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72章 演唱会筹备:沉浸式体验

澈心工作室的会议桌被一张巨大的3d舞台模型图占满,青蓝色的水墨线条在白色底板上勾勒出“时光回廊”的轮廓——左侧是黛瓦白墙的“老街古风区”,右侧是金属质感的“现代光影区”,中间用一条铺着青石板的通道连接,通道上方悬挂着数十个透明琉璃灯,灯里藏着微型的青花瓷纹样。苏澈手指点在模型图的“古风区”,屏幕上立刻弹出系统生成的动态演示:“《青花瓷》演唱时,琉璃灯投射水墨青花,地面投影同步呈现‘拉坯—上釉—烧制’的全过程,配合瓷坊老师傅监制的1:1青花瓷瓶实景装置,打造‘人在瓷画中’的效果。”

“这才是‘沉浸式’该有的样子!”老林凑过来,指着模型里的“稻田舞台”——那是为《稻香》设计的专属区域,地面铺着仿真稻穗,边缘藏着雾化器,能喷出带着稻香的薄雾,后方的LEd屏会循环播放蓝星南部稻田的实景影像,甚至连舞台两侧的音响都做了“方位音效”处理,“观众坐在左边能听到水车吱呀声,右边能听到稻穗摩擦声,中间能听到牛铃脆响,就像真的站在田埂上。”

李薇手里拿着技术团队的反馈表,眉头却轻轻皱着:“技术组说,实景稻穗不好打理,而且稻香薄雾的浓度难控制,怕影响观众呼吸;还有《将进酒》的‘黄河投影’,需要用12台激光投影仪同步工作,目前国内只有两家公司能做,档期都排到三个月后了。”

苏澈没说话,打开系统“舞台设计”功能的深度优化界面,淡蓝色光膜上立刻跳出解决方案,连细节参数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稻香》稻田区优化方案:

1. 实景替代:用阻燃仿真稻穗(高度30cm,密度每平方米80株),混合30%真稻穗(提前烘干处理,避免霉变),底部铺设透气网格,解决打理难题;

2. 香氛调整:采用食品级稻香香氛,浓度控制在0.3mg\/m3(低于国家空气安全标准),通过隐藏在稻穗间的微型雾化器定时释放,每20分钟补充一次,既保留香气又不刺鼻;

3. 音效升级:在观众席座椅下方加装微型震动器,《稻香》前奏响起时,震动器模拟“踩在田埂的触感”,增强多感官体验。】

【《将进酒》黄河投影解决方案:

1. 设备替代:选用8台高流明激光投影仪(亮度流明),配合2块弧形LEd屏(曲率16:9),通过系统算法实现“投影 屏显”无缝衔接,效果媲美12台设备,且档期可提前1个月;

2. 视觉强化:投影内容加入动态粒子效果,“黄河之水”流经舞台时,粒子会随音乐节奏散开,落到观众席时变成金色的“酒滴”光斑,呼应“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歌词;

3. 实景联动:舞台中央升起3米高的仿汉白玉斗拱装置,投影的“黄河水”会顺着斗拱纹路流淌,斗拱顶部安装冷烟火,副歌时点燃,营造“黄河奔涌、烟火冲天”的豪迈感。】

“系统连震动器的参数都想到了!”李薇看着光膜上的方案,眼睛瞬间亮了,“我这就联系技术组,按这个方案调整,肯定能解决他们的顾虑!”

筹备工作很快进入实操阶段。老街瓷坊的老师傅带着五个学徒,专程来工作室制作舞台实景道具——为《青花瓷》打造的12个青花瓷瓶,瓶身上的纹样全是手工绘制,从“缠枝莲”到“云气纹”,每一个都对应专辑里的歌词;为“老街古风区”制作的木质牌匾,刻着“书院街”“瓷坊茶铺”等字样,漆色特意做旧,模拟风吹日晒的质感。“阿澈,这牌匾的木料我选的是老槐树,跟江城书院街的那棵一样,能让观众看着就觉得亲切。”老师傅摸着牌匾上的纹路,眼里满是认真。

苏澈则带着乐队在录音棚里重新编曲,为演唱会做“沉浸式适配”——《同桌的你》加入了钢笔写字的“沙沙声”采样,前奏响起时,舞台“教室区”的黑板会投影出粉笔书写的歌词,甚至连观众席的灯光都会调成暖黄色,模拟“午后课堂”的氛围;《三国·桃园结义》的间奏里,加入了短笛和大鼓的即兴段落,配合舞台升起的桃园实景模型(开着仿真桃花,花瓣会随音乐飘落),让观众仿佛置身结义现场。

粉丝群里,“时光巡回演唱会”的期待值早已拉满——有粉丝自发制作“最想看的舞台”投票,《青花瓷》《稻香》《将进酒》稳居前三;还有粉丝晒出自己准备的“应援道具”,比如手绘青花瓷图案的灯牌、写着歌词的稻穗形状手牌;甚至有海外粉丝提前三个月订了机票,在群里留言:“就算听不懂全部歌词,也想感受现场的氛围,看苏老师把音乐变成‘看得见的故事’。”

筹备到第20天,舞台模型的实体搭建在江城体育馆启动。苏澈每天都会去现场盯进度,从稻穗的摆放密度到青花瓷瓶的位置,从投影的角度到灯光的亮度,每一个细节都亲自确认。有次技术组为了节省时间,想把《将进酒》的斗拱装置缩小到2.5米,苏澈立刻阻止:“3米的高度才能让后排观众感受到‘斗拱巍峨’的气势,少50厘米,就少了那份豪迈感——沉浸式不是随便说说,得让每个位置的观众都能‘走进歌里’。”

当天晚上,系统突然弹出“舞台效果预演”提示,光膜上呈现出完整的演唱会片段:《青花瓷》演唱时,水墨青花在琉璃灯间流转,地面投影的瓷坯逐渐成型,实景瓷瓶反射着灯光,像一串流动的宝石;《稻香》响起时,稻穗在薄雾中轻轻晃动,牛铃脆响从四面八方传来,观众席的震动器配合着节奏,仿佛真的踩在湿润的田埂上;《将进酒》副歌时,黄河投影顺着斗拱流淌,冷烟火点燃的瞬间,金色光斑洒满全场,观众跟着旋律挥舞灯牌,像一片沸腾的星海。

“这效果,比我想象的还要好!”老林看着预演画面,忍不住感叹,“之前组乐队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在这样的舞台上表演,现在居然能陪着你一起实现,值了!”

苏澈关掉预演,看向窗外体育馆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工人们还在加班搭建舞台,青花瓷瓶的轮廓在灯光下隐约可见。他想起穿越时的那个夜晚,在漏雨的出租屋里抱着旧吉他,连一个小小的livehouse都不敢奢望,如今却要在能容纳5万人的体育馆,举办属于自己的沉浸式演唱会。

“其实‘沉浸式’不只是舞台的事。”苏澈对团队说,“我想让观众听到每首歌背后的故事——比如《老街瓷声》里的窑火声,是老师傅烧了三次才录好的;《稻香》的牛铃声,是老农特意把牛牵到田埂上帮我们录的。这些故事,会在演唱会的‘时光回廊’里用文字和照片展示,让大家知道,每首歌都不是凭空来的,是藏着我们和老街、和文化的缘分。”

李薇立刻点头:“我这就安排人整理‘歌曲故事墙’,把你之前的创作手稿、采样时的照片、瓷坊老师傅的工作片段都放进去,观众入场时就能看到,提前走进‘时光’里。”

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淡蓝色的光膜带着温柔的流光,像演唱会现场的灯光般璀璨:

【检测到宿主“时光巡回演唱会”筹备进展顺利,完成“古风 现代”沉浸式舞台设计,实现“听觉 视觉 触觉 嗅觉”多感官融合,触发“沉浸创新”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解锁新功能:演唱会全链路沉浸优化(顶级)——可进一步提升观众体验,功能包括:

1. 互动升级:为观众设计“时光手环”(入场时发放),可根据歌曲节奏变换颜色,《青花瓷》时变青蓝色,《稻香》时变黄绿色,形成“全场同步互动”效果;

2. 故事联动:在“时光回廊”设置触控屏,观众可点击查看每首歌的创作花絮(如采样视频、编曲修改过程),增强情感连接;

3. 离场体验:演唱会结束时,观众会收到印有歌词的“时光明信片”,背面是老街瓷坊的手绘图案,延续“沉浸感”至场外;】

【触发支线任务:“时光巡回演唱会首站落地”,任务要求:1个月内完成江城首站演唱会筹备,实现“多感官沉浸”效果,首站票房售罄,任务奖励:声望值点,澈心工作室获“年度文娱创新团队”行业认证。】

苏澈关掉光膜,拿起桌上的“时光手环”样品——青蓝色的手环上刻着细小的青花瓷纹样,轻轻一按,就会发出柔和的光。他走到窗边,看着体育馆里逐渐成型的舞台,想象着演唱会当天,5万人戴着同步变色的手环,在稻香味的薄雾里跟着《稻香》哼唱,在黄河投影下合唱《将进酒》,在水墨青花中沉醉于《青花瓷》——那不是一场简单的表演,而是一场“时光的重逢”,是他和观众、和文化、和自己初心的重逢。

“苏老师,票务系统刚发来消息,江城首站的5万张票,3分钟就售罄了!”李薇拿着手机跑进来,声音里满是兴奋,“还有很多粉丝在问,能不能加场,甚至想跟着巡演去其他城市!”

苏澈笑着点头:“加场可以考虑,但每一场的细节都不能少——不管是稻穗的密度,还是青花瓷瓶的位置,都要和首站一样用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