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枭商 > 第七十二章 对抗

大唐枭商 第七十二章 对抗

作者:金六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0:34:36

雟州城的冬至出了太阳,金箔似的阳光,漏过檐角冰凌,在石板上碎成晶亮的星子。

辰时初,苏千誉叫上顾非真、安禄山出了门,说要请二人吃一顿地道的雟州冬至早饭。

西街早市热闹无比。

三人从容的走在商街,闻着飘满半条街的烤饼焦香;望着头戴毡帽的商人,牵着驮马走过;听着马蹄敲在地面的清脆声响,不约而同的享受这份静默的惬意。

“冬至大如年呐......”

直到听到街角卖炭老汉嘴里念叨的话,安禄山才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道:

“难得自在啊。自从来到这里,没一日清闲。

希望今日没有乱七八糟的事,能安稳过个节。

咱们去哪儿啊,主子。我可要饱餐一顿。”

“喏,那儿。”苏千誉指了指临街的松风茶楼,笑道:

“我特意问了客栈小厮,他说这是西昌最大最好的茶楼,日日座无虚席。”

果然,三人进去时,已人影错落。

靠窗位有几个穿圆领袍的士子,围着小泥炉煮茶。

茶铫里浮着姜片和橘皮,辛辣的香气混着水汽,在窗棂上凝成细密的水珠。

有人推开雕花窗,冷风灌进来,卷走了半阙诗稿。

纸页打着旋儿,落在楼外卖卜人的卦摊上。

苏千誉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些招牌小食,打算听听书,再去二楼用饭。

大堂戏台上,说书人刚讲罢一段,喝口清茶润润喉,继续醒木一拍,继续口若悬河:

“话说睿宗皇帝幸蜀时......”

谁知,一句话没到头,忽被一阵高声打断。

苏千誉循声望去,只见正中位置,几个商户打扮的人,拍桌嚷道:

“少扯无趣的!

讲讲昨儿个郑禹的盐场,跑了几个得力盐工的事儿!”

“听说郑禹同妻子裴氏,一日之内暴毙。现在是他儿子郑同当家。”

“有点意思啊。

刚当家盐场就出事,是不是他们家祖坟冒黑烟了啊。”

“是啊,快讲讲。”

茶客唏嘘、吆喝声此起彼伏。

苏千誉脸色微沉,拿了一个白胖饱满的冬至团子,轻咬一口,默默品着。

说书人先是显露些许为难,而后稍作沉吟,开口道:

“好吧,众意难却。

此事我确有耳闻,但既成故事,诸位切莫当真呐。

盐工为何跑?

归根究底是东家太狠心。

盐井深百丈,东家却连根麻绳都舍不得换!”

此话一出,茶楼的人又增了,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几个汉子嫉恶如仇,把拳头攥得咯咯响。

这时,说书人从桌案下,拿出一个卷轴,手腕一抖。

画卷啪的展开,一幅写着《泣血盐枭》的画,露在众人眼前。

“诸位且看,画上的井台血痕,正是前日,一个叫李阿大的盐工,失足坠井,留下的挣扎痕迹。

本来只是工作不慎的寻常事故,按市券处理便好。

可黑心东家竟说‘死个盐工不如死头骡子值钱‘,找了各种理由,拖欠补偿的钱。

真是让人寒心啊。

更可恨的是,多个做了三十年灶头的盐工,临老被克扣,连块裹尸布都买不起啊!

谁敢不满,谁敢状告,谁就命不久矣!”

说书人声情并茂,惹的许多看客义愤填膺,怒拍桌案。

“他一个商人哪来这么大胆子为所欲为!没人管管吗?”

“据说攀上了两京来的贵人。

那贵人也是个做生意的,得了圣人赏识,成了朝中新贵,正巧到了这里,与郑家合作呢。

“好像还是个女的。”

“他娘的,我就知道女人干不了几件好事!”

“牝鸡司晨,家国之难!”

一声声谩骂的附和,传进苏千誉耳朵。

她按住想要上台,把说书人狠揍一顿的安禄山,阴沉着脸,示意离开茶楼。

“叫郑同来!”寒风卷着热腾腾的烟火气抚过苏千誉的脸颊,却化不开她眉间凌厉的寒意。

顾非真为苏千誉挡去吹来的一阵冷风,关切道:

“我觉得郑同没那么傻。”

苏千誉呵出一口白气,重重一叹,拧眉道:

“对。或有人从中作梗,实则针对于我。我要先问问清楚。”

怎料,安禄山离开后,苏千誉、顾非真刚回到客栈,就见郑同来了。

郑同将五份被撕毁的佣工契,交给苏千誉,委屈又愤怒道:

“苏令史,我是冤枉的。

我没做过那些事!是有人暗中搞鬼!”

契纸边缘残留着指印,但名字已被涂黑,苏千誉明白这代表着佣工自愿毁约。

郑同见苏千誉只顾着垂头思虑,急道:

“我也十分不解与焦虑,为何盐工突然一声不吭的离开。

我们郑家盐场给的工钱不低,平日对待盐工们宽容、客气,谁有头痛脑热或工伤,补偿很快送上。

哪怕解约,我们从不为难于人。

您若不信,大可以找曾经在我们盐场,做工的人打听,我绝无虚言。

我觉得此事蹊跷,多方走访,才知官盐商刘氏,开出高于我郑家两倍的工钱,把几个技术好的盐工挖走了。

刘氏对盐工许诺一切违约赔偿,全由他们承担,让盐工们放心来。

我想,既然对方凭实力招揽人才,那只能怪自己福利不够,留不住人,但合法合规的赔偿,总是要拿回来。

我派管事去刘氏处要赔偿,可对方又说不需要他们赔付,盐工们自己承担,让管事去找盐工。

但找到盐工,盐工又说没钱,告到官府也只能认打。”

见郑同言辞恳切,不像撒谎,加之盐工离开的时间,正好在吴承洲,与县令的案子之后,苏千誉不由得联想:

会不会是陈行范报复?

她冷冽的脸色稍有缓和,哂笑道:

“刘氏当然不会赔给你。

盐工多贫,若你强行索偿,官商刘氏只需煽动舆论,说你再次逼盐工倾家荡产。

届时,你又成了说书人、街头巷陌中,流传的恶人。

刘氏既挖人不用担责,又冲击你产业的口碑,还顺带毁坏我的名声。

好个一箭三雕。

身为当家的,你有什么办法,尽快扭转局面吗?”

郑同沉了沉气,斟酌道:

“我曾亲自去那几个盐工家中走访,想好好谈谈,查清是何原因,却发现他们其中四人,仅自己在家。

我随口问起亲眷情况时,他们无不神情悲伤,言辞闪烁。

后来,我去盐工赵五家,看到他卧病在床,无力煮饭,就买了些吃食相赠。

怎料,他的孙子看到糖人后,十分惧怕,哭闹着念叨不吃,不按,没借钱。

我细问,赵五同样言语隐瞒。

我怀疑五个盐工,是被威胁、逼迫,才离开我郑家盐场。

背后操作的人多半是刘氏。

刘氏是官盐商,与官家亲近,盐工们不敢得罪,自然言听计从。”

接着,他端正姿态,向苏千誉鞠躬作揖,道:

“您在郑家的生意上投了钱,我理应向您澄清、交代盐场变故。

我想,您的身份调查解决此事,比我更有力度。

官、民盐商相争已久。

我们民商向来避官盐锋芒,奈何他们步步紧逼,今日劫走盐工,明日不知还要做出什么更过分的事。

望您能救救民商与盐工们。”

“去赵五家看看。”苏千誉答的很干脆,立刻起身。

监管此事在职责之内,何况已经牵连到她的声誉。

赵五住在城南陋巷,是小偷也不愿光顾的地方。

郑同带着苏千誉、顾非真到时,破旧的院门已然敞开。

郑同在院子里喊了一声,自报家门后,推开吱呀作响的屋门。

屋门也没关,随着推力向两边退开。

一股飘来的湿霉味道,让苏千誉皱了皱眉。

她环顾四周,靠墙的苇席上,散着半领破絮,几根编到一半的草鞋绳,浸在漏雨的水洼里,早泡得发胀。

墙角木柜半敞着,露出块霉变的胡饼。

饼上齿印细密,像是孩童偷啃时,舍不得下狠口,一点点品咂出来的。

赵五的孙子蹲在一旁,一下下的扣着手指,怯怯的盯着来人。

“今日恢复的如何?身体好些了吗?”郑同关切的询问躺在床上的赵五,将两贯铜钱放在其枕边。

“我不能收!真的不能收!”

有气无力的赵五看到钱,强撑着身子坐起来,坚持还给郑同。

苏千誉看出赵五脸上的感激,与愧疚之色,故意激将道:

“是刘氏官盐场许你的双倍工钱,足够生活开销,所以你看不上这点钱?

可我看你连生病的药都快买不起了。

刘氏没给你慰问钱?”

赵五身子一哆嗦,紧了紧着露出棉絮的旧袄,低下头没有反驳。

“来,到这儿来。。”苏千誉掏出路上买的糖果,向赵五孙子招招手,笑的温柔亲切。

赵五孙子不敢动。

苏千誉走到孩子身前,摸摸其小脑袋,柔柔道:

“只要你听话按个手印,我就把这些糖果全给你,怎么样?”

赵五孙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身子一个劲儿地向后缩,嘴里呜咽道:

“我不要!你是坏人!

你骗我欠债,打我阿翁!

你们都是坏人!”

“兔崽子!你闭嘴!”赵五拍着床板制止,但还是比孩子的嘴慢了一步。

郑同拍拍赵五肩膀,示意其安心,道:

“老赵,这位苏娘子,是京都来的特使,专司诸商之事,权利不在刺史之下。

你有什么隐忧、困难,放心讲出来。

她会为你做主。

你瞒着也难解决。

若与刘氏有关,你孙子的话是真的,你们是不是被利通柜坊骗了?

刘氏非善类,他们家的高利贷要人命。

你不顾自己死活,也要为孙子想想。”

顾非真适时补充道:

“你的手臂有鞭痕,伤及骨肉。

若不早些治疗,会溃烂加重,或引发其他病症,甚至截肢。”

赵五最后一丝强装的镇定,彻底崩溃,眼泪在沟壑纵横的脸上,冲出两道灰痕。

他慌忙用袖口去捂,连滚带爬的下了床,扑通跪在地上,悲戚道:

“郑东家,我对不住您。

他们利通钱庄,拿假债契,哄骗我孙儿画押,我回家才知道。

我不认,要告官。

他们边拿鞭子抽我,边说告一个试试,定让我死在牢里,还要把我孙儿卖去做奴。

我没办法,只有按他们说的做,离开您盐场。”

郑同一拳打在床板,愤愤道:

“其他几个离开的盐工,与你一样的遭遇吗?债契呢?”

赵五眼眶发红,无奈道:

“我只知老张、老洛是这样。

他们离我家很近,平日关系好,私下聊过。

其他两个人我不了解。

债契,利通钱庄的人只给我看了两眼,就拿走了。

我记得,上面清楚写着我孙儿借走一千贯钱。”

苏千誉将赵五扶起,让其坐在床边,问:

“假债契一般不会留在还债人手中,因为上面极可能藏着造假的漏洞,要防止被懂行的人看出来。

你们还记得债契上,所有人的名字,以及向你们告知债务的人的相貌吗?

若有什么明显特征也可。”

赵五回忆道:

“算上我孙儿的名字,一共三个人。

他们一个叫卢山葵,一个叫管正好。

带头的名叫王跑街,左手中指戴了一个红宝石戒指。

我觉得他挺喜欢那戒指,威胁我的时候,还不忘哈着气擦拭。

对了,他脸上左眼旁,有个半寸长的刀疤。”

苏千誉记下特征,道:

“律法规定,满一千贯以上的借贷,需五保连署。

债契上,必须写清保人姓名、身份、年龄,要有坊正,或里正在场,彼此监督签字。

然后,由市署加盖官印,才能成立借贷关系,且所有债契分正副本,格式内容相同,债主、欠债人各执一份。

你孙儿签署的债契显然不合规制,理应作废。

民间总有黑心的柜坊、放贷的商户,瞅准了许多人不懂此间细节,又或是官商勾结,进行加债、乱账、逃账牟私,破坏商市规则。”

“你安心治疗伤病。今日的话,你不要对他认提及。我会尽快让你们摆脱假债。”苏千誉心中已有了打算,不再逗留。

郑同向苏千誉请示:“去邻近的张家、洛家探问吗?”

苏千誉摇摇头,告辞道:

“不了。盐工的事我会解决。

不过,事成之前,你们莫要声张。”

与郑痛分道扬镳后,苏千誉、顾非真沿原路返回。

二人走在干涸的泥土路上,步伐轻缓。

顾非真的瞳仁映着渐盛的天光,语气淡淡,“陈行范所为?”

“是与不是,我都会给盐工们一个交代。”苏千誉的鞋尖踢开地上的半枯藤叶,眉峰扬得比檐角冰凌更峭。

顾非真眼尾的余光,轻掠身侧之人,“接下来去哪儿?”

“还记得在洛阳,我们抓了长盛钱庄的招子,以打探消息吗?”拐角的风掠过苏千誉鬓边碎金流苏,带起斑斑的闪亮,与她上翘的唇角一样张扬。

“故技重施。”二人默契不宣。

之所以抓王跑街,是因苏千誉想减少风险,先试探虚实。

哪怕她以令史身份,要求利通柜坊,交出威胁盐工的假债契,照样可以被对方矢口否认。

毕竟债契不在赵五手里,空口无凭。

若被倒打一耙,或中了圈套,苏千誉不仅得不偿失,更会成为笑话。

更会给有心官吏大做文章,上奏弹劾的机会。

所以,她决定观察一番再动手。

所幸,王跑街比长盛钱庄的招子蠢笨、胆小,威逼利诱没几下,全都老实交代。

郑同、赵五没有撒谎。

第二日一早,苏千誉决定利用代偿律,即允许他人代偿债务后,取得债权这一条,好好打打陈行范的脸。

她让安禄山为赵五还债契,但点名一切按正规流程操作,且要在县衙,市令、坊正等人在场,签署《除附文书》。

王跑街已被策反,听到传唤,立刻带着赵五等人的假债契,来到县衙。

假债契被一眼看穿。

利通柜坊的掌柜、东家刘氏,被抓来衙门。

同时,安禄山机灵的将此前大放厥词的说书人,一并提来。

苏千誉将债契印章,与备案印模重叠,通过透光绢帛比对法,指着上面几处,厉色道:

“你们好大的胆子。

这几张债契,不仅保人填写不合规制,私契钤印亦欺上瞒下。

《杂令》规定市券之印,皆需牒报州县。

伪造的印章通字缺笔,与备案之印根本对不上。”

接着,她用早备好的醋水,分别对真假债契蒸馏,做了一组对比,让众人一一观览。

市令仔细看罢,下了定论:

“真官印含牛髓遇酸释放腥气。

伪造印鉴使用廉价朱砂无此味道。

利通柜坊的债契是假的。”

苏千誉看向低着头,故意避开掌柜询问目光的王跑街,道:

“按《诈伪律》,掩盖高利贷诸伪,写官文书印者,仗一百,流二千里。

这些债契是你造的?”

衙役的水火棍,撞击地面的闷响,惊得众人肩头一颤。

王跑街忙抬头,连连摆手,扑通跪在冷硬的石板上,指着掌柜与东家刘氏,急切道:

“小的是一个职员,怎么可能有这权利。

是掌柜让我近几日,带着这些假债契,不择手段的挖走郑家盐工,甚至还绑了他们家眷。

掌柜的还安慰我不要怕,说出了事儿东家会解决。

不然给小的十个胆子也不敢啊。”

“杂碎!”刘氏两眼一瞪,气急败坏,欲狠狠踹王跑街,但被衙役架住。

“大胆!”县令啪的一拍惊堂木,呵斥刘氏:

“苏令史与本官在此,谁准许你如此藐视公堂,滥用私刑?

我看你是想罪加一等!”

“还有你!说!谁让你宣扬诽谤之言!”安禄山一个高声加推搡,吓得本就哆嗦的说书人,抖如筛糠。

说书人本是贪财而为,早被这场审讯震慑,直接招了:

“小的不知那人身份,但看穿着,似乎像是管家、管事之类。”

“描述样貌。”安禄山当即让画师当堂画出。

结果,是刘氏的管家。

“这下齐全了。”苏千誉嗤笑,对县令道:

“案情已明。请明府裁…….”

“不。不可。”刘氏昂首挺胸打断道:

“在下是官盐商,是刺史衙门的捉钱令史。

此事属盐业纠纷,理应由盐监上报至盐池使,再行处置。”

“哦?”苏千誉望着刘氏,唇畔笑纹渐深,喉间溢出几声笑,却未觉出半分欢愉。

她好整以暇的问:

“各州盐池使均为刺史担任。

你的意思是,县衙说了不算,必须去刺史衙门咯?”

“不错。”刘氏鼻孔看人,一副看你能奈我何的得意。

苏千誉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笑话,围着刘氏上下打量两圈,感叹道:

“两京之内,天子脚下,我尚没见过几个犯了法的商人,敢在府衙公堂上,言辞嚣张、趾高气昂。

到了边远之地,我真是大开眼界。

看你的姿态,似乎去了刺史衙门,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

旋即,她美玉般纯净的面庞,陡然浮起浓重杀气,音调倏忽狠戾,道:

“竟敢妄断、攀咬一州刺史。

不知死活的东西,谁给你的胆子?

刺史若知尔等罪行,断不容情!

给我立刻查封利通柜坊!

刘氏盐场停工整顿!

所有遭刘氏产业不公手段,强迫签订的市券、契约,全部作废!

马上绑了刘氏,戴上枷锁,送到刺史府衙大门外,跪三日示众。

给我狠狠掌刘氏的嘴,直到他说不出话,吃不下饭为止。

让他好好体会盐工们怒不能言、身心俱痛、寝食难安,是什么滋味。

若刘氏活过三日,再着明府按律,处罚其罪行。

让所有与官家合作,或有裙带关系的商贾,去刺史衙门看着,回家后查漏补缺,反省自律。

自此,谁仍敢借着官家的权利,欺压百姓、民商,屯资乱市,刘氏的下场就是参照!

立刻贴出告示,就说陈刺史体察民情,对奸商恶行深恶痛绝,现鼓励遭受过奸商迫害的百姓,积极上告至刺史衙门,定会得到他亲自接见受理,与最公正的判决。

都给我听着,圣人多次强调体恤百姓,以民为本。

这八个字不难记住吧?

日后,谁敢背道而驰,借官吏之权,欺压民商与百姓,知法犯法,那就别怪我,行便宜之权,先斩后奏!”

刘氏被这一番话,呵斥的整个人发愣,脑子嗡嗡,眼皮儿抽动。

见苏千誉缓缓走向自己,他面色惨白的亦步亦退。

最终,苏千誉揪住刘氏衣领,向前一拉,目似寒星,声如击磬,道:

“我奉皇命督查商业。

大唐国内,凡涉经营钱利之事,上至官吏,下至百姓,我皆有权过问、处决。

更何况,你是捉钱令史。

你不知全国十五道州县的捉钱令史,全归我管吗?

不妨告诉你,若刺史哪日于商有亏,处置他,也在我便宜之内。

国家、百姓之利,大唐天子威仪,不容尔等贪没、忤逆!”

说罢,她扫视一眼巡官、衙推、府院法直官,微微一笑道:

“三位可有异议?”

“苏令史公正严明。我等十分支持。”旁听三官异口同声。

“听见了吗?”安禄山踢了说书人小腿一脚,耳提面命道:

“下次茶楼说书,知道该讲什么了吗?

知道孰轻孰重吗?”

说书人疼的咧嘴,陪着笑脸,点头哈腰,道:

“知道了。知道了。

保证一字不落。

该添油加醋的,绝对掀风鼓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