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都铎公主:王权与爱情 > 第134章 铁轨议案受阻,玛丽都铎感染天花

1522年1月12日,伦敦议会大厦。

伊莎贝尔刚踏入议事厅,扑面而来的便是压抑的争执声。三十余名议员围在规划图前,为首的萨福克伯爵正用手杖指着伦敦至约克郡的路线图,语气强硬:“殿下,这条路线必须绕过诺福克郡的庄园!您要知道,那里的麦田是英格兰南部最好的产粮地,铁轨铺下去,今年的小麦收成至少减产三成!”

“伯爵大人,路线是经过三个月勘测确定的,”伊莎贝尔走上前,指尖划过地图上的绿色标记,“诺福克郡的备选路线多为沼泽,铺设成本是现有路线的两倍,且每年雨季必遭水淹。我们已承诺给予受影响的农户每亩五欧罗的补贴,远超麦田一年的收益。”

萨福克伯爵冷笑一声,身后几名来自农业选区的议员立刻附和:“补贴能当粮食吃吗?万一铁轨铺设延误,错过播种季,谁来负责英格兰的粮食供应?”“还有林肯郡的牧场,火车轰鸣会让牛羊受惊,去年‘先驱号’试运时,就有三户牧民的羊群冲散,损失了上百只羊!”

争论声此起彼伏,伊莎贝尔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成本核算表,试图解释沼泽地带的施工难度与后期维护成本,但议员们各执一词,有的担心贵族利益受损,有的质疑政府财政能否支撑补贴,原本预计两小时的议事会,硬生生拖到了黄昏仍无结果。沃尔西在一旁低声劝说:“殿下,不如先搁置诺福克段的路线争议,先推进约克郡至利兹的支线铺设?”

伊莎贝尔皱着眉点头,心中却泛起无力感——工业革新的浪潮,终究要与根深蒂固的旧利益格局碰撞。她刚走出议会大厦,王宫的信使便策马赶来,脸色惨白:“殿下!不好了!玛丽公主突发高热,浑身起了红疹,御医诊断是天花,已经病危了!”

“什么?”伊莎贝尔浑身一震,手中的文件散落一地。她顾不上捡拾,翻身上马,缰绳一勒便朝着王宫疾驰而去。寒风刮过脸颊,她脑中一片空白,只有六岁妹妹那张粉雕玉琢的小脸在眼前晃动。玛丽是她在王宫唯一的牵挂,自母亲去世后,姐妹俩相依为命,她拼尽全力守护着这个天真烂漫的妹妹,却没料到,天花这个欧洲人的噩梦,会突然降临在她身上。

赶到王宫时,公主寝宫已被御医和侍女围得水泄不通。伊莎贝尔推开人群冲进去,只见玛丽躺在床上,小脸烧得通红,原本白皙的皮肤上布满了红色疱疹,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御医们束手无策,只能用湿布擦拭她的额头降温,凯瑟琳王后坐在床边,泪水早已打湿了衣襟:“伊莎贝尔,御医说……说她撑不过今夜了。”

“不,我不会让她死的。”伊莎贝尔握住玛丽滚烫的小手,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心头一紧。她忽然想起前世学到的知识——天花虽凶险,但牛痘可以预防,甚至能治疗早期患者。她立刻转身对御医长说:“立刻派人去城外的牧场,找一头刚感染牛痘的奶牛,取它身上的痘浆来,越快越好!”

御医长面露难色:“殿下,牛痘是牲畜的疫病,怎能用于公主身上?这太冒险了!”

“现在还有别的办法吗?”伊莎贝尔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异常坚定,“按我说的做,出了任何事,由我全权负责!”

凯瑟琳王后擦干眼泪,对御医长点头:“照殿下的吩咐办!”

深夜的王宫灯火通明,信使快马加鞭赶往城外牧场,伊莎贝尔守在玛丽床边,寸步不离。她想起小时候自己生病,玛丽会把最爱的糖果偷偷塞给她,会坐在床边给她讲童话故事。这个才六岁的小姑娘,还没来得及看看火车驰骋的模样,还没尝过约克郡的草莓,绝不能就这么离开。

凌晨3时,痘浆终于送到。伊莎贝尔亲自清洗器械,用消毒后的细针蘸取少量痘浆,在玛丽手臂上划开一个微小的创口,将痘浆轻轻涂抹上去。整个过程她屏息凝神,手心全是冷汗——她只知道牛痘能激发免疫力,却不确定对于已经发病的患者是否有效,更不知道剂量是否合适。

接下来的三天三夜,伊莎贝尔几乎没有合眼。玛丽的高热时升时降,疱疹先是继续蔓延,后来渐渐停止了扩散。御医们日夜值守,记录着公主的每一个变化。到了第四天清晨,玛丽的体温终于恢复正常,呼吸也变得平稳,那些疱疹开始结痂脱落。

“殿下,公主的性命保住了!”御医长跪在地上,声音哽咽。凯瑟琳王后紧紧抱住伊莎贝尔,泪水再次滑落:“谢谢你,我的孩子,是你救了玛丽。”

伊莎贝尔松了口气,疲惫地靠在椅背上。可当她走到床边,看着玛丽渐渐清醒的小脸时,心脏却猛地一沉。玛丽的额头、脸颊、鼻尖上,那些脱落的疱疹留下了一个个深浅不一的疤痕,像是星星点点的褐色印记,破坏了原本精致无瑕的容貌。

“姐姐……”玛丽虚弱地伸出手,小手指了指自己的脸,“我的脸……好痒,而且……”她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眼泪慢慢涌了出来,“是不是不好看了?”

伊莎贝尔握住她的小手,喉咙发紧,却不知该如何安慰。她发明了牛痘,保住了妹妹的性命,却没能阻止疤痕的留下。对于一位公主而言,容貌或许比性命更被看重,尤其是在这个以联姻巩固势力的时代,一张带有疤痕的脸,几乎意味着她未来的人生轨迹将彻底改变。

凯瑟琳王后红着眼眶,用丝巾轻轻遮住玛丽的脸:“傻孩子,你平安无事就好,疤痕不算什么。”可她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悲伤,谁都知道,这句话不过是自我安慰。

消息很快传遍王宫,议员们暂时搁置了铁轨的争议,纷纷前来探望玛丽,但眼神中或多或少都带着惋惜。萨福克伯爵私下对人说:“可惜了,原本是英格兰最美丽的公主,现在……怕是只能嫁给某个不起眼的贵族了。”

这些话传到伊莎贝尔耳中,让她既愤怒又心疼。她坐在玛丽的床边,看着妹妹对着镜子默默流泪,小小的身躯蜷缩成一团,往日的活泼开朗消失得无影无踪。“玛丽,”伊莎贝尔轻声说,“这些疤痕不是你的缺陷,是你战胜天花的勋章。姐姐向你保证,将来,没有人敢因为这些疤痕轻视你。”

玛丽抬起头,泪眼婆娑:“真的吗?可大家都会笑我的……”

“不会的。”伊莎贝尔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心中已有了主意,“姐姐会让整个英格兰都知道,你是勇敢的公主,是第一个接种牛痘、战胜天花的人。而且,姐姐会发明更好的药膏,让这些疤痕慢慢变淡,就算不能完全消失,也会变得不那么明显。”

为了兑现承诺,伊莎贝尔一边派人收集各种护肤草药,研制淡化疤痕的药膏,一边推动牛痘接种的普及。她下令在王宫设立接种点,让御医们培训医护人员,先为王室成员和贵族子女接种,再逐步推广到平民阶层。“天花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留下了无数疤痕,”她在议会中说道,“牛痘能让我们远离这种灾难,玛丽公主的疤痕,是为整个英格兰换来的福祉。”

可铁轨铺设的争议并未因此平息。萨福克伯爵等人借着玛丽公主生病的由头,再次提出修改路线,声称“上天在警示我们,不应过度破坏自然”。更有甚者,散布谣言说火车的轰鸣惊扰了神灵,才导致公主染病。一时间,反对铁路建设的声音再次高涨,不少平民也受到影响,对铁轨铺设产生了抵触情绪。

伊莎贝尔分身乏术,一边要照顾情绪低落的玛丽,一边要应对议会的压力,还要监督牛痘接种的推广。她每天只睡三个时辰,白天在议会与议员们据理力争,拿出牛痘接种后天花发病率下降的数据,证明工业革新与民生福祉并不冲突;晚上则留在玛丽的寝宫,陪她说话,为她涂抹药膏,教她读书写字,试图让她明白,一个人的价值并非只在于容貌。

“姐姐,你看,药膏好像真的有用,疤痕淡了一点点。”一天清晨,玛丽兴奋地指着自己的脸颊对伊莎贝尔说。

伊莎贝尔凑过去一看,那些较浅的疤痕确实淡化了一些,心中稍感欣慰。“你看,只要坚持,就会有改变。”她笑着说,“就像铁路建设,虽然现在遇到了困难,但只要我们不放弃,终有一天,铁轨会铺遍英格兰。”

玛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伸手摸了摸伊莎贝尔的脸颊:“姐姐,你不要太累了,我会乖乖听话,也会学着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她顿了顿,又说,“等铁路开通了,我想坐火车去约克郡,看看姐姐说的钢铁长龙。”

伊莎贝尔抱住她,眼眶一热。这个六岁的小姑娘,虽然经历了病痛和容貌受损的打击,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纯真与勇敢。她知道,玛丽的疤痕或许会伴随一生,但这份经历也会让她变得更加坚强。

为了打破铁轨铺设的僵局,伊莎贝尔决定采取折中方案:修改诺福克郡的部分路线,避开核心产粮区,同时提高对农户的补贴,承诺铁路开通后,优先为当地提供低价的化肥和农业机械运输服务。她还邀请反对最激烈的萨福克伯爵亲自乘坐“奋进号”,体验火车的便捷与安全。

当萨福克伯爵坐在舒适的车厢里,看着火车以十五英里的时速平稳前行,沿途的风景飞速后退,原本需要一天的路程仅用了四个时辰便抵达利兹时,他沉默了。利兹商会会长威廉向他展示了火车运输带来的贸易增长,矿工们讲述了火车运煤如何减轻了他们的劳动强度。萨福克伯爵终于松口:“殿下,我承认火车确实有其价值,诺福克郡的路线,我愿意配合调整。”

议员们见萨福克伯爵转变态度,反对的声音渐渐减弱。1月下旬,议会最终通过了修改后的铁路铺设方案,伦敦至约克郡的主干线正式动工。工匠们带着工具和材料前往各个工段,铁轨的铺设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

与此同时,牛痘接种在英格兰迅速普及,天花发病率大幅下降。人们开始感念玛丽公主的牺牲,不再嘲笑她脸上的疤痕,反而将她视为勇敢的象征。街头巷尾流传着“勇敢的玛丽公主”的故事,孩子们模仿着接种牛痘的动作,贵族夫人们也纷纷捐赠草药,支持疤痕药膏的研制。

伊莎贝尔看着这一切,心中百感交集。玛丽的疤痕成为了她心中永远的遗憾,但也正是这份遗憾,让她更加坚定了推动工业革新和民生改善的决心。她知道,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需要钢铁的铁轨和轰鸣的火车,更需要国民的健康与勇气。

2月中旬,伊莎贝尔前往约克郡监督铁轨铺设进度。临行前,玛丽拉着她的手说:“姐姐,等你回来,能不能给我带约克郡的石头?我想把它们摆成铁轨的样子,放在我的窗台上。”

伊莎贝尔笑着点头:“好,姐姐一定给你带。等铁路开通的那一天,我们一起坐火车,从伦敦到约克郡,看看真正的铁轨是什么样子。”

火车的轰鸣再次响彻约克郡的土地,这一次,不再只有试运行时的欢呼,还有无数工匠的汗水与期盼。伊莎贝尔站在铺设中的铁轨旁,看着工人们将枕木压实,将铁轨铆接到位,心中充满了力量。她知道,铁路建设的道路依然漫长,玛丽脸上的疤痕也无法完全抹去,但只要她们姐妹同心,只要英格兰上下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春日的阳光洒在铁轨上,泛着耀眼的光芒。伊莎贝尔想起那个寒冷的凌晨,“奋进号”的轰鸣刺破夜空;想起玛丽病危时,自己在烛光下研制牛痘的忐忑;想起议会中一次次激烈的争论。这所有的一切,都像是一道道印记,刻在英格兰的土地上,也刻在她的心中。

她抬头望向远方,伦敦的方向隐约可见。她仿佛看到了玛丽坐在窗前,抚摸着窗台上的石头,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仿佛看到了火车穿梭在英格兰的田野上,汽笛声与人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仿佛看到了整个欧洲,在钢铁与蒸汽的浪潮中,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源于那个天花肆虐的冬日,源于姐妹俩之间的守护与坚持。春日宫墙下的轰鸣,不仅是火车的汽笛,更是希望的号角,是勇气的赞歌,正带着英格兰,带着每一个心怀憧憬的人,驶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伊莎贝尔弯腰捡起一块光滑的石头,放进衣袋里。这是给玛丽的礼物,也是她们共同经历风雨的见证。她知道,当这块石头被摆放在玛丽的窗台上时,它所承载的,不仅是对铁路的期盼,更是对未来的信心——就算有疤痕,就算有坎坷,只要心中有光,终能照亮前行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