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 第201章 折本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201章 折本

作者:一凡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0:51:54

不少精悍汉子立于船头,不时朝着城盐场张望,眼神焦灼。

守备营留守士兵督着民夫推着装满盐的小车,快步往码头奔去。

水边盐枭们见状,立刻迎上,手脚麻利地将一袋袋盐搬运上船。双方配合默契,无需多言,盐袋在众人手中传递,发出沙沙声响,与码头边的水波声交织。

当下夔州府兵灾刚过,新任文官尚未到任。大宁实际仍在杨凡掌控之中,夔州奉节亦是权力真空。

甚至等盐船驶出大宁河进入长江,此段水道也属杨凡两江守备营的管控范围。运盐船仅需稍显低调,杨凡便能确保他们无虞。

两方协力,整个装货过程持续进行,宛如寻常的货物装卸。

盐场一处偏僻的废弃仓库内,几道黑影闪入。

唐文卓带着一名盐枭代表在此等候,见杨凡终于到来,当即介绍道:“这位是盐商代表马宽。”

说是盐商,实际上是盐枭,杨凡打量马宽,面相确与行当契合,凶恶之色,绝非安分良民。

唐文卓在给杨凡的回信中提过,此人主营私盐走私,在长江南北都颇有势力。

三人寻了个僻静角落,开始议价。

杨凡率先开口:“马老板,盐的品质有目共睹,这价格怕是得要比信中所说高出些许才是。”

马宽微微一笑,眼中闪过精光:“杨守备,这盐成色其实一般。如今市面上私盐泛滥,风险日增,价格也不好抬得太高,也莫让兄弟我忙前忙后,没甚赚头。”

“可你给的价实在太低,远不足我等预期。”

“杨守备不懂这行里的门道。我马某人是做实诚买卖之人,从来不会欺软怕硬,见你好说话就多压价,我从来都是这价,杨守备大可四方打听打听。

况且这么多盐在下还得拆分批次,渗透不同市场,不能一次性抛售,否则必引盐价下跌。至少得分为四批,间隔三至六个月方能出手。除此之外,更得销往官盐断绝的河南、陕西之地。否则,按我给你的价,别说赚头,亏本都有可能。”

还有些其他操作马宽并未详说,诸如漕运夹带、官盐洗白等。其实他给杨凡的价格已算偏高,自身利润微薄。

他其实只是意在结交这杨守备,如此一来,日后经重庆上下游,也好有个熟人照应。

两人你来我往,一番唇枪舌剑,唐文卓也加入其中周旋调停。最后终于商定了价格。

眼瞧最后一袋盐稳妥地码放进船舱深处,马宽舒了口气,探怀取出一叠银票递给杨凡:“杨守备,这是定金,总款的一半。余下的等货安全脱手,立刻奉上。”

杨凡接过一看,是唐氏钱庄的票子,计六千两。

他点头道:“唐兄一直与我说,马老板是守信之人,生意讲究细水长流,非一锤子买卖。那余款便按马老板约定行事。”

马宽拱手:“那是自然。还请杨守备日后多多关照。”

杨凡目送盐枭们的船只缓缓驶离码头,没入夜色。

杨凡递过银票,石望赶紧接过,嘴上嘀咕:“咱九死一生抢了流寇的盐,咋感觉还亏了?”

杨凡翻个白眼:“明摆着亏了!武器装备损耗、抚恤、赏银,哪样不要银子?”

石望有些丧气,他虽在盐场,未亲历大宁血战,但也知守备营损失不小,当下道:“咱们这强盗当得……”

杨凡摆手,无奈道:“咱们新手上路,心态要好。往好处看,至少与白杆兵结了善缘不是?人家秦良玉将军还说要亲笔上书,向朝廷替咱表功呢!”

二月下旬,大宁新知县赶来接任。

守备营踏上返程休整的归路,他们乘船沿大宁河南下至巫溪,再沿长江西向。

途经石砫宣慰司,杨凡安排寇汉霄等人继续带大队人马先回重庆,自己则领两个百总局,与秦起明一同持秦良玉手令前往石砫城。

当日在秦良玉军帐中,经杨凡软磨硬泡,秦良玉终是点头,允秦起明在石砫募兵数百,补充守备营。

石砫白杆兵名扬海内、能征善战,主因在于石砫宣慰司实行“农战结合”的土兵制度。

石砫境内壮男平时务农,战时为兵,形成“全民皆兵”的动员体系。石柱境内军寨林立,各寨男丁农闲集中训练,战时迅速集结。此制使白杆兵既保生产稳定,又具快速动员之能。

故崇祯三年(1630年)秦良玉奉诏勤王时,仅十日便集结数千兵力驰援北京。

此外,白杆兵主力多为土家族子弟,其祖先久居川鄂山地渔猎,自幼习练攀爬、远射等技,与山地作战需求高度契合。

亦有土家族集体狩猎“撵仗”活动,天然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此协作精神与杨凡强调阵型的守备营有天然优势。

其武器白杆枪也是特别,其以白蜡木为杆,上配带刃铁钩、下缀铁环,兼具刺、砍、拉、锤等功能。钩刃可勾锁敌方兵器或战马,铁环可作捶打攀爬之具。

-------------

注释1:

据记载,《沈氏农书》中记载的“每50斤官盐,价格贵时需银5钱多,便宜时4钱多”基本吻合,按正常价格推算每100斤约值银0.8-1两。并非很多后世人印象中的,价格极贵,只是因为其实必需品而已。

而私盐因逃避盐引税、运输税及层层盘剥,价格通常仅为官盐的10%-30%。大部分稳定地区官盐每斤约0.02两银子,战乱时期或因供应短缺暴涨数倍甚至十余倍。

盐枭为利最大化,常采取分批次渗透不同市场,如销往官盐断绝的战乱区,将私盐价格抬至官盐的50%-70%;再利用漕运夹带勾结漕帮,较陆路省七成运费;另有官盐洗白,收买盐吏伪造“残盐”“余盐”凭证,以“合法余盐”入市,利润较纯私盐增50%。

万历年间潞盐走私案,山西盐枭经太行山销盐河南,通过分批销售、勾结税吏,年利超也才十万两,相当于山西布政使司年盐税的15%。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