊与清军小战,对方求援快马到了通州,高起潜也仅派少量兵力虚张声势,核心部队始终龟缩通州城内畏战避敌。

此时帐中,更多人强烈反对再与建奴作战,认为没有友军策应,孤军深入对抗四万清军主力,无异于以卵击石,昨日胜仗的成果可能付诸东流。

还有人建议干脆向后收缩,靠近京师扎营,至少安全些,但这样又恐被朝廷责骂畏战。

“安静。”

杨凡充满威严的声音压过了争吵,他眉头紧锁,手指在地图上固安的位置重重敲了敲。

眼前的情况确实棘手,他已拔得头筹,却也因此导致自己骑虎难下。

皇帝催战,期望甚高,但友军避战,他又孤立无援。敌军主力近在咫尺,虽暂无动静,却如卧榻猛虎。

他深知稍有不慎,这支刚刚立下大功的军队就将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贸然进攻是冒险,畏缩不前是抗旨,向后撤退则可能被视为溃逃,同样会授人以柄。

沉吟良久,杨凡深吸一口气,脑子里已经有了计划:“陛下催战,期望我等再立新功,但用兵之道,岂能一味蛮干?张凤翼、高起潜不愿合兵,其中虽缘由复杂,但我容不得他们坐后观望,隔岸观我们与清军打生打死!”

他目光扫过众将,他话没说完,实际上现在清军有了防备,下一次若是野战怕是会被清军群起而攻,所以他现在只想会合友军,避免被清军围攻。

“我自当再次去信通州、东安县,尝试最后交涉,同时也将向京师澄清两方情况,请圣上定夺。”

群将闻言肃然,杨凡意思很明确了,眼下不会因为皇帝在后边拱火利诱,就带着他们全军再与建奴血战。

而且现在杨凡有直达天听的独奏权力,不受上官内阁阻拦,只要表明通州、东安县数万兵马不愿协作,仅靠他们五千残军自然是不可能的。

见群将安静下来,杨凡继续说道:“在这之前当务之急,是弄清阿济格主力的真实意图,他们为何按兵不动?是收缩兵力?下一步又是意欲何向?”

“传令散兵司、军情司所有夜不收,全部南出,骑兵司居中设卡,随时以为后劲,重点侦查固安方向清军主力动向,有任何异动,立即回报!”

“同时,全军继续保持战备,加固营垒。”

杨凡没有盲目遵从催战旨意,也没有消极避战,而是将主动权抓回自己手中。

众将虽然心思各异,但见主帅已有决断,也都压下吵闹齐声领命。

帐议散去,杨凡独自站在帐口,望向南方固安的方向,目光深邃。

他已经有了一支类近现代军队,足以独步南北,但却并非无敌,京畿西郊他左翼一千二百步兵遭到六千骑兵集群冲锋,就险些崩溃,全靠宪兵镇抚和散兵灰瓶支援。

现在面对十倍于他的建奴,他必须步步为营,先不求再建功,先求如何保全他这支来之不易的军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