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 > 第181章 无声的较量与海外的回响

第一百八十一章 无声的较量与海外的回响

长安城的春日,在表面的繁华与喧闹下,涌动着难以察觉的暗流。朝堂之上,关于新岛开发和北境军备的议题仍在继续,但争论的焦点,已悄然从“是否进行”转向了“如何进行”,尤其是“钱从何来”。

户部侍郎王适之,在一次廷议中,恭敬地呈上了一份详尽的财政奏报。他并未直接反对任何一项开支,而是以极其专业和忧国忧民的口吻,罗列了今年以来因北境火器营组建、江南工坊疏导、鹰栖岛基地扩建以及新岛前期勘探等事项所产生的巨额花费,并与往年同期以及国库收入进行了对比。

“……陛下,非是臣等不愿全力支应,实乃国库岁入有常,而开销骤增。长此以往,至多半年,国库便将见底。届时,莫说新岛开发、北境军备,便是官员俸禄、各地赈灾,恐都将难以为继。”王适之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沉重,目光低垂,姿态无可挑剔。

御书房内,几位重臣的脸色都凝重起来。他们知道王适之所言非虚,帝国同时推动多项大计,财政压力确实巨大。

“王侍郎有何良策?”李瑾不动声色地问道。

王适之早有准备,躬身道:“陛下,开源节流,乃理财正道。节流方面,或可暂缓部分非紧急工程,如某些内地水利、官道修缮;开源方面……或可考虑加征‘临时特别税’,以解燃眉之急。”

“加税?”林薇的声音从珠帘后传来,清冷而平静,“王侍郎认为,该加征于何处?农税?商税?还是……人头税?”

王适之心中微凛,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维持着恭敬的姿态,道:“回娘娘,农税乃国之根本,轻易动不得。商税近年来已有增加,再加恐伤及商贸根本。臣愚见,或可加征‘矿冶税’与‘市舶税’。矿冶关乎格物新材,市舶关乎海外贸易,此二者皆因新政而获利颇丰,取之于斯,用之于斯,亦属合理。且……江南工坊主、海贸商贾,家资丰厚,承担此税,当无大碍。”

他巧妙地将加税的对象,引向了因新政而崛起的新兴阶层——工坊主和商人,同时避开了传统的土地士绅。这番话,看似公允,实则暗藏机锋。既迎合了帝后推动新政的大方向,又将财政压力转嫁给了新政的受益者(至少是表面上的受益者),更隐晦地暗示:若因加税引起工坊主和商人的不满,进而影响新政效果,那责任也不在提议加税的人。

这是一种无声的较量,比拼的是对政策走向的理解和人心向背的把握。

李瑾与林薇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冷意。他们岂会看不出这提议背后的算计?这是在用财政问题,对新政进行软性的捆绑和反制。

“加税之事,关乎国本与民生,不可轻议。”李瑾缓缓开口,否定了立即加税的提议,“节流之议,可着有司详细研讨,列出缓急章程。开源之策……容朕再思。”

他没有把路堵死,但也绝不让对方轻易得逞。

王适之似乎早已料到皇帝不会立刻同意,也不坚持,恭敬应诺后退下。他知道,种子已经播下,随着国库日益空虚,加税的议题迟早会再次被提起,而且会一次比一次紧迫。

**\\* \\* \\***

就在帝国中枢为财政问题绞尽脑汁时,遥远的鹰栖岛和新岛,传来了新的消息。

格物分院博士与学者们,在唐军水师的护卫下,已成功在新岛登陆,并在一处避风港湾建立了初步的营地,命名为“望唐堡”。随行的勘探人员确认,岛上的巨木材质极佳,储量丰富,足以支撑一支庞大舰队的建造。

而更引人瞩目的,是那处神秘的遗迹。

初步勘察结果显示,那并非“大秦”人所建,其建筑风格更加古朴、宏大,使用的石材加工技术极为精湛,远超当前唐军或“大秦”人的水平。遗迹中心是一座类似观星台的建筑,周围散落着许多刻有奇异符号的石碑。随行的古文字学者绞尽脑汁,也只能辨认出少数几个与已知西方古老文字略有相似的字符,但其核心含义和整套文字体系,依旧成谜。

“大秦”使团在得到唐军允许后,派出了三名学者在限定区域内进行考察。他们的表现异常激动,尤其是对那座观星台和石碑,表现出了近乎痴迷的研究热情。唐军派驻“监视”他们的人员回报,这些“大秦”学者私下交谈时,曾多次提及一个词,音近“亚特兰蒂斯”,神情间充满了敬畏与狂热。

这个词被连同勘察报告,一同送回了长安。

“亚特兰蒂斯?”林薇在御书房中重复着这个音译过来的词汇,眉头微蹙。在她的记忆深处,这个名词关联着一个关于失落文明的古老传说。如果这个传说在这个世界也有投影,并且与那遗迹有关,那么这座新岛的价值和潜在风险,将远超之前的预估。

“看来,这座岛牵扯的,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李瑾看着海图上那座被特意标注出来的岛屿,目光深邃,“传令给鹰栖岛和望唐堡,加强对遗迹的保护与研究,所有石碑文字务必拓印送回。同时,严密监视‘大秦’人的一举一动,绝不允许他们带走任何实物样本!”

**\\* \\* \\***

与此同时,北境。

镇远侯郭猛站在铁山关的城墙上,望着远处草原上隐约升起的几缕异样黑烟。那是黑狼部在试验他们的火药。尽管威力尚不及唐军改进后的配方,但其进展速度,让人心惊。

他麾下的“火器营”已初具雏形,装备了第一批量产的“轰天雷”和少量试验性质的、依靠火药推力发射铁丸的“火铳”。士兵们正在加紧操练这种全新的战法,从装填到瞄准,从投掷到阵列,一切都需从头摸索。

郭猛知道,时间不站在他这边。兀术是个极其难缠的对手,他绝不会坐视唐军完全掌握火器优势。必须在黑狼部的火器形成真正战斗力之前,给予其致命一击,或者……至少建立起足够坚固的防线。

他召来副将,下达了命令:“加派斥候,深入草原,务必摸清黑狼部火药工坊的具体位置和产量。同时,将‘火铳’的实弹演练频率提高一倍,尽快形成战力!”

战争的阴云,随着火药的味道,在北境的天空上愈发浓重。

帝国的巨轮,在财政的暗礁、海外的谜团和边境的烽火中,艰难却坚定地前行。李瑾与林薇站在舵位,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他们亲手推动的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考验着这个古老帝国的韧性与智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