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璀璨星河唯你是光 > 第95章 制定策略

璀璨星河唯你是光 第95章 制定策略

作者:消耗殆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10:36:19

顾砚深将最后一页策略草案钉在会议室的白板上时,晨光恰好透过百叶窗,在“成本优化”与“研发创新”两个加粗标题上切出两道亮痕。桌上摊着三份文件——上周更新的财务明细、市场部刚提交的消费者调研数据,还有林溪连夜画完的“旧物新生”系列升级草图,纸页边缘还沾着未干的马克笔痕迹。苏晚星把刚打印好的供应商报价单按品类排开,指尖在“木材采购价较上月下降5%”的字样上顿了顿,抬头时正撞上顾砚深的目光,两人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紧绷后的松弛——距离上次解决原材料危机已过去一周,他们终于有时间坐下来,把零散的应对思路,拼成一套完整的破局策略。

“先从成本端开始吧。”顾砚深拿起白板笔,在“成本优化”下方画了三道横线,“上周和刘总敲定的木材长期供货协议,能让定制家具的原材料成本降8%,但这只是基础。我们得把成本控制拆成‘生产、库存、运营’三个板块,每个板块都要找到可落地的节点。”他侧身看向坐在对面的生产厂长老周,“老周,车间里的边角料统计好了吗?之前你说实木切割会产生30%的废料,这些能不能再利用?”

老周立刻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近三个月的废料数据:“顾总,我跟木工组的师傅们算了一周,发现60%的废料能改造成小物件——比如书桌的抽屉拉手、衣柜的挂衣杆,甚至可以拼成迷你置物架。之前这些废料都当垃圾处理,现在要是批量生产,既能减少废料处理费,还能做成‘旧物新生’的衍生周边,线上单独卖或者当赠品,都能增加客户粘性。”他翻到最后一页,附着一张手绘的置物架草图,“师傅们还说,要是设计部能出统一图纸,他们每周能多生产两百件,几乎不额外占用工时。”

苏晚星立刻拿起草图递给林溪:“这个思路好!林溪,你今天就和设计部对接,把周边产品的设计标准定下来,重点要和‘旧物新生’的风格统一,比如用同色系木蜡油,刻上我们的品牌logo。另外,库存方面,‘晚星集’的羊绒衫积压了两百多万的货,之前说的回收改造方案,现在要细化成具体流程。”她翻开库存报表,指尖划过不同尺码的库存数据,“我们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筛选出完好的库存衫,由工厂拆解成纱线,重新编织成小毯子、围巾,定价控制在两百元以内,走平价环保路线;第二步,针对有轻微瑕疵的库存,推出‘dIY改造包’,搭配染料、刺绣线和教程,让客户自己动手修改,既能降低退货率,还能打造话题度。”

张磊突然举起手,手里攥着一份线上运营成本表:“苏总,线上推广的成本也得砍。之前跟头部主播合作,一场直播的佣金加坑位费要十几万,转化率却只有2%。现在我们转做中腰部博主,虽然单个博主的流量少,但佣金只要5%,而且粉丝更精准——上周跟三个家居博主合作的‘定制家具避坑’短视频,播放量加起来破了百万,咨询量比之前多了40%。我建议把头部主播的预算砍掉70%,全部投给垂直领域的中腰部博主,再搭建我们自己的直播团队,每天在抖音、小红书播‘工厂实景’‘设计过程’,既能省成本,又能增强品牌可信度。”

顾砚深点点头,在白板上“运营成本”一栏写下“直播团队搭建”:“这个方案可行,但要注意节奏。自己的直播团队不用急着铺规模,先招两个有家居行业经验的主播,每天播两小时,重点展示车间生产、设计师和客户沟通的过程,让消费者看到‘定制’的真实感。另外,线下门店的成本也要优化,之前说要关掉亏损严重的门店,现在要确定具体名单——财务部把每个门店的租金、人工、销售额列出来,连续六个月净利润为负的,这个月就启动闭店流程,但核心城市的门店要保留,比如上海、北京的门店,要改造成‘体验中心’,减少陈列面积,增加设计咨询区,让客户能现场和设计师沟通方案,提高转化率。”

财务总监李姐推了推眼镜,手里的计算器按键声停了下来:“顾总,按这个方案算,下个月的运营成本能降15%,原材料成本降8%,库存周转效率能提高30%,净利润率有望回升到6%以上,回到安全线。但有个问题——研发投入要增加,之前说要推出更具创新性的产品,这部分预算从哪里来?”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研发创新”四个字上。顾砚深拿起林溪画的“旧物新生”升级草图,指着眼眶处的设计细节:“研发投入不能省,这是我们破局的关键。之前的‘旧物新生’计划,只是改造旧家具,但客户的需求不止于此——很多客户想把旧家具和新定制的家具搭配,但风格不统一。所以我们要推出‘新旧融合’定制服务,让设计师上门测量旧家具的尺寸、风格,再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新家具的款式,让新旧家具能无缝衔接。比如客户家里有一张旧实木餐桌,我们就设计同色系、同材质的餐椅,再搭配定制餐边柜,这样既满足了客户的情感需求,又能提高客单价。”

林溪立刻补充道:“对!我上周跟一个客户沟通时,她就说家里有一张她爷爷留下的旧书桌,舍不得扔,但又不知道怎么和新家具搭配。我们要是能提供‘新旧融合’服务,就能抓住这部分有情感需求的客户。而且我们还能推出‘环保积分’制度,客户把旧家具交给我们改造,就能获得积分,抵扣新定制家具的费用,既促进销售,又能增加旧家具的回收量,降低原材料成本。”

苏晚星忽然想到了什么,从包里拿出一份消费者调研报:“还有个性化创新!调研显示,30岁以下的客户,80%都希望家具能‘多变’——比如沙发能变床,书桌能变餐桌。我们可以研发‘模块化家具’,让客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组合不同的模块。比如设计一款沙发,客户可以选择单人座、双人座、储物模块,自己搭配成L型、一字型,以后想换风格,只需要换模块,不用换整套沙发。这样既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又能降低生产难度,因为模块是标准化的,工厂可以批量生产。”

顾砚深眼睛一亮,在白板上“研发创新”下方写下“模块化家具”:“这个思路好!我们可以先从客厅家具入手,研发沙发、茶几、电视柜的模块化系列,下个月推出样品,先在核心城市的体验中心展示,收集客户反馈后再批量生产。另外,‘晚星集’的羊绒衫也要创新,不能只做基础款——我们可以和独立设计师合作,推出‘季节限定款’,比如下个月推出‘冬日森林’系列,用不同深浅的绿色羊绒,织出树叶、树枝的图案,定价在五百到八百元,走中高端路线,避开平价市场的竞争。”

陈斌一直坐在角落里沉默,这时忽然开口,声音比之前缓和了许多:“砚深、晚星,这个策略听起来很完整,但有个风险——模块化家具的研发需要时间,要是下个月样品推不出来,或者客户不买账,怎么办?还有,‘新旧融合’服务需要设计师有更高的能力,现在的设计师能不能跟上?”

顾砚深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设计师培训计划:“陈总,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想到了。下周开始,我们会邀请行业内的资深设计师,给我们的设计师做‘新旧融合’的专项培训,为期两周,保证设计师能掌握相关技能。至于模块化家具的研发,林溪已经和设计部的人画好了初步图纸,下周就能交给工厂打样,下个月肯定能出样品。而且我们可以先搞‘预售’,在体验中心和线上平台展示设计图,让客户付定金预定,根据预定情况调整生产计划,降低库存风险。”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个人:“我知道大家还有顾虑,但现在的市场形势,不创新就是等死。我们之前能撑下来,就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先做了‘旧物新生’计划,现在我们要继续往前走,用更创新的产品、更优化的成本结构,把失去的市场份额抢回来。而且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上周重新下单的那个全屋定制客户,就是因为看到了我们的‘旧物新生’案例,才决定信任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更多客户看到我们的价值。”

陈斌看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策略要点,又看了看身边眼神坚定的团队,终于点了点头:“好,我支持这个策略。财务部会全力配合,确保成本控制和研发投入的预算能落实到位。”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轻松起来,李姐开始计算具体的预算分配,张磊拿出手机,开始联系中腰部博主,老周则在笔记本上规划废料利用的生产流程,林溪和苏晚星凑在一起,讨论模块化家具的颜色搭配。顾砚深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一周前,这里还是一片沉默和质疑,现在,所有人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这就是他想要的团队。

“对了,还有一个重要的事。”苏晚星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份员工激励方案,“为了让大家更有干劲,我们要推出新的激励制度:生产部门的员工,只要能提高废料利用率,每个月按节省成本的10%发奖金;设计部门的员工,要是设计的产品能成为爆款,按销售额的5%发提成;销售部门的员工,推广‘新旧融合’和模块化家具的,提成比普通产品高3%。另外,我们还要设立‘创新奖’,每个月评选出最有创新力的团队,发奖金和荣誉证书,让大家都能参与到创新中来。”

老周第一个拍手叫好:“苏总,这个激励方案好!车间里的师傅们要是知道提高废料利用率能拿奖金,肯定更有干劲。我回去就跟他们说,让他们都动起来,多琢磨怎么利用废料。”

张磊也笑着说:“销售部的员工肯定也愿意推广新业务,提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也会更高。我明天就把激励方案发给所有销售,再开个会,把新策略的重点跟他们讲清楚。”

顾砚深看了看墙上的时钟,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他拿起白板笔,在“成本优化”和“研发创新”之间画了一个箭头,连接成一个闭环:“好了,策略已经确定,接下来就是落地执行。每个部门要在今天下班前,把自己负责的任务列成时间表,明天早上交给我和苏晚星。我们每周开一次进度会,及时调整方案,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推进。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按这个策略走下去,下个月就能看到成效,三个月内,一定能让公司摆脱困境,重新走上正轨。”

散会后,大家都拿着文件匆匆离开,去落实各自的任务。会议室里只剩下顾砚深和苏晚星,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晚星靠在椅背上,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没想到制定策略这么累,但看到大家都有干劲,又觉得很值。陈斌今天的态度好了很多,看来他也慢慢认可我们的方案了。”

顾砚深走过去,轻轻帮她按摩肩膀:“他只是需要看到明确的方向,现在我们把策略细化到每个环节,他自然就有信心了。其实我最担心的是员工的士气,现在推出激励方案,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公司的发展和他们的利益是绑在一起的,公司好了,他们的收入也会提高,这样才能留住人,凝聚人心。”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白板上的策略要点上:“你还记得我们刚创业时,在车库里讨论未来的样子吗?当时我们说,要做一个有温度的品牌,既要赚钱,也要让客户、员工都能感受到价值。现在我们做的成本优化,不是为了偷工减料,而是为了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研发和员工福利上;我们做的研发创新,不是为了跟风,而是为了满足客户真正的需求。只要我们守住这个初心,就不会走偏。”

苏晚星转过身,握住他的手,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我记得,当时你还说,以后公司做大了,要在每个城市的门店里放一个‘故事墙’,收集客户和家具的故事。现在虽然还没做到,但我们的‘旧物新生’计划,已经在收集这些故事了——老吴说,有个客户把爷爷的旧衣柜改造后,每次打开都能想起爷爷,这种感觉,就是我们想传递的温度。”

顾砚深笑着点头,拿起桌上的水杯递给她:“先喝口水,等会儿还要去工厂看看老周的废料利用计划,下午还要和林溪讨论模块化家具的打样细节。虽然忙,但每一步都在往前走,这种感觉很好。”

苏晚星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温水,暖意从喉咙一直暖到心里。她看着窗外的蓝天,心里忽然充满了希望——之前的困境像一团迷雾,让他们看不清方向,但现在,他们已经找到了破局的钥匙,接下来的路,虽然还会有挑战,但只要他们手牵手,一起走,就一定能走出迷雾,看到更广阔的未来。

“走吧,”苏晚星站起身,整理了一下文件,“我们去工厂,看看老周和师傅们的新想法,说不定还能有新的灵感。”

顾砚深点点头,拿起公文包,和苏晚星一起走出会议室。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像是在为他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会议室里的白板上,“成本优化”与“研发创新”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像是两颗希望的种子,即将在他们的努力下,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