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 > 第172章 盟约初定与基石撼动

第一百七十二章 盟约初定与基石撼动

永徽十一年的春天,是在东西方两大帝国频繁往来的国书与使节中到来的。经过数轮艰苦而细致的谈判,大唐与“大秦”(拜占庭)之间的《永徽—君士坦丁盟约》正式缔结。盟约文本以汉文、希腊文双语镌刻于铜柱之上,一式两份,分存于长安与君士坦丁堡。

盟约内容基本遵循了李瑾定下的基调:双方确认为共同对抗阿拉伯哈里发国(“星辰巨鹰”)的军事盟友,共享相关军事情报,在战略上相互策应;互相给予对方商人最惠待遇,保障其在己方境内的安全与贸易权利;约定在航海、冶金、医药等非核心领域进行技术交流。

盟约的签订,在帝国朝野引发了复杂的反响。支持者欢欣鼓舞,认为帝国找到了打破僵局的强援,开拓西境的宏图迈出了坚实一步。而保守派虽暂息争论,但眉宇间的忧虑并未散去,他们冷眼旁观,等待着这“异邦之盟”可能带来的任何纰漏。

**\\* \\* \\***

盟约的墨迹未干,其带来的初步效应便已显现。“大秦”使团带来了几位精通造船与航海技术的工匠,作为技术交流的诚意。而大唐则开放了部分非敏感的港口,允许“大秦”商船停靠补给,并派出了数名精通算学与格物的学子,随同“大秦”使团西返,前往那个陌生的帝国游学。

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管道,第一次以官方、成体系的方式建立起来。长安西市,开始出现更多来自极西之地的货物,如色彩斑斓的挂毯、镶嵌宝石的兵器、以及一种名为“沙漏”的计时工具。而“南溟海道”上,悬挂着大唐龙旗与“大秦”鹰旗的混合船队也逐渐增多,虽然航程依旧艰险,但贸易额开始稳步回升。

**\\* \\* \\***

然而,外部局势的缓和,并未能平息帝国内部的暗流。相反,那些因变革而利益受损的势力,将东西盟约视为了一个新的攻击靶子。

他们的策略愈发刁钻。不再公开反对盟约本身,而是将矛头指向了盟约执行过程中必然带来的“异域风气”。数位言官联名上奏,痛心疾首地指出,自“大秦”商人、使者频繁出入以来,长安奢靡之风日盛,奇装异服迭出,甚至有些年轻士子竟以模仿“胡语”、“胡俗”为荣,长此以往,恐“华夏衣冠沦丧,圣贤之道不存”!

这顶“用夏变夷”的大帽子扣下来,其杀伤力在于,它巧妙地利用了部分士大夫心中固有的文化优越感与排外心理,将经济、技术层面的交流,上升到了文化存续、道统安危的高度。

几乎同时,一场针对“太子党”年轻官员的舆论围攻也达到了**。一份不知从何处流传开来的《新贵录》,以辛辣的笔触,描绘了数位在推行新政中表现突出的官员如何“攀附东宫”、“结交商贾”、“生活奢靡”,甚至隐晦地暗示他们与“大秦”使者过往从密,有“里通外国”之嫌。

这本小册子在市井间悄然流传,虽未指名道姓,但其影射的人物特征清晰可辨,极大地损害了这些官员的声誉,使得他们在推行公务时阻力大增。

**\\* \\* \\***

压力,如同无形的蛛网,再次缠绕上帝国的核心。李瑾对此怒不可遏,下令严查《新贵录》的来源,却再次如石沉大海。对手隐藏极深,且手段高明,总能找到最敏感的话题进行挑拨。

这一日,李昊在格物博士的讲解下,学习基础的几何原理。博士在地上画出标准的圆形、方形,讲解着其中的规律与美感。李昊听得入神,忽然问道:“先生,‘大秦’的人,画圆和方,和我们一样吗?”

博士一愣,答道:“殿下,据‘大秦’使者所言,其国亦有智者研究此道,其理相通,然表述或有不同。”

李昊若有所思,拿起炭笔,在一旁的白纸上,先画了一个标准的圆,又在旁边,按照“大秦”使者带来的书籍上的图示,画了一个用许多细小直线无限逼近的“圆”。

“你看,”他指着两个图形,眼中闪着好奇的光芒,“样子有点不一样,但都是‘圆’。就像……就像我们和大秦的人,说话不一样,穿衣服不一样,但都要吃饭,都要造房子,都要打坏人,是不是?”

他无意识中,触及了不同文明间“求同存异”的深刻哲理。在他眼中,技术的原理、生存的需求是共通的“圆”,而文化习俗的差异,只是描绘这个“圆”的不同笔法。

格物博士看着太子,心中感慨万千。许多饱读诗书的成年人,困于“华夷之辨”的窠臼,其见识竟不如一个孩童通透。

**\\* \\* \\***

然而,理论的通透无法立刻化解现实的困境。就在帝都为文化之争暗流涌动之际,一个来自帝国根基的警报,以最猛烈的方式拉响了!

户部尚书与工部尚书联袂紧急求见,脸色煞白地呈上了一份触目惊心的奏报:用于制作“度量衡基准器”的核心原料——一种产自黔中(贵州)、质地极其均匀细腻的特定青石矿,其最大的矿脉,在近日的官方开采中,竟然……枯竭了!

更为蹊跷的是,根据矿监报告,在官方开采队抵达之前,似乎有不明身份的私人矿队曾在此地进行过破坏性的、不计后果的疯狂盗采,正是他们的行为,加速了这条优质矿脉的枯竭!

统一度量衡的基石,在刚刚铺开之际,便遭到了釜底抽薪式的破坏!

消息传入宫中,李瑾勃然变色,猛地将御案上的镇纸扫落在地!

“查!给朕一查到底!”他的怒吼声震殿宇,“无论是谁,敢坏帝国根基,朕要他的脑袋!”

“拂晓”与刑部的精锐力量被立刻派往黔中。所有人都意识到,这绝非简单的盗采案,而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意图从根本上阻挠帝国标准化进程的阴谋!对手的狠辣与精准,远超以往。

帝国的变革,在迎来外部盟友的同时,其内部的基石,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撼动。下一次较量,将不再局限于朝堂的口舌之争或市井的流言蜚语,而是围绕着这关乎帝国未来的命脉资源,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暗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