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 第99章 招抚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99章 招抚

作者:一凡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0:51:54

崇祯五年,二月。

云南局势突变。

几方多次确认叛军粮草断绝之后,滇兵终于走出了昆明的城墙保护,转而收复了师宗县。叛军为了不被切断后路,朝南退至弥勒州。

杨凡已经分别与五省总督朱燮元、四川巡抚张论、云南巡抚王伉建立联系。

但其中最积极还是莫过于云南巡抚王伉,在确认杨凡所言为实后,王伉又派心腹来到罗平州与杨凡彻夜长谈。

最终两方达成协议,杨凡将在后续塘报和朝廷问询中,坚定保留王伉的运筹帷幄之功,且他必须是排第一个的首功,同时收复罗平州还需有赵洪范的名字。

而杨凡能得到的,是王伉的承诺,王伉心腹已经明言将会将为杨凡的升迁推波助澜,至少保他坐上一个守备的位置。

同时,如若杨凡愿意转镇云南,王伉可以保证的是,只要他王伉还是巡抚,就能想办法腾出一个好位置给他,如若杨凡不愿意。他也承诺可以利用人脉关系,为杨凡保一个重庆守备。

移镇云南这个提议杨凡并未同意,此时云南并无后世旅游业,商业贫瘠,不利于后续发展。而重庆两江交汇商业发达,又是四转之地,除非他真的在重庆走投无路,否则他还是不愿做云南的官,更何况王伉也承诺能助他当时重庆守备。

除了王伉之外,贵州方面的总督府则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在详细询问了杨凡后,又派一波人查证,之后便没有了下文。

想来,杨凡的塘报怕是根本没有送到朱燮元眼前,就被总督府的办公班子自己处理了。

与王伉表现得呈两个极端的是四川巡抚衙门,巡抚衙门态度十分强硬,训斥杨凡不该越级上报,对他的塘报也始终保持着不在乎的态度。

转眼又过了几日,叛军尽数撤回了弥勒州继续与明军对峙。

两方都没有再多生事端,王伉派了云南本部兵马来接手罗平州。杨凡塘报早就报上去,罗平州的收复功劳别人抢不走,所以他倒也乐得将城池让出。

因明军和叛军和谈还未谈拢,所以总督府并未让援滇的川兵回师,杨凡也不能离开。

他更不想回普安州的周大焦那里。所以只能死乞白赖的以协防名义继续呆在罗平州城外,每日打探最新的时局消息。

这段时间里,杨凡手下还在城中废墟找到了秦拱明的尸首,秉着广结善缘的念头,杨凡派人将尸首收殓,再送去石柱。

在这之后,随着时间拉长,明军高层与叛军的谈判博弈越发清晰。

驻守罗平州的云南将领说,朱燮元的底线是叛军让出弥勒州,回到自己阿迷州去,两军就可以和谈。

但叛军随着内部不断整合,已不再似普名声刚死时那般混乱,现在的首领是普名声妻子万氏,虽然手下军容肯定没有普名声时期那么鼎盛,但也算是残聚了个七七八八。

万氏想保留弥勒州和阿迷州,在她的角度上看。弥勒州不同于被屠城的罗平州,当地民生并未大的破坏。

如果弥勒州也吐回去,那他们这叛乱打了一年,如此损兵折将,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算她点头和谈,事后也架不住底下人的怨念,怕是阿迷州的大大小小头人都得四分五裂。所以万氏的底线是保留弥勒州和阿迷州,其他都可以谈。

两者谁也不让谁,但谁也怕对方翻脸,导致两方军队都投鼠忌器,沿着弥勒州和师宗县一带拉锯对峙,时间就这么一直僵持着又过了些时日。

渐渐的朱燮元的总督府传出风声,说是正在商议是否要调集贵州兵马入云南,想要趁着叛军势弱、粮草不济,由三省兵马合力,直接武力平定叛军。

另一边的弥勒州方向,动静相对明军还要更加有趣。传闻万氏正在尝试改嫁沙定洲,让两土司合而为一。

沙定洲是王弄土司沙源之子,其家族在当地亦有势力。二人结合后,拥兵数万之众,势力西至元江、南连交趾、东抵广南、北至广西,雄踞滇南,并以秉烈三板桥一带为主要根据地。

这个传闻传得越来越真,甚至于就连媒人的名字都出来了,便是临安府生员汤嘉宾。

这个汤嘉宾是万氏的妹夫,他作为谋主,在普名声死后一直为二人的结合及后续发展出谋划策,推动了沙普合流。在这个传闻下,贵阳的总督府愈发坐不住。

正好这个当口,京师旨意终于到了派,上意是:“西南绥靖,民获安息,务使休养,以复元气。”

上意明确,让朱燮元不要再启兵戈。朝廷的主要注意力还是在北地建奴和陕西流寇,西南能安定下来,那便还是安定下来。

崇祯五年,二月中旬。

云南叛军与明军正式和谈。对于弥勒州的取舍,朱燮元不再继续周旋,而是选择了忽略。

休战后,川兵自然没有继续留在滇地的理由,开始陆续自发原路返回。

战事结束,杨凡又有功劳在身,本该是欢庆而归。但是杨凡却感觉危险和压力同时袭来。

普安州的周大焦接二连三派人让杨凡去普安州与他汇合,然后再共同沿水路返回重庆。

杨凡知道一旦去了普安州,他没有靠山,又是对方的直系下属,拿捏他这个千总,周大焦有的是手段。

所以面对周大焦的信使,杨凡一面假意同意,但转头却又迟迟不动。暗地里,杨凡四处寻找门路,试图突破困局。

杨凡先派人带信去北直隶找汪峰华,之前汪峰华那里杨凡可是下了重金的,虽然对方此时不在西南而是在遥远队伍北直隶,但算是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便是北直隶天子脚下,什么风吹草动都是一手资源,坏处便是离西南地区太过遥远。

所以他只是秉着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的想法,送走了信使,还带着给汪峰华的记名银票。

除此之外杨凡又带着张攀两人快马赶到昆明,想亲自前往昆明拜访王伉,但王府的管家收了拜帖却没下文。

正当杨凡怀疑王伉是否小心眼的时候,当晚王伉的心腹就主动找到他。

表示王大人这段日子公务繁忙,没有时间接见,还请请杨凡放心,谈好的事情王大人自然会尽心去办,一定会为其升任守备之事竭尽绵薄之力。

王伉的话很好听,但是却没有一句实际的。但对此杨凡无可奈何,只能表示自己已知晓,临了又塞给这人两锭银子,让其在王巡抚面前多美言几句。

眼下刚结束战事,云南半壁皆是满目疮痍,王伉身为巡抚,又主管一省军政,事务定是多如牛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