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枭商 > 第四十二章 堕佛

大唐枭商 第四十二章 堕佛

作者:金六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0:34:36

悬天月影,倒映在水波起伏的河面,两头弯翘的尖角,似鬼魅咧嘴大笑。

“哗啦~”

两个黑影冒出河面,个高的拉着个矮的,快速奔向河水上游的白马寺。

黑影的大头上,仅有两个碗口大的眼与嘴巴。

下颌与肩颈相连的处粗短,且多条褶皱堆叠,臃肿的像是被浸泡了数天,快要撑破的尸体,从头到脚都散发着一股恶心与诡异。

“先在这里等一等。”

黑影们来到寺院东侧的围墙外,利索的脱了头罩、外衣。

怪衣之内,是顾非真、苏千誉。

顾非真贴着墙壁,仔细听里面的动静。

苏千誉则滑到墙根坐下,深吸几口夜风,捏捏胳膊,敲敲腿。

这一日,她累的够呛。

就在刚才,二人扛着一块石碑,偷偷自暗河潜入,将其放在白马寺开凿了千年的许愿井内,再合力将几个大石块盖在上面。

然后,故意制造出响动,做出井内石壁塌陷,显露神迹的假像。

此前,二人将洛阳城东部河水流经图看了一遍,根据三具尸体,与夜晚怪声所处位置,选出几段最有疑点的河道,逐一排查。

竟发现九泉村有怪声的几口井的地下水,与瀍河的暗河相通了,这才导致活水库水量高涨。

常言道井水不犯河水,是古人从日积月累的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

比喻两件事物没有发生冲突的可能,不会去侵犯对方。

很多人认为井里的水属于地下水,河水属地上水,二者互不相通。

但真实状况并非如此。

因各地土地的形质,或外力等原因,不时会发生变化。

当河流水的水位高于地下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潜水,河水转化为地下水,反之同样互补。

在遇到洪水或地震或人工改造,尤甚。

所谓暗流汹涌,常显于此。

顾非真与苏千誉正巧遇到。

二人自九泉村处潜入瀍河,本想顺着水流的急缓,一路往城东洛河,与瀍河交汇处游,怎料越下游水流越湍急,陆续出现多条暗河汇通冲击。

碍于阻力太大,二人调转方向,顺着几条暗河逆游而上。

他们尝试一个个的寻找源头,最终在距离白马寺最近的洛河处,发现数块巨石、黏土拼合的石墙,

这些东西深埋入河底,却不似堤坝露出水面,于河畔看不出任何端倪,却已于暗中将河水改道分流。

顾非真再次认出,部分改道的用材,掺合了白马寺修缮时丢弃的废料,甚至还有一大块雕刻着各色罗汉的照壁。

苏千誉也记得,在白马寺前庭时,看过这面照壁。

那会儿还好好的立着呢。

这么快被一分为二的沉睡河底了?

盯着照壁上,形态夸张、容貌怪异的浮雕罗汉们,顾非真与苏千誉决计再探白马寺。

二人于黄昏时分,潜到寺庙外,丢弃石像的大坑处,发现大部分石块全没了,还有几个壮汉推着车来来回回的装卸。

待壮汉离开,二人观察车上卸下的碎石、泥沙,确定是浸过水,便追踪壮汉踪迹,直至白马寺。

顾非真等到天黑,独自潜入寺内,看到居士林内多个房间住着人,约莫有二十几个。

有的长相一看便是西域人;有的看着像本土人,但口音生硬别扭,难以分辨,且不似寻常出卖体力的普通河工。

顾非真在暗处偷听了一会儿,确定这些人对开河技术十分精通,并从他们的交谈中得知:

住在这里是纯粹为改造附近的多处河道,目的是赚大钱。

因为管事的保证,事成后会有十分丰厚的酬劳。

至于为何要改造,是好是坏一概不知,他们不想多管闲事。

同时,顾非真还从这些人的闲谈中,听到九泉村三个死去的渔民,正是工头授意杀害的消息。

因渔民发现了他们的秘密,被杀人灭口。

但也因此惊动了官家,不得不停工几日,避避风头。

随后,顾非真探查了寺院的其他地方。

第一,想看看是否还藏着别的秘密。

第二,根据河道改造工程的特点,以及当下的隐蔽行径,这帮人必不会大张旗鼓的带着各种器具,在寺外的河边开工,很可能在寺内打通道,或借助寺内原有的水眼,开凿作为入口。顾非真想找到这个入口。

他排查后,唯见寺内的许愿井井口较平常扩大两倍有余,且周边堆放着锤子、十字锹等工具。

再下去一探,果见通往地下的井道中途,被凿出数个大洞,引得地下水汇成暗河,与寺外的洛河相通。

河变根源已明了,但始作俑者与真实目的仍未清晰。

全权管辖白马寺的礼部尚书赵常奴,成为顾非真、苏千誉首要的怀疑对象。

然有没有他人从中谋划,赵常奴究竟知情与否,知情多少,尚不能定论。

苏千誉认为当下不宜打草惊蛇,最妥善的是,先从河工处查找线索。

既然常驻白马寺,必有幕后之人派遣之人监督,可从此间搜查蜘丝马迹。

顾非真认同苏千誉的提议。

可如何尽快引开众河工,拖延足够的时间,创造安全的潜入机会呢?

毕竟河工人多,不易集中疏散,若突然制造火灾或外来的混乱,难免不被警惕察觉,反会弄巧成拙。

让府衙的人帮忙更不现实。

二人犯了难。

回到城内暂作休整时,苏千誉认为要从河工内部入手,让他们自己产生动力驱使离开。

于是,她立刻查阅白马寺历史,望着图文并茂的地方志,与《洛阳伽蓝记》,心生一计:

首先,她拿一张做旧的羊皮,潦草又不难让人看清的,画上白马寺就近的山林地图,做上一处宝藏标记。

接着,将羊皮放在一块石碑的夹层中,再添油加醋的编出一个故事刻上。

故事讲的是:

一百多年前,北魏末年的永熙之乱中,洛阳城惨遭破坏,白马寺难于幸免。

后乱世初定,有一民间神秘巨贾自发捐钱重建白马寺。

百工齐聚,浩浩荡荡,颇为震撼。

为此,民间对神秘巨贾的身份多有猜测。

但无从验证,终慢慢销声匿迹于时间长河。

其实,此人真实身份,乃孝静皇帝元善见,最宠爱的随侍宦官陈阳。

武定八年,二十九岁的元善见,被迫禅位于齐王高洋。

其预见自己将不得善终,早早屯财宝于私库,为避难,或来日夺回天下所用。

未料,高洋不予元善见可乘之机,将其与皇室血脉、亲信,尽数毒杀。

元善见绝望中,将谋取到的最后一点生机,给了陈阳,将君王死社稷的尊严留给自己。

诀别时,萧萧残阳如血,相顾间,悲戚排山倒海。

元善见没有提复仇复国的嘱咐。

死到临头,末路皇帝觉得那些都不重要了,只要他替他好好活着,要这一世的缘分,来生再续。

可陈阳总觉得复仇复国四字,已融进他见到的蒸腾硝烟中、成河血泊中,与头也不回的逃命,毅然决然的舍身赴死中。

陈阳七岁净身进宫,侍陪在五岁的元善见身边。

权臣倾轧,皇权架空。

傀儡元善见如履薄冰的日子中,与陈阳相依相偎,唯一能做的仅有挥霍财富、醉生梦死。

二十年里,元善见去的地方,就是陈阳去的地方。

陈阳再没到过别处,突然出了宫去哪里呢。

举目无亲,茫然无措中,他得知高洋对外宣称安葬元善见于漳西山岗,实则曝尸荒野。

陈阳悲恨、不忍元善见被野狗啃食,偷偷收敛尸身,带着丰厚的宝藏隐姓埋名,做起了商人,从长计议。

政权更替,物是人非,大局已定。

陈阳知无力回天,看多了民间疾苦,亲身经历被层层盘剥,求官反被官榨的艰难。

他回想往日种种,常觉满目疮痍,渐生出一种自作自受,自取灭亡的嘲讽。

自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历朝大肆宣扬崇奉佛教。

王公百官、富商豪绅劫夺百姓财物,广造寺塔,大养僧尼。

仅洛阳城内外,即有寺院一千三百多所,侵占民居数不胜数。

穷奢极丽对照的是民不聊生,路有死骨。

愿佛祖庇佑皇朝永固。

愿佛祖庇佑高官厚禄。

愿佛祖庇佑财源如瀑。

可谁来庇佑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陈阳不去想那虚无缥缈的复仇复国之梦了。

不该,不配。

沉甸甸的金银珠宝,在他的手中如烧红的烙铁,烫的他战栗不已、寝食难安。

他决定借重修寺庙之机,将孝静皇帝的棺椁、宝藏埋于白马寺附近山林。

一来风水不错,随都陪葬。

二来重塑第一大寺,算得上为自己与元善见积阴德,聊以慰藉吧。

同时,他拿出半数宝藏接济穷苦百姓、造桥铺路、开办学堂、医馆……

将取之于民的钱财,还之于民。

愿迟到的杯水车薪的补偿,能减轻一点曾经的罪孽。

此后,他在白马寺剃度出家,做个普普通通的和尚,陪着元善见的孤坟,伴着青灯古佛忏悔。

祈祷后世太平无杀戮。

祈祷来世的自己,与他的孝静皇帝不再入昏庸帝王家。

迟暮之际,他唯一未了心愿是元善见的坟墓无人照看,却无法宣之于口,公之于众。

只得把遗憾与真相刻于石碑之上,埋于许愿池下。

若有缘之人看到了遗言,愿替他守护一代末路帝王一程,那宝藏自可取之。

“你觉得如何,能不能打动他们?会不会浮夸了?”苏千誉抱膝坐着,有点不自信地问。

……

贴墙而过的夜风,划出细微的响动,摇了摇顾非真一动不动的发丝。

“哎!你没事吧?”苏千誉轻轻拍了拍对方手臂。

须臾,顾非真低低笑了一下,略带沉闷的开口:

“很好。足够作为传说,令人唏嘘的君臣野史广为流传。

你不做说书人可惜了。他们或许真的想不到,有人会如此费心思编故事来蒙骗。”

苏千誉开心的挺了挺纤纤背脊,昂首道:

“雕虫小技罢了。顾掌院才让人佩服,不仅武功高强,脑袋聪明,就连验尸破案也那么厉害,怎么做到的?

大家皆初次为人,差距怎就那么大呢。”

“见多了。”顾非真侧贴墙壁而坐,二人正面相对。

不知为何,苏千誉觉得哪里不对劲。

顾非真的简短回应,透着一股浓郁的苍凉与无助。

他的眼睛于昏暗中定定的望着她,却又似穿过她,望着她身后更远的黑暗。

“你有心事吗?”苏千誉小心试探。

又是一阵沉默,连气氛都变得萧瑟。

“不会生病了吧?”苏千誉关切的伸手摸向他额头,想探探体温,反被他一把攥住手。

苏千誉吃痛,欲挣脱,无奈失败。

那力道像是握住了自己仅有的东西,一旦松了手便消失不见般强硬。

顾非真的手,冷的如浸过冰水。

凉的她忐忑不安。

她抬起另一只手,想掰开对方的禁锢,突然听到他道:

“你说的很对。真正能庇佑百姓的不是佛祖、道祖,而是君明臣贤的励精图治。

君臣懂得庇佑苍生,苍生自会拥护。

痴迷神佛与旁门左道,妄图以此辅佐国运,必遭反噬。

可该死的,不该死的,全死了。剩下的那个,明白了。

你说,还有救吗?还能救活他们,一切重来吗?”

顾非真的语气,似凋零在晚秋的落叶,带着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宿命感。

苏千誉不敢乱说,感觉说错了,自己的手怕是要废了。

可又不能不说,否则不会松开了。

什么毛病?

怪才?

怪胎?

失心症?

苏千誉鉴定完毕,轻声细语的安抚道:

“这要问问神明了。起死回生、时光逆转,非常人能及,岂是我一个市井小民可妄言。

不过,我觉得心诚则灵嘛,万事皆有变数。

世间有玄门奇术、生死轮回,自然有超乎常理之法。”

违心之言说的跟真心话一样。

其实,她的真实看法是:都是大梦一场空。

起死回生说到做到,意味着可长生不老。

千百年来的帝王们,怎会一次次追寻,一次次失败。

生老病死乃万物更迭铁律,乱之必付出代价。

两人陷入沉默。

片刻,顾非真依旧无言,松了手劲,将苏千誉的手拢着一点点揉抚。

苏千誉哭笑不得。

原来他知道自己的用力过猛。

她不敢停留的抽回手,感到对面传来的紧绷气息舒淡,随之吐了口气,打算说点什么打破奇怪的氛围,却见他蹭的站起。

“怎……”苏千誉紧张询问,见顾非真食指贴着嘴唇,无声的做了个“嘘”的手势,立刻闭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