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枭商 > 第二十四章 辨奸

大唐枭商 第二十四章 辨奸

作者:金六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0:34:36

裕康医馆的后院考堂内,五名年轻学徒,正在做最后的排名角逐。

他们各自分配到一位病人,要求在望闻问切的诊断后,写下对症的药方。

诊台对面坐了三人,苏千誉居中,常医师、林医师分坐左右。

病人是根据当今医学流派的伤寒、千金、局方、温补、攻邪五类,及学徒所属派别,精心挑选而来。

即可验证学徒的基础虚实,又可辨出资历的差距。

能在此考试的学徒,已通过两次筛选,哪怕排名最差,也不会被辞退。

这只是苏千誉单独开设的加试。

东家随时抽查学徒功课,在各大医馆常见且十分看重。

招收学徒时,为防止自己聘请的医师、掌柜等,私下收受学徒好处,坏了医馆名声,东家们往往会突发的另行考验。

对医学不太精通的东家,则会外聘几个医师陪同审查。

这样做不仅为医馆长久的经营负责,还因官家制定的律法十分严苛。

律法将行医等级分为四,由高到低依次为:

皇帝专用御医;达官显贵常用的太医;富商们的坐堂医;周游各地、来去不定的郎中。

除了郎中管束宽松外,前三种必须要通过官家的基础、实绩、太医署三重考试。

基础,由官家对《黄帝内经》全书进行出题考核。

通过者被记录在册,发放对应证明,准许去医馆做学徒,进入三到五年的拜师实绩修研。

实绩,是在修研期间,学徒跟随师父学习、诊断病患的所有言行,皆成为评定的依据。

评定为中、上等资质,可参加太医署的考试,或拿到坐堂医师执证,或进入太医署深造成为太医、御医。

而医馆的排名,与师父资历,将影响最终分级。

在洛阳,太医令的医馆资格最高。

众多想学医赚钱的人,无不费尽心思、挤破头的尝试,实在没机会才会选择其他医馆。

用苏千誉的话形容:

单靠学徒送礼金,太医令已赚的盆满钵满,同时富余的还能再开个医馆,妥妥的在其位便于谋其职。

幸而常、林两位医师皆为太医退居坐堂。

一个曾位至太医丞,一个为高等博士,医德医术皆在太医署名列前茅,颇受学徒敬仰。

当初,苏千誉花了大价钱、几番登门拜访,才请来镇馆。

常、林二位医师,很清楚医药业内的责任与规矩,一丝不苟的盯着五位学徒的动作。

苏千誉同样析微察异,但怀揣着在场众人想不到的目的。

未几,五位学徒陆续交上自己开出的药方,垂手立在一旁,等待结果。

两位医师一一看过、商量后,将认定的排名公布。

苏千誉听后,接过常医师递来的五张药方,看了看,又将手里的纸张扔回桌子,淡淡道:

“这几个考题太简单,只要将医药典籍中的方子记住,几乎不会出错。

五位从三百多人中脱颖而出,做到这点轻而易举。

既然二位医师体恤晚辈,不忍苛求,那白脸由我来唱。我要加试。五位在堂内稍作等候。”

说罢,她起身离开。

两位医师纳闷的对视一眼,跟随走出考堂的苏千誉。

出了院门,常医师直抒疑惑:

“东家,有这个必要吗?

他们是学徒,实绩经验大有不足。

方才的考试,包含了阴阳五行、经络学、方剂学、脏腑学、精气学的考察,我认为很全面。在平常的入馆学徒考核中,难度不低。

还要从哪方面加试呢?”

林医师肃然道:

“是啊,再提升难度,答卷恐怕不会好看。

东家是对我们二人不放心吗?我们毫无藏私啊。”

苏千誉和善的笑笑,解释道:

“您多虑了。我向来敬重、信任二位。

只是这一次,我想激发一下他们的潜能,选几味药材,让他们辨一辨罢了。”

常医师欲开口,被林医师扯了衣袖,示意不要多言。

苏千誉余光瞥见两人之间的小动作,对常医师想说的话心知肚明。

药材有各自的性状、味色等特点,辨认主要有眼看、手模、鼻闻、口尝。

经验丰富的医师、药师,对常用常见的药材可烂熟于心。

但药材类有数千,全部快速辨别,须日积月累的观察、尝试,大量的查阅背诵。

不是每一位医者,皆如神农尝百草般厉害。

昂贵少见的药材,连老医师也未必有信心一一答对,更别提学徒。

然苏千誉不欲多做解释,亲自选了九种药材打碎、研碎。

她让五位学徒逐个观察,并强调答对最多的人,才有资格随常医师,参与新丹药的研制。

实绩期,参与一项在市面上,顺利流通的药物研发,哪怕做个副手、干点杂活,也对未来的评定,有着极大的助力。

不论医师或学徒,都期望得到这样的好机会。

可现实很残酷。

眼前的九种药材,很难辨认。

本就底气不足的学徒们,轮流端着药盘闻来闻去,不时捏一点药材,送进嘴里品咂。

几番尝试下来,全都举棋不定。

苏千誉再三提醒时间将止,五位学徒才犹犹豫豫的提笔写下答案。

“二位以为如何呢?”苏千誉看过后交给常、林两位医师。

“东家定夺吧。”两位医师只看学徒的神情,便知他们全在乱写,故潦草一览,异口同声的回应。

苏千誉略显失望的轻叹口气,对五位学徒道:

“九种药材,四人全错。唯千金派的肖钭答对一种,与上道题目的成绩同为第一。

还是二位医师慧眼识人,知道你们学问的极限在哪里。

考核到此为止。望往后的每一日,你们能友善相待、扬清激浊、勤敏图强。”

随后,她走近第一名与第二名,语重心长的嘱咐:

“好好跟着两位医师学习。将来若考上太医、御医,我裕康医馆也跟着增光添彩。”

学徒们齐齐应和,礼数周全的行了拜师礼,便纷纷去往掌柜处报到。

“常老,稍等。”苏千誉留下了常医师。

考堂在后院的僻静角落,与病患居住的地方用围墙隔开,平日无考不会有人来往。

苏千誉带着常医师,重回考试的屋内,关上门,道:

“圣人下旨,以官民合作之法,将还少丹公开买扑,选一家最优医馆承揽,榜文已发。

官家要求所有报名的医馆,必须带一位医师,对丹药配方中,药材的用法、用量,进行精准辨认,丝毫无差才能中标。

咱们已通过预审,后续几轮筛查不在话下,无需劳您出面。

但八月五日的殿选,我希望您亲自参加。”

听到第一句时,常医师已神色狐疑,待说到最后,眼中已透着不满,沉吟着坐下,沉沉道:

“老夫听明白了,可又不太明白。

还少丹是咱们医馆的专利,是您提出,我主研发,现在怎成了官家的?

那咱们费心费力的那些日子算什么?您是受了谁的威胁吗?”

苏千誉真诚道:

“不。是我自愿让出。说来话长,这样做的目的,此间的利害关系,暂不便与您言明。

我理解您的心境,盼您能相信我的决定。我是站在您这边的,不会害您,不会让您无故委曲求全。”

常医师盯着苏千誉,一偏头重重呼出口气,自嘲道:

“不对。对商人而言,不论是否创造专利,承揽专产,持久稳固的赚钱总是第一位。不像我们靠学术、技术,养家糊口的独户,把名分所属看的很重。

东家你不会干这白费力的事。

何况,圣人有太医署,想将丹药多多益善,用不着民间招揽。

还有,我与太医令那厮共事十年,他是什么德行,我清楚得很。他能放任这块肥肉不抢?”

苏千誉抿嘴笑道:“不愧是做过太医丞的前辈,眼光老辣,瞒不过您。”

常医师无奈摇摇头,平和道:

“东家不必再试探于我。直说吧,除了让我去装模作样一番,还要我做什么?我自当尽力相助。”

苏千誉简而言之,道:

“在还少丹的配方上,注明肉苁蓉若珍贵难买,可用熟地黄、锁阳平替,药效不变。

然后,您尽快泄露给益源医馆,要假装不经意,不要让人起疑。”

常医师一愣,旋即猛的起身,说出的话中含着满满的愠怒,道:

“那是太医令的医馆,且这两味药材,除了外形相似,主治功效、饮食忌讳皆与肉苁蓉不同。

随意替换服用,对人必有坏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痛。

当初调配试验时,您也在场,应该很清楚啊。

医者因医术不精无法治病救人已是惭愧,害人断不可为!”

苏千誉眉目一凛,和声细语道:

“这仅是一种竞争手段,在丹药正式售卖、流通前便可结束。

当初,多位医馆的东家请您出山,您选择我的医馆坐诊,不就是信任我的品性吗?

您大可放心,我绝不会祸害无辜之人,更不会陷您于不义。

我知道您与太医令不睦。

早年,他技不如您,却借助女儿嫁给户部侍郎宇文融之势,上下其手,迫您出局。

您因此愤而辞官。我一个旁人都觉得万分惋惜。

这不单是您一个人的不公,还代表万千如您一般,心有抱负,手握回春之术,心怀济世之德,却因出身寒门,遭受打压的有志之士,永无出头之日。

甚至,他们只能成为江湖郎中,游走街头,用下等药草,为贫民治疗,眼睁睁看着疗效不足,看着疾病恶化,束手无策。

我乃商贾出身,地位之差,比您更有体会。

太医令常以各种名目,私吞医药行的利益,德行有亏,理应让位。

我希望您重回太医署,我要您做太医令。

天之骄子,难见市井之累。

世家大族,无心垂怜苍生。

我们要自己争取。

我曾捐赠药材、开义诊,但一人之力杯水车薪。

幸而当下有了好的机会,能助我们占据要职,革故鼎新。

您何不为自己、为万千热爱医学的孩子一试?

既然太医令会抢还少丹,不如早点给他。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只要不忘初心,我的手段不算什么。”

苏千誉洋洋洒洒的说完,常医师神情渐缓。

他默然良久,怅然叹息一声,为难道:

“我每日不是在医馆看病,便是回家休息。若想不知不觉的告诉太医令,恐怕不太好办。”

苏千誉自信道:“我已为您找到合适的人,正是学徒肖钭。”

常医师愕然,道:“他一个新来的能做什么,您不怕他嘴不严,办事不力吗?”

苏千誉将敲打薛大掌柜,顺势提出还少丹合作的来龙去脉,简单告知后,续道:

“若没猜错,他就是益源医馆,派来盗取还少丹配方的小偷。”

常医师惊讶不已,“东家何以确定?”

苏千誉笃定一笑,道:

“太医署乃大唐医药最高学府,号称集天下大能。

自诩圣手的太医令,辨不出还少丹配方,反被民间医师压上一头,岂不被人耻笑?面子往哪儿搁?

我与薛大掌柜相识三年,对其处境与脾性有些了解。

为了自己将来过的更舒服,她绝对会替太医令这样做,巴不得以此邀功请赏。

我们调换位置想一想,最快捷、易成功,且便于隐藏推诿的方法,唯有伪装身份,潜入咱们医馆中伺机而窃。

所以,我招收学徒,引她上钩,将计就计。

有丹药拍卖名声大振在前,薛大掌柜不会怀疑我别有用心。

方才的两次考核,是为查证偷窃者。

五个学徒为病患诊断时,三人施针,仅肖钭合谷处明显隆起。您是行家,应该清楚是什么原因。”

常医师回忆道:

“没错。他扎针的手法虽较差,但第一骨间的背侧肌肉确实厚而有力。

扎针首要练指力,不练满五六载,不可能合谷隆起。

我当时亦有疑惑。他年纪太轻,且名册上写随前任医师,实绩学习两年零一个月,主修医药,针灸次之。指力技巧这种本领,不是天赋高低可改变的。”

苏千誉冷笑道:

“一,他藏拙掩盖真实能力。

二,太医令独创的二龙戏珠、喜鹊衔梅,或可让学徒在练习两年内,达到合谷隆起。

近几年,太医令凭此针法颇受赞誉,自成一派。

去年,医药行年末宴饮时,太医令曾当众展示,说这两种针法,专治眼部各种顽疾,较之身体其他地方,须更精细的指力,有一套独门练习技巧,可让学徒两年内,手指劲道速成。”

常医师思忖道:“会不会碰巧了?”

苏千誉坚定道:

“事因有异,对过程变化的看待自然不同。

所以,为验证猜测,我故意用半夏、决明子、蟾酥、生千金子、生马钱子、胆南星、鸡内金、石决明、鱼脑石头,九味并不罕见的药材加试。

想必您当时已看出它们的药性特点。”

常医师接道:“全是清肺化痰,逐瘀排脓的优选药材。”

苏千誉点头道:

“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派,最拿手的是治疗胸肺疾病。

他立下规矩,大医者大仁,不杀生灵,不以毒攻毒,配药时不使用动物炼药,不使用毒副作用较大的草药,只选择温和平稳的药材调养。

千金派学徒拜师第一年,首要的是懂得区分什么药可用,什么药不可用,牢记其形状、味色、炮制方法,做不到则除名。

肖钭说自己是千金派学徒,却认不出忌讳的药材。

最有趣的是,他说前任师傅去世了,导致我们对他的过往资质无从认证。

几处疑点拢在一起,足够暴露他的可疑。

能通过多方笔试、面试,说明他确有功底在身。可真心求学,就应与别的学徒一样,言行、背景一一对应,而非这般经不起审度。我认为,肖钭一定是薛大掌柜或太医令的人。”

常医师斟酌着道出最后一点不解:

“千金派的用药,在五派中最严苛。他们能设计到这一步,为何想不到用更容易隐藏自己的另外四派?”

苏千誉轻蔑一笑,道:

“我想,是因太医令精通其他四派,独独不喜千金派的缘故。他们做贼心虚,想尽量避免展露与自己有关的线索,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常医师苦笑着感叹:“东家拨草瞻风。老夫不精于此道。一切按东家说的来吧。”

“好。我继续留在这里,会让肖钭警惕。接下来,一切托付给您了。事情办成或有疑问,请立即告知我。”

苏千誉说罢,匆匆离开医馆。

她一路向北,欲先去北市的古玩行转一转,再往安喜门外的赌石场逛逛。

一来,寻摸个最合适的商家,谈谈楼兰漠玉的合作。

二来,上回买的东汉水晶司南佩,被打眼的极为尴尬,这口气实难咽下。

她决计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今日去练练眼力。

行过两条街,她忽然看到前方,有个全身脏兮兮的小乞丐,哭嚷着向路人求救,不断的说自己的奶奶病重,希望有人能帮帮忙。

喧哗的大街上,行人如织,无一人搭理。

她恻隐之心刚动,就见小乞丐踉跄着跑到她面前,扑通跪在地上。

小乞丐怕被踢开,一把抱住了苏千誉的腿,叩头如捣蒜的请求:

“美丽的娘子,求求您帮帮我奶奶吧。再没人救她,她就要死了。我没有别的亲人了。求求您了。”

“你的奶奶在哪里?”苏千誉扶起小乞丐。

小乞丐鼻涕眼泪横流,指着旁边的一个巷口道:“就在那个巷子里躺着。已经昏迷不醒了。”

苏千誉见小乞丐实在可怜,直言带路。

巷子很深,连着不少住户。

没走一会儿,厚墙隔绝了闹市的喧嚣。

苏千誉拐过转角,放眼望去,长长的过道内,不见一人。

“你的奶奶呢?”她顿时惊醒,侧头询问身边的小乞丐。

“在后面呢。”小乞丐咧嘴一笑,满眼戏谑。

苏千誉大觉不妙,转身欲走,却被一方棉布从后捂住口鼻。

一股奇怪的气味,直冲的她神魂恍惚,不省人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