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66章 影视公司的诚意

澈心工作室的晨光里,青龙偃月刀的木质模型斜靠在墙角——这是之前拍《三国:桃园篇》时道具组送的纪念品,刀身上用朱砂标注的“东汉兵器形制”字样,被阳光晒得格外清晰。苏澈坐在书桌前,手里翻着张启明教授发来的《三国历史考据补充手册》,正标注“赤壁之战战船吃水深度”的细节,门外突然传来李薇略带惊讶的声音:“苏老师,光影影视的王总监来了,还带了个超大的文件箱。”

苏澈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意外。上次光影影视因坚持加恋爱线被他拒绝后,双方已有近半年没联系,如今王浩突然到访,还带着“超大文件箱”,显然不是来走形式的。他放下笔,整理了一下绣着青瓷纹的袖口:“让他进来吧。”

王浩走进会客区时,手里拎着的黑色文件箱几乎占了半个肩膀,西装上还沾着赶路的风尘。不同于上次的傲慢,这次他进门先鞠了一躬,语气里满是谦卑:“苏老师,抱歉打扰您。这次来,是带着光影最大的诚意,想跟您谈《三国:风起乱世》长剧的合作——我们知道之前犯了错,这次绝对尊重您的所有要求。”

他把文件箱放在桌上,打开的瞬间,里面整齐码放的资料让在场的李薇和老林都吃了一惊:最上面是一份烫金的《合作意向书》,下面是详细的预算分配表、导演意向确认函、历史顾问名单,甚至还有服化道的考据参考图册,每一页都贴着光影影视的公章。

“这是3亿的总预算明细。”王浩先抽出预算表,指着上面的数字,“其中2000万专门用于历史考据,比如请考古专家复原东汉军营布局、定制符合《武经总要》记载的兵器;8000万投入服化道,所有演员的服饰都按出土文物复刻,连百姓的粗布衣都要做旧到符合‘洗过十次’的质感;1.5亿用于拍摄,计划在涿县搭建1:1的许昌城实景,不用绿幕抠图;剩下的5000万是宣发,但宣发内容必须经过您和历史顾问团队审核,绝不搞‘狗血营销’。”

苏澈拿起预算表,指尖划过“考据费用2000万”的条目——这个数字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甚至比很多历史剧的总预算还高。他抬头看向王浩:“导演人选呢?还有,你们之前坚持的‘加恋爱线’,现在怎么说?”

“导演我们只认陈舟老师!”王浩立刻拿出导演意向确认函,上面有陈舟的亲笔签名,“我们已经和陈导沟通过三次,他明确表示‘只跟苏老师合作,不接受任何剧情干预’,这是他录的视频,您可以看看。”

视频里,陈舟坐在熟悉的工作室里,身后满是三国史料:“阿澈,光影这次是真下了血本,预算和考据资源都给得很足。我跟他们约法三章:第一,剧情完全按你的小说和历史来,不加任何狗血支线;第二,服化道必须过我和张启明教授的双重审核;第三,演员只选实力派,不塞流量明星。你要是同意,咱们接着把三国的故事讲好。”

苏澈看着视频里陈舟熟悉的笑容,想起之前拍短剧时两人一起调整“桃园结义”分镜的日子——陈舟对历史细节的较真,和他对Ip的珍视,是最放心的合作基础。他没立刻表态,又拿起“剧情把控”的条款,上面赫然写着:“苏澈先生任总编剧,拥有剧本最终审核权,光影影视及任何第三方不得干预剧情走向,若因干预导致Ip受损,需赔偿双倍预算。”

“我们知道之前加恋爱线的要求很荒唐。”王浩的语气带着歉意,“上次您拒绝我们后,《三国:桃园篇》爆火,我们内部开了三次反思会,终于明白——历史Ip的价值不在‘博眼球’,而在‘真实感’。您看现在的行业风向,观众越来越不买流量的账,像您这样坚持品质的作品,才能走得远。这次我们放弃所有干预权,就是想证明,光影也能拍出真正的好剧。”

老林坐在旁边,忍不住插了句嘴:“那配乐呢?之前短剧的民乐团队能不能接着用?还有,剧中的主题曲和插曲,必须还是苏老师来创作,不能随便找别人代工。”

“当然!”王浩立刻点头,“配乐团队我们已经跟周延大师沟通过,他同意继续负责民乐部分,而且主题曲和插曲的创作权完全归苏老师,我们只负责录制费用,不干预创作内容。这是配乐团队的确认函,您看。”

苏澈接过确认函,上面有周延的签名,还有他手写的备注:“继续用古筝 唢呐的组合,保留《桃园结义》的旋律内核。”看到这里,苏澈心里的最后一点顾虑也渐渐消散——光影这次的准备,细致到连配乐的细节都考虑到了,显然不是一时冲动的“挽回合作”,而是真正想做一部好剧。

“还有历史顾问团队,我们邀请了张启明教授担任总顾问,还有三位考古专家加入。”王浩又抽出一份名单,“张教授已经同意,每周会抽两天时间来剧组审核剧本细节,比如‘曹操的宴席该上什么菜’‘东汉官员的上朝礼仪’,确保每一个场景都经得起推敲。”

苏澈拿起名单,想起张启明教授之前帮他审核小说时的严谨——连“刘备的草鞋该用麻线还是棉线”都要查史料,有这样的团队把控,剧情绝不会偏离历史内核。他抬头看向李薇,李薇立刻会意,拿出平板展示之前做的“三国Ip风险评估”:“我们查了光影最近的项目,他们刚拍的《大宋御史》复刻版,考据评分很高,没有瞎改剧情,这次的诚意应该是真的。”

“好,我同意合作。”苏澈放下资料,语气里带着坚定,“但我还有三个补充条件:第一,所有服化道的样品,必须先送瓷坊老师傅过目——他对东汉陶瓷的了解,不亚于考古专家;第二,拍摄期间,要允许粉丝志愿团的历史爱好者探班,监督考据细节;第三,剧集播出时,每集结尾要加‘历史小课堂’,由张教授讲解剧情对应的史实,不能只做娱乐。”

“没问题!这三个条件我们全答应!”王浩激动得差点站起来,“我现在就打电话回公司,让法务修改合同,今天就能签约!”

签约仪式定在当天下午,澈心工作室的会客区被临时布置了一下——桌上铺着从瓷坊借来的青花桌布,中间摆着一个新烧制的青花瓷瓶,上面刻着“三国呈祥”四个字,是老师傅特意送来的贺礼。光影影视的董事长亲自赶来,握着苏澈的手说:“苏老师,这次能合作,是光影的荣幸。我们保证,绝不辜负您的信任,也绝不辜负‘三国’这个Ip。”

签约笔落下的瞬间,李薇的手机弹出了乐云娱乐的头条推送——《光影3亿邀苏澈掌舵〈三国〉长剧,陈舟执导零干预剧情——蓝星历史Ip改编迎标杆》。标题下方,是两人签约的照片,背景里的青花瓷瓶格外醒目。

消息很快传遍文娱圈,#苏澈 三国长剧3亿预算# #光影影视 零干预剧情# 两个话题冲上抖乐热搜前3位。行业前辈陈岚转发评论:“3亿预算 零干预 苏澈 陈舟,这组合是历史剧的天花板了!期待能看到一部‘可以当历史教材看’的好剧。”之前拒绝过苏澈的影视公司也纷纷留言:“还是苏老师有魄力,坚持品质才能换来这样的诚意。”

海外粉丝也在推特上刷屏,用中英双语留言:“终于等到三国长剧!苏澈的编剧 陈舟的导演,必看!”“希望能同步海外播出,想跟着剧情学中国历史!”

就在这时,苏澈的脑海里响起系统提示音,淡蓝色的光膜带着金色的流光,比以往更耀眼:

【检测到宿主与光影影视达成《三国》长剧合作,3亿预算 零干预剧情 顶级创作团队,推动历史Ip改编标准化,触发“Ip标杆”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解锁新功能:影视Ip全链路考据(顶级)——可实现长剧制作全流程的历史细节把控,功能包括:

1. 实景复刻:对接考古机构,获取东汉许昌城、赤壁古战场的复原图纸,指导实景搭建,确保“1:1还原”;

2. 道具溯源:为每一件剧中道具生成“历史溯源报告”(如曹操的佩剑对应哪件出土文物、刘备的陶碗参考哪个窑址的风格),公开供观众监督;

3. 剧情审核:自动比对剧本与《三国志》《后汉书》的记载,标注“艺术加工”与“史实还原”的区别,避免误导观众;】

【触发主线任务进阶:“三国Ip全链路落地”,任务要求:3个月内完成许昌城实景搭建,确定首批演员名单并公示,启动“三国文化展”筹备(联动博物馆),任务奖励:声望值点,澈心工作室获“国家级历史Ip开发示范单位”称号。】

苏澈关掉光膜,看向窗外——老街的瓷坊门口已经挂起了“祝贺《三国》长剧签约”的红色横幅,老师傅带着学徒在烧制“三国人物瓷”,准备送给剧组当道具;远处的涿县文旅局门口,工作人员正在张贴“三国影视基地”的规划图,不少游客围着拍照,期待着能来探班。

“苏老师,陈导刚发来消息,说明天就来工作室跟您讨论剧本大纲!”李薇拿着手机跑过来,脸上满是兴奋,“还有张教授,说要带最新的考古资料来,一起细化‘官渡之战’的剧情!”

苏澈点点头,走到书桌前,拿起之前标注的《三国历史考据补充手册》,在“赤壁之战”的页面写下:“战船吃水深度需参考东汉‘楼船’形制,吃水三尺五寸,不可虚构。”他知道,这次签约不是结束,而是三国Ip“文娱复兴”的新起点——从小说到短剧,从3亿长剧到文化展,他要让蓝星的观众,真正感受到“三国”的历史厚度与文化魅力。

王浩站在旁边,看着苏澈认真标注的样子,突然感慨:“之前我们总觉得‘市场需要狗血’,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市场,需要的是像您这样‘尊重内容’的创作者。以后光影的历史Ip,都按您的标准来做。”

苏澈抬起头,笑着说:“不是我的标准,是历史的标准——我们只是把历史里的英雄故事,好好地讲给大家听而已。”

傍晚的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签约书上,光影的公章和苏澈的签名重叠在一起,旁边的青花瓷瓶泛着温润的光。工作室里,李薇在联系实景搭建团队,老林在和周延讨论配乐方案,小周在整理粉丝志愿团的探班申请——每个人都在为“三国”长剧忙碌着,像在共同搭建一座“历史与文化”的桥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