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 第82章 身死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82章 身死

作者:一凡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0:51:54

崇祯五年初。

普名声叛军和杨凡都是在阵地中过的这个年。

杨凡让石望去后方城市买了些肉菜,分发给士兵,算是简单庆祝了一番。

这也是杨凡到了这个时代过的第二个年,前一个年,他是一介白身,如今却已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千总官,还有了浅薄的实战经验。

而自从上一次普军红夷大炮炸膛后,普军便没了一点儿动静,像是也放弃了进攻**。

或许对方也回过味来,大则勒这处明军并无进攻**,也没有南下解围之决心。所以两方厮打几阵之后,总算还是达成了微妙的默契。

普军平日五百来人全部缩在竹园村,只派十几个探马游弋于大则勒周围,监视杨凡的一举一动,除此之外,两方已经很久没发生过流血事件了。

为了防止普军再次玩阴的,杨凡让高源带人去白龙山脉搜寻了好几天,结果普军一个没看到,反而撞见不少从罗平州逃出来的难民。

高源带着难民回来后便马上找到杨凡,杨凡又向难民详细询问之后,马上紧急召集了会议。

骨干都来齐后,杨凡沉着脸让高源先说。高源脸色不好看,他从座位上站起身来,环视众人一圈后,公布了最新消息:

“石柱兵全灭,秦拱明兵败被杀。”

此言一出,四下皆呆坐当场。

秦拱明已经在普军围攻下固守罗平州四月有余,不止是在座各位,甚至汇集整个云南的所有明军都已经习惯有这么一个人挡在敌军中央,吸引普军主力。

只要还有秦拱明钉在罗平州一日,普军主力就无法无视这个背后之刺,也无法挣脱战略束缚。

然而如今秦拱明身死,普军主力犹如脱笼猛兽重新掌握了战略主动。他们的下一步行进方向则再次变得扑朔迷离。

寇汉霄面色凝重,抬头问:“此事哪里来的消息,能否当真?”

高源道:“从罗平州逃出来的难民那得知的,难民都是这般说的。”

“他们怎么说的?”

“罗平城破,秦副总兵身死,叛军四掠。”

“可能是谣言。”

杨凡阻止大家做无意义的猜测,开口道:“此事大概率为真,咱们还需以此为前提,思索对策。”

杨凡一句话将这事情定了性质,寇汉霄等人当下也不再聊真假,而是齐齐朝杨凡道了声“是”。

石望取过地图,将罗平州的位置放在桌子最中央。

就目前来说,罗平州已下,牵制普名声的石柱兵荡然无存,摆在普名声眼前的有四条新的进军方向。

一是固守阿迷州、弥勒州,还有师宗县,将罗平州当成前线,采取被动防御,构造防线休养生息,消化抢来的地盘。

二是西进,进攻昆明,尝试歼灭残存滇兵,攻占省城昆明。

三是挥师西北方向,主动寻战曲靖的川兵朱庭一、王国祯等人。

四是往东北方向,迎战普安州的两江守备营。

这四条中,第一条近乎坐以待毙般放弃抵抗,将会坐等明军分进合围。因此除非普名声死伤惨重,否则绝不会采取。

第二条,虽然攻下云南省会昆明意义非比寻常,但省城坚城炮利,又有数千滇兵驻守,对于普名声来说难度颇大,一旦疾攻不成,便会被明军包围城下,前后失据。

至于第三条第四条,就是普名声目前来说恢复战略主动性的最好选择。

根据几人的讨论,发现对于叛军来说,东北方向周大焦这一路明军最为薄弱。

普名声既然能精准派出铜甲将军这一伙千人左右的军队阻击,证明他甚至还在普安州有自己的眼线,所以才知道周大焦有几斤几两。

又加上杨凡这个先锋官和铜甲将领对峙了这几个月,打了好几场,互相之间几斤几两渐渐明晰,普名声对于这一路的明军更为熟悉。

一通分析完,众人顿感压力,不管是杀鸡儆猴还是说要挑软柿子捏。

怎么看都觉得普名声往周大焦这个方向来的概率最大,而要往这个方向来,首当其冲便是要面对杨凡这一小撮明军。

会议结束后,杨凡让高源加些人手四下打探消息,又让石望带了几个人去后方普安州和曲靖确认秦拱明是否真的兵败。

几日后,局势更差。秦拱明兵败身死几经查证后已经确认,昆明的滇兵和曲靖的明军不约而同的更低调了。

他们打得都是观望的想法,就连周大焦的催战信使这段时间也都偃旗息鼓,没有再来大则勒这个孤村。

全部目光都紧盯罗平州方向,普名声大军尽数猬集刚陷落的罗平州,下一个进攻方向来未明。

崇祯五年元月十一日。

明军塘马、斥候急传讯来报,言叛军粮草皆聚罗平州,且其全军已然集结,随时皆有北进西突可能。

五省总督朱燮元命令云南巡抚王伉,严令诸部滇兵、川兵整饬戒备,以迎叛军来攻。

……

当月十二日,云南昆明。

城中刚过年关,但街头巷尾却不见丝毫喜气,整个城内死气沉沉,不见生气。

巡抚衙门议事厅中,两盏灯笼洒出冷清的光亮,数十云南滇兵的高级将领一声不吭陆续从议事厅堂鱼贯而出。

堂中最终只剩下两人,气氛静如止水。

赵洪范从袖中摸出一页纸张,放到云南巡抚王伉面前的桌上,道:“这是十日四川巡抚张论的来信,请咱们共同进逼叛军。”

云南巡抚王伉将其拿起。

上面写到:“朱总督尝与吾等明言,川之兵卒与滇之兵卒,切不可分而战之,当合兵一处,共相进退,同讨叛军。且川兵不可久滞于外乡……”

王伉脸色不好看,他沉吟一下之后将纸扔在一旁,并未简单的回绝,也无反驳,只是闭口无言。

赵洪范眼光闪动,张口欲说些什么,最后还是低头无言。

和王伉一样,赵洪范是万历四十三年中举人,天启二年中进士。中进士两年后出任湖北麻城知县,在任上有惠政,采取了赈济灾民、防堵盗贼等措施,百姓受惠。

因政绩斐然,崇祯元年擢升为监察御史,先后巡按陕西道、云南道。崇祯四年,赵洪范代天巡守视察阿迷州时,普名声不但不出迎,反而炫耀武力。赵洪范大怒,与巡抚王伉商量后共同上书朝廷,请求讨伐普名声,才有这一系列后事。

而巡抚王伉也不好受,当时请求讨伐普名声的消息泄露后,普名声实施反间计,派人进京贿赂言官御史上奏弹劾王伉寻衅邀功。

后来接到朝廷平乱旨意后,王伉指挥云南明军誓师出征,却因为吾必奎在战役中反水导致官军大溃而退,害得连同云南布政使周士昌在内的不少中高级文武官战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