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 第183章 善缘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183章 善缘

作者:一凡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0:51:54

皮甲石砫兵点头应道:“卑职离开时,秦都督亦有明言,我石砫兵马愿担主攻之责,只盼贵军死守大宁以扼流寇,静候我军赶赴战场。但还有一句话,我石砫群将让我一定要带予杨将军。”

“请讲。”

“当我军到达战场时,贵军莫要怯战!”

此言一出,屋中守备营将领皆愤愤不平、闹嚷开来。

杨凡伸手止住众人,据他所知,去年石砫白杆兵才被明军坑了一回。

去年马祥麟和妻子张凤仪奉朝廷之命分兵围剿流寇王嘉胤、王自用等部。

张凤仪率石柱土司兵孤军驻守河南侯家庄时,与流寇主力遭遇,

本应作为友军的明军左良玉部,战前承诺“侧击支援”,却因畏惧流寇群聚,不愿出兵。

其后更眼见张凤仪部陷入重围,左良玉反而后退至数十里外,坐视其败。

最终,张凤仪率白杆兵血战终日,矢尽援绝,与部众一同战死。

这事儿据现在一年都没有,所以秦良玉有此担忧,杨凡纵然心头有气,但也并非觉得对方是单单瞧不起他,只是普遍对明军战力不放心。

他点点头:“我部绝非土鸡瓦狗之辈!劳烦小将军转达秦都督,我等两军便相约后日共击流寇!届时贵军一到,我部马上出城列阵,共同夹击敌寇!”

末了,杨凡仍有些担心。

秦良玉咖位太大,或许没听说过自己这号人物,又或是看不上他这名不见经传的两江守备营。

于是又补充道:“另请秦都督宽心,我部绝非其他明军那般畏首畏尾之徒,尽是可战的虎狼之师……”

需要传的话已说完,皮甲兵的表情不再那般严肃。

他朝杨凡拱手打断道:“守备大人过虑了,我方将领只是稳妥起见随口提醒,但秦都督是相信杨守备的,在下也是相信的。

因为贵部是唯一快速赶到前线的客军,突击敌后本就是险棋,更绝非磨蹭怯弱之辈。更何况,守备大人的名号,秦都督也是知晓的。”

杨凡一怔,却见皮甲石砫兵再次拱手:“秦都督还让末将带句话,感谢杨将军送还我军故将秦拱明的尸首。”

闻言想起当初云南之事,杨凡心中更觉安稳,当日在罗平州不过是随手为之,眼下竟派上了用场。

他当即装作痛心疾首的模样,遗憾道:“唉!当日杨某兵少,难以快速突破普贼的阻拦,否则秦拱明将军或许就不会死……”

说到这里,杨凡明显感觉到这皮甲石砫兵表情复杂,情绪低落。

“杨大人昔日只是一千总,当时云南有好几支明军,贵部却是第一个赶到罗平州的援军,已是尽了力所能及之事。”

杨凡又唉了一声,脸上满是叹息。

气氛低沉了一会儿,皮甲石砫兵收拾好心情,他作为传令兵已完成使命,当即和身后的藤甲兵招呼几句,便向杨凡告退。

临走出县衙门槛时,他又回头朝杨凡真心说道:“在下再次感谢杨将军送还家父尸首!后日之战,跟着我们石砫兵马同攻便是!也还望杨将军切勿怯战、也莫要浪战,”

话音未落,杨凡望着这皮甲石砫兵,才惊觉他与罗平州见到的秦拱明尸首颇有几分相似。

他还没来得及再客套几句,便见秦拱明之子跨上马背,招呼一声,身后藤甲兵纷纷应和。

随即马蹄声响起,石砫兵马渐渐消失在视线中。

……

“最后再确认一次,据石砫兵马的情报及今日军情局的侦查,大股流寇已到东南方向五十多里外。

据夜不收半夜哨探回报,流寇扎营处都有火光,营帐明显分为两处,且都连绵数里,估计人数约在六万至八万之间。

赞画房认为,流寇明日午时便能抵达大宁。他们分两股递进,闯贼高迎祥的兵力相对更盛,但与张献忠相比差别不大,暂时不清楚对方是否会合力攻城。”

次日,大宁县城内。

破败的县衙此刻灯火通明,周博文站在桌案边朗声说着,所有百总以上的军官都聚集在此,人人都在认真看着地图。

几个把总低声议论了几句,明日要迎战七万左右的流寇,他们只有三千人左右,这绝非轻易之事,每个人心头都很紧张。

周博文没有理会,环视众人后继续道:“最坏的结果便是两伙贼寇合力猛攻城池,但我军只需坚守半日,石砫兵马就在敌军南侧,最多半日就会赶到,叛军无法久攻……”

“不过赞画房认为,流寇还有第二种作战方式,我军不得不防,那就是不愿攻城!现在,由盖赞画长为大家详细说明……”

会议结束后,杨凡毫无睡意。

他独自登高远望。

大宁县新任县令还没到任,此时大宁已由他实行军事管控,守备营士兵守在城墙上,游离街头巷尾中,整座城市寂静无声。

城内一片死寂,只有城外的防敌篝火星星点点。

杨凡又想起偷袭罗平州的那晚,今日紧张的心情如出一辙。

明天的对手,杨凡前世也听说过。

其中绰号八大王的张献忠他最记忆犹新,他记得很多清史记载说张献忠把四川百姓屠杀光了。

但他不理解,张献忠若是占据了四川,他的军队也需要民众作为根基,为何会主动大规模屠杀自己治下的百姓。

至于历史上张献忠这次能否成功入川,杨凡更摸不准,按理来说,对方刚被秦良玉逼退,又多了自己这一营强兵,当时进不来。

另一人绰号闯王,但杨凡对高迎祥这个名字印象不深,他只知道有个叫李自成的闯王,不知此刻身在何处。

张献忠、高迎祥、李自成、秦良玉……

历史书上那些惊鸿一瞥的人名,正逐渐与眼前的场景重叠。

一整晚杨凡都没合眼。

天色微明时,大宁城内的道路上,步兵正在列队,军情司的夜不收骑兵已在城外聚集。

城内一片忙碌,在代表百姓的里长吆喝声中,百姓不断从废墟中捡起有用的物资运往城墙。

里长在杨凡的要求下,又号召了城内民妇拆下门板做了许多排堵,方便明军火铳手放在垛口射击。

还组织了两百多人的民勇,等待在城门处,让官军调遣御敌。

旁边的阎宗盛正要出城,瞧见杨凡后,便走过来,其表情轻描淡写:“流寇虽有数万之众,却大多是被裹挟的百姓饥民,都是些土鸡瓦狗罢了,大人不必放在心上。”

“话虽如此,流寇势大,你军情司的夜不收也切莫浪战。”

阎宗盛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随后戴正头盔,跨上马背便飞驰到城外。

片刻后,城墙外的阎宗盛不知说了些什么,军情司的人忽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呼喊,情绪十分高涨。

随之呼啸一声,便朝东南流寇方向奔驰而去。

张攀从城下满脸阴沉地走上来,靠近杨凡耳边说:“大人,阎宗盛给他部下说,杀一个贼寇马兵,大人给赏银二两。”

杨凡闻言只是眉头微微一皱,随后便舒展开,淡淡道:“无妨。”

他迈步往城头走去,路过里长时,见对方恭恭敬敬地候在一旁。

大宁城虽未被大规模屠城,但短时间内被明军和流寇轮番占据,对百姓来说如同坐过山车。

这些日子,大宁城的百姓早已身心俱疲,心头的不安怕是比杨凡还重,杨凡便顺口勉励了对方几句,说城战之后会将他们的义举写入塘报一同上报。

他还特意问了里长的名字,说到时候列在上头。里长们听后一阵感激涕零。

刚上城墙,还没站稳,亲兵收到阎宗盛的军情过来禀告:“守备大人,阎把总回报,流寇只剩下十里了。”

杨凡颔首应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