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 第144章 大使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144章 大使

作者:一凡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0:51:54

如此一来,杨凡还真是束手无策。看来这些钱庄商人和后世商人一样,能有如此多身家,都不是愚笨之徒,个个都会资本操作,还能合力挤兑有竞争力的同行。

四个人在议事厅聊了整夜,都没有什么结果。

商议到最后杨凡的性子也倔起来,直接告诉几人,若是汇通钱庄要想砸钱把自己砸关张,那也得让对方掉两颗牙。

从次日起,将两江钱庄的利钱的活期存银利息月息涨到三分银!

既然汇通钱庄要加,就让他加吧,反正找他存银的多,利钱也不用杨凡出。

杨凡砸钱做钱庄,反正买地装修这些大头都已经进去了,再亏些他也认了。

此事也就这样定下了,两个钱庄价格战缓缓拉开帷幕。

自从升任了守备,杨凡的屯田、钱庄都没挣到银子。

但轮到花钱的时候又不老少,这些日子涂山大营持续招募新勇,每日花钱如流水,谢如烟给他说每日至少是数百两银子的支出。

更何况还有军器局,陈士奇已经差人通知他,朝廷对重庆军器局大使的任命已经下发,就是他推荐的虞承文,几日对方就将赶到重庆上任。

今日,杨凡再次在瀚海楼设宴为虞承文接风,石望提前带人去码头接对方,此时包厢中只有杨凡和陈士奇两人。

相对陈士奇的淡定,杨凡心头却是有些焦虑。他焦虑的不是军器局大使这个区区九品官,焦虑的是军器局的运作。

这人是陈士奇举荐的,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若是桀骜不驯、不与自己合作,那军器局怕是没法按自己意愿办事。到时候军器、盔甲也只能再另寻他法。

陈士奇似乎看透了杨凡的心思,端起杯中茶叶慢饮入肚,嘴中悠悠道:“杨守备莫要担心,我与虞家世代结交,这虞承文我也是见过的,做军器局大使是极为合适的。”

“末将明白了。”

陈士奇今日心情不错,颇有谈性,他又说:“听说杨守备最近在大力征兵,每兵月饷二两?”

杨凡点头称是,解释道:“正所谓重赏之下方能有勇夫,在下也是想的月饷给得多些,来的兵勇也多些,能挑选的空间也就更多了。”

陈士奇抚须而笑,越看杨凡越顺眼,他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知兵的名声,若是重庆能出一支能战强兵,日后对自己仕途有不少助力。

“招了多少兵勇了?”

“回陈大人,昨日手下人报上来的数,已经有精壮兵卒八百五十七。”

“妙妙妙!”

陈士奇拍手称快,杨凡这人这事做得颇得他性情。

短短不到一月,就招兵八百多人。这人虽然不多,但全是实打实的实兵实额。而且据陈士奇打听,新兵考核要求可不低,所以新兵都非滥竽充数之辈。

现在的守备营,想比之前乌烟瘴气的两江守备营,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此时

屋外楼梯一连串脚步响起,看样子石望已经接到了人。

杨凡和陈士奇都是正五品文武官,站起来相迎有**份,只是端坐等候。

但并不妨碍杨凡目光灼灼盯着门口,石望开门后侧过身,将门口位置让出来,在两人目光下,一个不足一米六的矮胖男子出现在面前。

杨凡呆住了。

让他呆住的并非是对方的身高,亦或是对方圆滚滚的肚子,而是对方戴着的那副金丝眼镜。

眼镜?这玩意现在有了吗?

杨凡不懂,于是扭头看向陈士奇,却见陈士奇面色如常,只顾着热情的将小胖子拉了过来,看样子此物是在大家认知范围内的。

实际上的确是杨凡孤陋寡闻。宋朝就有了叆叇,到了明朝初期,眼镜更是通过西域商人和海上贸易渠道不断流入。景泰年间(1450-1457),张宁在《方州杂录》中记载,明代宗曾赏赐胡宗伯一副金框眼镜,镜片“如钱大者二,形色绝似云母石”,可折叠收纳,佩戴后“字明大加倍”。

后来这个时代的眼镜主要用于矫正老花眼,如郎瑛记载的“老年人可用以观书”。其价格昂贵,初期多为宫廷赏赐或富商购买,如张宁提到的眼镜“非贵人不可得”。但随着崇祯年间苏州工匠孙云球发明“随目配镜”法,磨制24种度数的镜片,并编写《镜史》推广技术,使眼镜价格降至“二三分银子”,普通百姓亦可负担。

只是这虞承文所戴眼镜,制作精良,一看就不是凡品。加上对方身着直裰宽袍大袖,一件到底,像是后世的长风衣,色彩绛红华丽而不俗,颇有品质。

乍的一看,就是一个明末潮流富二代。

好在这富二代并不纨绔,陈士奇和他见过多次,将他直接拉过来站到杨凡身前便开口介绍道:“谦之贤侄,这位便是杨凡杨守备,军器局大使的位置,便是杨守备一手促成的。”

三言两语虞承文便将杨凡架在这个位置。虞承文站在两人之间站着,身体圆滚滚的,镜片背后的眼睛小小的,听了这话脸上顿时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

他手忙脚乱地就要跪下感谢,吓得两人急忙将他拉起来。

瞧见了对方这副模样,杨凡心头大石头也就落下。

这一日,他们并没有谈军器局的事情,只是唠家常,谈私事。

一夜长谈后,杨凡了解到陈士奇是重庆府巴县人。其祖父陈曰良是秀才,开始以诗书治家。父亲陈焯也是秀才,与虞家算是故交,等到陈士奇到了四川做官,自然而然两方互有拜访,陈士奇也就知道了虞承文闲居在家。

至于这个虞承文背后的虞家,可不是什么小家族。最为出名的就是南宋时期的虞允文。

虞允文出生于1110年,字彬甫,隆州仁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及第。宋孝宗时,官至宰相。

最大的功绩就是其指挥的采石矶之战,一战以南宋一万残兵,击败金军六十万大军,强行为南宋延续国祚近一百二十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