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247章 百亿筑基!文化复兴的全民同心之路

江城文化中枢的千人会场,被一层温润的文化气息包裹。主席台背景板没有华丽的装饰,只以苍劲的书法写着“蓝星华国文化复兴基金成立发布会”,两侧陈列着非遗传承人手工制作的苏绣屏风、青瓷摆件,以及新人创作者的影视分镜稿、文学手稿——每一件展品,都像是在诉说着文化传承的迫切与希望。当苏澈身着深青色中山装,带着沉稳的步履走上主席台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掌声里没有喧嚣的追捧,只有发自内心的敬重。

“今天,我以个人名义,捐赠100亿元,成立‘蓝星华国文化复兴基金’。”苏澈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会场,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这笔钱,不是商业投资,而是文化传承的‘种子基金’,将全部用于扶持历史Ip开发、非遗技艺传承、乡村文化建设、新人创作者孵化这四个方向。”

话音刚落,全场再次爆发热烈掌声,不少非遗传承人、乡村教师代表红了眼眶。苏澈抬手示意,继续说道:“这些年,我们打造了《三国》《红楼》《唐诗》《宋词》等Ip,见证了文化的力量,但也看到了太多遗憾——很多珍贵的非遗技艺因缺乏资金难以传承,很多乡村的文化资源得不到开发,很多有才华的新人创作者因没有平台而被埋没,很多冷门历史Ip因缺乏扶持而无人问津。成立这个基金,就是想为这些‘文化火种’添柴加薪,让它们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主席台旁的展示屏上,同步亮出基金的具体规划:历史Ip开发占比30%,重点扶持秦汉、魏晋等冷门历史时期的Ip创作;非遗传承占比25%,用于非遗工坊建设、传承人培养、技艺创新;乡村文化建设占比25%,支持乡村影院、文化书屋、本土文化Ip开发;新人创作者孵化占比20%,提供资金支持、技术培训、发行渠道对接。

“苏总,我能说几句吗?”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站起身,她是苏绣非遗传承人李芳,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绣着“牡丹图”的苏绣半成品。“之前,我们苏绣工坊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年轻人觉得学苏绣又苦又不赚钱。”李芳的声音带着哽咽,“多亏了澈心文娱之前的非遗联名计划,我们的苏绣产品才打开了市场。现在有了这个基金,我们就能开办免费的苏绣培训班,让更多年轻人愿意来学,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苏澈走下台,握住李芳的手,语气真诚:“李奶奶,非遗是文化的根脉,不能断。基金不仅会支持你们开办培训班,还会帮你们建设数字化展示馆,用VR技术记录苏绣的每一个针法,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技艺的魅力。后续我们还会对接全球的文创渠道,让苏绣不仅能传承,还能走向世界。”

新人导演陈阳也激动地举手发言:“我是通过‘新人创作者扶持计划’走出的导演,之前拍了一部关于乡村非遗的纪录片,但因为资金不足,没能进行后期制作和发行。现在有了基金的支持,我终于能完成这部纪录片,还能把更多乡村的文化故事拍出来,让更多人看到乡村的美。”

“我们不仅要给资金,更要给机会。”苏澈回应道,“基金将设立‘新人创作专项’,每年评选100个优质项目,提供从创作到发行的全链条支持。你的乡村非遗纪录片,我们可以纳入基金的首批扶持项目,后续还能对接文旅部门,让纪录片成为乡村文旅的宣传名片。”

发布会现场,基金的四个扶持方向都有了具体的落地意向。历史Ip开发方面,清华大学历史系已提出合作,希望借助基金开发“魏晋风骨”主题Ip,还原魏晋名士的文人生活与思想境界;乡村文化建设方面,云南、贵州等省的文旅部门发来合作申请,计划利用基金建设乡村文化书屋和简易影院,让乡村孩子也能接触优质文化内容。

张岚站在会场侧台,实时汇总着各界的响应情况,脸上难掩兴奋。当苏澈回到主席台时,她快步走过去,低声汇报:“苏总,截至目前,已有200家企业、50个文化机构、10万多名普通民众表示要向基金捐赠,累计金额已突破50亿!其中,华纳兄弟捐赠10亿,用于支持历史Ip的海外发行;宝莱坞的马尼什先生捐赠5亿,专项支持跨文化新人创作;国内的非遗工坊联合捐赠了价值3亿的非遗作品,计划通过义卖为基金筹款;还有很多普通网友,自发组织了‘一元捐赠’活动,短短两小时就有8万人参与。”

这个数字让全场再次沸腾。苏澈看着台下热情的人群,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文化复兴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基金能完成的事。今天收到的这50亿捐赠,来自企业、机构、普通民众,这说明大家都爱着我们的文化,都愿意为文化传承出一份力。”

他顿了顿,补充道:“基金的每一笔支出都会公开透明,成立专门的监督委员会,由文化学者、媒体代表、普通民众代表组成,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我们还会定期发布基金使用报告,让大家清楚地看到资金的去向和成效。”

好莱坞华纳兄弟的代表艾伦·沃克在视频连线中说:“苏总成立文化复兴基金的举动,让我们深受感动。华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是华国的财富,更是全人类的财富。我们捐赠10亿,不仅是支持历史Ip的开发,更是希望能与华国文化深度交流,共同打造跨文化的经典作品。”

国内的科技巨头也纷纷响应,某互联网公司捐赠8亿,用于基金的数字化建设,开发“文化复兴云平台”,整合历史Ip资源、非遗技艺视频、新人作品库,方便全球用户查询和使用;某餐饮企业捐赠5亿,专项支持乡村文化建设,计划在全国100个乡村建设“文化食堂”,让村民在吃饭的同时,能参与文化活动、观看公益电影。

普通民众的捐赠同样令人动容。一位来自江城的退休教师捐赠了自己的退休金20万元,留言说“希望能为乡村孩子多建一个书屋”;一群大学生自发组织了“文化义卖”活动,将自己创作的书画、手工艺品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基金;还有不少海外华人,通过各种渠道捐赠,留言说“虽然身在海外,但始终牵挂着祖国的文化,希望能为文化复兴尽一份绵薄之力”。

发布会结束后,苏澈在后台接受了媒体的专访。有记者问:“100亿是一笔巨额财富,你为什么愿意全部捐赠出来?”

苏澈笑着回应:“财富是社会赋予的,最终也要回馈给社会。这些年,我通过文化Ip获得了成功,深知文化的力量有多强大。它能凝聚人心,能传递价值,能让一个民族更有自信。我捐赠100亿,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关注文化传承,参与文化复兴。相比财富,文化的传承才是最宝贵、最持久的财富。”

谈及基金的未来规划,苏澈表示:“接下来,我们会先启动首批扶持项目,包括10个冷门历史Ip开发、50个非遗工坊升级、100个乡村文化建设项目、200个新人创作项目。同时,我们会扩大基金的影响力,邀请更多国家的文化机构、企业参与进来,让基金不仅能支持华国的文化复兴,还能促进全球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张岚递过来一份最新的捐赠清单,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捐赠者的名字和金额:“苏总,现在捐赠金额已经突破55亿了,还有很多企业和个人在陆续捐赠。我们的‘文化复兴云平台’刚上线,注册用户就突破了100万,大家都在留言询问如何申请基金支持,如何参与文化传承活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