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 第208章 归家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208章 归家

作者:一凡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0:51:54

王平安深知这赵和尚身世凄苦,无亲无故,来当兵不过是为了一口饱饭。在这小小的伍内,要说情谊深厚,数他俩最是交心。

知道王平安要调走,赵大通心里也不是滋味。

王平安走过去,用力拍了拍赵大通宽厚结实的肩膀,故作轻松地咧嘴笑道:“赵和尚!愁眉苦脸作甚?老子又没离开这游击营!不过是调去后勤队当差罢了。

以后开饭点卯,你眼睛放亮些,先瞅瞅老子在哪排打饭!只要你寻过来,老子保管给你那碗里,肉堆得冒尖儿!”

赵大通闻言,脸上那层阴郁的愁云终于裂开一道缝隙,他“嘿嘿”地傻笑起来,用力点了点头:“好!”

王平安手脚麻利地将最后几件衣物塞进包袱,系紧了口,嘴里兀自絮叨着:“和尚,记好了!明儿个一早,老子在东水门码头等你!

你可甭睡过头,误了时辰!听参谋部那帮子老爷们漏出的风声,说是就放这一天假,紧跟着就要拉出去跟其他营头合兵,开进陕南剿流贼了!咱兄弟就这一条命,挣了银子就得及时行乐,痛快花销!可别等到人没了,银子还在,那才叫憋屈!”

赵大通瓮声瓮气地应了一声。

明日他们整个伍都轮休一日。伍长他们几个在重庆有家室的,都要赶回去看看老婆孩子。

同伍另外两人也各有去处。唯独赵大通在这世上举目无亲。若不跟着王平安进城花银子松快松快,这一整天,怕是只能躺在营房里对着屋顶发呆了。

王平安瞧见赵大通手忙脚乱地想帮自己拿东西,忙几下将包袱甩到肩上:“行了行了!别添乱!老子今晚先去城里快活快活,明儿一早,东水门!不见不散!等休完假,后天再回营里,当老子的后勤官去!”说罢,他头也不回地大步走出了营房。

赵大通望着他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张了张嘴,终究没再出声。

营房里骤然空荡冷清下来。

他枯坐片刻,百无聊赖,又默默地从枕下摸出中军部下发的识字册子,借着门口透进来的天光,笨拙地用手指点着上面的字,一个笔画一个笔画地辨认、默念。

那天与秦千总面谈,最后千总大人亲口说他勇猛有余,然为将者不可不通文墨。让他回去好生习字,只要他能认得、会写超过一百个字,便能给他机会,让他试试当队甲。

赵大通其实并不知道当队甲有什么好的 但是周围人都说好,他自然也觉着好。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营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伍长领着一名新兵走了进来。

赵大通抬起头。

新兵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粗糙,像是常年在地里劳作的农夫。他怀里紧紧抱着刚领到的布面甲和一件半旧的鸳鸯战袄,神情局促不安,目光小心翼翼地扫过屋内另外三人。

伍长清了清嗓子,对众人介绍道:“都来认认脸,这是新补进来的火铳手,姓谷,名满仓。”

……

重庆城的黄昏,落日熔金,将浩渺的嘉陵江染成一片醉人的橘红。

江面上,归航的渔船稀稀落落,船橹搅动水面,发出“哗啦”的柔响。浓重的鱼腥味混杂着岸边吊脚楼里飘出的袅袅炊烟,在微带湿意的江风里弥漫开来。

依山势而建的楼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王平安端坐在自家那间临江小院的石凳上,故意把脑袋昂得老高,胸膛挺得笔直。

他看似不经意地将肩上那个沉甸甸的行囊晃了晃。

行囊里顿时发出一阵清脆悦耳的“哐啷哐啷”声。那是刚从两江钱庄兑出来的、成色十足的银子声音!

这是他当了一年多兵,牙缝里省出来的全部家当,足足攒下了十几两银子。

“都睁大眼睛瞧瞧!”

他拍着自己结实了不少的胸膛,嗓门洪亮,“看看咱这身板,是不是比从前壮实了一圈?在军营里,那可是把脑袋拴裤腰带上,吃尽了你们想都不敢想的苦头,才挣下这点卖命钱!我告诉你们,那军营里的差事,可不是你们这些没胆气的杂鱼能干的活儿!”

去年将他像驱赶狗般撵出家门的胖老婆和老丈母赵氏,此刻早已换了副面孔,先前那副刻薄刁钻的模样荡然无存,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胖老婆扭着腰肢凑上前,声音甜得发腻:“哎哟喂!我的二爷!您可算平平安安地回来了!你是不知道啊,前些日子街坊都在疯传大宁那边杀得天昏地暗,死伤无数……我这心啊,就跟油煎似的!连着好几宿都合不上眼,就怕一觉醒来,就有人来报丧,说您……说您……

呸呸呸!瞧我这乌鸦嘴!谢天谢地,菩萨保佑,您可算是囫囵个儿地回来了!”她夸张地拍着胸口,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

赵氏也赶紧挤过来,浑浊的老眼里满是真诚,甚至硬是挤出几滴泪花,颤声道:“平安儿啊!快让娘好好看看!瞧瞧,这气色,这精神头!比在家时强了百倍!以前是娘老糊涂了,有眼不识金镶玉,错看了你这好孩子!这些银子你可得收好喽,赶明儿娘就扯几尺好布,给你做身顶体面的新衣裳!”

王平安眯缝着眼,似笑非笑地打量着眼前这对前倨后恭的母女。

她们当初那尖利的骂声言犹在耳,清晰得如同昨日。

就在刚才,他背着行囊刚踏进这条熟悉的巷子时,赵氏还像防贼一样堵在门口,死活不让他进门。

直到王平安慢悠悠地从行囊里摸出一块最小的碎银子,随手抛给赵氏,轻描淡写地吩咐道:“去,置办点像样的酒菜来。”

这母女俩的态度,才瞬间便来了个天翻地覆的逆转。

王平安心里那个美啊,他翘起二郎腿,得意地抖着脚,手指在石桌上轻轻敲着不成调的鼓点,嘴里哼着不成曲的小调。

一男一女两个身影出现在院门口,探头探脑地朝里张望。

待看清院中之人后,那男的双眼登时放出光来,扯着嗓子嚷道:“哟嗬!这不是咱们王二爷嘛!瞧瞧这架势,啧啧,真是在外头发迹啦?衣锦还乡啦?”

王平安抬眼一瞥,来人正是他昔日的“好兄弟”张三儿!

当初他被胖老婆和赵氏联手扫地出门,身无分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投奔这位“好兄弟”。可那会儿,张三儿明明就在家,却任凭他把门板拍得山响,硬是装聋作哑不肯开门。

如今不知是哪个多嘴的报的信,这厮倒是闻着味儿就来了,还带着他妻子。

王平安鼻孔里哼出一股气,故意把肩上那个鼓囊囊的包袱往上一颠。包袱里又是一阵清脆诱人的“咣当”声,银子碰撞的声响在黄昏的院子里格外清晰。

张三儿带着媳妇讪讪地踱进院子。只见王平安一人大马金刀地坐在石桌主位,左右是满脸堆笑、侍立候着的老丈母和老婆。

桌上已摆开了丰盛的酒菜:油亮红润的卤猪蹄,肥瘦相间、酱香扑鼻的烧白,油滋滋、香辣辣的煎肉……看得人直咽口水。

张三儿喉头滚动,使劲吞了口唾沫,没话找话道:“听……听说二爷前些日子去投军了?那……那营兵的差事,好做不?”

他媳妇在背后偷偷掐了他一把,脸上挤出十二分的热情,抢着奉承道:“瞧你这话说的!那还用问吗?肯定好做啊!不然咱们王二爷能这么风光体面地回来吗?瞧瞧这银子响的!”

“那是自然!”

王平安声音又拔高了几分,故意让院门外那几个闻着肉香探头探脑的街坊小子也听得清清楚楚。

“你们王二爷我,在军营里那叫一个如鱼得水!这点银子算什么?那是多得没处花!花不完!”

他把“花不完”三个字咬得又重又长,胖老婆在一旁搓着手,笑得见牙不见眼:“是是是……还是咱们平安有出息……有本事……”

说着话,她那只胖手就自然而然地伸向王平安肩上的行囊,想去接。

王平安眼疾手快,肩膀一沉,故意将包袱往另一侧的石墩子上重重一墩,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他斜睨着胖老婆,嘴角挂着一丝讥诮:“哼,要不是还惦记着咱这条街巷里的人情味儿,惦记着口热乎饭,爷我还真不想回来!

那杨游击,瞧咱是个人才,昨儿个还硬是要提拔我去辎重队当官儿,管着手下几十号人呢!我是百般推辞啊,最后架不住人家一片栽培之心,总不好一直驳了上官的面子不是?”

他这番话,声音不高不低,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小院,连院墙外探头的人都听得真真切切。

张三儿听得眼珠子都直了,满脸的羡慕嫉妒恨,凑得更近了,涎着脸道:“平安儿!我的好兄弟!那啥……你看……能不能也带兄弟我进营里混口饭吃?我听说营里吃得可好了,顿顿有肉!就是……就是昨儿去晚了,招兵处说人招满了……”

他刻意隐去了几天前自己其实也去过,但却没提因体格瘦弱、看着不够精悍而被刷下来的事。

王平安没接他这话茬,反而一仰脖,做足了派头,从怀里又摸出一块足有一两重的碎银,“啪”地一声拍在赵氏早已摊开的手心里。

“去!再打两斤上好的高粱烧回来!今儿个爷高兴,要喝个一醉方休!”

赵氏的手一接触到那冰凉沉实的银子,脸上的褶子瞬间笑成了一朵怒放的菊花,攥着银子连连点头:“好好好!娘这就去!这就去!打最好的酒!”

她攥着银子,飞快扭身就小跑着出了门。

王平安这才慢悠悠地把酒壶往石桌中央重重一顿,发出“哐当”一声脆响:“那川东游击营,岂是阿猫阿狗都能进的?你们是没见着那阵仗!

在大宁城下,好家伙!几十万流寇黑压压一片,跟蝗虫似的,就盯着咱这两三千人扑!那杀得叫一个天昏地暗……你们王二爷我,单枪匹马,左冲右突!砍翻的流贼,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杨守备杨大人,亲眼瞧见我这股子不要命的猛劲儿,当场就拍板,赏了我足足五两白花花的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