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 第287章 复叛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287章 复叛

作者:一凡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0:51:54

崇祯七年八月初,自流寇六月被困于车厢峡,已有一月有余,过了八月,受抚之事方告完成。

守着车厢峡北口目睹流寇走得一干二净后,杨凡马上辞别卢象升与陈奇瑜,随后奉陈奇瑜军令启程,动身返回重庆。

他们一路西行,将会取道汉中,协助川北参将掌令镇压当地摇黄流寇。

而另一方面,先后受抚的三万六千余流寇,在北口被分批遣返归农,百人由一名明军“安抚官”押送,沿途州县须供应粮草。

然而仅仅数日之后,流寇刚走出栈道、摆脱大股官军监视,便即刻反叛,将负责押解的安抚官尽数杀害。

八月上旬,闯营李自成部进抵凤翔城下,诈称“奉督抚檄文安插于城内”,企图骗开城门。

守城官员识破其计,以绳索吊人上城试探,先登城的三十六人皆被斩杀。此事传出,标志着农民军正式再叛。

随后,流寇迅速攻陷麟游、永寿等县,关中大震。

消息传至京师,陈奇瑜立即推卸责任,率先上疏弹劾地方官员,将反叛归咎地方官杀降激变。

他又劾奏宝鸡知县李嘉彦、凤翔乡绅孙鹏等五十三人,称其破坏招抚大局。崇祯帝震怒,下令将李嘉彦等人逮捕下狱。

然而作为五省总督,剿寇责任首在于他。流寇反叛之后,陈奇瑜仓促部署,传令兵四出传檄,要求本已受令分散的各部官军重新集结,再次合兵御堵。

随后陈奇瑜更是立刻传檄河南、湖广、四川、山西四省官军,要求其再度入陕合剿,但大多官军力已不支,对此阳奉阴违。

自觉大难临头,陈奇瑜只能接着又诿过同僚,他劾奏陕西巡抚练国事面对归降流寇“阻挠逗留”,致使其被朝廷革职。

兵部尚书张凤翼作为陈奇瑜姻亲,也附议称“罪在练国事”。

待杨凡抵达汉中之时,刚好接到陈奇瑜檄令,这个时候时间已进入八月上旬。

此时情势糜烂,流寇反叛后迅速蔓延,至八月初已“北至庆阳,西至巩昌,西北至邠州、永寿,西南至盩厔、郿县,遍地皆贼”,三四万人再度膨胀,裹挟民众达二十余万。

车厢峡事件成为明末流寇的转折点,暴露了明廷招抚政策之失败。

《明史》评陈奇瑜“无大计,遽许之”,以致“贼遂尽杀监视官五十员,攻陷麟游、永寿,势不可遏矣”。

《明季北略》更尖锐指出:“陈奇瑜报降贼三万六千有奇……诸贼举无降意,徒以饥疲困于地险不得逞,既度栈道,已出险,渐不受绳束,仍事杀掠”。自此,流寇如鱼入海,声势复振,闯营等部终成明廷心腹大患。

许多记载与今之论者,皆归咎于陈奇瑜收受流寇贿赂,方应允招抚。

然杨凡觉得,真正官至五省总督这等高位,真是欲敛财自有无数人趋奉,所以贿赂实非主因。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朝廷长期对流寇采取剿抚并用之策,为陈奇瑜提供决策先例。

明中期招安刘六、刘七起义的成功,以及万历年间平定哱拜叛乱时“剿抚结合”的策略,使陈奇瑜认为招安是解决民变的常规手段。他忽略了这些流寇已从“流寇”转向“政权争夺者”的本质变化。

此外,还有地方官员的应对惯性。陕西巡抚练国事等人长期主张“以抚为主”,认为“饥民可安”,这类观念经奏疏传至中枢,强化了招抚的合理性。

总而言之,车厢峡之降,是地理困境、诈降策略、财政压力、个人误判、多线作战、崇祯默许与朝廷政策共同作用之结果。

正如明末顾诚所言:“车厢峡之降,非奇瑜之愚,实明廷之衰也。”

但这些与杨凡暂时都没关系了。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治世安邦,武臣之勳为重;戡乱定祸,将士之功为先。兹尔四川川东游击将军杨凡,忠勇性成,韬钤夙谙。迩者流寇猖獗,蹂躏陕南,尔奉调驰援,矢心剿荡。

半年之内,屡建奇功,石泉坝之役,尔突袭贼垒,斩获甚众,挫贼凶锋;康宁坪之战,尔督率士卒,摧锋陷阵,拔其坚栅,覆其巢穴,功尤懋焉;及至车厢峡围剿,尔扼守险隘,昼夜防堵,使数万穷寇困蹙不得出,终成合围之功。三战皆捷,厥绩甚着。

朕闻之欣悦,深用嘉慰。夫酬功懋赏,国家之令典也。特晋尔为参将,仍听调剿贼。锡银三百五十两,表里缎绢各十匹,用旌尔劳。

尔其益奋忠勇,秉此壮猷,务期荡涤寇氛,克靖疆圉。

特谕。

崇祯七年八月。”

汉中府衙大堂之内,香炉青烟袅袅升起。

杨凡一身戎装,单膝跪于堂下,垂首聆听汉中文官以抑扬顿挫的官音朗声宣读敕谕。

文官念至“晋尔为参将”一句时,声调陡然拔高,肃立两侧的属官与将领纷纷投来目光,复杂地落在那道跪得笔挺的背影上。

诏书宣读完毕,堂中一时寂然。文官将黄绫敕谕恭敬卷起,走下堂来,递至杨凡手中。

“杨参将,恭喜高升。皇恩浩荡,还望将军再接再厉,早靖匪患。”文官脸上带着程式化的笑意。

杨凡双手接过敕谕,微凉的绫锦触及指尖。他面色沉静,依礼沉声应答:“末将杨凡,叩谢天恩!必当竭尽驽钝,扫清狂寇,以报圣恩!”

升任正三品参将,是在杨凡意料之中。

陈奇瑜与卢象升早先皆承诺为他上报请功,虽陈奇瑜如今自身难保,报功名单却是其早先一步递送朝廷的。

由从三品游击将军擢升正三品参将,杨凡已跻身高级将领之列,其上唯有正二品总兵、从二品副将,武职之路,快近顶峰。

------------

注释1:

《明史》载:“奇瑜遂劾嘉彦及凤翔乡官孙鹏等杀降激变,抚按官亦怀贰心阻挠。”《明季北略》亦载:“奇瑜因借为辞,劾地方官绅挠偾抚局,命缇骑逮宝鸡知县李嘉彦、凤翔乡绅孙鹏等五十余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