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 > 第100章 日月当空,盛世序章

第一百章 日月当空,盛世序章

岭南冯盘叛乱的消息,如同南疆瘴疠之地的毒雾,迅速弥漫至长安,给刚刚步入正轨的帝国新政蒙上了一层阴影。“清君侧,诛妖妃”的旗号,更是将矛头**裸地指向了监国秦王李瑾与镇国公主林薇,其背后,显然仍有不甘失败的旧势力在兴风作浪。

朝堂之上,短暂的振奋之后,再度被忧虑笼罩。有人主张立刻调派重兵南下平叛,以雷霆之势震慑宵小;也有人担心朝廷接连经历北境战事、江南清算,国力疲敝,不宜再启大规模战端,应以招抚为主。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监国秦王。

李瑾端坐于龙椅之侧(皇帝仍静养,龙椅空悬),面色沉静如水。他并未急于表态,而是仔细听取了兵部、户部关于粮草、兵力调度的汇报,以及岭南当地官员送来的叛军详情。

“冯盘,俚帅尔,疥癣之疾。”李瑾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洞悉全局的沉稳,“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非其自身之勇,乃因背后有人许诺支持,以为朝廷新定,内外交困,有机可乘。”

他目光扫过众臣,最终与林薇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此战,要打!不仅要打,更要打出我大唐新政之威,打出海晏河清之势!然,不必劳师动众。”

他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不从中原调遣主力府兵,而是就近征调剑南、黔中精锐,以熟悉山地作战的当地军队为主力,辅之以熟悉岭南情况的官员进行策反、分化。同时,命令沿海水师巡弋,封锁叛军可能获得外援的海路。

“此战,关键在于‘快’与‘准’!”李瑾手指岭南地图,“迅雷不及掩耳,直捣黄龙,擒杀首恶!同时,宣布免除岭南三州一年赋税,赈济受灾百姓,昭示朝廷仁德,瓦解叛军根基!”

策略既定,军令随即发出。这一次,朝堂之上再无杂音。李瑾凭借此前一系列胜利和强硬手腕积累的威望,使得他的决策得到了高效执行。

**\\* \\* \\***

战争的进程,果如李瑾所料。朝廷军队在当地向导引领下,穿越险峻山岭,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叛军腹地。冯盘虽骁勇,但其部下多为乌合之众,在朝廷精锐的打击和“免赋安民”政策的感召下,迅速土崩瓦解。不过月余,捷报传回:冯盘被阵斩,叛军主力覆灭,三州光复。

这场迅速平息的叛乱,非但没有动摇李瑾与林薇的地位,反而像一块试金石,检验并证明了新朝权力结构的稳固与高效。朝野内外,最后一丝观望和质疑也烟消云散。所有人都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以秦王李瑾和镇国公主林薇为核心的新时代,已经不可逆转地到来。

**\\* \\* \\***

冬去春来,万象更新。

在皇帝病情稳定,且多次于清醒时流露出倦勤之意后,一场庄严而盛大的禅位大典,在太极殿举行。

久未公开露面的皇帝李恪,在宫人搀扶下,亲自将传国玉玺与册封诏书,交到了跪拜于御阶之下的长子李瑾手中。他看着眼前英姿勃发、气度沉稳的儿子,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释然,用尽最后的气力,清晰地说道:“江山……托付于你……莫负……社稷……黎民……”

“儿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瑾重重叩首,声音哽咽却无比坚定。

在这一天,李瑾正式登基为帝,改元“永徽”,寓意光明美好,盛世伊始。尊父皇李恪为太上皇,移居大明宫静养。

而林薇,作为与他并肩作战、屡次挽救帝国于危难,更在新政推行中展现出擎天架海之能的伴侣,毫无悬念地被册立为皇后。不仅母仪天下,更被新帝特许,依旧参预朝政,其所创银枢司、广文馆、蕙质苑、匠作学堂、大唐盛世基金会等,皆被纳入国家正制,成为永徽新政的核心支柱。

登基之后,李瑾与林薇并未沉浸在权力的巅峰,而是以更大的热情和更远的视野,投入到帝国的建设中。

林薇以皇后之尊,不再局限于具体衙署事务,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系统规划。她将“大唐盛世基金会”正式推向全国,以其收益,大规模资助寒门学子求学、奖励格物工匠创新、兴修水利道路、改善民生医疗。她推动编纂《永徽律疏》,将之前行之有效的新政,如常平仓、漕运证券、商税则例等,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她更鼓励“匠作学堂”与将作监、军器监合作,将水力锻锤、改良织机、新式海船等技术推广应用,极大提升了生产力。

而李瑾则致力于巩固边防、梳理吏治、轻徭薄赋。他延续了“武备新策”,提拔寒门将领,巩固了军队的战斗力;他大力推行科举,拓宽选官渠道,使得更多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子弟得以进入仕途;他减免苛捐杂税,与民休息,使得历经动荡的帝国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两人分工协作,默契无间。李瑾以其帝王的雄才大略把握方向,稳定大局;林薇则以其超越时代的智慧和细致入微的规划,为帝国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他们在紫宸殿的书房里,常常烛火至天明,商讨国事,他们的结合,不仅是情感的归宿,更是帝国最稳固的“执政联盟”。朝臣们私下称之为“二圣临朝”,虽有古制之疑,却无人能否认他们共同缔造的崭新局面。

**\\* \\* \\***

数年之后,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

已初具规模的“蕙质苑”内,书声琅琅。已经成长为亭亭少女、在苑中担任算学教习的昔日孤女(林薇早年救助),正耐心地为一群年龄不一的女子讲解着账目管理。远处“匠作学堂”的工坊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和学徒们热烈的讨论声。

皇宫御花园中,太上皇李恪坐在暖轿里,由宫人推着,看着不远处追逐嬉戏的孙儿孙女(李瑾与林薇所出),苍老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安宁笑容。

紫宸殿内,已是皇帝的林薇(注:此处沿用旧称,实际应为皇后,但因其地位特殊,宫人有时私下敬称)放下手中的朱笔,那是一份关于在泉州、广州设立“市舶司”,专司海外贸易,并探索海上丝绸之路的规划草案。她走到窗前,与刚刚议完事进来的李瑾并肩而立。

窗外,长安城气势恢宏,坊市井然,人流如织,叫卖声、车轮声、孩童的欢笑声交织成一曲充满生机的盛世华章。更远处,帝国驿道四通八达,漕船如梭,连接着富庶的江南、稳定的北疆和正在开发的岭南。

“系统,”林薇在心中默念,那陪伴她穿越时空、历经风雨的“万界宏观视野”光幕最后一次浮现,上面不再是危机四伏的数据警报,而是帝国各地仓廪充实、人口增长、商路繁荣的汇总信息,“提示:主线任务‘开创盛世’完成度,评估为‘卓越’。辅助功能将进入低能耗休眠状态,可根据宿主需要随时唤醒。”

林薇微微一笑,在心中选择了“确认”。她知道,前世的工具已完成其使命,未来的路,需要她与身边这个人,凭借这个时代本身的智慧和力量,一步步走下去。

“看什么呢?”李瑾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轻声问道。

“看我们的江山,”林薇将头轻轻靠在他肩上,声音柔和而充满力量,“看这……日月当空,永徽之始。”

李瑾揽住她的肩膀,目光悠远而坚定:“这盛世,一如你我当年所愿。而它,才刚刚开始。”

阳光洒满殿宇,将两人的身影笼罩在一片金光之中。他们的故事,与这个正在他们手中焕发出前所未有活力的庞大帝国一起,翻开了全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