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 > 第90章 惊澜再起,帝心难测

第九十章 惊澜再起,帝心难测

老太妃那番看似忧国忧民、实则字字诛心的话语,如同冰水泼入滚油,瞬间让整个家宴的气氛降到了冰点。丝竹之声早已停歇,觥筹交错的喧闹消失无踪,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御座上的皇帝和站在场中的林薇身上。

空气凝固得仿佛能捏出水来。福王垂着眼睑,嘴角却几不可察地微微勾起;庆王等人则面露“忧色”,仿佛深以为然。李瑾放在案下的手骤然握紧,眼中怒火升腾,几乎要立刻起身驳斥,却被身旁的林薇用眼神死死按住。

此刻,任何激烈的反驳,都会落入对方“不敬长辈”、“桀骜不驯”的陷阱。

林薇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剧烈的心跳平复下来。她缓缓放下酒杯,离席,走到场中,对着皇帝和老太妃的方向,深深一福,姿态恭谨到了极致。

“太妃娘娘忧心国事,垂询后辈,臣女感佩。”她的声音清越而平稳,听不出一丝慌乱,“娘娘提及前朝旧事,以史为鉴,臣女亦深以为然。后宫干政,外戚擅权,确为祸国之源,历代明君无不深戒。”

她先肯定了老太妃话语中“正确”的部分,将自己放在了遵从教诲的位置上,这让一些原本觉得老太妃言之有理的宗室成员,面色稍缓。

接着,她话锋微转,依旧恭敬,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清晰:“然,臣女所为,与娘娘所忧之事,实则殊途。”

她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向皇帝,也扫过在场众人:“陛下明鉴,臣女蒙圣恩,执掌银枢司,所行皆经济之事,开源节流,充盈国库,稳定民生,此乃陛下交付之职责,亦是臣子本分。银枢司所有章程决策,皆需报请陛下御批,何来‘干政’之说?臣女母族早已式微,与‘外戚擅权’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她将“职责”和“御批”强调出来,点明了自己的权力完全来自于皇帝授权,且处于皇帝的绝对监管之下。

“至于‘蕙质苑’,”林薇继续道,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委屈与坚持,“臣女创办之初,便已言明,只为启明妇智,使女子能明理修身,佐助家业,知晓忠孝节义。若女子多一分见识,家族便多一分安稳,天下便多一分和谐。此乃教化之功,亦是陛下仁德泽被天下之意。臣女实在不知,此举……究竟违背了哪一条祖宗家法?莫非让女子永远蒙昧无知,方是正道吗?”

她最后一句反问,声音不高,却如同重锤,敲在不少人心上。尤其是席间一些同样受过教育、或有开明思想的宗室女眷,闻言不禁微微颔首。

老太妃被这番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的反问噎住,张了张嘴,脸色涨红,却一时不知如何反驳,只能颤声道:“你……你巧言令色!”

皇帝始终沉默着,面容隐在烛光的阴影里,看不出喜怒。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仿佛在权衡,在判断。

整个大殿静得可怕,所有人的心都悬着,等待着皇帝的最终裁决。这不仅仅是对林薇个人的评判,更是对这场由她引领的变革风向的定调!

良久,皇帝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帝王的威压:

“太妃年高,心系社稷,其情可悯。”他先给了老太妃一个台阶,毕竟她是长辈。

随即,他的目光落在林薇身上,语气依旧听不出波澜:“镇国公主所言,亦不无道理。银枢司乃朕特设,职责在经济。蕙质苑……教化女子,明理修身,亦是美事。”

听到这话,福王等人的心沉了下去,而林薇和李瑾则稍稍松了口气。

然而,皇帝的话并未说完。

“然,”他语气一转,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论,“祖宗家法,礼制纲常,亦是国本,不可轻忽。女子参政,确需谨慎。银枢司权柄,关乎国计民生,一举一动,更需合乎法度,循于规制,不可授人以柄。”

他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林薇身上,带着一丝告诫,也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意:“镇国公主,朕知你才干,亦知你忠心。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往后行事,当时时自省,把握分寸,方是长久之道。”

这番话,看似各打五十大板,既肯定了林薇工作的正当性,也强调了遵守传统规矩的重要性。但其中的警告意味,不言而喻。皇帝没有否定她,但也没有完全支持她,而是划下了一道无形的界限——你可以做事,但不能越界,不能引起太大的争议和非议。

“儿臣(臣女)谨遵父皇(陛下)教诲!”李瑾与林薇同时躬身应道。

林薇心中明白,这已是皇帝在目前形势下,所能给予的最大程度的维护。他需要她做事,也需要平衡朝野和宗室的各种势力。

“好了,今日家宴,不必为这些事扰了兴致。继续吧。”皇帝挥了挥手,仿佛刚才那场风波从未发生。

丝竹声再起,宴席重新恢复了表面的热闹与和谐。但每个人都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家宴之后,一股无形的压力开始笼罩下来。

皇帝虽然没有明确处罚林薇,但那番“把握分寸”的告诫,却像一道紧箍咒。朝中观望的风气再起,一些原本打算与“大唐商盟”深入合作的官员和商号,态度又重新变得暧昧起来。“广文馆”与“蕙质苑”虽然未被明令禁止,但也收到了一些“劝谕”,要求其课程内容需“更加符合圣贤之道”,无形中限制了林薇原本计划引入更多“实学”和开放思想的打算。

福王等人虽然没能一举扳倒林薇,但显然达到了部分目的——成功地给林薇的改革步伐套上了枷锁,延缓了她的进程。

“薇儿,难道我们就此罢手吗?”秦王府内,李瑾心有不甘。

林薇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摇了摇头,眼神却异常坚定:“不,殿下。陛下只是让我们‘把握分寸’,并未让我们停止。有些事,明面上不能做,我们可以换个方式。有些改变,急不来,需要水滴石穿。”

她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他们想用规矩束缚我们,我们就学会在规矩之内,把事情做到最好。广文馆和蕙质苑的根基不能动摇,我们可以先深耕已有的课程。基金会的事情,可以放缓节奏,但筹备工作不能停。经济改革,可以更注重与现有衙门的协同,减少授人以柄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她压低声音,“我们不能只盯着朝堂和长安。殿下,您在军中的改革,我在地方经济与新学上的尝试,都需要更广泛的基础。或许……我们的目光,应该放得更远一些。”

李瑾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

“积累实力,等待时机。”林薇轻轻吐出这几个字,“以及……开辟新的,他们触及不到的战场。”

就在两人商议未来策略之时,张贲匆匆而入,带来一个消息:之前与福王府往来密切的那位老太妃,在家宴后第三日,于宫中“安然仙逝”了。

死因并无异常,仿佛只是寿终正寝。

但林薇与李瑾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寒意。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皇帝无声的清理与警告?

帝心似海,深不可测。眼前的迷雾,似乎更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