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 第279章 间隙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279章 间隙

作者:一凡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0:51:54

崇祯二年,后金皇太极率军绕道蒙古,攻入京畿。

时任辽东游击的曹文诏随袁崇焕入关勤王,在保卫京师战役中表现卓着,尤以崇祯三年收复遵化、永平、迁安、滦州四城之功,擢升参将。

彼时曹变蛟年纪不大,尚未独立领兵,但已在叔父曹文诏军中效力,亲历战阵,见识过建奴的战法。

“陈督师若是不招抚这些个因饥寒作乱的流民,要将银子、粮饷、精兵都耗费在这车厢峡,那辽事又当如何?!”曹变蛟话音落下,便是接着一声长叹,余音很快被潺潺流水声吞没。

杨凡听出他话语中夹杂着对未知局势的的担忧。

曹变蛟喘了口气,情绪渐渐平复,只剩下深深的疲惫:“所以说,陈督师他看得明白,也看得见眼前的官路前程,也知道这朝廷的症结,早不再单单几股流寇而已了。”

他不再多言,只是默然望着黑沉沉的河水。

亲兵又奉上两陶罐酒,杨凡闻言也是自觉压抑,他只得轻叹几声,亲手为曹变蛟将酒斟满。

他举杯道:“后事暂且不论。这几日车厢峡流寇消停不少,难得有曹兄这等交心之人能与在下一述大江南北、黄河内外之事。

陈总制的牌票想必早已备妥,曹兄不日即将北上,此后山高水长,不知何时才能再会,小弟先敬曹兄一杯!”

曹变蛟哈哈一笑,脸色由阴转晴,举杯与杨凡共饮。

饮罢,他注视着杨凡,目光炯炯有神:“叔父(曹文诏)已在抗虏前线,我北上之期怕是不远。但杨兄也需早做准备。在下还是那句话,能打流寇的营伍,未必能打建奴;但能打建奴的营伍,定能横扫流寇!”

此话杨凡深以为然。

就目前而言,朝廷最为倚重对抗建奴的便是关宁军。然而关宁军也仅能勉强在建奴压力下,守住山海关和宁锦防线罢了。

即便如此,关宁军的军事实力也已远超其他边军,更别说他们这些内地明军了,每年所耗辽饷与他部明军相比,更是天文数字。

至于真正能与建奴正面交锋、还不算落了下风的,戚家军算一个,白杆兵也算一个。

曹变蛟抬头羡慕道:“杨兄康宁坪一战,鹤立鸡群,可谓是在这么多股明军眼前一炮打响。

我甚至听闻洪总督都曾提及你的名字,早先在云南、大宁的战绩也被洪督、陈督、卢抚台翻了出来。杨兄打流寇是一把好手,依我看来,你我未必没有在北地相见之可能。”

闻言,杨凡哑然失笑,拱手道:“在下初入营伍,资历尚浅。若建奴果真如此棘手,他日若真再北地不幸碰上,还望曹兄救援在下要及时。”

“哈哈哈,那是自然!”曹变蛟放声大笑,与杨凡再饮一杯。

两人相谈正酣,忽见远处一塘骑快马加鞭飞奔而至。

那骑兵见到曹变蛟,立即翻身下马,朗声禀报:“大同总兵官曹文诏将军被围困于怀仁县!朝廷命我部即刻停止南下,火速北上救援!”

曹变蛟面色骤变,猛地站起身来。

……

后金主力攻陷宣府周边的长安岭、保安州,焚毁官仓及民居,致使宣府沿边千里,庐舍荡然。

其代善部围攻大同,与宣大总督张宗衡、总兵曹文诏对峙五日。因明军坚守,后金军转而攻击西安堡、阳和(今山西阳高)等地,所过城邑多残破。

后金此次入塞,迫使明军陷入双线作战的困境。

曹变蛟等多部明军北上抵御建奴后,朝廷仍严令陈奇瑜“四省巡抚合剿汉南贼”,意图依靠宣府、大同本地驻军及邻近的蓟镇、山西部队抵御外侮,让陈奇瑜解决内忧。

双线作战的确使朝廷承受着空前的压力。既要应对后金铁骑入塞,又需全力围剿蔓延流寇,资源有限,捉襟见肘。

在内外交困的重压之下,陈奇瑜首次公开表示意欲招抚车厢峡流寇。

与此同时,车厢峡内的流寇也频频高调派出使者,在闯营一名闯将的牵头下,不再偷偷摸摸,而是光明正大来到县河铺陈奇瑜的驻地,就受抚事宜展开反复商讨。

然数万人的招安,绝非一蹴而就。

条款需反复推敲,就抚细节需逐一敲定,更何况还有车厢峡南口卢象升的强烈反对。

卢象升是明确反对招抚流寇的,也是陈奇瑜麾下唯一坚持“剿尽杀绝”立场的人。

他多次从车厢峡南口阵地赶到县河铺,与陈奇瑜当面力争。据杨凡了解,卢象升详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车厢峡是“天亡流寇”的绝佳时机,流寇已被困三十余日,粮尽弓朽、死伤过半,已完全具备彻底歼灭的条件。

因此,他向陈奇瑜力谏,明确提出“贼势已穷,当乘此尽剿,若纵之出峡,必复为乱”,坚决反对接受投降。

但陈奇瑜因急于平定内患,未采纳卢象升的忠言,坚持推行“招抚”之策,甚至下令各部明军,只要流寇不擅自大股出谷,便需“按兵毋杀”。

李自成已多次往返县河铺,但受抚事宜始终未能最终落定。

然而车厢峡内的流寇显然已等不起了。自六月陷入这绝地,至七月下旬,已被围困约三十余天。

此时正值秦巴山区雨季,阴雨连绵不绝。流寇的弓弦尽皆腐烂脱落,刀剑锈蚀不堪,人困马乏,粮草断绝,每日都有将士活活饿死。

期间还遭遇连续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峡水大涨,马乏草料,马匹挨着被宰杀充饥。

但最致命的,还是粮道彻底断绝。

--------------------------

注释1:

《明史·卢象升传》明确记载:“车厢峡之困,象升力言不可抚,奇瑜不从。象升遂与奇瑜有隙。”

《明季北略》卷十二亦载:“郧抚卢象升遗书奇瑜,言贼势难抚,宜急击。奇瑜得书,置不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