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 第33章 奇捷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33章 奇捷

作者:一凡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0:51:54

杨凡道了声好,随即一本本翻起来。乔武唤来一个家丁给汪峰华沏了壶茶,便找了个位置坐下,其他把总则簇拥在一起,不时低声交谈发出一些窃窃私语。

杨凡手上不停,在牲畜册子中,记录战马四十六匹,还记录了战马的来源、品种、年龄、健康状况等信息。

在军械方面,记录各种兵器,其中刀四百六十、枪三百三十四、剑一百九十七、戟三十四、弓一百五十,弩一百八十、盾七十三,以及还有对应的型号、制造时间、制造地点、维修状况等。

在军械登记册后面还有专门两项,其中一项是火器。十面埋伏铳、鸟铳、三眼铳等,各有一百多杆,还记录了其威力、射程、弹药配备等情况。但是却没见到火炮,想必那火炮是被守备将军直管着的。

还有一项便是盔甲,册**有铁盔甲四百六十三顶副,棉盔五顶,棉甲一十三副。

最重要的士兵花名册则是最厚的,共计战兵一千零三十,并且详细记录了士兵的个人信息,姓名、年龄、籍贯、入伍时间、家庭状况等,以及所属营等信息。

如此多的信息,又有这么多人在看,杨凡不好较真的就在此地慢慢翻看,只能草草过了一遍,便转身交给了石望收起来。

乔武见状只当杨凡看完了,便马上叫过来一个家丁,耳语了几句,随后便做了个请的动作,示意杨凡派个人跟着一同前去查收。

杨凡叫来石望,将其中最重要的几个数目说了,让他仔细比对。

两人离去后,另一个千总马进宝以及大部分把总都逐渐散去,看样子有其他事情要忙。今日守备官周大焦自己不来,打发了手下人来接汪峰华,如今面子已经给了,花名册也交接了,汪峰华也没什么可说的,大家与此事本不相关,自然也就散了。

现场只留了乔武在此接待,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一直等到快要晚饭时刻,石望和乔武的亲兵才回来。

石望阴沉着脸,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杨凡见状便知道事情看样子不太顺利。果然,石望进门便直直走到杨凡身后,小声说了几句话。

杨凡本是笑容的脸逐渐僵住,半晌,他扭头看向乔武道:“乔千总,这所有数量都和册上不对呀。”

乔武还是眯着眼在笑,他询问道:“哦?不知差了几何?”

“军械、马匹、盔甲、火器,全部只有这册上两成不到,且大多都是锈烂之物。”

乔武微微一笑,淡定道:“那便是对的,差的八成都是磨损毁坏。”

杨凡愣了一下,扭头看了眼属于“自己人”阵营的汪峰华。却瞧见对方明明听见了两人的对话,但也只是自顾自端起盖碗茶喝了一口,眼观鼻鼻观心。

显然这情况他是知道的。

“军械盔甲可以磨损毁坏,那人呢,我千总一部花名册上写的人数记的可是战兵一千零三十,可为何实际只有两百出头………”

闻言,乔武先是一愣,随即抬眼瞧了杨凡一眼,哂然一笑,退了一步,低着头也不答话。

见此情景,杨凡有些摸不着头脑。

一旁喝茶的汪峰华此时咳嗽了一声,朝乔武道:“既然已经交接完成,那便如此吧,领了印信,明日杨千总也可正常上任。如若到时候出了什么差池,我还得来这。”

乔武可以不理杨凡,却不敢不理对方,急忙起身说道:“下官不敢,一定转达周大人,给杨兄弟安排到位。”

汪峰华翻了个白眼,随后回头对杨凡道:“杨千总,此间事了,你便送我回城中吧。”

汪峰华就是杨凡在此地的靠山和底气,此时眼见汪峰华不想深究此事,杨凡也自知不可能在这上边再做文章,也已经猜到花名册上的毁坏破损和空额的事怕是重庆上上下下都清楚,此事应该也是许多人都有油手。

他不是个轴的人,只得心头叹息一声,随后便点了头。

两日离开守备府,杨凡一路随着汪峰华轿子默默前行,行进至九龙桥处,轿子停了,书童过来呼唤杨凡过去,说汪峰华有话要讲。

杨凡弯着腰跟着走来到轿子旁边,瞧见汪峰华已经掀开门帘,他便靠过去。

汪峰华道:“此事做到此处,我已尽了全力,对得起杨千总你,也对得起陈大人的嘱托。”

“实在是叨扰汪大人了”

汪峰华继续道:“我有几句话你需牢记。”

“汪大人请说,下官定铭记于心。”

汪峰华目光一凝,道:“你往后在这守备营中,还需提防小心周大焦,他是侯良柱一把手提拔起来之人,不是咱们一路人,况且今日你也见到,你做这个千总,他是极为排斥的。你如今在他手下做事,日后还需小心谨慎。”

“多谢汪大人,下官谨记。”

“我不日将转任通州知州,你来重庆本该由本官多为扶持,但眼下也是无法了。”

通州属于顺天府的下属州县,顺天府也就是京师,是当今圣上所在,正儿八经的天子脚下。

汪峰华从正六品的通判升迁为正五品的通州知州,品级升了两级,跳过从五品,更何况通州离京师极近,这也意味着汪峰华距离权力中枢更近,巴结六部三院的大人们也更容易。

日后飞黄腾达也更容易,前途一片光明,怪不得前两日心情如此好,愿意拉着杨凡说如此多私暗之事。

只是苦了杨凡,他本就对此地人生地不熟,只有一个汪峰华算是可依靠之人,对方却升迁在即,日后远水难救近渴,也怪不得周大焦对他如此有恃无恐。

但此时此刻,杨凡也知凭自己无法阻止。汪峰华马上要去顺天府的通州任职,算是自己认识中最大的实权官。当即他又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双手呈上道:

“忽儿得知汪大人高升,在下也无甚准备,此去京师之地,前途漫漫,所费极多。一点心意,还望汪大人笑纳。”

汪峰华眼神闪动,在他眼中杨凡此人比起其他那些武夫更为知书达礼,出手又阔绰,和他又同样是聚拢在朱燮元大旗之下。如果他在重庆,自当会深度绑定,但现在他马上离任,就算想管也管不了他了。

身旁书童过来收了银锭,汪峰华想了想说道:“不过你大可放心,凡事讲究个礼尚往来。我调任后,重庆知府谢士章谢大人虽不是我等一路,但也不是周大焦一派,他素与我有些私交,我与他知会一二。虽然不至于将你收为嫡系,但至少在重庆这地方,有他一个保你的态度,那个周大焦就不敢太过造次。”

“如此,谢过汪大人了。”

汪峰华还想说些什么,却停了口,上下打量了一番杨凡,悠悠道:“杨千总便送到此处吧,今后前路扑迷,你我仕途官运便需看自己努力了。”

杨凡闻言再上前一步道:“小人还在望江楼备下薄宴,感谢大人今日跑一趟,还希望……”

汪峰华摆手打断,道:“不必了,本官该做的、该说的,自会完成。接下来,就是看杨千总你自个的造化了。”

话音落下,汪峰华放下轿帘子退回了里侧,数个轿夫一声吆喝,轿子重新起轿远去。

杨凡站在原地笑脸目送,待到轿子越来越小,直至在视野汇形成了一个小点,他的表情才渐渐恢复如常。

杨凡扭头问身后的石望:“谢三儿查得怎么样了,这重庆两江守备营到底是什么情况?周大焦又是什么情况?咱花了四千两银子才买了个千总,怎么尽是受尽这些鸟人的白眼,好不易有个靠山,又要升迁他地?到底是什么情况?!”

……

次日,两江守备营涂山脚下驻地,杨凡已经入驻了千总一部的分守点,三个千总部虽然营区都在一起。但千总一部在靠江北部,与千总二部、三部中间有一道百步杂草空地,形成一个软隔离区。

两江守备营虽然有三千多人的兵额,但是只有十来间正常营房。大部分营房在几年前守备营被奢崇明歼灭时被焚毁。

虽然后来又有重建,但大部分被各官侵占,有些沿江的也被改成储物点,租给了过江客商当中转仓库。

其余则是守备营将各级官自己住了。守备官那处官署便是最大的木制结构,其他依次是千总、把总们在使用。

杨凡在自己千总指挥部的营房里,此时小屋里东西桌椅以及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上任千总听说是病死了,因此所有东西都在,并未有人拿走。

杨凡坐在首座,下方便是自己目前的所有亲信,因为军队不允许女人入营,所以谢小妹一人在客栈。石望、张攀和谢三爽则都在此屋里。

谢三爽站在几人中央,距离上次让他去打探消息已经过了几天,这几天他具体如何探得消息杨凡无从得知。

只是瞧这谢三儿鼻青脸肿,想来也不是很顺利,多半在过程中惹上了麻烦,只是他不愿意多说,杨凡也不好主动问他。

虽然浑身是伤,但谢三爽却丝毫不以为意,在屋内对着几人开口道:“咱们这两江守备营主将周大焦,是侯良柱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是铁打的四川派。”

石望询问道:“此事我们已经知道,说些细的,不过你从哪里来的消息?可靠不?”

“我跟着衙门书手去青口窑子,请了他些玩耍才得的消息。后来又与其他人求证,确实无误,而且这些消息衙门的人都知道,并不是什么秘密。”

“辛苦你了。”杨凡赞许地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谢三爽得了嘉许,再次娓娓道来。

起因要从天启元年(1621年)说起。

当时西南奢安之乱,永宁土司奢崇明起兵反叛。奢崇明作为四川永宁宣抚司土司,自天启元年(1621年)发动叛乱后,一度占据重庆、遵义等地并围攻成都。

贵州水西土司安邦彦则自天启二年(1622年)起兵后,长期占据贵州大部,曾三度围攻贵阳,造成“贵阳围城十月,军民相食”的惨剧。

这便是奢安之乱。

即将入朝觐见的朱燮元受蜀王邀请留下治军,他采用“贼动我止,贼止我动”的战术,大败叛军,历时一百零二日解成都之围。因功加兵部侍郎,总督四川、湖广、陕西军务。后又于天启四年(1624年)加衔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总督云、贵、川、湖、广西军务,赐尚方剑,次年再加兵部尚书。

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奢崇明与安邦彦休整后,再次合兵十余万进犯赤水,试图扭转战局,却在永宁之战中遭遇明军致命打击。

此战中,明军统帅朱燮元采取诱敌深入策略,令赤水守将许成名佯装败退,将奢安联军引入永宁一带的预设战场。

叛军主力进入五峰山桃红坝后,遭到四川总兵侯良柱、副将刘可训、许成名的三面合围。明军趁雾突袭,叛军大乱,奢崇明率残部逃至鹅项岭,又被侯良柱追击击溃。最终,奢崇明与安邦彦在江土川被川、贵联军斩杀,其首级被明军枭首示众。此次战役,明军平定了积年巨寇,时称“西南奇捷”。

然而,在大胜之时,却因为一件小事使得内部轰然分裂。

因为四川巡抚张论上报功劳时未提及贵州将领,将所有功劳全部归于侯良柱为首的川军,引发许成名等贵州将领不满。

双方对安邦彦等的死因,及奢崇明是否死亡等问题存在争议。贵州总兵许成名带头与四川总兵侯良柱争功,并且最后还找到朱燮元陈情。

朱燮元两方之中最后相信了许成名所说,上报朝廷,导致兵部面对各方言论,无法判断虚实,侯良柱和张论逐渐怨恨朱燮元。

此矛盾逐渐发酵,形成漩涡,漩涡之中西南文武官员各自站队,亲友、同年纷纷政治下注。

当时便有川中抚按、御史毛羽健、两江守备周大焦皆为四川侯良柱、刘可训讼功,并诋毁朱燮元。四川巡抚张论作为始作俑者,也与总兵侯良柱同时上书争辩。

另一头的朱燮元则也上书辩解,最后甚至向朝廷请求离职,贵州将领以及道员陈邦直、通判汪峰华等人纷纷上书力争,共同攻击张论与侯良柱争功。

朝廷面对迷乱事态,一时不知该相信哪方,原本的赏赐遂被搁置。

后来更是愈演愈烈,逐渐发展成张论、侯良柱等人与朱燮元、许成名等人长时间的相互攻讦、奏报。

连绵不断的唇枪舌剑之后,最终朝廷还是选择相信朱燮元,并惩戒了争功者四川总兵侯良柱,导致侯良柱被解除职务等候审查。

但此事也并未完全平息,京师的御史刘宗祥也属川派,不断在京师为侯良柱列其功绩,上下活动。根据最近传出的消息,侯良柱随时可能官复原职。

谢三爽说罢停顿了一下,等待众人消化完,石望想了一下道:“那咱们如今便是西南派朱燮元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