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90章 粉丝的暖心应援

江城的秋日总带着恰到好处的温柔,晨光透过澈心工作室的落地窗,把办公桌上的青花瓷摆件染成暖金色。桌上堆着刚送来的生日礼盒——瓷坊老师傅凌晨烧好的“生辰吉乐”瓷盘,釉色里掺了桂花粉,凑近能闻到淡淡的香气;《三国》剧组送的汉代样式铜制书签,上面刻着“建安风骨”四个字;还有澈心系成员们手写的贺卡,夏沫在卡片上画了个迷你吉他,旁边写着“苏老师,愿你的歌永远有故事”。

苏澈指尖拂过瓷盘上的纹样,耳边传来李薇压抑着兴奋的声音:“苏老师,今天下午有个‘粉丝见面会’,就在江边绿道,您记得准时去就行,其他的不用管。”她眼神闪烁,手里攥着个密封的文件夹,显然藏了什么秘密——自从上周《蓝星的风》爆红后,粉丝群里就一直传着要给苏澈办生日应援,可苏澈几次问起,李薇都含糊其辞,只说“保证是您喜欢的形式”。

“又搞神秘?”苏澈笑着摇头,没再多问。他翻开《三国》oSt的初稿,刘备的主题曲刚写了一半,古筝的旋律总觉得少了点“仁厚”的温度,正琢磨着要不要去瓷坊听听老师傅烧瓷的声音找灵感,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粉丝群的消息——是个叫“小青花”的粉丝,之前在原创数据库上线时送过他一幅手绘的《青花瓷》插画,此刻她发了张江边绿道的照片,配文“一切准备就绪,就等苏老师啦!”

下午两点,苏澈的车刚驶到江边绿道入口,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绵延两公里的绿道两侧,挂满了青蓝色的绸带,每根绸带上都写着他的原创歌名:“青花瓷”“将进酒”“蓝星的风”……绸带下面,是粉丝们摆的“音乐符号”造型花坛,用白色和蓝色的矮牵牛拼出高音谱号,中间嵌着一块木牌,上面刻着“守护原创,共赴热爱”。

“苏老师!这边!”人群里传来“小青花”的声音,她穿着一件印着《蓝星的风》歌词的白色t恤,手里举着个迷你青花瓷话筒,身边围着十几个穿着同款t恤的志愿者,每个人的胸前都别着“原创守护者”的徽章。

苏澈刚下车,就被粉丝们围住了,手里瞬间被塞满了礼物——有小朋友画的《三国》人物手抄报,上面写着“苏老师,我长大也要写原创歌”;有老奶奶织的毛线吉他,弦是用蓝色丝线编的,像青花瓷的釉色;还有独立音乐人送的demo光盘,封面写着“受您启发,我的第一首原创”。

“大家这是……”苏澈看着眼前的阵仗,还没反应过来,李薇就笑着递过一件红色的运动外套:“苏老师,这是‘原创音乐公益跑’的专属外套,您试试——粉丝们自发组织的,每跑1公里,就会有企业和粉丝联合捐1元给原创扶持基金,帮更多独立音乐人做demo。”

“公益跑?”苏澈接过外套,发现领口内侧绣着一行小字:“蓝星的风,吹向原创的远方”,眼眶瞬间发热。他想起上个月去看原创基金资助的音乐人时,那个叫阿木的男生说“之前凑不齐钱录demo,是基金帮了我,现在我的歌已经上传到数据库了”——原来粉丝们记得他说过的每一句话,把生日应援变成了守护原创的行动。

“我们从三个月前就开始筹备啦!”“小青花”凑过来说,手里拿着一张统计表,“一开始只有几百人报名,后来越来越多粉丝加入,还有本地的企业主动赞助,现在报名的有5000多人,分5公里和10公里两组,起点就在这里,终点是瓷坊门口,刚好绕江一圈。”

苏澈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绿道上已经排起了长队,不同年龄段的粉丝都在做热身——有穿着校服的学生,背着印着“青花瓷”的书包;有上班族,西装外套搭在臂弯里,里面是和“小青花”同款的t恤;还有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手里拄着拐杖,却精神矍铄,其中一位老爷爷笑着说:“我孙子喜欢听你的《将进酒》,我来跑5公里,帮他捐5块钱,也算支持原创!”

下午两点半,公益跑正式开始。随着发令枪响,粉丝们沿着江边绿道出发,苏澈也跟着跑在5公里组的队伍里。江风拂过,带着桂花的香气,耳边满是粉丝们的笑声和口号:“跑一公里,护一份原创!”“苏澈加油,原创加油!”路边的补给站里,志愿者们递上青花瓷样式的水杯,里面装着温热的桂花茶,杯身上印着“每一步都有意义”。

跑了大概1公里,苏澈看到路边停着一辆直播车,屏幕上实时播报着捐款数额:“目前累计跑程公里,捐款元!”旁边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原创基金帮助过的音乐人的故事——阿木的《故乡的云》播放量破10万,女生小夏的《瓷语》被选入校园歌曲榜,每个故事下面都配着他们的感谢视频。

“苏老师,您看!”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跑过来,手机里是她的跑步App截图,“我跑了3公里,捐了3块钱,虽然不多,但我想帮更多像我一样的新人音乐人。”她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在准备上传自己的第一首原创到数据库,“之前总怕自己写得不好,听了您的《蓝星的风》,我觉得只要真诚,就会被看见。”

苏澈放慢脚步,和她并肩跑着:“你的每一步都很重要,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生日,是我们一起守护原创的日子。”

跑到3公里处,苏澈看到了澈心系的成员们——李然穿着汉服裙,提着裙摆慢慢跑,琵琶放在随行的车里,说要在终点给大家弹《长安谣》;阿哲戴着耳机,跟着节奏跑,还帮身边的粉丝调整呼吸;夏沫拿着笔记本,边跑边记录粉丝的故事,说要写成新歌;陈阳则在队伍后面,帮体力不支的粉丝拿东西,偶尔跳一段轻快的舞蹈鼓励大家。

“苏老师,我们早就知道粉丝的计划啦,特意来帮忙!”林晓跑过来,额头上满是汗,手里举着个写着“5000公里”的牌子,“现在已经跑了5000多公里,捐款快6万了!”

下午四点,苏澈跟着5公里组的粉丝跑到了终点——瓷坊门口。老师傅早就站在门口等着,手里捧着一摞迷你瓷片,每个瓷片上都刻着“原创之光”四个字,送给跑完全程的粉丝。“苏老师,这些瓷片是我特意烧的,祝你的生日和原创事业都像这瓷一样,经得住时间!”

此时,直播屏幕上的捐款数额已经跳到了“元”——超过了粉丝们预期的50万!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粉丝们围着苏澈,一起喊出“生日快乐”,李然抱着琵琶弹起《青花瓷》,阿哲和夏沫跟着合唱,陈阳跳起了《舞光》的片段,瓷坊的窑火在暮色里跳动,像无数个为原创点亮的星星。

“谢谢大家,”苏澈接过粉丝递来的话筒,声音有些沙哑却格外坚定,“我从来没想过,生日会是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不是华丽的派对,不是昂贵的礼物,而是你们用脚步丈量热爱,用每一公里守护原创。这50万捐款,不是给我的生日祝福,是给所有原创音乐人的希望,是我们一起为‘蓝星原创’种下的种子。”

他指着瓷坊里的窑火:“就像老师傅烧瓷,要经过选料、拉坯、上釉、烧制,原创也需要时间和坚持。谢谢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做这个‘烧瓷人’,把每一份热爱,都变成能被听见的音乐。”

当天晚上,苏澈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公益跑的合照——照片里,他和粉丝们站在瓷坊前,手里举着“50万捐款”的牌子,背景是跳动的窑火和青蓝色的绸带。配文只有一句话:“谢谢你们,和我一起守护热爱。”

微博发出后,转发量瞬间破10万,评论里满是感动:“这才是最好的生日应援,不是追星,是和偶像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我也捐了10块钱,虽然少,但希望能帮到原创音乐人!”“苏澈把粉丝的爱变成了对行业的支持,这才是偶像的力量!”#苏澈生日公益跑# #50万捐款守护原创# 两个话题冲上热搜第一,连官方媒体都转发点赞:“以热爱之名,为原创助力,这样的应援值得点赞!”

深夜,苏澈回到工作室,看着粉丝们送的礼物——手绘瓷片、毛线吉他、demo光盘,还有公益跑的纪念t恤,每一件都透着真诚。他打开原创扶持基金的后台,看到工作人员发来的消息:“已经收到50万捐款,下周会启动新一批资助,帮10位独立音乐人录demo。”下面还附了一段阿木的视频,他抱着吉他,唱着《故乡的云》,说:“谢谢苏老师和所有粉丝,我会继续写原创,不辜负这份支持。”

这时,淡蓝色的系统光膜悄然展开,金色的文字带着温暖的光晕:

【检测到宿主生日期间,粉丝以“原创音乐公益跑”形式捐赠50万至原创扶持基金,强化“原创保护”生态影响力,引发社会对独立音乐人的关注,触发“社会价值”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跨界影视,打造现象级Ip”第二阶段任务进度更新:因公益跑提升公众对原创文化的认同,《三国》oSt公益宣传渠道解锁,可联合基金推出“原创音乐人oSt合作计划”,邀请受资助音乐人参与插曲创作。】

苏澈关掉光膜,走到窗边,看着江城的夜景——江边绿道上,粉丝们留下的青蓝色绸带还在风中飘扬,瓷坊的灯还亮着,老师傅应该还在为《三国》的道具忙碌。他想起下午和粉丝们一起跑步的画面,想起那句“每一步都有意义”,突然明白:真正的热爱,从来不是单向的追逐,而是双向的奔赴——他用音乐守护原创,粉丝用行动守护他的热爱,而这份双向的守护,正在蓝星的土地上,慢慢长成一片属于原创的森林。

桌上的“生辰吉乐”瓷盘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苏澈拿起笔,在《三国》oSt的初稿上写下一行字:“以热爱为弦,奏原创之声。”这不仅是写给《三国》的,也是写给所有为原创努力的人,写给每一个和他一起守护热爱的粉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