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都铎公主:王权与爱情 > 第122章 玛丽女大公的婚礼

马车碾过维也纳郊外的碎石路时,伊莎贝尔正低头摩挲着玛丽塞给她的橘子荷包,指尖触到荷包夹层里一张折叠的羊皮纸。展开来看,上面是玛丽娟秀的字迹,写着对新婚生活的忐忑与期待,末尾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橘子——那是她们幼时在西班牙王宫约定的暗号,代表“一切安好”。伊莎贝尔将羊皮纸贴在胸口,忽然想起离开格林尼治宫前,母亲凯瑟琳握着她的手说“等你回来,孩子该会踢我了”,眼眶瞬间热了。

七月的奥地利正值盛夏,多瑙河的水汽裹着薰衣草的香气扑进车窗,远处维也纳王宫的金色尖顶在阳光下闪着光。马车刚停稳,玛丽就穿着石榴红的丝绒礼服跑了过来,发间珍珠发冠随着脚步轻轻晃动,眼底的笑意比阳光更盛:“伊莎贝尔!我还怕你赶不上婚礼呢!”她一把抱住伊莎贝尔,身上的玫瑰香精气混着少女的气息,让伊莎贝尔暂时忘了宫墙里的阴霾。

“路上遇到暴雨,耽搁了两天。”伊莎贝尔回抱她,目光落在玛丽腰间的刺绣上——那是匈牙利王室的纹章,针脚细密却透着仓促,像是连夜赶制的。她想起史料里记载的这场婚姻:西班牙为牵制法国,将十岁的玛丽嫁给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而这位年轻的国王,十一年后会在莫哈奇战役中战死,只留下玛丽带着幼女流亡。可此刻的玛丽还不知道未来的悲剧,说起拉约什时,脸颊会泛起红晕:“他昨天陪我去看了葡萄园,说等婚礼结束,要带我去多瑙河泛舟。”

伊莎贝尔握紧了手里的银十字架,冰凉的金属硌得掌心发疼。她不能说,不能打碎玛丽眼里的光,只能笑着点头:“那一定很美好。”

婚礼前三天,维也纳王宫忙得像沸腾的汤锅。侍女们捧着婚纱穿梭走廊,乐师在宴会厅调试鲁特琴,大臣们则聚在议事厅用拉丁语争论——西班牙皇帝查理五世(伊莎贝尔的表哥)突然取消了西行尼德兰的计划,留在维也纳与邻国缔结同盟,还敲定了两门婚事:玛丽嫁拉约什二世,他的弟弟斐迪南迎娶拉约什的妹妹安娜。伊莎贝尔站在走廊阴影里听着,忽然明白这场婚礼远非表面的喜庆,而是查理五世为多瑙河流域超级大国埋下的伏笔,玛丽不过是这盘棋局里的一颗棋子。

七月五日的婚礼当天,维也纳大教堂挤满了贵族使节。伊莎贝尔坐在观礼席第一排,看着玛丽穿着洁白婚纱,挽着拉约什二世的手臂走进来。拉约什穿着银色铠甲,身姿挺拔,可当神父询问“是否愿意守护对方一生”时,他的目光却不自觉飘向匈牙利首相,像是在寻求确认。

伊莎贝尔想起亨利八世给她的密信,信里让她打探西班牙与匈牙利的军事同盟细节——原来她来参加挚友的婚礼,本质上却是父亲安插的眼线。

晚宴过半,玛丽悄悄拉着伊莎贝尔来到露台。夜色中的多瑙河像条黑色绸缎,远处传来零星钟声。“伊莎贝尔,”玛丽靠在栏杆上,声音带着委屈,“拉约什的母亲说,我必须尽快生下继承人,否则……”她没说完,只是咬了咬嘴唇。伊莎贝尔的心一沉,想起母亲凯瑟琳因流产而流泪的夜晚,想起亨利的指责——原来无论在英格兰还是匈牙利,王室女性的命运都是如此,她们是王后,是生育工具,却唯独不是自己。

“别听她的,”伊莎贝尔握住她的手,“你才十岁,不需要急着承担这些。”可玛丽却摇了摇头:“我是匈牙利王后,这是我的责任,就像你母亲为英格兰做的那样。”伊莎贝尔看着她,突然说不出话来。她知道,玛丽口中的“责任”,未来会压得她喘不过气;她更知道,这场婚姻只有五年,五年后玛丽会成为无家可归的流亡者。

离开奥地利前一天,伊莎贝尔收到了英格兰的信。信是母亲身边的侍女写的,字迹潦草,满是焦急:“王后殿下近日腹痛减轻,御医说胎儿脉象平稳,只是国王陛下仍很少来探望,反而常与沃尔西主教议事……”伊莎贝尔捏着信纸,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母亲这次没有流产,历史似乎真的偏离了轨迹。

七月中旬的清晨,伊莎贝尔告别玛丽,坐上返回英格兰的马车。玛丽送她到王宫门口,塞给她一袋匈牙利糖果:“等我生下孩子,一定写信告诉你。”伊莎贝尔接过糖果,看着玛丽眼中的期待,强忍着眼泪点头。她知道,这是她们最后一次见面,玛丽永远不会有机会写下那封信。

马车行驶了二十天,八月初的傍晚终于抵达格林尼治宫。伊莎贝尔跳下车,顾不上旅途疲惫,径直冲向母亲的寝宫。走廊里不再是往日的压抑,侍女们脸上带着笑意,连空气都似乎轻快了些。推开门时,她看见凯瑟琳靠在软榻上,手轻轻放在隆起的小腹上,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脸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柔和。

“伊莎贝尔!”凯瑟琳看见她,立刻伸出手,眼底满是喜悦,“你终于回来了!你看,他刚才踢我了。”伊莎贝尔快步上前,轻轻贴在母亲的小腹上,果然感受到一阵微弱的胎动。那触感很轻,却像一道暖流,瞬间冲散了她所有的担忧。“母亲,您终于平安了。”她哽咽着说。

凯瑟琳拍了拍她的手,眼里带着温柔:“这次多亏了御医的调养,还有你外祖父从西班牙送来的补药。对了,你外祖父还写信说,查理表哥在维也纳的同盟很成功,多瑙河流域的局势稳定了不少。”伊莎贝尔点点头,想起在奥地利听到的消息,心里却有些复杂——查理五世的同盟固然稳固了势力,可玛丽的命运,却依旧没能改变。

接下来的日子,格林尼治宫渐渐恢复了暖意。亨利八世虽然仍看重继承人,但看着凯瑟琳日渐平稳的孕态,也偶尔会来寝宫坐坐,甚至会隔着肚皮和胎儿说话。伊莎贝尔每天陪着母亲散步,给她读西班牙诗集,讲奥地利的见闻,只是绝口不提玛丽的担忧,也不提查理五世的棋局——她想让母亲安心度过这段时光,哪怕只是暂时的平静。

十月初的一天,凯瑟琳突然握住伊莎贝尔的手,神色认真:“伊莎贝尔,我想给这个孩子取名玛丽,纪念我早逝的母亲。”伊莎贝尔的心猛地一跳,她看着母亲温柔的眼神,突然想起后世的记载——那个被称为“血腥玛丽”的英格兰女王,正是母亲的女儿,是她的妹妹。原来历史没有偏离,只是迟到了。

“玛丽是个好名字。”伊莎贝尔轻声说,心里却翻涌着复杂的情绪。她知道,这个即将出生的妹妹,未来会因为宗教信仰大肆迫害新教徒,会在英格兰留下“血腥”的骂名;她也知道,玛丽的一生同样充满悲剧,嫁给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后,始终没能拥有自己的孩子,最终在孤独与失望中去世。

十一月的一个清晨,格林尼治宫响起了婴儿的啼哭。御医抱着襁褓走出来,脸上满是笑容:“国王陛下,王后殿下,是位公主!身体健康,哭声洪亮!”亨利八世站在走廊里,听到“公主”两个字,脸上的期待瞬间淡了些,只是点了点头:“好好照顾王后和公主。”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伊莎贝尔走进寝宫,看着母亲怀里的婴儿。那孩子闭着眼睛,小小的手攥成拳头,皮肤白皙,像极了母亲。凯瑟琳轻轻抚摸着女儿的脸颊,眼底满是温柔,却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她终究还是没能给亨利生下儿子。“伊莎贝尔,你看,这是玛丽。”凯瑟琳轻声说。伊莎贝尔伸出手,轻轻碰了碰妹妹的小手,那触感柔软而温暖,让她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愿望:或许,她能改变玛丽的命运,让她不再成为那个“血腥玛丽”。

接下来的日子,伊莎贝尔几乎每天都去看望妹妹。她给玛丽唱西班牙的摇篮曲,给她讲外面的世界,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在妹妹心里种下一颗不同的种子。凯瑟琳看着她们姐妹俩,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只是偶尔会看着玛丽,轻声说:“希望她未来能幸福,不要像我一样。”

十二月初,查理五世派来的使节抵达格林尼治宫。使节带来了查理的信,信里说他在维也纳的同盟已经稳固,多瑙河流域的超级大国雏形初现,还提到了玛丽女大公在匈牙利的生活——拉约什二世对她还算温和,只是匈牙利宫廷的压力依旧很大,玛丽仍在为生下继承人努力。伊莎贝尔握着信,心里满是担忧,却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玛丽能多些快乐。

圣诞前夕,格林尼治宫举办了盛大的庆典。亨利八世虽然对没有儿子仍有遗憾,但看着健康的玛丽,看着逐渐恢复的凯瑟琳,也难得露出了笑容。晚宴上,他甚至主动举杯,祝“英格兰的公主们健康快乐”。伊莎贝尔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却明白,这份平静只是暂时的。亨利对男性继承人的渴望从未消失,沃尔西主教仍在为他谋划,安妮·博林的身影或许已在不远处的宫墙外徘徊。

庆典过半,伊莎贝尔悄悄来到庭院。雪不知何时落了下来,轻轻覆盖在玫瑰丛上,将红色的花瓣映得格外鲜艳。她摸了摸脖子上的银十字架,又摸了摸怀里玛丽女大公送的橘子荷包,心里突然坚定起来——无论未来有多少暗流,无论历史的齿轮如何转动,她都要守护好母亲和妹妹,守护好心里的那一点温暖。

她抬头望向天空,雪花落在脸上,冰凉却清醒。远处的钟声响了起来,悠扬的钟声穿过宫墙,回荡在夜空里。伊莎贝尔知道,1515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会有新的挑战,新的暗流,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助。她经历了奥地利的婚礼,见证了妹妹的出生,明白了命运或许无法完全改变,但她可以用自己的力量,让身边的人多些幸福,少些痛苦。

回到寝宫时,她看见母亲正抱着玛丽,轻声唱着摇篮曲。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将她们的身影映在墙上,温柔而宁静。伊莎贝尔轻轻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看着熟睡的妹妹,心里满是希望。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宫墙里的暗流从未停止,但只要她们姐妹同心,只要母亲平安,就一定能度过所有的难关。

历史的齿轮依旧在转动,可这一次,伊莎贝尔不再是旁观者。她握住母亲的手,又轻轻碰了碰妹妹的小手,在心里默默许下愿望:愿新的一年,母亲平安,妹妹快乐,愿所有被命运裹挟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而她,会带着这份愿望,在宫墙的暗流中,勇敢地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