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 第113章 面谈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113章 面谈

作者:一凡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0:51:54

身穿便服的杨凡在堂上跪下,恭敬的向座上之人行礼。终明之世,大明始终未明文规定武官需对文官下跪。但实际交往武官往往需行更高礼仪。

如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记载,明代中后期武将干谒文臣时,也需“戒服,左握刀,右属弓矢,帕首裤靴,趋入庭拜”,门状自称“走狗”,退而与文臣仆隶叙齿。这种“趋庭拜”的礼节,本质上是下跪的变体。

抗倭名将戚继光为争取张居正全力支持,也多次在书信中自称“门下走狗”,并向其进献美女、珍奇药物。万历年间,总兵官给兵部官员的手本中,常见“沐恩晚生”“门下小的”等自贬称谓,而文官回帖仅用“侍生”,以示对等。

但不管怎么说,王维章既不是杨凡上级,两人也并非公开场合见面,不是禀事,杨凡初次见面便跪下施礼,足以表现对堂上之人的恭顺和尊敬。

瞧见杨凡施如此大礼,王维章也未怠慢,赶紧离开上座,亲自下来将杨凡扶起,还亲昵地替杨凡拍了拍身上的灰尘,随后便将杨凡拉起来,上下打量着他,好似在看一个失散多年的心腹爱将。

见对方如此热情,杨凡一时却不知该说些什么。今日王维章不请自来,他一时摸不清对方来意。也不知到底是朱燮元的授意,还是看了时报单纯想要看看杨凡这个“英雄人物”?

正胡思乱想之时,王维章率先开口了:“杨千总年少有为,离开云南之前,便有人与本官说过杨千总是个干实事的人,亦是能征善战之将。

本官到了重庆,才发现杨千总在此地风头还更盛,上至士子权贵,下至街头巷尾,都有杨千总的事迹传颂。

今日终得一见,才知所言不虚。只是来之前,满心以为杨千总是猛将一名,却不知更似儒将?”

王维章一长段话中信息很多,首先他不是到重庆后看到时报才知道杨凡这个人的,而是来之前就从某人口中得知了他这号人物。

这人是谁,杨凡不得而知,但联想到对方是云南官身,心中猜测怕是王伉在起作用。

但是王维章语气话语之中的拉拢赞许之意已经很明确了,虽然知道这王大人来得莫名其妙,但是杨凡此时就像一个失足落水之人,心头已是狠了心要抓住这个二品布政使。

杨凡低着头,眼前只看得到对方的皂纹靴:“回禀王大人,市井风闻不足全信,至于大人所说文武之事,卑职认为战场个人武勇无用,沙盘巧略才可充当万军。”

王维章笑了笑,扭头回到堂上。待他坐下之后,便很久没有再说话,一旁的唐其瀚坐在王维章的下位,此时瞧见这屋里氛围变化,张嘴想要活跃气氛,却又恐弄巧成拙,最后也只能低头喝茶,不敢擅自发言。

陡然安静的氛围中,杨凡不敢抬头看上座,王维章并未立刻说话,堂中静悄悄的,不知如何,越安静杨凡越紧张。

他刚才被王维章扶起来后,也不好自顾自坐下,此时话也还未说开,杨凡不知该如何启话,一时竟站在原地手足无措。

好在王维章并未停很久,他再次开口道:“听闻四川人杰地灵,冠盖相望于途,军中亦是颇有正直多才之士,杨千总是重庆两江守备营之人,能否说说这两江守备营战力几何?”

王维章的声音沉稳又和蔼,让杨凡心头稍安。他脑袋之中急转,这是对方的第一个问题,问的是两江守备营的战斗力问题。

朱燮元王维章等人都是西南派的路子,周大焦则是四川巡抚张论和前总兵侯良柱的人。这第一个问题,也是要再次确认杨凡的站队。

“回大人话,下官自小便知道军队要想能征善战,必须训练有素、再加盔甲器械齐良,还需将领肯战用命,方能得一能征善战之军。

然而请恕卑职直言,现今我两江守备营士卒,不似兵丁,更似散民流痞,有几分悍勇,但远远达不到能征善战。且训练尚缺火候,守备将领中饱私囊,器械虽有,然保养不足,多为破烂不堪。军伍亦是松散。寻常小战可勉强一用,但若经大战,必然畏战,若是强行血战,胜算更是极小。”

杨凡这一番话虽然是实话,但一旦传出去。基本上就是将周大焦得罪死了,但他眼下最不怕的就是得罪周大焦。

他也是豁出去了,满身心想要搭上朱燮元、王维章这艘船。

王维章微微点头,对杨凡的回答不置可否,他又道:“那依你之见,若你做了重庆守备,要如何做才能成一劲旅?”

此言一出,唐其瀚手中茶杯一抖,茶叶泛起微微涟漪,杨凡心中则翻起一阵波涛汹涌。

他强装镇定,沉思片刻后朗声道:“末将以为,首在兵员与训练。当制定严苛且合理之训练章程,日夜操练,使士卒熟悉各类兵器之运用,精通战阵之变幻。

其二,军纪要明。赏罚分明,有功者重赏,违令者严惩,如此方能令行禁止。最后,需重视后勤补给,甲胄兵器需精良,粮草不可有缺,方能无后顾之忧。更要注重士气之鼓舞,常以忠义爱国之念激励士卒,使其知晓为何而战。唯有如此,军队方可在沙场上纵横驰骋,战无不胜。”

这个答案很普通,王维章对杨凡的演讲词不置可否。

王维章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屋内的檀香缕缕白烟腾空飘来,杨凡鼻腔尽是这股好闻的味道。

过了一会对方又接着问道,“上月普贼之乱稍定,川滇两省之军表现皆不甚理想。朝廷严令朱总督整军汰兵,朱公本人也倡导武学,主张不拘一格为国揽才,时值此天下多事之秋,可见其先见之明。”

“朱总督真乃高瞻远瞩,烛照万里之举!方今局势纷扰,似乱麻无绪,还需朱总督这般利刃破竹,不拘一格举荐良才,举夜中明灯,为我等行伍之人指明前行方向……”

杨凡一番彩虹屁,顺着王维章的话头继续吹捧朱燮元。言下之意,如果朱燮元不拘一格提拔有良才资质的自己,便是高瞻远瞩。

王维章仍没有什么表示,根本不接杨凡的话,感觉在这个谈话模式中他完全占据主动,可以选择如何提问,最后再评论杨凡的答案。

他的声音再次响起:“杨千总对行伍之事倒是清楚,听闻杨千总也是善读诗书,并不是单纯行伍莽夫。”

“大人谬赞,卑职素仰慕岳武穆,也深耕戚少保兵书,求的是文武双全。平日于公务闲暇之时也勉力学习,冀有所进益,只望能在这军旅之中不致过于懵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