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 > 第99章 刮骨疗毒,盛世基石

第九十九章 刮骨疗毒,盛世基石

福王密信中透露的惊天阴谋,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下引爆了一颗惊雷。江南的风波,不再是简单的金融失序或地方**,而是一场旨在动摇国本、颠覆政权的政治叛乱!李瑾与林薇意识到,任何怀柔或妥协都已不再可能,唯有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铲除盘踞在帝国财赋重地的毒瘤,方能奠定长治久安之基。

**\\* \\* \\***

由银枢司、御史台、刑部组成的联合钦差团队,手持监国秦王加盖了枢密院印信的煌煌令箭,以前所未有的规格和权力,奔赴江南。这支队伍不仅包括了精通账目的能吏、擅长刑名的干员,更有一队由李瑾亲自挑选的北衙禁军精锐随行护卫,其意不言自明——遇有负隅顽抗者,可先斩后奏!

钦差团队抵达扬州,并未与当地官府过多周旋,而是直扑核心。他们首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管了那几家濒临崩溃的钱庄,宣布其为“逆产”,冻结所有账目,同时由银枢司紧急调拨库银,兑付小额存户,迅速平息了市面的恐慌。紧接着,依据福王密信提供的线索和前期掌握的证据,钦差团队展开了大规模抓捕行动,涉案的几家大商号东主、与之勾结的漕运官员、乃至扬州府内数名收受巨额贿赂的佐贰官,纷纷落网。

这场被称为“扬州清账”的行动,雷厉风行,手段酷烈,一时间,江南官商两界人人自危,以往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在绝对的权力和武力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大量隐藏在幕后的权钱交易、利益输送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其牵连之广,数额之巨,令人触目惊心。

**\\* \\* \\***

消息传回长安,朝野震动。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江南**的深度和广度,还是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一些与江南世家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朝臣,开始坐立不安,或上书为某些人求情,或隐晦地批评钦差“手段过激”、“恐伤及无辜”。

面对这些杂音,李瑾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他在朝会上,将部分查抄的账册和证物公之于众,上面清晰记录了某些朝中官员与江南逆党往来的证据。

“国之蛀虫,食民膏脂,结党营私,甚至意图倾覆社稷!此等行径,与叛逆何异?!”李瑾声音冰冷,目光如刀,扫过那些心怀鬼胎的臣子,“本王监国,受父皇之托,护佑江山社稷,岂能因私废公,姑息养奸?!凡涉案者,无论品级高低,背景深浅,一律依《永徽律》严惩!求情者,视同党羽!”

此言一出,朝堂肃然。所有人都明白,这位年轻的监国,已然具备了真正君主的威严与决断,任何试图挑战其权威的行为,都将遭到无情打击。

**\\* \\* \\***

在江南进行着刮骨疗毒般清算的同时,林薇主导的几项重大改革,也开始进入深水区。

借着“扬州清账”的东风,她强力推行了《漕粮证券管理暂行条例》,为这项金融创新套上了规范的笼头。同时,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更具根本性的改革上。

其一,是 《均田令》补充细则 的试点推行。在关中、河南等土地兼并严重的地区,尝试以赎买、置换等方式,限制豪强占田,将部分官田和清查出的逆产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户,并辅以由银枢司提供低息贷款的“青苗法”,帮助其恢复生产。此举旨在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小农经济这一帝国根基。

其二,是 “匠作学堂” 的正式设立。林薇顶住“重道轻器”的舆论压力,在将作监和军器监之外,于长安正式创办了第一所官办高等工科学院,聘请技艺精湛的匠师和部分通晓格物之学的“广文馆”毕业生担任教习,系统传授冶金、建筑、水利、器械制造等先进技术,并设立“匠作基金”,奖励技术创新。这标志着“奇技淫巧”开始被纳入官方认可的“实学”体系。

其三,也是最具争议的,是 《商税则例》 的修订。林薇力排众议,开始着手建立一套相对公平、覆盖更广的商税征收体系,逐步改变以往主要依赖农业税和盐铁专卖的财政结构,试图将日益活跃的商业活动纳入规范征税渠道,为帝国开辟新的、更健康的财源。

这些改革,每一项都触及了旧有制度和既得利益者的根本,推行过程中遭遇的阻力可想而知。但林薇凭借着银枢司逐渐壮大的力量、李瑾毫无保留的支持以及“扬州清账”所带来的威慑力,硬是步步为营,艰难地将蓝图一点点变为现实。

**\\* \\* \\***

帝国的车轮,在经历了一系列剧烈的颠簸和内部清理后,开始沿着李瑾与林薇设定的新轨道,沉重而坚定地向前滚动。

北境战事已近尾声,突厥-回纥联军在唐军持续打击和内部分化下,彻底溃败,遣使求和。李瑾接受了他们的称臣纳贡,重新划定了边界,并开放了几个边境榷场,以贸易羁縻,换取边境的长期稳定。

皇帝的病情,在精心调理下,虽未能康复理政,但状态趋于平稳,偶尔能在宫人搀扶下坐起片刻。这对李瑾和林薇而言,已是最大的安慰和支持。

这一日,秋高气爽。李瑾与林薇难得偷闲,并肩站在翻修一新的“蕙质苑”最高处的观星台上,俯瞰着下方认真听讲的女子们,以及远处“匠作学堂”工地上忙碌的工匠和学子。

“薇儿,你看,”李瑾指着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语气中充满了感慨与豪情,“短短数年,长安,乃至这大唐,已然不同。”

林薇依偎在他身侧,脸上带着恬静而满足的微笑:“是啊,殿下。广文启智,蕙质明理,匠作兴邦,商税富民……虽然每一步都走得艰难,但种子已经播下,根基正在夯实。”

她顿了顿,目光投向更遥远的南方,那里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暴风雨洗礼的江南:“刮骨疗毒固然疼痛,但唯有祛除沉疴,方能轻装前行。这大唐的盛世基业,需要一代代人,一砖一瓦地去构筑。”

李瑾握住她的手,紧紧相扣:“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旧势力不会甘心退出,新的问题也会不断出现。但只要有你在身边,本王……便无所畏惧。”

两人相视一笑,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长,仿佛与这座正在焕发新生的古老城市,与这个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庞大帝国,融为一体。

然而,就在这看似一切向好,盛世可期的时刻,一名来自岭南的八百里加急信使,带着一身风尘与惊恐,冲入了枢密院,呈上了一份染血的奏报——

岭南俚帅冯盘,勾结海盗,聚众作乱,连陷三州!叛军打出了“清君侧,诛妖妃”的旗号,直指监国秦王与镇国公主!

刚刚平静不久的帝国,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一场新的、更为严峻的考验,已悄然降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